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苯对大鼠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史善富;胡启之;邢艳;汤桂秋;晋娴;刘协;李小宁;包六行;张弛

关键词:苯, 总抗氧化能力, 白细胞
摘要:目的探讨苯对大鼠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C)的影响。方法应用化学比色法检测大鼠血清中TAC含量,同时利用直接计数法计数大鼠全血白细胞(WBC)总数。结果苯使染毒大鼠血清TAC含量明显降低,与WBC计数结果一致。结论 TAC水平的改变可能是苯毒性作用的重要方面。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矽肺结核合并纤维素性支气管炎1例报告

    患者男性,54岁,因反复咳嗽、咳痰、气急20余年,间断痰中带血3天入院。患者有Ⅲ期矽肺病史18年,肺结核病史10年。入院前出现痰中带血,血色暗红呈“烂鱼肚”样,咯血时患者胸闷、气急加重。体检:T 37℃,P 100次/分,R 22次/分,BP 14/10kPa,意识清,气促无发绀,呼吸运动两侧对称,叩诊两侧均呈过清音,听诊两肺呼吸音低,右上肺可闻及固定性干性NFDC8音,心音有力,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收缩期或舒张期杂音。胸部X线表现:两肺中下部肺纹理明显增粗且乱,中、外侧肺野右见散在分布类圆形结节,部分区域有融合,右上肺有轻度收缩,左上肺透亮度增高。入院后,再次整口咯血,在一次咯血约100ml后咯出条状血块,将血块用水浸泡并漂洗后呈灰白色管状物,与支气管形状相同,管状物坚韧,不易碎裂,浮于水面,咯出后患者自觉胸闷减轻。追问其病史,患者从1992年开始,每2~4个月就有一次咯血,咯血量50~100ml不等,咯血过程中时有索状物咯出,在用水漂洗后呈灰白色,不咯血时则每天晨起后有2~3口粘稠白痰。

    作者:金涟涟;陆国础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垃圾清运工眼及呼吸系统损害调查

    对垃圾清运工人眼及呼吸系统损害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所有眼结合膜及呼吸道刺激症状发生率显著增高;肺功能也受到损害,敏感指标是FVC和FEV1.0

    作者:武文方;董志伟;张武政;郝艳丽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一起三氯化磷中毒事故报告

    对一起三氯化磷中毒事件所致的61名住院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并对事故现场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及模拟试验,明确了患儿呼吸道、消化道及神经系统症状是因三氯化磷及内含黄磷遇水产生的氯化氢、磷化氢对人体联合作用所致。

    作者:王茜丽;翟明芬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C酸变应性皮炎的特点

    C酸全称为CLT酸,化学名6-氯-3-氨基甲苯-4磺酸,粉白色固体粉末,是合成淀性大红C,立索尔大红2G有机染料的中间体,广泛用于红色油墨、橡胶及文教用品。 某化工厂用甲苯、盐酸、硫酸、硝酸和氢氧化钠等原料,经磺化、氯化、硝化、中和、还原制得C酸,其生产过程基本无跑、冒、滴、漏,故各工序的甲苯和酸碱等均未超过高容许浓度,但在成品包装过程中有C酸粉末飘散在车间,其浓度为15~32mg/m3。该工序共有72名工人,均为女性,年龄23~40岁,在3年内共有23人发生皮炎,患病率为32.2%,多在接触C酸后20天左右发病,以夏、秋季多见,离开生产场所7天左右轻者自愈,重者需治疗方愈,但若再次接触,仍可发病。

    作者:张展;王兴英;顾立君;于亚君;屈银燕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热铬酸钠溶液烫伤后急性肾功衰竭1例报告

    患者,女,23岁。于1999年1月25日下午7时在工作中不慎跌入含30%铬酸盐(钠)的热水池中,及时被人救出。水温约80℃。患者双小腿及双足背烫伤。仅用自来水冲洗创面,未使用硫代硫酸钠等溶液清洗。尔后在当地诊所清创,包扎创面,立即静脉输葡萄糖和生理盐水(量不详)。输液后一直无尿,曾给20%甘露醇、654-2、速尿,用后仍无自行排尿。在伤后23小时予以导尿,导出膀胱内残尿500ml,继之又无尿。因病人寒战、高热、呕吐、无尿,于1999年1月27日晚7时30分转入我院。入院时病人意识清楚,体温39.2℃,呼吸23次/分,脉搏114次/分,血压120/82.5mmHg(16/11kPa)。两肺无干湿NFDC8音;心音有力,心律齐;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双小腿及双足背泡皮已掉,烫伤创面为12%,Ⅲ度1%。查尿常规:白细胞(++),蛋白(+++),尿糖(+),红细胞(++++)。肝功能:谷氨酸转氨酶221.8IU/L,天冬氨酸转氨酶358.7IU/L,乳酸脱氢酶1 923.2U/L,总蛋白45.5g/L,白蛋白29.6g/L,球蛋白17.7g/L。血白细胞10.3×109/L,Hb108g/L,BPC 102×109/L。诊断:急性肾衰。

    作者:王肖蓉;田畸涛;刘丽君;张卫国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陶粒砂混合粉尘对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选择部分接触氧化铝粉尘、镁砂粉尘、矽尘和陶粒砂混合粉尘的工人进行肺通气功能测定、分析、比较。结果混合性粉尘陶粒砂接触者肺通气功能各项指标测定值低于单一粉尘接触者和对照组(P<0.01)。

    作者:王瑞;刘正亮;钟大明;吴捷;郑传斌;刘杨;吴炳麒;刘天敏;姜文琴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某合资金矿汞中毒调查报告

    对某合资金矿汞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该金矿无任何排毒措施,职业危害十分严重。并对中毒工人进行了驱汞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指出应重视汞接触工人的防治工作。

    作者:官湘建;徐健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低浓度苯胺、硝基苯对生产工人健康的影响

    对68名接触低浓度苯胺、硝基苯工人健康状况进行了动态观察,未发现中毒患者,但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大于正常值的检出率与接毒工龄成正比,接触组中枢神经症状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作者:张晓春;吴登胜;杨强生;孙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膨润土粉尘作业工人职业卫生调查

    对有23年生产历史的某膨润土矿作业环境进行了劳动卫生学调查,对接尘作业人员进行了尘肺X线检查。结果表明:粉碎车间粉尘浓度高达258.5mg/m3,低为4.6mg/m3;自1975年以来该矿373名单纯接触膨润土的工人所拍胸片进行了详细诊断,至1993年发现5名尘肺患者,发病率占接尘工人的1.34%。

    作者:崔云良;卢春光;张竹青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强噪声作业人员健康状况的调查

    为探讨高强度噪声对作业人员健康影响的特点,对某强噪声作业及其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强噪声对作业人员的损害具有出现早、听损检出率高和危害重的特点。

    作者:王龙义;郭平;毕先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SAS在辐射剂量-效应研究中的应用

    简述辐射剂量-效应研究中常用的13种数学模型。应用SAS 6.12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包编写的程序可以方便、快捷地实现辐射剂量-效应曲线的拟合并筛选出佳的数学模型。

    作者:刘长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长期佩戴防噪声耳罩工人听力损害原因调查

    对长期佩戴护听器工人的听力损伤原因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导致工人听力损伤的主要原因是护听器的舒适度、耳罩垫圈的材质以及头弓的力学参数。

    作者:常继增;徐海斌;邵桂瑛;吕策华;郭英;胡子斌;张秉诚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18例误服亚硝酸钠病人的急救体会

    18例亚硝酸钠中毒病人经催吐、洗胃、导泻、吸氧、静脉滴注维生素C、维生素B6以及美蓝、氟美松等急救,全部治愈。

    作者:邢宝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时血清淀粉酶的变化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血清淀粉酶增高似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且提示呼吸肌麻痹时对胰腺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损害,应注意保护。

    作者:李清华;张秀文;赵金垣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苯对大鼠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苯对大鼠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C)的影响。方法应用化学比色法检测大鼠血清中TAC含量,同时利用直接计数法计数大鼠全血白细胞(WBC)总数。结果苯使染毒大鼠血清TAC含量明显降低,与WBC计数结果一致。结论 TAC水平的改变可能是苯毒性作用的重要方面。

    作者:史善富;胡启之;邢艳;汤桂秋;晋娴;刘协;李小宁;包六行;张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某厂枪弹制造作业人员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从流行病学的角度研究某厂枪弹制造作业人员恶性肿瘤的死亡水平,为进一步研究二者之间关系提供线索。方法应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法追访6 310人,观察91 600.0人年。观察期从1981年1月1日至1995年12月31日。结果该作业全死因粗死亡率590.61/10万人年,恶性肿瘤粗死亡率216.16/10万人年,居死因第一位。以哈尔滨市1986~1990年男性恶性肿瘤死亡专率为标准,暴露组及其中的熔铜、热加工组男性恶性肿瘤死亡超量,SMR 分别为1.49、2.17、2.41,男性 RRT 分别为2.41、2.62(P<0.01)。其中热加工组男性肺癌 SMR 为3.40,RRT 为4.59(P<0.01);熔铜组男性肝癌SMR为4.48,RRT为4.50(P<0.01)。结论该作业男性恶性肿瘤死亡超量,尤其是热加工工人肺癌、熔铜作业工人肝癌死亡超量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工种及其他肿瘤均无明显超量。

    作者:李垚;那常筠;袁重胜;王洪军;姚荫龙;吴艳萍;赵新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阿托品化判断指征的探讨

    结合病例对急性有机磷中毒临床救治中使用阿托化通用标准判断失误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片面强调瞳孔大小或简单根据心率快慢的量化标准而忽视影响因素,是导致阿托品化判断失误的主要原因,指出阿托品化判断指征不能数值化和绝对化,而应结合临床实际综合考虑。

    作者:陈爱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清理工业废水井发生急性硫化氢中毒死亡事故报告

    报道一起因清理工业废水井而发生急性硫化氢中毒事故经过及中毒病例的临床表现和诊疗过程,并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平正舟;陈国华;朱小予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应用维持剂量的汉防己甲素和羟基磷酸喹哌巩固矽肺治疗效果的研究

    对“八五”国家矽肺治疗课题大连组的32例矽肺病人采用维持剂量的汉防己甲素和羟基磷酸喹哌巩固疗效治疗2年整,结果证明用维持剂量的汉甲和羟哌巩固疗效的方法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齐恩华;赵文华;孙金英;刘韶华;杨俊;刘春娥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小剂量受照人员血清MDA含量和SOD活性分析

    检测26例小剂量受照人员血清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提示小剂量受照人员照后体内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

    作者:邵志良;傅宝华;赵凤玲;娄淑艳;陈玉浩;吕玉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沈阳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