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付
文章介绍了在中医专业大班开展团队教学活动,并进行调查问卷和总结分析.结果提示,团队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真正学有所获.教师也在团队教学活动中发生角色转变,在课堂上起引导组织调控作用,能真正教学相长.在大班团队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两点: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课前要充分讨论和准备之,在课堂上要积极主动发言,表达自己对于病案的思考、诊断治疗的观点;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要合理控制,适时点拨,灵活把握,合理分配课程进度.
作者:李淑云;廖慧慧;罗颂平;史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规范药学服务,避免县级医院门诊中药房常见药事纠纷.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县级医院近年来发生的门诊中药房常见药事纠纷的具体原因,并出台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县级医院门诊中药房常见药事纠纷原因主要与药品质量、调剂人员操作规范性不到位、责任性不高、患者自身因素等有关.通过采取制度化管理、规范化操作、提高知识及沟通技巧等措施,可减少药事纠纷的发生.结论:防范药事纠纷的关键是确立“以患者健康为本,确保医疗质量为核心”的目标,抓好每一个环节.
作者:王淑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分析住院患者用药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制订相应的干预对策,以促进住院患者的正确用药.方法:对医院内科122例住院患者,运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问卷调查,认真记录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用药教育.结果:影响患者用药教育的因素有:患者教育背景、性别、年龄;护理人员药学知识匮乏、缺少时间;医院缺乏相应的用药安全管理制度等.影响用药安全的因素有用药依从性、用药方法、用药禁忌等.通过恰当的护理干预能使住院患者的用药安全得到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住院患者的用药安全教育,提高了患者的用药安全,确保治疗效果.
作者:刘少娟;俞慧琴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提高课堂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实现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是教师不断探索与追求的目标.文章从八个方面探讨了完善与提高方剂教学与临床实际相结合的实践与体会:课堂教学言传身教,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多种教学方法并举,课堂精讲课后泛读,课堂活而不乱严而不呆,重视教师临床经验,课堂融汇临床病例,临床贯穿理论指导.
作者:王付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网络在科研管理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作为高校的附属医院,科研工作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而院校二级的管理模式被大多数院校所采用.文章对基于网络的高校附属医院的二级科研管理模式作了有益探索.
作者:黄习文;王晓燕;黄可儿;冼绍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开放式办学是高职教育改革的趋势,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要求.符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漳州卫生职业学院通过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校政合作,探索和实践开放式的办学模式,培养高职适用人才.
作者:王琼珺;郭素华;王二丽;巫庆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文章简要介绍了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的基本情况,并总结了加强临床教学工作的几点做法:加大教学科研投入,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加强教学管理,健全教学管理机制;强化教学意识,提高教学质量;抓好继续医学教育,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加强合格临床教师培养;加强实习生管理工作;成立首届中山市中医院学生会等方面的工作来加强临床教学管理,提升实习质量.
作者:郭聂涛;伍中庆;梅全喜;雷纪丽;罗泽坤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调查分析某医院门诊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探讨麻醉药品的使用特点及趋势,为临床麻醉药品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促进合理用药.方法:统计分析医院2010年门诊使用1553张麻醉药品的品种、用法、用量、用药频度(DDDs)和药品利用指数(DUI)等情况.结果:DDDs列前3位的药品有硫酸吗啡缓释片,其次为盐酸羟考酮控释片,盐酸吗啡注射液.所用药品的DUI均小于1.结论:医院门诊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李锡浩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使在职护士通过“西学中”培训,能熟练掌握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能以中医基础理论书写中医病种病历.方法:对239名护士进行100学时的“西学中”培训,对课程设置进行了重新构建,并以问卷调查和通过培训进行操作考试进行评价.结果:护士熟练掌握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技能,培训前后合格率有明显的提升,也能运用中医基础书写中医护理病历.结论:在课程设置的比例中,中医的基础理论知识的比例要大于护理技术操作.
作者:陈春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北京市东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具有深厚的中医药文化资源优势,在以文化为引领创建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中,文章提出在内涵建设可凝炼为“守法、传业、立命、易俗”这四重境界,可作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开拓的新思路.
作者:姜苗;周英武;赖南沙;李亚兰;张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襄阳市中医医院在历年的“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中,围绕评估细则中的核心目标,坚定不移抓创新,层层把关,狠抓落实,使医院的管理年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受到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文章结合医院2011年中医医院管理年做法,认为各级医院应以管理年检查为契机,对照标准发扬优势、改进不足,把管理年活动扎实贯彻到日常医疗工作中,从而达到医院管理年检查的宗旨,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病人费用,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和社会.
作者:赵雨珠;刘南西;彭卫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文章通过对厦门市多家社区卫生(医疗)服务中心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社区卫生服务“厦门模式”的优势,明确厦门市社区卫生服务在发展中存在三级医院对社区医疗服务内涵缺乏全面正确的理解、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为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提供决策依据.
作者:金浪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文章通过对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收到的83例医疗纠纷情况及引发纠纷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加强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安全意识;做好医学知识宣传,耐心解读沟通;明确职责,加强责任追究等防范对策.
作者:沈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文章以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政府对公立医院改革要“大力改进公立医院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努力让群众看好病”等总体要求为切入点,指出公立医院质量管理、保证和审核的标准,尤其是对质量管理过程的监控、审核的标准缺失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公立医院引入一种中立的第三方质量认证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同时对公立医院质量管理的模式提升至公共管理的层面进行分析,提出“政府供给并监督的第三方质量认证模式”的假设,旨在为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中采用统一的标准,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系统的医院质量管理、审核和认证模式提供些许参考.
作者:张静;王虎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专业思想是学习主体对所学专业持有的态度及认识,是学习主动性的源泉.文章介绍了作为专科生的思想政治辅导员,通过谈话、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所带班级进行的调查与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教育对策以供同行探讨.
作者:陈霖;刘四军;陈其煌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医疗设备效益审计是一项面向医院未来的建设性审计,医院内部审计通过对医疗设备相关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审查和评价,探讨优化医疗设备运行成本和效益的有效途径,挖掘医疗设备利用潜力,提高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确保医院资产的保值增值,促进医疗设备效益审计规范开展.
作者:姜春华;吴红;夏建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评价住院患者的医嘱用药情况.方法:将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嵌入医院信息系统的医生及临床药学工作站等子系统中,构建合理用药系统,对我院住院患者的医嘱进行同步监测与分析.结果:及时纠正了不合理用药医嘱,也方便了医生及药师查询药物信息,指导合理用药.结论:PASS可以方便快捷地辅助医药工作者审核医嘱,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孟璐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中医药学术流派的继承和创新是中医院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国家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基.文章就如何充分发挥名老中医的自身优势,尤其是发挥好已退休的名老中医的学识以及学术影响力,介绍了医院终身教授制度执行以来对医院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作用,为探索中医药学术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史竞懿;吴琛;郑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文章介绍了中国中医科学广安门医院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行风建设责任制,始终坚持实行集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管理体制,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减轻患者负担为重点,紧紧围绕医院改革与发展的各项工作任务,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实施了“四个工程”,有力促进了医院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有效地推进了医院健康、稳步、持续、全面发展.
作者:戴红霞;殷海波;张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文章针对新形势下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现状进行了调研,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了整理分析,阐明了当前90后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现状好的方面和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党性修养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加强理论修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立党性教育的长效机制等提高90后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方法.
作者:李蔓荻;郭辉;苏萌;陈晓莉;白俊杰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