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爱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血管外科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急性期DVT主要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严重并发症是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DVT的治疗目标就是解除患肢症状;预防PE;减少DVT复发和预防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s,PTS)[1].
作者:柴东喆;马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慢性盆腔炎是由于急性期未能正规有效的治疗而使病程迁延所致.多有继发不孕、月经不规则、腹痛及触及盆腔炎性包块.我们应用生物电治疗仪配合穴位按摩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2月-2010年8月在我院门诊就诊患者80例,年龄22~50岁,中位年龄40.3岁;病程6~55个月;轻度25例,中度30例,重度25例.
作者:陈爱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心病加重期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由于长期肺部感染和缺氧,对洋地黄类强心药的耐受性下降,容易发生洋地黄中毒,如何纠正心衰一直是个难题.笔者应用黄芪注射液联用米力农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业周;王枝茂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是目前困扰老年腰背痛患者的顽症之一.笔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轻、中度压缩骨折,以探讨PVP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007 年7 月-2011 年3 月我科采用PVP 治疗23例25个骨折椎体,男8例,女15例;年龄65~88岁,平均72岁;跌伤20例,自发性疼痛3例;均有剧烈腰痛,卧床不起,甚至无法翻身;累及节段T9 l椎,T11 3椎,T12 14椎,L1 3椎,L2 2椎,L3 2椎.
作者:顾连华;汪善忠;宋祥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笔者在社区中采用高血压随访分级管理模式进行干预,评价该模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效果指标的影响,进一步评估该模式的可行性,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2010年1月-12月在湖州市朝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随机选取370例进行社区随访管理.
作者:孙梅琴;焦勤;潘国英;王艳锦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hal lymphoma,PGIL)是常见的结外淋巴瘤,多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其中原发性小肠淋巴瘤(primary small intestinal lymphoma,PSIL)约占20%~30%,其诊断、治疗、预后与胃淋巴瘤存在一定差异.现将2003年1月-2010年12月间住院的21例原发性小肠淋巴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总结经验,加深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何卉;徐光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皮外周血管腔内成形术(PTA)后活血解毒益气方药物血清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泌ICAM-1、MCP-1的影响.方法:新西兔3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普伐他汀组及活血解毒益气方大、小剂量组,各7只.除正常组外,另四组首先运用球囊原位扩张、拉伤致兔颈总动脉PTA术后内皮损伤模型.术前3天各组予相应药物给药,造模成功后继续给药15天,获取模型动物和给药动物血清;采用ELISA法观察药物血清作用24h和48h,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ICAM-1、MCP-1活性的影响.结果:活血解毒益气方大、小剂量组和普伐他汀组药物血清作用24h均能显著抑制HUVECs分泌ICAM-1,与模型组比较,P<0.05;血清作用48h,普伐他汀组、大小剂量组仍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各组药物血清作用24h、48h均能显著降低HUVECs分泌MCP-1,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解毒益气中药可通过抑制HU-VECs分泌ICAM-1、MCP-1,抑制炎症反应.
作者:彭哲;祝光礼;刘昭;行俊柱;王春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甲状腺微小癌(thyroidmicrocarcinoma,TMC)是指肿瘤直径≤1.0cm的特殊类型甲状腺癌,预后一般良好,经手术治疗有可能痊愈,但因病灶不易触及,术前难以确诊.随着仪器分辨力的提高,超声提供的图像信息越来越丰富,能发现的结节越来越小.
作者:吕文桥;陈双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脑梗死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治疗时间长,症状体征恢复慢.近年来,笔者应用疏血通联合高压氧综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2009年1月-2010年3月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男48例,女42例,年龄56~78 岁,平均(67.45±13.23)岁,发病时间均在72h内.
作者:张沪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宫颈癌是常见妇科肿瘤之一,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如伴有淋巴结转移则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在发展中国家,它是近十年来常见的死亡原因[1].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associated factor,TRAF)是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的信号传导蛋白,能增强TNF诱导的炎症因子的产生,还能增强TNFR1-TNFR2的协同作用[2],可能与恶性肿瘤的死亡率相关[3].
作者:张怡;叶佩卿;袁秋玮;郭圣为;陈豪;应香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主要的危险因素,其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主要并发症,不仅致残、致死率高,而且严重消耗医疗和社会资源.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指出:我国高血压患者数已经超过1.6亿,与之相对的是普遍的知晓率低,仅为30.2%,并且治疗率低,仅有24.7%,同时,更为严峻的是我国的高血压控制率更低,仅为6.1%.约有1.3亿高血压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在已知患有高血压的人群中,约有3千万没有治疗;在接受降压治疗的患者中,有75%血压没有达到控制水平[1].
作者:李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是一种严重的继发性结核病,在我国为常见病,不及时诊治,致残率、死亡率高.现对2007 年1 月-2010 年6 月我院收治的125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回顾分析,以利于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认识和诊断水平.
作者:金春;孙亚萍;朱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引起腹部感染的病原菌较多,大肠埃希菌作为条件致病菌是腹部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笔者对226份引流液、胆汁、腹水标本中分离出的102株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情况进行分析,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报道如下.
作者:苏丽韫;郎亦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阻滞配合传统的肩关节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定法,确定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严重的粘连期肩关节周围炎90例,随机分组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配合传统的肩关节粘连松解术(观察组)治疗和传统温针灸(对照组)治疗,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和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定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与肩关节活动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在疼痛改善方面,两组治疗前后有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肩关节活动功能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臂丛神经阻滞配合传统的粘连松解术是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合适疗法.
作者:赵文胜;方剑乔;石慧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发生于支气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在恶性肿瘤中发病率高,中晚期中央型肺癌往往由于发现较晚,位置特殊,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失去手术治疗机会.介入性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肺癌中晚期治疗,但因化疗药物副反应大,很多患者难以顺利完成治疗疗程.
作者:胡汛;张凡;周礼湘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因机体应激而产生各种全身代谢反应,同时由于昏迷、吞咽困难,蛋白质、热量摄入不足致机体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感染机会增加,导致病情恶化,糖尿病患者尤为突出.肠内营养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但不同剂型的营养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亦不同.
作者:刘晓霞;吴运景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糖皮质激素(GC)在风湿免疫病、肾脏疾病、器官移植等领域应用广泛,其长程治疗相关的骨质疏松也逐渐成为相关医师关注的重要问题.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IO,GC-induced osteoporosis)的发病率仅次于绝经后及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而居第三位.近年,中医药调控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显示了一定成效,现就其机制做一综述.
作者:何淼泉;徐莉;范永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随着社区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增长,老年人群的健康问题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据2006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预测[1],到2020年8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7%.为了解老年人的卫生服务需求意愿以及了解杭州市上城区的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情况,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上城区60岁以上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
作者:应强;韩林涛;方秋萍;周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下腰痛(low back pain,LBP)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大约60%~80%的成人有患病史,是指由于外感、内伤或闪挫而致后背的腰骶部疼痛或不适感,可伴有或不伴有下肢的放射痛.50%以上的下腰痛初次发作4~8周内可以自愈,但复发率高达85%[1].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成人发病率约2%,男女无明显差异.
作者:范明君;陈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髌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发生率的10%,大部分骨折由直接及间接暴力联合所致.髌骨粉碎性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关节内骨折[1],所造成的影响主要为伸膝装置连续性丧失及潜在的髌股关节失配.该病治疗具有一定难度,治疗方法有石膏固定保守治疗(分离<3~4mm,关节面不平<2mm)、张力带钢丝、环形钢丝、Magnuson钢丝、聚髌器内固定及拉力螺钉内固定等[2].
作者:钟甫华;张春;张晓文;郭峭峰;马苟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