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治疗矽肺研究进展

关键词:矽肺, 中医中药, 作用机制
摘要:简述矽肺中医病因病机、发病机制与危害及矽肺的中药治疗.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69起氯气泄漏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本文搜集了近4年来在<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工业卫生与职业病>、<中国职业医学>、<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中国工业医学杂志>、<职业与健康>、<劳动医学>等专业期刊所刊载的有关氯气中毒报道以及2000年1月1日至2004年5月31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等发布的69起氯气泄漏事件的报道.其中急性氯气中毒事故55起,占79.7%,中毒病人3 073例,13人死亡.现具体分析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一个不可忽视的动向--一起急性四乙基铅中毒事故有感

    2003年11月河南某化工厂违法间断生产四乙基铅2个月,导致18人急性中毒,其中轻度中毒11人、重度中毒7人(死亡2人).该公司违反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定,设备简陋,存在严重的跑、冒、滴、漏现象,个人防护意识差.在停产2 d后现场采样测定四乙基铅高浓度仍为0.14 mg/m3,超过我国高容许浓度20余倍,值得注意的是这起严重中毒事故居然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实施一年余之后,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慢性苯中毒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例报告

    1病例资料[例1] 女,42岁.1992年4月-1996年1月为制鞋工人.工作时使用天津产864胶及信那水,经检测作业场所空气中苯浓度18-40mg/m3.现场通风不良,常戴口罩,每日工作8h以上.同工种4人均发现全血细胞减少,住院治疗.该患工作4年后出现头晕、乏力、失眠、牙龈易出血、月经量增多,以后全身出现散在出血点、瘀斑.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镉对肾小管上皮细胞钙黏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镉对原代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毒作用的早期环节.方法采用筛网分离法分离Wistar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分别用10、20和50 μmol/L的CdCl2溶液培养细胞0、1、2和4 h,测定细胞活力、细胞内ALP活性、GSH含量、细胞外液LDH活性及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CdCl2作用培养细胞后,可造成细胞内ALP活性下降,并表现出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和时间-反应关系;50 μmol/L Cd Cl2作用细胞2 h时,细胞外液LDH活性已明显高于对照组;4 h时细胞内GSH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而10 μmol/L的CdCl2作用细胞2 h,即可使肾小管上皮细胞钙黏蛋白在胞浆表达减少.结论在肾小管上皮细胞没有发生氧化损伤时,Cd2+就可干扰肾小管上皮细胞钙黏蛋白依赖的黏附连接;镉对肾小管上皮细胞钙黏蛋白依赖的黏附连接的损伤可能是镉毒性的早表现之一.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一起急性四乙基铅中毒事故重度中毒患者临床救治体会

    2003年11月我院先后收治7例因生产四乙基铅经呼吸道吸入致急性重度四乙基铅中毒病人,现结合临床谈谈救治体会.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孕哺期染铅对幼鼠脑微量元素、SOD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孕哺期铅暴露所致仔代发育期的神经毒性机制.方法母鼠从妊娠起始至仔鼠出生后7d染铅,原子吸收石墨炉法及火焰法测定出生后7d仔鼠的血、脑铅及脑组织微量元素铜、锌含量;同时测定脑组织脂质过氧化水平(LP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另外应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测定脑海马区及附近皮质细胞凋亡数量的改变.结果染铅使仔鼠血铅、脑铅水平升高,脑微量元素铜有下降趋势,同时脑LPO水平升高,SOD活性下降,且海马区附近皮质细胞凋亡数量增加,尤其体现在高剂量染铅组.结论铅的发育神经毒性与中枢神经系统铜等微量元素的改变、抗氧化能力下降及由此所致的细胞凋亡数量增加有关.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儿童有机磷中毒后迟发性神经病15例分析

    对15例儿童有机磷中毒后迟发性神经病进行临床分析.神经电生理检查表现为失神经电位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运动障碍重于感觉障碍.指出应密切观察迟发性周围神经损害.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装卸工急性甲拌磷中毒10例报告

    对一起10例装卸工急性甲拌磷中毒进行了调查.指出该农药毒性大,皮肤吸收是本次中毒的主要途径.应加强装卸工安全防护知识的教育.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高功率微波辐射对人体T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

    对29名高功率微波辐射从业人员与对照组34人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酸性非组蛋白(Ag-NORs)染色分析.结果表明,接触组<40岁者T淋巴细胞Ag-NORs含量较对照组同年龄段者偏低,差异有显著性;对照组<40岁与≥40岁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而接触组按年龄、工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提示高功率微波辐射影响人体的T淋巴细胞免疫活性,对机体的影响不存在累积效应,人体的T淋巴细胞免疫活性可随年龄的增长而呈降低的趋势.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正己烷中毒致神经损害的临床观察

    20例正己烷中毒患者神经损害主要表现为四肢呈感觉运动障碍型周围神经病,以运动障碍为主,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神经肌电图显示神经原性损害改变.观察显示神经肌电图的恢复较神经损害的症状体征的恢复要慢.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乳腺癌组织中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的表达

    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30例乳腺癌组织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表达水平.结果显示,MGMT阳性率为93.4%(28/30),其中高表达28.6%(8/28),中、低表达71.4%(20/28).乳腺癌组织MGMT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无关.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接触焦油沥青工人职业性疣赘调查

    对接触焦油沥青工人的皮肤病调查结果显示,194名受检工人中有59名患有职业性疣赘,皮疹形态为泛发性扁平疣样及寻常疣样损害,皮疹与工龄有一定关系,工龄愈长发病率愈高,患病率随作业工龄的增长而上升.说明该作业环境对操作工人的皮肤有较大危害.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棉纺女工呼吸系统损害的调查研究

    目的探讨棉尘对棉纺女工呼吸系统的损害.方法对棉纺厂各车间工序进行劳动卫生学和空气中细菌、真菌污染状况调查,并对302名棉纺女工及64名对照女工呼吸系统症状进行询问调查、X线胸片检查及班前班后肺功能的测定.结果棉纺各车间工序空气中微生物污染严重,尤以前纺车间为重.接尘女工呼吸系统症状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女工(P<0.01),86名棉纺女工中X线胸片异常者20例,占拍片人数的23.3%.肺功能FVC、FEV1.0、FEF25~75各指标班前班后下降值均较对照组明显.接尘女工肺功能FEV1.0异常急性改变率为52.2%,对照女工为9.4%,差异有显著性(P<0.01).前纺车间女工呼吸系统症状阳性率及肺功能FEV1.0异常急性改变率明显高于络筒和织布车间.结论棉纺女工出现呼吸系统症状阳性率增高及肺功能急性下降,可能与车间空气中微生物污染程度有关.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一起急性四乙基铅中毒事故中毒患者脑电图分析

    四乙基铅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神经精神障碍.现将我院收治的一起急性四乙基铅中毒事故的19例中毒患者的脑电图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四乙基铅对人体生物电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新生儿有机磷中毒6例误诊分析

    报道6例新生儿有机磷中毒的原因、诊断、治疗等问题,分析新生儿有机磷中毒误诊的原因.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电离辐射事故的特殊医学应急准备指南

    电离辐射事故(radiological accident)是指电离辐射源失控引起的异常事件,直接或间接产生对生命、健康或财产的危害[1].辐射照射和放射性同位素污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需要特殊的手段来检测和评价.为了能够满足电离辐射事故(以下简称事故)受照人员的医学救治需要,除了常规医疗准备外,医学应急响应计划还应包括对一些特殊的应急准备的要求,例如辐射剂量、污染的监测和估算安排、专门设备和物资以及接收区的准备等等.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一起急性四乙基铅中毒事故重度中毒患者的护理体会

    某工厂因防护措施不当,导致18名工人出现四乙基铅中毒,其中7例病情危重,经过医护人员的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除2例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外,余5例患者病情均好转.现将急救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一起急性四乙基铅中毒事故调查分析

    2003年11月某化工厂发生一起急性四乙基铅中毒事故,先后造成18人中毒.为了解本次事故的发生过程及中毒原因,当地卫生监督部门在事故发生后立即对该厂展开调查,现将中毒事故调查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迟发性神经病的影响因素

    对257例有机磷中毒患者的随访分析表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后迟发性多发性神经病的发生与患者的中毒剂量、中毒农药种类、有无中间肌无力综合征(IMS)发生、中毒程度、有无前期抢救等因素有关.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一起急性四乙基铅中毒事故病例临床分析

    2003年11~12月我院收治了某化工厂急性四乙基铅中毒患者18例,接触反应2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及治疗经过进行分析,并对其诊治中的几个问题加以探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沈阳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