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棉纺女工呼吸系统损害的调查研究

关键词:棉尘, 女工, 呼吸系统症状, 肺功能
摘要:目的探讨棉尘对棉纺女工呼吸系统的损害.方法对棉纺厂各车间工序进行劳动卫生学和空气中细菌、真菌污染状况调查,并对302名棉纺女工及64名对照女工呼吸系统症状进行询问调查、X线胸片检查及班前班后肺功能的测定.结果棉纺各车间工序空气中微生物污染严重,尤以前纺车间为重.接尘女工呼吸系统症状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女工(P<0.01),86名棉纺女工中X线胸片异常者20例,占拍片人数的23.3%.肺功能FVC、FEV1.0、FEF25~75各指标班前班后下降值均较对照组明显.接尘女工肺功能FEV1.0异常急性改变率为52.2%,对照女工为9.4%,差异有显著性(P<0.01).前纺车间女工呼吸系统症状阳性率及肺功能FEV1.0异常急性改变率明显高于络筒和织布车间.结论棉纺女工出现呼吸系统症状阳性率增高及肺功能急性下降,可能与车间空气中微生物污染程度有关.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一起急性四乙基铅中毒事故重度中毒患者的护理体会

    某工厂因防护措施不当,导致18名工人出现四乙基铅中毒,其中7例病情危重,经过医护人员的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除2例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外,余5例患者病情均好转.现将急救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苯接触与淋巴细胞DNA损伤

    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广州某鞋厂112名(男43名,女69名)工人的血苯浓度,应用微核试验及彗星电泳测定淋巴细胞DNA损伤.结果显示,苯接触者血苯浓度升高(P<0.001),以刷胶车间工人高(0.029 6 μmol/L),其次为成型车间(0.003 5 μmol/L),对照组工人血苯值为(0.000 4 μmol/L).3组间DNA损伤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刷胶车间工人微核率为5.2‰,彗尾DNA含量为42.6%;成型车间工人两项指标分别为2.1‰,38.8%;对照组则为0.5‰和32.3%.提示苯可致淋巴细胞DNA损伤,损伤程度与苯接触量有关.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煤工尘肺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分析

    分别测定79例煤工尘肺(CWP)患者和32例健康者血浆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CWP与对照组除NO外,ET-1和CGRP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CWP合并感染者NO、ET-1和CGRP含量均显著高于非感染者(P<0.01);各期CWP比较,三项指标逐期升高,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CWP可引起血浆NO、ET-1和CGRP升高,且随病情严重程度及合并感染而变化明显.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重症有机磷杀虫剂中毒合并心脏骤停34例救治体会

    对34例重症有机磷杀虫剂中毒合并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重症有机磷杀虫剂中毒合并心脏骤停的复苏抢救能否成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应根据病情制定出合理的救治方案.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试机噪声对工人听力影响的十年动态观察

    为了解噪声对作业工人听力影响的动态变化规律,以新入厂并连续从事试机作业10年的无耳病史的95名工人为观察对象.观察结果表明,听力损失以Ⅰ级为主,听力损失发生率与累积噪声暴露量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P<0.01).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新生儿有机磷中毒6例误诊分析

    报道6例新生儿有机磷中毒的原因、诊断、治疗等问题,分析新生儿有机磷中毒误诊的原因.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孕哺期染铅对幼鼠脑微量元素、SOD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孕哺期铅暴露所致仔代发育期的神经毒性机制.方法母鼠从妊娠起始至仔鼠出生后7d染铅,原子吸收石墨炉法及火焰法测定出生后7d仔鼠的血、脑铅及脑组织微量元素铜、锌含量;同时测定脑组织脂质过氧化水平(LP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另外应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测定脑海马区及附近皮质细胞凋亡数量的改变.结果染铅使仔鼠血铅、脑铅水平升高,脑微量元素铜有下降趋势,同时脑LPO水平升高,SOD活性下降,且海马区附近皮质细胞凋亡数量增加,尤其体现在高剂量染铅组.结论铅的发育神经毒性与中枢神经系统铜等微量元素的改变、抗氧化能力下降及由此所致的细胞凋亡数量增加有关.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一起急性四乙基铅中毒事故病例临床分析

    2003年11~12月我院收治了某化工厂急性四乙基铅中毒患者18例,接触反应2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及治疗经过进行分析,并对其诊治中的几个问题加以探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中医药治疗矽肺研究进展

    简述矽肺中医病因病机、发病机制与危害及矽肺的中药治疗.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高功率微波辐射对人体T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

    对29名高功率微波辐射从业人员与对照组34人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酸性非组蛋白(Ag-NORs)染色分析.结果表明,接触组<40岁者T淋巴细胞Ag-NORs含量较对照组同年龄段者偏低,差异有显著性;对照组<40岁与≥40岁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而接触组按年龄、工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提示高功率微波辐射影响人体的T淋巴细胞免疫活性,对机体的影响不存在累积效应,人体的T淋巴细胞免疫活性可随年龄的增长而呈降低的趋势.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装卸工急性甲拌磷中毒10例报告

    对一起10例装卸工急性甲拌磷中毒进行了调查.指出该农药毒性大,皮肤吸收是本次中毒的主要途径.应加强装卸工安全防护知识的教育.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一起急性四乙基铅中毒事故调查分析

    2003年11月某化工厂发生一起急性四乙基铅中毒事故,先后造成18人中毒.为了解本次事故的发生过程及中毒原因,当地卫生监督部门在事故发生后立即对该厂展开调查,现将中毒事故调查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315例民工矽肺患者致残程度鉴定分析

    为了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适应工伤保险制度改革,对315例矽肺患者进行了伤残程度鉴定,并依据不同等级进行分析.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以315例飞机掩体隧道掘进工矽肺患者为致残程度鉴定对象,其中Ⅰ期223例,Ⅱ期64例,Ⅲ期28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镍对雄性小鼠脾脏损伤的研究

    予小鼠腹腔注射硫酸镍0.8、2.0、5.0 mg/kg染毒,连续30 d.制备脾脏组织匀浆,采用酶法测定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一氧化氮(N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分光光度法测定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染镍各剂量组NOS活力显著低于生理盐水(NS)组,NO含量亦低于生理盐水组;镍可抑制SOD活力,使T-AOC、GSH含量降低,而引起MDA含量升高,且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其效应逐渐增强.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乳腺癌组织中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的表达

    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30例乳腺癌组织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表达水平.结果显示,MGMT阳性率为93.4%(28/30),其中高表达28.6%(8/28),中、低表达71.4%(20/28).乳腺癌组织MGMT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无关.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某阻燃装饰板工程项目职业卫生学评价

    对一年产560万m2阻燃性装饰板工程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按规范检测和评价其职业性有害因素.结果表明单项指数甲醇为0.27,甲醛为1.63,苯酚为0.24,粉尘为0.48;噪声合格点占96.7%;综合指数1.04.评价等级为Ⅱ级,属基本合格.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96例农民工急进型矽肺患病分析

    对291名曾于石英砂厂作业的民工进行体检,结果96例诊断为矽肺,患病率为32.99%,且初次诊断即为Ⅱ、Ⅲ期矽肺的占被诊断者的58.3%.随着矽肺期别的增高,胸部X线圆形小阴影直径增大,分布多累及5~6个肺区;患者并发症增多,Ⅲ期矽肺并发症发生率达1/3.说明急进型矽肺已严重危害农民工健康,应对该批农民工进行随访观察,同时加强对乡镇企业的职业卫生监督管理.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急性硫化氢中毒12例脑电图分析

    12例急性硫化氢中毒者脑电图出现广泛弥漫性慢活动(θ及δ波)以及阵发性尖、棘波,尖慢、棘慢综合波.分析结果表明,脑电图异常程度与中毒程度基本一致.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接触焦油沥青工人职业性疣赘调查

    对接触焦油沥青工人的皮肤病调查结果显示,194名受检工人中有59名患有职业性疣赘,皮疹形态为泛发性扁平疣样及寻常疣样损害,皮疹与工龄有一定关系,工龄愈长发病率愈高,患病率随作业工龄的增长而上升.说明该作业环境对操作工人的皮肤有较大危害.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69起氯气泄漏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本文搜集了近4年来在<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工业卫生与职业病>、<中国职业医学>、<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中国工业医学杂志>、<职业与健康>、<劳动医学>等专业期刊所刊载的有关氯气中毒报道以及2000年1月1日至2004年5月31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等发布的69起氯气泄漏事件的报道.其中急性氯气中毒事故55起,占79.7%,中毒病人3 073例,13人死亡.现具体分析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沈阳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