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黄江荣;毛树松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网络在科研管理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作为高校的附属医院,科研工作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而院校二级的管理模式被大多数院校所采用.文章对基于网络的高校附属医院的二级科研管理模式作了有益探索.
作者:黄习文;王晓燕;黄可儿;冼绍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调查分析某医院门诊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探讨麻醉药品的使用特点及趋势,为临床麻醉药品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促进合理用药.方法:统计分析医院2010年门诊使用1553张麻醉药品的品种、用法、用量、用药频度(DDDs)和药品利用指数(DUI)等情况.结果:DDDs列前3位的药品有硫酸吗啡缓释片,其次为盐酸羟考酮控释片,盐酸吗啡注射液.所用药品的DUI均小于1.结论:医院门诊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李锡浩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北京市东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具有深厚的中医药文化资源优势,在以文化为引领创建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中,文章提出在内涵建设可凝炼为“守法、传业、立命、易俗”这四重境界,可作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开拓的新思路.
作者:姜苗;周英武;赖南沙;李亚兰;张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终末质量考核是医疗质量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住院病案是反映终末医疗质量的重要内容,加强病案管理,明确终末质量考核标准,可为终末质量考核奠定基础.
作者:刘京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中医学也是遵循证据的医学,运用循证医学的思想培养中医临床学科的研究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用循证医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终生学习的精神;用循证医学思想,指导临床科研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人才的培养.
作者:宋文英;胡文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文章通过文献研究和现场调查两种方式,对中医临床研究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归纳了当前中医临床研究的研究方向,基本思路与方法,并总结了中医医院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作者:杨帆;黄江荣;毛树松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索提升医院非行政班工作时段工作质量的方法.方法:通过对职工展开慎独精神教育,建立新职工夜班准入制度,合理科学排班,建立科主任、护士长休息日委托制度,实行行政、主任医师、护士长总值班制度,全时段医疗护理质量控制等方法对非行政班时段工作质量进行管理干预.结果:开展系统管理干预后,病人满意度提高,非行政班时段的投诉、问题明显减少,且连续两年无重大差错事故发生.结论:通过系统管理干预能明显提高非行政班时段工作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
作者:何叶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卫生事业改革不断深化和完善的大背景下,实行成本核算不仅是医院适应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势,也是加强医院经济管理的必要手段.目前,我国医院成本核算已日趋成熟,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文章通过在工作中的摸索与总结,对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进行探讨分析.
作者:杨艳;金俊娇;庞坚信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襄阳市中医医院在历年的“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中,围绕评估细则中的核心目标,坚定不移抓创新,层层把关,狠抓落实,使医院的管理年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受到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文章结合医院2011年中医医院管理年做法,认为各级医院应以管理年检查为契机,对照标准发扬优势、改进不足,把管理年活动扎实贯彻到日常医疗工作中,从而达到医院管理年检查的宗旨,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病人费用,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和社会.
作者:赵雨珠;刘南西;彭卫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开放式办学是高职教育改革的趋势,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要求.符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漳州卫生职业学院通过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校政合作,探索和实践开放式的办学模式,培养高职适用人才.
作者:王琼珺;郭素华;王二丽;巫庆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文章全面分析了目前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生在教学、科研、管理层面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建设的若干对策:提高研究生综合素养的教学模式,强化研究生科研素质培养及管理,加强学术交流,建立高校与科研单位及企业联合培养机制,强化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监督机制、组织二次预答辩、严把论文质量关.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是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
作者:李晓冰;郭栋;杨丽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文章通过对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收到的83例医疗纠纷情况及引发纠纷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加强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安全意识;做好医学知识宣传,耐心解读沟通;明确职责,加强责任追究等防范对策.
作者:沈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文章对什么是高级中医人才,怎样培养高级中医人才,进行了阐述.提出应该改革教育,科学设置本科课程,改革中医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创新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政策扶持,以保障中医人才的质量.
作者:韩加强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根据PDCA循环管理法运用计划(P)、实施(D)、检查(C)与确认(A)四个阶段,对急诊科医院感染实施管理,每通过一个循环不断检验院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进入下一个循环.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院感监控的各项指标有了明显改善,并有效提高了急诊科每一位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控制意识,树立了正确的预防感染的观念,院感质量得到提高.结论:PDCA循环法是实现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作者:严立仙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了解珠海市农村卫生人员对继续教育培训的实际需求.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珠海市乡镇卫生院13个,村卫生室和农村卫生服务中心11个.结果:珠海市农村卫生人员继续教育培训需求存在以下特点:培训需求大;培训内容以继续医学教育为主,并呈现多元化的知识需求;培训方式倾向于以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为主.结论:建立乡村卫生一体化培训管理模式是珠海市农村卫生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比较理想的模式.
作者:许星莹;刘朝霞;邱鸿钟;黄永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医疗设备效益审计是一项面向医院未来的建设性审计,医院内部审计通过对医疗设备相关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审查和评价,探讨优化医疗设备运行成本和效益的有效途径,挖掘医疗设备利用潜力,提高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确保医院资产的保值增值,促进医疗设备效益审计规范开展.
作者:姜春华;吴红;夏建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文章介绍了中国中医科学广安门医院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行风建设责任制,始终坚持实行集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管理体制,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减轻患者负担为重点,紧紧围绕医院改革与发展的各项工作任务,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实施了“四个工程”,有力促进了医院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有效地推进了医院健康、稳步、持续、全面发展.
作者:戴红霞;殷海波;张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文章以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政府对公立医院改革要“大力改进公立医院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努力让群众看好病”等总体要求为切入点,指出公立医院质量管理、保证和审核的标准,尤其是对质量管理过程的监控、审核的标准缺失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公立医院引入一种中立的第三方质量认证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同时对公立医院质量管理的模式提升至公共管理的层面进行分析,提出“政府供给并监督的第三方质量认证模式”的假设,旨在为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中采用统一的标准,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系统的医院质量管理、审核和认证模式提供些许参考.
作者:张静;王虎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文章介绍了在中医专业大班开展团队教学活动,并进行调查问卷和总结分析.结果提示,团队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真正学有所获.教师也在团队教学活动中发生角色转变,在课堂上起引导组织调控作用,能真正教学相长.在大班团队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两点: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课前要充分讨论和准备之,在课堂上要积极主动发言,表达自己对于病案的思考、诊断治疗的观点;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要合理控制,适时点拨,灵活把握,合理分配课程进度.
作者:李淑云;廖慧慧;罗颂平;史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文章对医院中药制剂委托其它医院或药厂生产的利弊进行了分析,为有关单位提供了参考.
作者:王春雷;芦柏震;侯桂兰;周佳佳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