学术投稿

急性重度硫化氢中毒抢救成功1例报告

高琳

关键词:硫化氢, 中毒, 脑水肿, 肺水肿
摘要:报道1例硫化氢中毒并发脑水肿、肺水肿患者的抢救、治疗过程及体会.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电焊作业人员心电图变化情况分析

    选择某铁路企业105名电焊工为观察组,123名非电焊工为对照组,进行心电图检测.结果发现观察组异常心电图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有随工龄的增长呈现显著增高的趋势.

    作者:庞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某制药厂异地技术改造工程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通过类比分析法和经验法,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识别某制药厂异地技术改造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防护措施的合理性.结果显示该拟建项目是可行的,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作者:赵立强;伏代刚;龙云芳;王绵珍;李昌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鳗鱼油胶丸增强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

    通过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试验,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小鼠血清溶血素滴度测定、小鼠脾细胞抗体生成试验、小鼠碳廓清试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试验及NK细胞活性测定试验观察鳗鱼油胶丸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经口给予0.5、1.0、3.0 g/kg剂量的受试物4周,结果显示:绵羊红细胞诱导的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试验、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增殖试验结果均为阳性,鳗鱼油胶丸具有增强细胞免疫功能作用;绵羊红细胞免疫受试动物后血清溶血素检测、脾细胞抗体生成试验结果阳性,鳗鱼油胶丸具有增强体液免疫功能作用.

    作者:王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浅谈慢性职业病患者的康复护理

    矽肺以及锰、铅、汞中毒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职业病.职业病防治工作中,除做好防尘防毒等初级预防外,对慢性职业病患者积极采取医疗、康复、心理治疗等综合性医疗护理措施,防止病情恶化,促进早日康复也是非常重要的.与其他临床疾病相比,慢性职业病有其自身特点,医疗护理有其特殊性.结合长期临床实践,现将慢性职业病患者康复及相关护理的共性问题归纳如下.

    作者:刘惠萍;冯润群;吴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空气中正戊烷、正己烷和正庚烷的测定方法

    目的 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正戊烷、正己烷和正庚烷气相色谱测定标准方法.方法 活性炭管采样、溶剂解吸后,用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分离测定.结果 活性炭管穿透容量>10 mg,解吸效率>99%,方法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4.2%,检出限0.2 μg/ml.结论 本方法选择性好,准确度和精密度高,适用性强.

    作者:傅胜;闫慧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电生理学检查对慢性乙醇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诊断

    对38例慢性乙醇中毒患者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表明感觉神经较运动神经受累明显,以下肢胫后神经SCV减慢为著,并能发现亚临床的周围神经病,有利于早期预防及治疗.

    作者:王玲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外周血淋巴细胞热休克蛋白60和70表达水平与工人噪声性听力损失的联系

    目的 探讨职业性噪声暴露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热休克蛋白60(Hsp60)和70(Hsp70)表达水平与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关系.方法 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研究,选取117名噪声暴露作业工人进行听力测试,分为听力损失组和听力正常组;运用Western Blot法检测2组外周血淋巴细胞Hsp60和Hsp70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高频段和低频段噪声性听力损失组的淋巴细胞Hsp60和Hsp70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年龄、性别、吸烟状况、爆震史和累积噪声暴露量等因素后,得到了同样结果;Hsp70的表达水平与累积噪声暴露量呈临界负相关(r=-0.179,P=0.058);Hsp70与Hsp60水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224,P=0.017).结论 外周血淋巴细胞Hsp70和Hsp60的表达水平与高频段或低频段噪声性听力损失无相关;外周血淋巴细胞Hsp70的表达水平可能反映了机体的累积噪声负荷情况;未发现外周血淋巴细胞Hsp60的表达水平与机体的累积噪声负荷有相关性.

    作者:陶晓燕;杨杪;谭皓;郑建如;何美安;邬堂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空气分离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识别和分析空气分离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运用类比法和检查表法等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本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化学毒物、噪声、高温、低温、氮气、氩气等,设计上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该项目属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作者:王致;张维森;刘移民;张海;刘丽芬;邓颖聪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尘肺并发呼吸道感染病人使用振动排痰机的护理体会

    尘肺患者并发呼吸道感染后呼吸道分泌物明显增多,导致患者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降低.以往多采用祛痰药物,配合人工叩背排痰,效果不理想.为提高排痰效果,我科于2003年5月采用G5振动排痰机(美国产)进行胸部理疗,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翠玲;邵文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急性重度硫化氢中毒抢救成功1例报告

    报道1例硫化氢中毒并发脑水肿、肺水肿患者的抢救、治疗过程及体会.

    作者:高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职业病诊断中职业史获得方式及关联法律责任

    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病诊断和鉴定工作的通知》(卫法监发[2003]350号,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指出,用人单位不提供或者不如实提供诊断所需资料的,职业病诊断与鉴定机构应当根据当事人提供的自述材料、相关人员证明材料、卫生监督机构提供的有关材料、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提供的有关材料,按照有关规定做出诊断或鉴定结论.针对目前职工职业史获得仍然存在很多困难而成为职业病诊断和鉴定主要障碍的问题,本文针对上述可以获得的职工职业史证明的4种途径,分别对相对责任人所关联的法律责任进行探讨,旨在呼吁各有关责任者明确职责,并通过积极履行职责,促进职业病诊断工作,保障广大劳动者的健康权益.

    作者:孟凡利;孟繁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血红素加氧酶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血红素加氧酶(HO)是组成微粒体酶系统的重要组分之一,它能催化降解血红素生成胆红素、游离铁离子和一氧化碳.HO有3种同功酶,其中HO-1被认为具有细胞保护作用.血红素降解过程是一系列的自身催化的氧化反应过程,生成的3种产物在生理条件下对保持内环境稳态均有重要作用.

    作者:关里;温韬;张雁林;赵金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汽车涂装车间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

    对4家汽车涂装车间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发现其作业场所主要有苯、甲苯、二甲苯、环己酮、丁醇、乙酸和乙酸丁酯等化学性有毒物质.

    作者:黎海红;江世强;段平宁;许晓丽;欧军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应用血型糖蛋白A基因突变分析技术探讨发生慢性苯中毒危险的相关因素

    目的 应用血型糖蛋白A(glycophrin A,GPA)基因突变分析技术探讨苯作业工人发生慢性苯中毒危险的相关因素,为苯危害的评价和慢性苯中毒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离、固定122例苯作业工人外周血红细胞,与荧光素标记的单抗结合后,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GPA变异分析,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个体易感性与慢性苯中毒的关系.结果 GPA基因突变频率与作为反映个体易感性的3-氨基苯甲酰胺(3AB)指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慢性苯中毒组的GPA基因突变频率与3AB指数之间无显著的相关性(P>0.05),而对照组的GPA基因突变频率与3AB指数之间有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 在苯接触相近的情况下,慢性苯中毒组的GPA NФ和GPA NN基因突变频率均高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32和0.035),证实了苯接触不是影响GPA基因突变频率、导致苯作业工人发生慢性苯中毒的惟一因素.慢性苯中毒组由于其DNA损伤修复能力较低,个体易感性较强,个体DNA损伤修复能力低下使其接触苯时发生慢性苯中毒的危险性增加.

    作者:赵永成;由莉;李克秋;刘强;石大伟;王继先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石棉致腹膜间皮瘤1例报告

    报道1例石棉致腹膜间皮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进行分析.

    作者:张峻;余彬;韩磊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杀铃脲原药对大鼠的肝脏毒性

    为了解杀铃脲原药对大鼠肝脏的毒性作用,将80只6周龄SD大鼠,体重140~160 g,随机分成4组,每组20只.杀铃脲原药设0、200、800、3 200 mg/kg4个剂量组,每日经口灌胃染毒1次,连续90 d;对照组给予等量2%吐温水溶液.每周称量大鼠体重,实验前及90 d后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测定肝脏质量并计算肝脏系数,光镜下对大鼠肝脏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各项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 200 mg/kg剂量组大鼠体重增长,ALT、AST、ALP酶活性均受明显影响,肝脏组织亦有一定病理改变;800、200 mg/kg剂量组各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刘衍忠;高曙光;刘东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噪声作业人员心理测试和垂体内分泌的测定

    目的 探讨噪声作业对工人心理及垂体内分泌的影响.方法 选择噪声作业和非噪声作业工人共167人,测定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量表(MMPI)、精氨酸加压素(AV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催产素(OT)等.进行单因素多个样本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直线回归和曲线拟合分析.结果 (1)根据累计噪声暴露量(CNE)分为高、中、低噪组以及对照组,高噪组认同量表(F)、疑病量表(Hs)、抑郁量表(D)、癔症量表(Hy)、偏执量表(Pa)、精神衰弱量表(Pt)、精神分裂症量表(Sc)、躁狂量表(Ma)、社会内向型量表(Si)分值显著增高,K校正量表显著降低(P<0.05);CNE对Q量表无影响.根据听力损伤程度分为对照组、听力正常组、观察对象组、听力损伤组.听力损伤对Q量表无影响(P>0.05),对其他子量表有影响(P<0.05).(2)中等强度噪声组较正常对照组分泌AVP、OT、ACTH增高,高噪组反而降低.(3)与累积噪声暴露量显著相关的量表有K、Hs、D、Si,与听力损失显著相关的有L、F、K、Hs、D、Hy、Mf、Pa、Pt、Sc、Si量表.量表分(因变量)与噪声强度、年龄、接噪工龄、总工龄、听力损伤程度、内分泌等躯体因素等(自变量)有直线关系(P<0.05),其贡献率为21%~32%.F、Pt、Hy、Mf 4个量表分与CNE符合二次、三次曲线关系,但贡献率较低(5%~11%).结论 随着累积噪声量的增加和听力损伤的加重,心理障碍表现越为突出.噪声通过腺垂体、神经垂体对心理产生作用.

    作者:邹建芳;江虹;李鹏;徐孝华;郭会越;李鲁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1例一氧化碳中毒与脑血管病的鉴别诊断

    1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数年后出现肢体、语言等脑神经症状,通过对其职业史、发病过程及临床表现的阐述,认为一氧化碳中毒与脑血管病可进行鉴别诊断.

    作者:陈绯;高明杰;靳波;温秀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5644例农药中毒咨询病例分析

    目的 了解全国农药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将2001年至2005年接到的全国农药中毒电话咨询记录输入Excel,用筛选法进行汇总,再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1年至2005年农药中毒电话咨询记录共5 644例,其中生产性中毒、非生产性中毒分别占15.5%和84.5%.中毒者平均年龄33.4岁,15~59岁青壮年占82%;0~14岁组的非生产性中毒主要是误服所致;生产性中毒以男性为主,非生产性中毒以女性为主.结论 目前我国农药中毒情况仍然严重,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

    作者:朱秋鸿;孙承业;张星;张寿林;谢立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煤焦油对NIH/3T3细胞的毒性作用

    以某炼焦厂煤焦油为受试物,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NIH/3T3细胞活性.结果不同浓度下的煤焦油作用一定时间后,NIH/3T3细胞存活率下降,随着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这种抑制作用也愈加明显,同时细胞在形态学上也出现一系列的改变.接触受试物24 h,细胞生长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58.2 μg/L,同时镜下观察细胞形态也发生了改变.提示煤焦油可以抑制NIH/3T3细胞生长,降低其线粒体代谢活性.

    作者:王军;吴永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沈阳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