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补肾活血方治疗BPH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疗效观察

安文进;裘顺安;江少波;孙洁

关键词:补肾活血方, 前列腺增生, 膀胱过度活动症, 逼尿肌不稳定, 膀胱出口梗阻
摘要: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年龄大于40岁的男性常见的泌尿系疾病之一,年龄大于80岁的男性其病理性前列腺增生发生率达90%以上[1].其基本的病理改变是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BOO)和膀胱逼尿肌功能改变.其中,继发于BPH的逼尿肌不稳定(de-trttsorinstability,DI)会引起BPH患者尿频、尿急等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 active bladder,OAB)[2].继发于BPH的下尿路症状(lowerurinarytractsymptoms,LUTs)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3].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外科方案治疗老年胃癌临床观察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展,老年患者比重逐年增加,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及耐受能力下降等原因,术后康复时间较长,术后康复成为医生及患者共同关注的焦点.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提出,使传统外科理念有了较大变化,其主旨就是在快速康复理念指导下,通过围手术期一系列处理措施使患者术后获得快速康复,减轻痛苦[1].我们对201 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岁以上老年胃癌患者行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外科治疗与传统手术治疗的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陈友雷;徐小宏;裘华森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翼状胬肉术后巩膜坏死2例并文献复习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手术切除仍为主要治疗方法,但单纯胬肉切除术后复发率高达20%~50%[1].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可以减少术后复发,但近几年有关MMC导致巩膜溶解、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的报道逐渐增多,且治疗非常棘手[2-3].本文报道2例治疗经过,并复习文献探讨其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作者:华峰;李正义;陈吉孟;侯国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撬拨复位空心钉固定合液态人工骨治疗跟骨骨折

    跟骨骨折是常见的跗骨骨折之一,约占全部跗骨骨折60%,占全身骨折的2%[1],其中波及跟距关节的骨折称为关节内骨折,约占跟骨骨折的75%,20%~45%伴有跟骰关节损伤[2].跟骨塌陷骨折临床治疗较为棘手,单纯手法复位常因骨折复位不良而遗留后遗症,切开复位内固定并发症较多,尤其皮肤坏死概率较高[3].2011年2月-2013年4月我院骨科采用撬拨复位空心钉固定加液态人工骨植骨治疗此类骨折35例45足,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葛剑洪;胡关彪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腹壁切口疝开放式腹腔内修补术与腹膜前修补术对比研究

    手术修补是腹壁切口疝唯一可靠的治疗方法.根据补片植入的方式可分为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本文就目前临床较常采用的腹腔内修补术与腹膜前修补术进行比较,对其临床疗效、术后疼痛、手术时间、医疗费用等进行评价.选取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04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开放式腹腔内修补术与腹膜前修补术治疗的56例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高国栋;王平;马晨霞;张方捷;杨翀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灯盏花素对脓毒血症模型大鼠急性肾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对脓毒血症模型大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清洁级Wistar 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脓毒血症模型组和灯盏花素大、中、小剂量组,每组12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复制大鼠脓毒血症模型.灯盏花大、中、小剂量组在造模后立即分别给予灯盏花素5、10、20mg/kg尾静脉注射.术后24h处死大鼠,下腔静脉取血测定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肾损伤分子1(KIM-1)的水平;摘取肾组织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免疫印迹法检测肾脏NGAL和KIM-1蛋白含量.结果 与脓毒血症组比较,灯盏花素大、中剂量组大鼠血清Scr、BUN、NGAL和KIM-1水平及肾组织NGAL和KIM-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肾脏病理改变好转.灯盏花素小剂量组肾脏病理改变未见好转(P>0.05).结论 灯盏花素可以显著改善脓毒血症模型大鼠肾组织损伤,降低血清NGAL和KIM-1水平及肾组织NGAL和KIM-1蛋白表达量,对脓毒血症所致急性肾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杨梅;张艳杰;朱海萍;王丹;王晓蓉;高秋琦;李卓英;潘景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宋康辨治过敏性鼻炎经验

    过敏性鼻炎又称为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以阵发性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鼻痒和鼻塞为主要特征[1].因其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目前临床上尚无特效疗法和药物.中医将过敏性鼻炎归属于“鼻鼽”、“鼽嚏”、“鼽水”等范畴.如《黄帝内经·素问》中称为“鼽嚏”.“鼽者,鼻出清涕也”,“嚏,鼻中因痒而气作于声也”.《灵枢·口问篇》云:“阳气和利,满于心,出于鼻,故为嚏”.宋康教授是全国第四批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从事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30余载,治学严谨,临证经验丰富.今将宋老师辨证治疗过敏性鼻炎经验略述如下.

    作者:石亚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养正消积胶囊对CaEs-17细胞成瘤组织及对荷瘤裸鼠生存状态与白细胞分类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养正消积胶囊对荷瘤裸鼠食管鳞癌的抑制作用及对其生存状态、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的影响.方法 食管鳞癌CaEs-17细胞株经培养并接种于裸鼠皮下,随机分组后给予低、中、高剂量的养正消积溶液灌胃,并与顺铂对照.观察荷瘤裸鼠生存状况,测量肿瘤抑制率,检测裸鼠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结果 养正消积胶囊对荷瘤裸鼠食管癌组织具有抑制作用,对其日常生活质量、白细胞、淋巴细胞数量具有维持作用,与顺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正消积胶囊能抑制荷瘤裸鼠食管癌组织增殖,有利于改善其生存状态与白细胞水平.

    作者:符文明;张爱琴;范丽萍;彭进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疼痛性二分髌骨多次误诊1例分析

    二分髌骨在临床上较少见,一般无症状,故不常引起人们注意;当由于某种因素出现膝前疼痛症状时,临床即称之为疼痛性二分髌骨[1].疼痛性二分髌骨多见于青少年运动员、新兵等需要从事大运动量训练的特定人群.典型症状是膝前疼痛,常被误诊为髌骨软化症或髌骨骨折等以膝前疼痛为主症的疾病.笔者曾接诊1例先后被误诊为髌骨软化症和髌骨疲劳性骨折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小卫;周春龙;杨威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冲穴放血配合针刺治疗失眠35例

    失眠是以经常不易入睡或睡而不深为其特点的一种病症.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笔者采用中冲穴放血配合针刺治疗失眠3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70例均为本院门诊失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男12例,女23例;年龄37 ~68岁,平均51.2岁;病程1个月~5年.对照组35例,男14例,女21例;年龄36~72岁,平均53.3岁;病程3个月~5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具有可比性.

    作者:章振永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姜黄素对大鼠睾丸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干预作用

    目的 观察姜黄素对大鼠睾丸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6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和治疗组,每组20只.对照组大鼠施行左侧睾丸假手术.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在左侧睾丸扭转720度2h后复位.治疗组大鼠接受与缺血再灌注组相同的外科手术,并于睾丸复位时给予姜黄素(200mg/kg)尾静脉注射.复位后4h,每组一半的大鼠行睾丸切除术,测定黄嘌呤氧化酶活性、丙二醛水平和血红素加氧酶-1蛋白表达水平.复位后3个月,剩余大鼠行睾丸切除术,分析睾丸生精功能.结果 单侧睾丸扭转复位引起同侧睾丸黄嘌呤氧化酶活性、丙二醛水平和血红素加氧酶-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睾丸生精功能明显下降(P<0.05).姜黄素干预后,同侧睾丸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水平显著下降(P<0.05),血红素加氧酶-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提高(P<0.05),睾丸生精功能明显改善(P<0.05).结论 姜黄素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提高血红素加氧酶-1蛋白表达水平,减少活性氧含量,从而保护睾丸生精功能.

    作者:黄蓉;汪清;韦思明;潘杭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下粉碎性骨折

    我院从2007年11月-2013年01月,采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17例股骨转子下粉碎性骨折,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7例,男10例,女7例,年龄29~49岁,平均38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9例,高处坠落8例;全部为闭合性骨折;其中1例伴对侧髋关节脱位,2例伴对侧踝关节骨折和脑外伤,4例伴同侧上肢骨折;股骨转子下骨折按Seinsheimer分型[1],ⅢA型2例,ⅢB型3例,Ⅳ型7例,Ⅴ型5例.

    作者:方伟利;沈福祥;胡云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研究

    脑卒中(Stroke)是一种突然发病的脑血循环障碍性疾病,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临床分为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和出血性脑卒中(hemorrhagic stroke,HS).脑卒中作为一种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治愈率低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负担[1].近年研究发现,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脑卒中发病有密切关系.笔者检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血浆Hcy水平,并与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分析,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关系,报道如下.

    作者:沈永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柴黄片血清药物化学的初步研究

    目的 通过对柴黄片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的建立,探讨柴黄片口服吸收后的入血成分.方法 采用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在建立柴黄片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特征图谱的基础上,通过比较柴黄片原药、柴胡给药后含药血清、黄芩给药后含药血清、柴黄片给药后含药血清、空白血清UPLC特征图谱,鉴定柴黄片口服给药后的血中移行成分.结果 口服柴黄片后,从血清中发现20个入血成分,其中6个为柴黄片中原型吸收入血的成分,其余入血成分可能为原型成分的代谢产物.结论 20个入血成分可能是柴黄片的体内直接作用物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助于为柴黄片的药效物质基础及药效机制奠定基础.

    作者:张美玲;赵萃;梁现蕊;蔡钟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医药治疗白血病研究概况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临床上有急、慢性之分,其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预后欠佳.中医药不仅可以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而且具有延长或阻止白血病复发,逆转白血病多药耐药和预防白血病相关并发症的优势[1].1 传统单昧中药治疗白血病1.1 白花蛇舌草 白花蛇舌草为茜草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白花蛇舌草的全草,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方各省区,味微苦、微甘,性凉;人心、肝、肺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抗癌等功效[2].白花蛇舌草醇提取物对白血病K562细胞的作用是诱导细胞进入凋亡程序[2],与抗氧化损伤有关[3],具有显著抑制其生长作用.陈秀珍等[4]研究证实,白花蛇舌草也能显著抑制白血病CEM细胞生长及诱导其凋亡.刘丹丹等[5]研究发现,白花蛇舌草有抗肿瘤成分,可增强人体免疫,有抗白血病、抗化学诱变作用,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且安全无毒副作用.陈小红等[6]研究发现,白花蛇舌草注射液抑制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抗凋亡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触发线粒体凋亡途径有关.

    作者:蔡恩照;陈玉;李琳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对胰腺假性囊肿的应用价值

    胰腺假性囊肿(pancreatic pseudocyst,PPC)多继发于急、慢性胰腺炎、胰腺外伤或胰腺术后,既往多采用外科开腹治疗,创伤大,恢复慢.本研究对我院2010年8月-2013年9月间35例胰腺假性囊肿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35例,男24例,女11例,年龄27~68岁,平均42.0岁.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21例,其中合并感染17例,合并腹腔多发脓肿15例;慢性胰腺炎9例,创伤性胰腺炎3例,病因不明2例.3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恶心、腹胀、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伴发热,体温37.6~39.3℃ 19例,患者上腹可扪及包块21例.超声显示囊肿直径5.3~12.5cm,位于胰头部4例,位于胰体尾部31例.发病时间7~53天,平均23天.

    作者:陈创华;方建华;徐陈柯;王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针刺颈夹脊穴配合Maitland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ticradiculopathy,CSR)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颈椎骨质增生,颈椎关节或韧带的松动、错位,刺激或压迫神经根等组织而发生的一种临床综合症候群,以颈、肩、臂、手的疼痛、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该病常因受寒、劳累、损伤而发病,发病率为1.7%~17.6%,是颈椎病中发病率高的一种类型,约占颈椎病的61%~71%[1].笔者采用针刺颈夹脊穴后结合Maitland手法(即关节松动术)治疗CSR,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蔡耐心;毛小良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徒手牵引配合推拿治疗小儿先天性斜颈28例

    小儿先天性斜颈,俗称“歪脖”,系指出生后即发现颈部向一侧倾斜的畸形,其中因肌肉病变所致者,称之为肌源性斜颈;因骨骼发育畸形所致者,称之为骨源性斜颈.临床上肌源性斜颈较为常见,而骨源性较罕见,站立式拔伸牵引法主要应用于肌源性斜颈.笔者临床应用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8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可独立站立的患儿5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性别、月龄、患病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作者:徐小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分析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一种亚型.目前PTMC治疗中手术切除范围尚存着分歧,其中争论之一是是否常规进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为其合理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夏晓峰;董小牛;何庄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血脂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

    急性脑梗死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其主要的病理改变是动脉粥样硬化,慢性炎症反应在斑块形成与脱落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而作为炎症递质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不仅直接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在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1].本研究观察血脂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

    作者:郑余忠;陈新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诊断肾结核应用价值

    肾结核是一种继发性结核病,原发灶多在肺部,也可为骨关节结核及肠结核[1],是肾脏常见病之一.传统的诊断主要是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尿常规及培养、静脉肾盂造影、常规超声等方法,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迅速发展,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作为一种全新的诊断技术也被运用于肾结核的诊断.笔者收集了20例肾结核患者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的声像图,回顾性分析两者在肾结核中的表现形式及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玲玲;杨高怡;倪卫东;何宁;于天琢;孟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