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凝刀射频消融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80例

吴爱华;汤飒爽

关键词:功能性子宫出血, 自凝刀, 射频消融术
摘要: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ysfuncitionaluterine bleeding,DUB)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是影响女性健康的疾病之一。该病可发生于初潮期至绝经期间的任何年龄,50%的患者发生于绝经期,育龄期占30%,青春期占20%[1],临床常用刮宫、性激素周期疗法,无效者需手术切除子宫。20世纪80年代经宫腔操作去除子宫内膜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2]。我们于2009年3月-2012年10月采用自凝刀射频消融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8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中枢性疼痛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中枢性疼痛(central pain)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脑干、脊髓)损伤或功能障碍引起的疼痛,属于神经病理性疼痛。其常见病因有脑与脊髓的出血、梗死、肿瘤、外伤、感染、多发性硬化、神经元变性、脊髓空洞及帕金森病。临床上中枢性疼痛常见类型是卒中后中枢性疼痛(central post-stroke pain, CPSP)和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spinal cord injury pain,SCIP)。中枢性疼痛的程度通常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程度有关,多为中度到重度,疼痛呈持续性。中枢性疼痛比较复杂,治疗较困难。目前对中枢性疼痛的治疗还缺乏统一有效的方法,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电刺激、外科治疗、心理治疗和中医药治疗等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现就近年来中枢性疼痛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和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陈思超;张晓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感染性休克治疗中两种液体复苏方法疗效比较

    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亦称脓毒性休克,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循环衰竭,是ICU患者的首要死因[1]。早期使用合适的抗菌药物、早期容量复苏、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以及早期器官功能保护是为常用的治疗措施。儿茶酚胺药物对于升高血压和稳定平均动脉压及心输出量有重要作用。2008年重症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指南推荐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为纠正脓毒性休克低血压首选的一线血管升压药[2]。然而,治疗感染性休克传统补液方法通常在充分扩充血容量的基础上,若不能维持有效的灌注压而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往往补液量大。如何进行液体管理成为许多临床医生的困惑。本研究对比观察两种补液方法对治疗感染性休克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更好地改善重症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作者:黄桔秀;朱慧民;金礼通;章娅妮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经直肠双平面与经会阴超声联合检查在肛瘘中的应用

    肛瘘是肛肠外科的常见疾病,手术后复发率较高,故术前详细的影像学资料是手术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经直肠双平面和经会阴超声联合应用,可提高肛瘘诊断的准确性,并根据肛瘘类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1]。我们应用经直肠双平面和经会阴超声联合检查肛瘘63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陶海良;夏宏生;李明奎;刘桂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柴胡疏肝散临床新用三则

    柴胡疏肝散出自张景岳《景岳全书》,由陈皮、柴胡、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组成,具有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之效,适用于肝气郁结、胸肋疼痛,往来寒热等症。笔者用其改方治疗临床杂症,疗效显著,现举例如下。

    作者:费楚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更正

    本刊24卷第7期627页后一段第4行“氨苄青霉素剂量应>610g/d”,应改为“氨苄青霉素剂量应>6.0g/d”,特此更正。

    作者: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洛美沙星分散片致光敏反应5例

    盐酸洛美沙星系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剂,临床应用较广,近年来,洛美沙星致光敏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多[1-7]。现对因口服盐酸洛美沙星分散片导致光敏性反应5例报道如下。

    作者:刘刚;陶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门诊服务应用智慧医疗信息系统SWOT分析

    为提高医院现代化管理水平,更加适应医院发展的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门诊环节管理非常必要[1]。智慧医疗信息系统是目前在医院广泛应用的一项信息技术,它通过信息化、智能化、系统化和网络化等功能,提高管理质量和效能;尤其在门诊服务中应用智慧医疗信息系统,可以彻底解决病人就诊中遇到的“三长一短”等看病难问题,体现出优质医疗服务的价值。从目前在门诊服务中应用智慧医疗信息系统实施情况看,就诊者在就医时感到简捷、方便、省时,深受欢迎。

    作者:李佳俊;孔建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陆传夫治疗胃痛经验

    胃痛,中医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大致包括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痉挛、胃下垂、胃黏膜脱垂症、胃神经官能症等疾病[1]。陆传夫主任医师是首批浙江省基层名中医,从医30载,积累了丰富的胃痛经验。笔者有幸随师侍诊,浅有心得,现总结如下。

    作者:高丽丽;陆传夫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肱骨内生软骨瘤手术治疗体会

    内生软骨瘤是临床常见良性肿瘤,常累及短管状骨,尤其是掌、指骨,发生于长骨的内生软骨瘤较为少见[1],笔者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2013年1月本院诊治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肱骨内生软骨瘤的临床资料,通过定期随访,探讨肱骨内生软骨瘤的诊断及治疗。

    作者:李陶冶;瞿杭波;雷文涛;叶辛;倪凌之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胃轻瘫中医证型与胰岛素抵抗及胃肠激素的相关研究

    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可累及全消化道,其中以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为常见。DGP是由于胃肠运动功能障碍所致胃排空功能受损,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胃肠激素分泌异常、高血糖、平滑肌损害以及微血管病变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结果。胃肠激素是调节胃肠运动的重要因素,在DGP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观察不同中医证型DGP患者胰岛素抵抗以及血浆胃泌素(gastrin,GAS)、胃动素(motilin,MOT)、胰高血糖素(glucagon,GLU)、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的含量,探讨DGP不同中医证型间胰岛素抵抗、胃肠激素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陈永;吕虹;金启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储存时间对北沙参铅含量的影响

    北沙参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Glehia littoralis Fr.Sc hmidt e x Miq的干燥根,又名:“莱阳沙参”、“莱胡参”,具有清肺养阴、润肺止咳、益胃生津等功效,临床广泛应用于阴伤咽干、热病口渴、肺热咳嗽等症。笔者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三批次北沙参铅含量,为北沙参药材的质控提供实验依据。报道如下。

    作者:方悦;黄芳;郑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咪喹莫特结合中药熏洗治疗肛周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肛周尖锐湿疣由于发病部位特殊,病情易反复,治疗较为棘手。笔者采用局部外用药物结合患部中药熏洗治疗肛周尖锐湿疣,观察治愈及复发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范建国;王丹;李霞;孙征涯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高龄髋部骨折237例肺部并发症分析

    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往往伴有多系统基础疾病,其中伴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比例较高,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肺部并发症,给临床管理带来较大的难度和风险。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37例、年龄逸65岁的髋部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通过数据分析探讨这类患者肺部并发症的特点及诊治预防措施,为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

    作者:王喜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作用于ERK信号通路的哮喘相关因子研究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一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是参与哮喘机制的一条重要信号通路[1]。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已发现4种不同的MAPK,它们是胞外信号调控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c-JunN末端激酶(c-JunN-terminal kinase,JNK)、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和胞外信号调控激酶5(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5,ERK5)。研究多的哺乳动物细胞MAPK信号传导通路是ERK通路,它是促进细胞增殖的一条重要的信号传导途径[2]。ERK信号转导通路是MAPK家族信号系统的一个成员,通过三级酶促级联反应(MAPKKK-MAPKK-MAPK)而激活,ERK1/2磷酸化代表着ERK信号通路的激活,ERK的磷酸化可以激活包括转录因子在内的多种效应蛋白,产生广泛的生物学效应,主要介导细胞的增殖与分化[3]。

    作者:李鹏飞;杨季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产后早期足三里、三阴交穴位注射促产妇乳汁分泌疗效观察

    母乳是婴儿好的天然食品,产后早泌乳与多泌乳是促进与保障母乳喂养的关键,产后初几天促进乳汁的分泌对增强母亲母乳喂养的信心至关重要。根据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乳汁为气血所化生的理论,笔者对平产后产妇早期进行足三里、三阴交穴位注射促进乳汁分泌,取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姣;季晓军;金英杰;麻雪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自凝刀射频消融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80例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ysfuncitionaluterine bleeding,DUB)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是影响女性健康的疾病之一。该病可发生于初潮期至绝经期间的任何年龄,50%的患者发生于绝经期,育龄期占30%,青春期占20%[1],临床常用刮宫、性激素周期疗法,无效者需手术切除子宫。20世纪80年代经宫腔操作去除子宫内膜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2]。我们于2009年3月-2012年10月采用自凝刀射频消融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8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爱华;汤飒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初诊为成人Still病的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1例及文献复习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 cell lymphoma,AITL)是临床中一种较罕见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早期患者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成人Still病相似,易被误诊、漏诊。现对我科2010年9月收治的1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陈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冬虫夏草药理作用概述

    冬虫夏草与人参、鹿茸齐名,为中国中药三宝之一,作为药品和保健品已有数百年历史。冬虫夏草简称虫草,分为天然的冬虫夏草和北冬虫夏草两种[1],现对冬虫夏草的药理作用概述如下。

    作者:姚勤;方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高危儿社区全程综合保健管理模式研究

    高危儿管理是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高危儿监测筛查,早期发现体格生长或发育偏异,实施早期评估、诊断、指导干预,借此降低儿童体格生长发育行为问题和残疾的发生率,提高儿童保健质量,改善高危儿远期生活质量,促进儿童体格、运动、语言、认知和社会情绪全面发展,提高人口素质。目前国内外对高危儿主要针对个体进行管理,尚缺乏系统管理干预的经验[1]。我中心与省儿童医院联合建立高危儿保健示范基地,实施省儿童医院制订治疗干预方案-区妇幼保健院组织督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程专案保健管理的高危儿社区全程综合保健管理模式,早期筛查干预0~3岁参与系统管理的儿童1756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葛承辉;杨青;朱旭红;孙智韵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角膜穿孔术中冷冻角膜应用

    角膜穿孔是眼科常见急症之一,其常见的原因有眼外伤、角膜溃疡等[1]。当角膜穿孔合并有局部角膜组织缺损时,通常需要急诊行角膜移植术治疗[2],其它保守治疗方式,如治疗性角膜接触镜[3]、结膜瓣覆盖[4]和羊膜移植[5]等均存在修补效果不佳、术后视力损伤、角膜结构破坏等诸多问题[6]。传统使用新鲜供体的治疗性角膜移植是治疗角膜穿孔的佳方式,但由于受新鲜角膜来源及保存时间的限制,无法在基层医院得到广泛应用,也不适合作为急诊手术时的供体来源。冷冻角膜则是将超过湿房保存期限或保存液保存期限、内皮功能丧失的角膜材料进行-20益冷冻保存。这种角膜材料可以长期保存,运输方便,可满足急诊手术需求,是目前新鲜角膜的佳代替品。虽然传统观念认为冷冻角膜没有活性内皮细胞,作为供体只能达到维持眼球完整性的目的,术后存在角膜内皮失代偿可能。但新研究表明,一期使用保存角膜对角膜偏心小穿孔行小植片角膜移植手术的患者,术后角膜植片也能恢复透明[7]。本研究尝试采用-20益冷冻保存角膜进行治疗性角膜移植治疗急性角膜穿孔,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戴琦;吴双庆;盛文燕;诸力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