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多媒体教学在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李迎春;邱宝珊

关键词:中医耳鼻喉科, 多媒体教学, 优势, 注意问题
摘要: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中发现,多媒体教学有诸多优势,如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可缓解课时少的矛盾,有利于教学资料的保存与更新.但也需注意存在的问题,如教学节奏快,易产生视觉疲劳等.文章提出要重视教学互动,保证教学课件质量等改进方法.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

    档案工作是一项服务性、业务性、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当前医院文书档案处于纸质向电子档案管理的过渡期,文章就如何在做好纸质档案管理的同时,顺利迈向电子文档的一体化管理,结合医院文书档案工作过渡期中规范性、标准性、保密性和服务性的要求,认真落实和探索,以确保档案案卷完整化、保管利用价值大化和检索利用便捷化.

    作者:巩汉红;吕海燕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安全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加强安全管理是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提高护理工作的安全性是衡量医院护理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大限度地降低医疗护理差错的发生,确保病人安全已成为现代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作者:黄燕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浅析多媒体教学在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中发现,多媒体教学有诸多优势,如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可缓解课时少的矛盾,有利于教学资料的保存与更新.但也需注意存在的问题,如教学节奏快,易产生视觉疲劳等.文章提出要重视教学互动,保证教学课件质量等改进方法.

    作者:李迎春;邱宝珊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危重死亡病例的质控措施探讨

    为了提高医院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减少和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危重死亡病人管理成为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文章通过对374例死亡患者的死亡原因分析,提出针对危重病人、围手术病人访视,对死亡病历缺陷分析讨论及针对性培训等质控措施,以提高对危重病人救治的能力.

    作者:高英;唐宗椿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浅谈提高临床麻醉安全的体会

    保证临床麻醉的安全,直接关系到手术病人的安危,也直接影响到医院和手术科室的发展.只有思想上高度重视,技术上精益求精,严格执行麻醉操作规程,才能杜绝医疗差错事故,确保临床麻醉的安全.

    作者:应佩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临床研究伦理审查的质量管理初探

    加强医学伦理委员会伦理审查的质量管理,对维护受试者的生命、健康和权益、提高医学科学研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公认的医学伦理学法规指南,借鉴同行先进经验,逐渐明确了影响伦理审查质量的重要条件,并在实践中加强建设与管理,从而不断提高伦理审查水平.

    作者:周鹍;刘文娜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芪龙颗粒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研究实施管理体会

    芪龙颗粒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研究课题是国内首次进行的以中药为主治疗RITP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研究实施中的难点有RITP的诊断标准及伦理学的要求等,解决方法引入了全分析集,而临床试验的双盲法及依从性也是研究实施中需重视的问题.

    作者:李冬云;李万辉;朱国庆;陈信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PBL教学法在中医皮肤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皮肤病教学查房中的意义.方法:在皮肤性病学的实习教学中,将学生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PBL组,共40人;对照组为传统教学组,共38人,比较两种教学法效果.结果:实习结束时,PBL组考核成绩与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P<0.05);对PBL组问卷调查表明,学生认为PBL教学模式对提高能力,合作精神及学习态度有较明显的帮助.结论:PBL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独立学习、探索发现及沟通与协作能力的培养.

    作者:李东海;李勇;齐庆;肖红丽;查旭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台湾地区社区医疗服务管理模式的启示

    台湾地区在全面实行全民健保制度下社区医疗服务管理采取了社区医疗群管理模式,其中,中医药服务在社区医疗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从台湾社区医疗服务管理模式的特点出发,探讨了台湾社区医疗服务管理模式对我们的启示.

    作者:廖宁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浅析当前形势下影响中医科研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文章对中医院开展中医科研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冯芹;周继刚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浅谈地市级医院科研档案规范化管理

    随着地市级医疗单位科研能力的提高,科研档案的归档保存日趋重要,文章对地市级医院科研档案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规范管理科研档案进行了探讨.

    作者:林霄;冯建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浅谈5S管理法在病区药品管理中的实践

    目的:规范病区备用药的管理.方法:运用5S管理法加强病区备用药管理,完善药品管理的制度、流程和职责,固定药品放置的位置,建立三级查对体系,加强药品管理知识学习.结果:病区备用药的种类、数目明显减少,药物的专柜放置、高危药的单独放置、药品的账物符合率大大提高,杜绝了药品的变质和过期.结论:5S管理法能提高病区备用药的规范化管理.

    作者:徐炯;祝红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医院开展全成本核算的实践和探讨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院将逐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不可避免地受到市场经济规律的制约.如何在提高医疗质量、提升医院竞争力的同时,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是医院管理面临的新课题.文章通过分析台州医院实施成本核算的历程,指出医院成本核算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并针对相应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和对策.

    作者:张京英;马文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妥善处理医患纠纷的一些思考

    随着医疗事业改革的不断推进,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逐渐向全方位、多样化的势趋发展,但这也导致医务人员和患者的矛盾不断加剧和深化.文章提出在处理这些医患纠纷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人性化地解决医患纠纷,从患者实际困难为出发点,用长远的目光来看待和解决问题,切实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作者:李香红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浅论科研院所后勤管理的社会化改革

    实行社会化改革是我国科研院所体制改革史上的重要环节与唯一出路.目前科研院所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责、权、利关系尚未进一步理顺、理清,在改革中需继续解决发展机制、转换服务体制、制度创新、增加积累等几个关键问题,从而改善后勤工作中相关的行政、科研、社会、政策、思想政治等问题,终达到机制转换、制度创新的目的.

    作者:刘治中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

    为了分析中药注射剂在应用中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探讨其有效的预防措施,文章通过查阅近几年来有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资料,并结合医院的临床实际,对其进行整理分析总结. 结果表明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所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危害应引起重视.提出为保证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安全合理应用,应加强监测和防治.

    作者:王号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三甲医院设立化试耗材采购岗位的探讨

    医用耗材采购在医院采购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专业性高求越来越高,给医用耗材采购的分类细化提出了要求,此现状在三甲医院越加明显.文章根据医院5年的实践情况,对化试采购岗位设立、采购人员选拔、专业技能培训、岗位职责分配以及化试采购考核等方面进行探讨,解决了医院耗材采购中的一些问题.

    作者:梁平;方丽娜;郑敏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骨与关节损伤手术治疗学习资源库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校园网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基于教学资源库的教学越来越普及.文章介绍了建设基于Web的骨与关节损伤手术治疗学习资源库的经验,提出在资源库建设中存在着如何保持资源库内容及时更新和补充,如何增强资源库的界面友好性及可操作性等问题,并指出完善资源是建设的主要环节, 加强资源库的检索与导航功能、完善组合平台对解决存在的问题有重要意义.

    作者:曾展鹏;髙怡加;黄枫;周琦石;郑晓辉;黄学员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传承民族瑰宝推广适宜技术促进基层中医药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2007年以来,石家庄市紧紧抓住中央安排专项资金补助中医药公共卫生项目的良好机遇,坚持把做好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做为传承和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中医药理论和实践内涵,提高基层卫生技术人员服务能力,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和体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的重要举措来抓.先后使10项优秀传统中医药技术重新焕发光彩,在全市23个县(市)区进行了全面推广和使用.有效提高了基层中医药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有力促进了基层中医医疗服务网络的建立和完善,进一步推动了全市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工作的开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受到了基层群众的普遍欢迎.

    作者:张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老年人医养模式管理研究

    目的:了解金华市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探索适合身体或自理能力较差老人的养老模式.方法:采用分层、分段、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应用简易智力测验量表和调查表,对金华市西关、城北两社区老人进行调查.结果:625例老人调查表明:①一般状况:没有参加社会活动占57.60%;有烟酒嗜好占33.10%;患疾病占62.08%.②养老模式的选择:居家占48.32%;敬老院占6.70%;医养模式占43.36%;其他占1.60%.③每月费用承受能力:1000元以内占61.80%;1000-1500元占25.30%;1500-2000元占8.60%;2000以上占4.30%.④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职业、用药情况、自理能力、文化程度、婚姻等因子进入回归方程.⑤医养模式养老的满意度为:95.82-98.23分.结论:医养模式的开展更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同时也有效减轻政府和家庭的负担.

    作者:范卫星;李淑华;黄恩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