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团队教学法在大班《中医妇科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分析

李淑云;廖慧慧;罗颂平;史云

关键词:中医妇科学, 大班教学, 团队教学法
摘要:文章介绍了在中医专业大班开展团队教学活动,并进行调查问卷和总结分析.结果提示,团队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真正学有所获.教师也在团队教学活动中发生角色转变,在课堂上起引导组织调控作用,能真正教学相长.在大班团队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两点: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课前要充分讨论和准备之,在课堂上要积极主动发言,表达自己对于病案的思考、诊断治疗的观点;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要合理控制,适时点拨,灵活把握,合理分配课程进度.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医院终身教授制度在中医传承工作中的实践与思考

    中医药学术流派的继承和创新是中医院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国家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基.文章就如何充分发挥名老中医的自身优势,尤其是发挥好已退休的名老中医的学识以及学术影响力,介绍了医院终身教授制度执行以来对医院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作用,为探索中医药学术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史竞懿;吴琛;郑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当代中医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文章对什么是高级中医人才,怎样培养高级中医人才,进行了阐述.提出应该改革教育,科学设置本科课程,改革中医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创新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政策扶持,以保障中医人才的质量.

    作者:韩加强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体检中心健康管理服务一体化模式探讨

    针对当前体检中心健康管理服务的发展,初步探讨了健康管理服务一体化的必要性、内容与特征,并从体检产品售前服务、优化体检流程,健康管理服务一站化等方面作了深入思考.

    作者:李金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医院中药制剂委托生产利弊之我见

    文章对医院中药制剂委托其它医院或药厂生产的利弊进行了分析,为有关单位提供了参考.

    作者:王春雷;芦柏震;侯桂兰;周佳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初探

    文章全面分析了目前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生在教学、科研、管理层面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建设的若干对策:提高研究生综合素养的教学模式,强化研究生科研素质培养及管理,加强学术交流,建立高校与科研单位及企业联合培养机制,强化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监督机制、组织二次预答辩、严把论文质量关.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是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

    作者:李晓冰;郭栋;杨丽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四重境界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北京市东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具有深厚的中医药文化资源优势,在以文化为引领创建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中,文章提出在内涵建设可凝炼为“守法、传业、立命、易俗”这四重境界,可作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开拓的新思路.

    作者:姜苗;周英武;赖南沙;李亚兰;张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福建省中医药人力资源配置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福建省中医药人力资源现状,为相关部门优化配置中医药人才发展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定量研究方法,调查全省各类医疗机构的中医药基本情况,并用洛伦兹曲线和Gini系数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全省每千人口中医执业医师数居全国中上水平;中医的医药人员比例较小;全省中医医师人口公平性优于地理公平性;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的中医卫技人员的学历以本科为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本科、大专和中专比例接近,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以中专为主;各类医疗机构的中医卫技人员职称结构不符合由高到低“金字塔”形.结论:科学规划,促进各区域中医药人才协调发展;以需求为基础确立人才培养计划;优化配置中医卫技人员结构,发挥中医药特色.

    作者:杨翠玥;阮诗玮;陈晓芹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践行开放式办学模式培养高职适用人才

    开放式办学是高职教育改革的趋势,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要求.符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漳州卫生职业学院通过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校政合作,探索和实践开放式的办学模式,培养高职适用人才.

    作者:王琼珺;郭素华;王二丽;巫庆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教学与临床及其相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提高课堂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实现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是教师不断探索与追求的目标.文章从八个方面探讨了完善与提高方剂教学与临床实际相结合的实践与体会:课堂教学言传身教,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多种教学方法并举,课堂精讲课后泛读,课堂活而不乱严而不呆,重视教师临床经验,课堂融汇临床病例,临床贯穿理论指导.

    作者:王付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探索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涵盖了《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三门课程,作为连接中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的桥梁学科,其不仅担负着传承中医经典、培养中医辨证思维型人才的使命,同时也肩负着推动学科发展的重任,而高素质的专业师资则是实现此重任的前提.因此师资队伍建设是促进学科发展的前提和原动力.然而师资队伍建设又是一项系统长期的工程.文章从统一认识,加强师资培训,注重青年人才培养,引进和培养人才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作者:张晓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探讨在职护士“西学中”课程设置的评价

    目的:使在职护士通过“西学中”培训,能熟练掌握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能以中医基础理论书写中医病种病历.方法:对239名护士进行100学时的“西学中”培训,对课程设置进行了重新构建,并以问卷调查和通过培训进行操作考试进行评价.结果:护士熟练掌握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技能,培训前后合格率有明显的提升,也能运用中医基础书写中医护理病历.结论:在课程设置的比例中,中医的基础理论知识的比例要大于护理技术操作.

    作者:陈春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青年文明号创建与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契合

    青年文明号创建与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关系紧密,两者相辅相成.文章以江苏省中医院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为例,从提升中医药技术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培育中医药核心价值理念,规范医疗行为,美化医院环境形象五个方面,阐述青年文明号创建如何与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形成有利契合.

    作者:薛明新;束雅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系统管理干预提升非行政班时段医疗质量

    目的:探索提升医院非行政班工作时段工作质量的方法.方法:通过对职工展开慎独精神教育,建立新职工夜班准入制度,合理科学排班,建立科主任、护士长休息日委托制度,实行行政、主任医师、护士长总值班制度,全时段医疗护理质量控制等方法对非行政班时段工作质量进行管理干预.结果:开展系统管理干预后,病人满意度提高,非行政班时段的投诉、问题明显减少,且连续两年无重大差错事故发生.结论:通过系统管理干预能明显提高非行政班时段工作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

    作者:何叶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探讨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对住院患者用药监测的意义

    目的:评价住院患者的医嘱用药情况.方法:将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嵌入医院信息系统的医生及临床药学工作站等子系统中,构建合理用药系统,对我院住院患者的医嘱进行同步监测与分析.结果:及时纠正了不合理用药医嘱,也方便了医生及药师查询药物信息,指导合理用药.结论:PASS可以方便快捷地辅助医药工作者审核医嘱,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孟璐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公立医院引入第三方质量认证模式的探讨与思考

    文章以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政府对公立医院改革要“大力改进公立医院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努力让群众看好病”等总体要求为切入点,指出公立医院质量管理、保证和审核的标准,尤其是对质量管理过程的监控、审核的标准缺失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公立医院引入一种中立的第三方质量认证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同时对公立医院质量管理的模式提升至公共管理的层面进行分析,提出“政府供给并监督的第三方质量认证模式”的假设,旨在为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中采用统一的标准,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系统的医院质量管理、审核和认证模式提供些许参考.

    作者:张静;王虎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83例医疗纠纷发生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文章通过对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收到的83例医疗纠纷情况及引发纠纷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加强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安全意识;做好医学知识宣传,耐心解读沟通;明确职责,加强责任追究等防范对策.

    作者:沈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加强住院病案管理做好终末质量考核工作

    终末质量考核是医疗质量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住院病案是反映终末医疗质量的重要内容,加强病案管理,明确终末质量考核标准,可为终末质量考核奠定基础.

    作者:刘京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促进住院患者用药安全及教育探讨

    目的:通过分析住院患者用药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制订相应的干预对策,以促进住院患者的正确用药.方法:对医院内科122例住院患者,运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问卷调查,认真记录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用药教育.结果:影响患者用药教育的因素有:患者教育背景、性别、年龄;护理人员药学知识匮乏、缺少时间;医院缺乏相应的用药安全管理制度等.影响用药安全的因素有用药依从性、用药方法、用药禁忌等.通过恰当的护理干预能使住院患者的用药安全得到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住院患者的用药安全教育,提高了患者的用药安全,确保治疗效果.

    作者:刘少娟;俞慧琴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医院财务管理应与时俱进

    医院的财务管理是保障医院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财务管理是医院经营管理的核心,是医院经营管理的关键内容,要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原则,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堵塞管理漏洞,使财务管理和医院发展与时俱进.

    作者:王君;张洁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实施“四个工程”落实党风行风建设责任制

    文章介绍了中国中医科学广安门医院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行风建设责任制,始终坚持实行集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管理体制,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减轻患者负担为重点,紧紧围绕医院改革与发展的各项工作任务,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实施了“四个工程”,有力促进了医院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有效地推进了医院健康、稳步、持续、全面发展.

    作者:戴红霞;殷海波;张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