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8例误服亚硝酸钠病人的急救体会

邢宝英

关键词:亚硝酸钠, 误服, 急救
摘要:18例亚硝酸钠中毒病人经催吐、洗胃、导泻、吸氧、静脉滴注维生素C、维生素B6以及美蓝、氟美松等急救,全部治愈。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某厂枪弹制造作业人员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从流行病学的角度研究某厂枪弹制造作业人员恶性肿瘤的死亡水平,为进一步研究二者之间关系提供线索。方法应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法追访6 310人,观察91 600.0人年。观察期从1981年1月1日至1995年12月31日。结果该作业全死因粗死亡率590.61/10万人年,恶性肿瘤粗死亡率216.16/10万人年,居死因第一位。以哈尔滨市1986~1990年男性恶性肿瘤死亡专率为标准,暴露组及其中的熔铜、热加工组男性恶性肿瘤死亡超量,SMR 分别为1.49、2.17、2.41,男性 RRT 分别为2.41、2.62(P<0.01)。其中热加工组男性肺癌 SMR 为3.40,RRT 为4.59(P<0.01);熔铜组男性肝癌SMR为4.48,RRT为4.50(P<0.01)。结论该作业男性恶性肿瘤死亡超量,尤其是热加工工人肺癌、熔铜作业工人肝癌死亡超量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工种及其他肿瘤均无明显超量。

    作者:李垚;那常筠;袁重胜;王洪军;姚荫龙;吴艳萍;赵新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长期佩戴防噪声耳罩工人听力损害原因调查

    对长期佩戴护听器工人的听力损伤原因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导致工人听力损伤的主要原因是护听器的舒适度、耳罩垫圈的材质以及头弓的力学参数。

    作者:常继增;徐海斌;邵桂瑛;吕策华;郭英;胡子斌;张秉诚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18例误服亚硝酸钠病人的急救体会

    18例亚硝酸钠中毒病人经催吐、洗胃、导泻、吸氧、静脉滴注维生素C、维生素B6以及美蓝、氟美松等急救,全部治愈。

    作者:邢宝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环境监测用大气、粉尘采样器的简易维护

    简述定期对环境监测用大气、粉尘采样器的流量计、蓄电池等部件进行合理有效的维护方法。

    作者:董春风;杨鸿武;阎振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清理工业废水井发生急性硫化氢中毒死亡事故报告

    报道一起因清理工业废水井而发生急性硫化氢中毒事故经过及中毒病例的临床表现和诊疗过程,并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平正舟;陈国华;朱小予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慢性锰中毒39例临床分析

    对39例电焊工人慢性锰中毒进行了总结分析。车间空气中锰浓度0.42~5.16mg/m3,平均接触工龄23年。对中毒的临床表现,血锰、尿锰测定和神经行为功能检查等进行了讨论。

    作者:周伟民;王涤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某合资金矿汞中毒调查报告

    对某合资金矿汞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该金矿无任何排毒措施,职业危害十分严重。并对中毒工人进行了驱汞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指出应重视汞接触工人的防治工作。

    作者:官湘建;徐健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贫铀弹及其危害

    1 贫铀及贫铀弹 铀(uranium,U)是银白色金属,重要的天然放射性元素,广泛地分布于自然界,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常以化合物状态存在,而在自然界中尚未见有元素状态的铀存在。在大多数铀矿床中,铀的平均品位小于0.2%。铀是核反应堆的核燃料和核武器的主要原料。此外铀在工业、化学、医学和生物学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用途。铀有质量数从226~240的15种放射性同位素,其中234U、235U和238U是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天然铀(natural uranium)是这3种放射性同位素组成的混合体,按其质量计,天然铀中的238U占99.28%,而235U占0.714%,234U只占0.005 5%[1]。

    作者:王文学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时血清淀粉酶的变化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血清淀粉酶增高似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且提示呼吸肌麻痹时对胰腺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损害,应注意保护。

    作者:李清华;张秀文;赵金垣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应用维持剂量的汉防己甲素和羟基磷酸喹哌巩固矽肺治疗效果的研究

    对“八五”国家矽肺治疗课题大连组的32例矽肺病人采用维持剂量的汉防己甲素和羟基磷酸喹哌巩固疗效治疗2年整,结果证明用维持剂量的汉甲和羟哌巩固疗效的方法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齐恩华;赵文华;孙金英;刘韶华;杨俊;刘春娥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一起球磨机检修发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事故调查

    2000年4月15日13时,某热电厂在进行球磨机罐内钢瓦复位检修时,因球磨机内壁钢瓦上残留有煤粉,加之电焊作业,而引起煤粉自燃不完全,致使罐内CO浓度增高。于14时罐内工作的6名工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恶心、胸闷、四肢无力、步态不稳、手足麻木。有3人意识不清,在本厂卫生所进行简单处置后于当日16点30分6人均被送至我院,经抢救治疗2周后5人痊愈,1人好转出院。

    作者:曾庆昌;李光浩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小剂量受照人员血清MDA含量和SOD活性分析

    检测26例小剂量受照人员血清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提示小剂量受照人员照后体内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

    作者:邵志良;傅宝华;赵凤玲;娄淑艳;陈玉浩;吕玉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氯乙烯作业工人血、尿β2-微球蛋白含量调查

    采用放免法测定氯乙烯作业工人血清、尿液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结果显示,接触组较对照组尿β2-MG含量及阳性率明显增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作者:赵艳;李夏;聂兴田;马岩松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川芎对噪声致小鼠肝糖原含量、肝ALT活性变化的影响

    探讨噪声对小鼠肝糖原含量和小鼠肝ALT活性的影响,在噪声强度103dB(A),主频率3.5kHz噪声作用下,小鼠肝糖原含量降低,肝ALT活性增高,川芎可逆转噪声刺激引起的小鼠肝糖原含量的降低和肝ALT活性的升高,说明川芎有抗噪保健作用。

    作者:王允杰;林英;李树壮;朱波;姜艳华;黄世领;曲秋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矽肺结核合并纤维素性支气管炎1例报告

    患者男性,54岁,因反复咳嗽、咳痰、气急20余年,间断痰中带血3天入院。患者有Ⅲ期矽肺病史18年,肺结核病史10年。入院前出现痰中带血,血色暗红呈“烂鱼肚”样,咯血时患者胸闷、气急加重。体检:T 37℃,P 100次/分,R 22次/分,BP 14/10kPa,意识清,气促无发绀,呼吸运动两侧对称,叩诊两侧均呈过清音,听诊两肺呼吸音低,右上肺可闻及固定性干性NFDC8音,心音有力,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收缩期或舒张期杂音。胸部X线表现:两肺中下部肺纹理明显增粗且乱,中、外侧肺野右见散在分布类圆形结节,部分区域有融合,右上肺有轻度收缩,左上肺透亮度增高。入院后,再次整口咯血,在一次咯血约100ml后咯出条状血块,将血块用水浸泡并漂洗后呈灰白色管状物,与支气管形状相同,管状物坚韧,不易碎裂,浮于水面,咯出后患者自觉胸闷减轻。追问其病史,患者从1992年开始,每2~4个月就有一次咯血,咯血量50~100ml不等,咯血过程中时有索状物咯出,在用水漂洗后呈灰白色,不咯血时则每天晨起后有2~3口粘稠白痰。

    作者:金涟涟;陆国础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苯对大鼠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苯对大鼠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C)的影响。方法应用化学比色法检测大鼠血清中TAC含量,同时利用直接计数法计数大鼠全血白细胞(WBC)总数。结果苯使染毒大鼠血清TAC含量明显降低,与WBC计数结果一致。结论 TAC水平的改变可能是苯毒性作用的重要方面。

    作者:史善富;胡启之;邢艳;汤桂秋;晋娴;刘协;李小宁;包六行;张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二恶英对环境及人体污染的近况

    二恶英类化合物虽然以极微量的形式存在于环境中,但由于其剧毒性而备受世界各国学者的关注。通过近2~3年来有关二恶英对环境及人体污染近况介绍,从而为我国开展二恶英对环境及人体污染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娄振宁;尹龙赞;李忠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SAS在辐射剂量-效应研究中的应用

    简述辐射剂量-效应研究中常用的13种数学模型。应用SAS 6.12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包编写的程序可以方便、快捷地实现辐射剂量-效应曲线的拟合并筛选出佳的数学模型。

    作者:刘长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三资企业生产环境职业危害状况调查

    对三资企业生产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和粉尘等主要有害因素进行监测、调查,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有害因素接触人员分布情况也进行了调查。

    作者:马志忠;赵海英;陈雅萍;朱江;汪严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乡镇企业劳动卫生监督管理模式探讨

    探讨乡镇企业劳动卫生监督管理模式,并进行了效果评价。

    作者:李承柱;孟宪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沈阳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