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年文明号创建与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契合

薛明新;束雅春

关键词:青年文明号, 中医药文化, 契合
摘要:青年文明号创建与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关系紧密,两者相辅相成.文章以江苏省中医院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为例,从提升中医药技术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培育中医药核心价值理念,规范医疗行为,美化医院环境形象五个方面,阐述青年文明号创建如何与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形成有利契合.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对住院患者用药监测的意义

    目的:评价住院患者的医嘱用药情况.方法:将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嵌入医院信息系统的医生及临床药学工作站等子系统中,构建合理用药系统,对我院住院患者的医嘱进行同步监测与分析.结果:及时纠正了不合理用药医嘱,也方便了医生及药师查询药物信息,指导合理用药.结论:PASS可以方便快捷地辅助医药工作者审核医嘱,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孟璐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当代中医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文章对什么是高级中医人才,怎样培养高级中医人才,进行了阐述.提出应该改革教育,科学设置本科课程,改革中医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创新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政策扶持,以保障中医人才的质量.

    作者:韩加强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团队教学法在大班《中医妇科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分析

    文章介绍了在中医专业大班开展团队教学活动,并进行调查问卷和总结分析.结果提示,团队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真正学有所获.教师也在团队教学活动中发生角色转变,在课堂上起引导组织调控作用,能真正教学相长.在大班团队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两点: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课前要充分讨论和准备之,在课堂上要积极主动发言,表达自己对于病案的思考、诊断治疗的观点;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要合理控制,适时点拨,灵活把握,合理分配课程进度.

    作者:李淑云;廖慧慧;罗颂平;史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践行开放式办学模式培养高职适用人才

    开放式办学是高职教育改革的趋势,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要求.符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漳州卫生职业学院通过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校政合作,探索和实践开放式的办学模式,培养高职适用人才.

    作者:王琼珺;郭素华;王二丽;巫庆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医疗设备效益审计实践探索

    医疗设备效益审计是一项面向医院未来的建设性审计,医院内部审计通过对医疗设备相关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审查和评价,探讨优化医疗设备运行成本和效益的有效途径,挖掘医疗设备利用潜力,提高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确保医院资产的保值增值,促进医疗设备效益审计规范开展.

    作者:姜春华;吴红;夏建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教学与临床及其相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提高课堂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实现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是教师不断探索与追求的目标.文章从八个方面探讨了完善与提高方剂教学与临床实际相结合的实践与体会:课堂教学言传身教,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多种教学方法并举,课堂精讲课后泛读,课堂活而不乱严而不呆,重视教师临床经验,课堂融汇临床病例,临床贯穿理论指导.

    作者:王付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中医临床研究现状分析

    文章通过文献研究和现场调查两种方式,对中医临床研究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归纳了当前中医临床研究的研究方向,基本思路与方法,并总结了中医医院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作者:杨帆;黄江荣;毛树松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探讨在职护士“西学中”课程设置的评价

    目的:使在职护士通过“西学中”培训,能熟练掌握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能以中医基础理论书写中医病种病历.方法:对239名护士进行100学时的“西学中”培训,对课程设置进行了重新构建,并以问卷调查和通过培训进行操作考试进行评价.结果:护士熟练掌握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技能,培训前后合格率有明显的提升,也能运用中医基础书写中医护理病历.结论:在课程设置的比例中,中医的基础理论知识的比例要大于护理技术操作.

    作者:陈春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药剂部门在三甲中医院评审中做好达标工作的体会

    文章介绍了金华市中医院的药剂部门如何按《浙江省中医医院等级评审标准(2010版)》的要求,在三甲评审中做好达标工作和一些细节的把握,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促进了医院药事管理的持续发展.

    作者:王胜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90后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现状调查分析

    文章针对新形势下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现状进行了调研,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了整理分析,阐明了当前90后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现状好的方面和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党性修养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加强理论修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立党性教育的长效机制等提高90后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方法.

    作者:李蔓荻;郭辉;苏萌;陈晓莉;白俊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加强住院病案管理做好终末质量考核工作

    终末质量考核是医疗质量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住院病案是反映终末医疗质量的重要内容,加强病案管理,明确终末质量考核标准,可为终末质量考核奠定基础.

    作者:刘京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卫生事业改革不断深化和完善的大背景下,实行成本核算不仅是医院适应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势,也是加强医院经济管理的必要手段.目前,我国医院成本核算已日趋成熟,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文章通过在工作中的摸索与总结,对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进行探讨分析.

    作者:杨艳;金俊娇;庞坚信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社区卫生服务“厦门模式”的探究

    文章通过对厦门市多家社区卫生(医疗)服务中心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社区卫生服务“厦门模式”的优势,明确厦门市社区卫生服务在发展中存在三级医院对社区医疗服务内涵缺乏全面正确的理解、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为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提供决策依据.

    作者:金浪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体检中心健康管理服务一体化模式探讨

    针对当前体检中心健康管理服务的发展,初步探讨了健康管理服务一体化的必要性、内容与特征,并从体检产品售前服务、优化体检流程,健康管理服务一站化等方面作了深入思考.

    作者:李金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青年文明号创建与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契合

    青年文明号创建与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关系紧密,两者相辅相成.文章以江苏省中医院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为例,从提升中医药技术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培育中医药核心价值理念,规范医疗行为,美化医院环境形象五个方面,阐述青年文明号创建如何与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形成有利契合.

    作者:薛明新;束雅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中医医院终身教授制度在中医传承工作中的实践与思考

    中医药学术流派的继承和创新是中医院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国家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基.文章就如何充分发挥名老中医的自身优势,尤其是发挥好已退休的名老中医的学识以及学术影响力,介绍了医院终身教授制度执行以来对医院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作用,为探索中医药学术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史竞懿;吴琛;郑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专科生专业思想现状与教育对策探讨

    专业思想是学习主体对所学专业持有的态度及认识,是学习主动性的源泉.文章介绍了作为专科生的思想政治辅导员,通过谈话、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所带班级进行的调查与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教育对策以供同行探讨.

    作者:陈霖;刘四军;陈其煌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初探

    文章全面分析了目前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生在教学、科研、管理层面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建设的若干对策:提高研究生综合素养的教学模式,强化研究生科研素质培养及管理,加强学术交流,建立高校与科研单位及企业联合培养机制,强化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监督机制、组织二次预答辩、严把论文质量关.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是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

    作者:李晓冰;郭栋;杨丽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探索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涵盖了《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三门课程,作为连接中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的桥梁学科,其不仅担负着传承中医经典、培养中医辨证思维型人才的使命,同时也肩负着推动学科发展的重任,而高素质的专业师资则是实现此重任的前提.因此师资队伍建设是促进学科发展的前提和原动力.然而师资队伍建设又是一项系统长期的工程.文章从统一认识,加强师资培训,注重青年人才培养,引进和培养人才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作者:张晓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某县级医院门诊中药房常见药事纠纷原因分析与对策

    目的:规范药学服务,避免县级医院门诊中药房常见药事纠纷.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县级医院近年来发生的门诊中药房常见药事纠纷的具体原因,并出台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县级医院门诊中药房常见药事纠纷原因主要与药品质量、调剂人员操作规范性不到位、责任性不高、患者自身因素等有关.通过采取制度化管理、规范化操作、提高知识及沟通技巧等措施,可减少药事纠纷的发生.结论:防范药事纠纷的关键是确立“以患者健康为本,确保医疗质量为核心”的目标,抓好每一个环节.

    作者:王淑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