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风湿病患者糖皮质激素相关性溃疡35例临床分析

叶洁桐;陈光兰;徐芳;黎红光;何兆春

关键词:风湿病, 糖皮质激素相关性溃疡
摘要:风湿病是一组以内科治疗为主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包括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及各种病因引起的关节和关节周围软组织,包括肌肉、肌腱、韧带等的疾病.目前治疗该类疾病的药物主要有非甾体类药物(NSAIDs)、糖皮质激素、改变病情抗风湿药及生物制剂等.NSAIDs及糖皮质激素在风湿病患者中的大量应用,导致该类患者药物相关性溃疡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的问题已为广大临床医生所关注.笔者回顾性分析因服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相关性溃疡35例的临床及内镜表现,报道如下.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穴位埋线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皮损消退后的慢性疼痛综合征,是急性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常见亦是难治疗的并发症.笔者于带状疱疹发生初期(皮损出现7天内),在口服阿昔洛韦片、肌肉注射卡介菌素多糖核酸的基础上,合用穴位埋线,以期预防PHN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作者:楼淑芳;石海兰;马睿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混合型神经纤维瘤病1例并文献复习

    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NF)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起源于神经上皮组织,系外胚层和中胚层组织发生障碍所致,是常见的神经皮肤性疾病(NCD),分为NF-I和NF-II两种类型,其中NF-I为常见,NF-II较为少见,而同时符合NF-I及NF-II临床特征的混合型,临床上更为少见,国内外报道极少.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近收治I型合并Ⅱ型神经纤维瘤病1例,结合文献复习,讨论该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新进展及预后,报道如下.

    作者:陈江;刘其昌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风湿病患者糖皮质激素相关性溃疡35例临床分析

    风湿病是一组以内科治疗为主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包括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及各种病因引起的关节和关节周围软组织,包括肌肉、肌腱、韧带等的疾病.目前治疗该类疾病的药物主要有非甾体类药物(NSAIDs)、糖皮质激素、改变病情抗风湿药及生物制剂等.NSAIDs及糖皮质激素在风湿病患者中的大量应用,导致该类患者药物相关性溃疡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的问题已为广大临床医生所关注.笔者回顾性分析因服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相关性溃疡35例的临床及内镜表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洁桐;陈光兰;徐芳;黎红光;何兆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黄芪颗粒治疗儿童单纯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研究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儿童常见的肾脏疾病,其发病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密切关系.临床分为单纯型和肾炎型.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主,但疗程较长,易复发,长期大剂量应用有较大的副作用.我们采用激素加黄芪颗粒治疗单纯性肾病综合征,取得一定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戴宇文;傅海东;刘爱民;陈业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冠心合剂对急性心梗大鼠心肌bFGF表达及血管新生的影响

    目的:观察冠心合剂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表达及血管新生作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65只,除假手术组8只外,其余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造模成功40只.随机分为冠心合剂大、中、小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模型组,各8只.造模后冠心合剂治疗组应用相应剂量冠心合剂灌胃,阳性对照组结扎后立即在结扎处周围喷洒1揿bFGF(125AU),术后5天皮下注射肝素1250 U/kg 1次;假手术组及模型组每天给予同等体积蒸馏水灌胃.术后2周处死各组大鼠,取心脏标本,HE染色,免疫组化方法显微镜下定量分析心肌bFGF蛋白表达,并根据VIII因子染色结果计算缺血心肌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冠心合剂治疗组及阳性对照组大鼠心肌bFGF蛋白表达与新生微血管密度显著增加,明显高于模型组和假手术组(P<0.01);随冠心合剂剂量的增加,心肌梗死面积逐渐减小,心肌bFGF蛋白水平相应升高,心肌梗死边缘微血管密度逐渐增大;冠心合剂大剂量组疗效与阳性对照组相似(P>0.05).结论:冠心合剂可以增加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梗死区心肌bFGF蛋白表达和微血管密度,同时减少梗死面积,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冠心舍剂促AMI大鼠血管新生的机制可能与增加心肌bFGF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祝光礼;陈启兰;陈铁龙;方伟;祝春燕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玻璃酸钠配合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术后瘢痕粘连临床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的常见疾病,部分患者需要手术治疗.但在临床中术后可能会产生一些并发症,使症状复发,而术后瘢痕粘连是椎管内手术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我院自2007年起对腰椎间盘突出术后并发瘢痕粘连,对拒绝再次手术的12例患者,采用骶管注射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奕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陈意运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杂病验案四则

    陈意主任中医师为国家级名中医,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及教学工作近五十年,精通中医典籍,旁及诸子百家之学.擅长内科疑难疾病的中医诊治,用药灵活,源出医典,疗效显著,造诣颇深.陈老灵活化裁经方,以补阳还五汤为主方治疗水肿、胸痹等疾病,收到了很好的疗效.

    作者:蔡群慧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外阴及阴道炎症3846例诊治体会

    外阴阴道炎症是妇科常见的疾病,各年龄组均可发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治疗效果不理想,笔者对初次出现阴道局部症状,阴道分泌物检查找到致病菌的外阴及阴道炎证患者3846例,随机给予三种治疗方案,随访观察症状改善率、复发率、治愈率,报道如下.

    作者:缪蓉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壳聚糖宫颈抗菌膜联合宫颈电热圈环切术治疗宫颈疾病疗效观察

    宫颈疾病三级阶梯筛查(宫颈细胞学-阴道镜-病理组织学检查)在我国已逐渐完善和开展,越来越多的宫颈疾病在早期被发现及治疗,子宫颈电热圈环切术(leep electr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常规宫颈高频电波刀术作为治疗宫颈疾病的一项手术也因为其疗效明确,治疗时间迅速、安全,而越来越为广大患者所接受,但怎样减少宫颈LEEP术后创面疾病出血及远期并发症,是妇科临床所面临的问题.

    作者:佟志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小剂量罗哌卡因—芬太尼腰麻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临床观察

    罗哌卡因是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具有作用时间长,麻醉效果确切,心脏毒性低,以及运动和感觉分离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和术后镇痛.本研究拟评价罗哌卡因一芬太尼等比重液行蛛网膜下腔阻滞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梁永妃;屠福汉;何美媛;章钧钧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肺系疾病冬令膏方调治后患者生存质量的问卷调查

    肺系疾病如感冒、咳嗽、哮证、喘证等往往随四季气候变化、辛劳疲倦或情志异常而反复发作,未及时调治会随着体内正气抗病能力下降而日益加重,甚者传变至其他脏腑.冬令膏滋调治(下简称膏方),是在肺系疾病缓解期,利用冬至经三九寒冬到春分的阶段,进行预防性调摄的一种独特方法,是肺系疾病治疗的补充部分,充分体现了中医学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治未病思想.

    作者:汤军;孙洁;宋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改良小切口联合辅助微创切口在腋臭治疗术中的应用

    腋臭与青春发育密切相关,常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一定影响,甚至产生自卑心理,影响社交.目前应用小切口汗腺切除术治疗腋臭的文献报道较多,所谓小切口,其长度至少也有3~4cm,我们在实际应用中发现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切口裂开的风险较高,且瘢痕仍较为明显.自2008年1月以来我们采用改良小切口联合辅助微创切口治疗腋臭6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晓波;张菊芳;李金晟;贾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注射预防慢性支气管炎发作疗效观察

    慢性支气管炎为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每遇冬春季易复发.近年来,中医冬病夏治,采用穴位贴敷疗法以减少慢性支气管炎的复发,并取得较好疗效.笔者采用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注射疗法预防慢性支气管炎发作,与单纯穴位贴敷治疗比较,疗效更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春明;辛金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新适确得联合碘伏、呋喃西林治疗肛周皮肤损伤疗效观察

    大多数ICU患者由于侵袭性操作多,长期联合应用广谱抗生素,不适当的肠内营养,肠道感染等因素,合并大便失禁后易造成肛周皮肤红肿、脱皮、糜烂,甚至溃烂、脓肿形成,严重者继发感染.我们于2008年1月-2010年1月将新适确得软膏、碘伏纱布与呋喃西林纱布交替湿敷用于肛周皮肤损伤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海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益精稳压方早期干预对SHR血压、ET-1及TM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中药益精稳压方干预对大鼠高血压发生的预防抑制作用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32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干预低、中、高剂量组,各8只,WKY大鼠8只为正常对照组.中药干预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益精稳压中药3.16、1.58、0.79g/mL灌胃,正常组与模型组予等量蒸馏水灌胃.观察各组治疗前、中、后血压、ET-1及TM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及中药干预组大鼠血压、血ET-1及血TM水平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中、高剂量组血压、血ET-1及血TM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大鼠治疗前后比较,中药中、高剂量组大鼠血压升高进展延缓,ET-1及血TM水平升高幅度下降.结论:益精稳压方早期干预可延缓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高血压进展,其机制可能与降低ET-1及TM水平有关.

    作者:孔丽君;刘宏飞;江丹娜;张南龙;胡宁;蔡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多层螺旋CT诊断肋软骨骨折的临床价值

    胸部外伤中肋骨骨折发生率约为56%,而肋软骨由于在X线片中不显影(除非肋软骨已有钙化),故肋软骨骨折易漏诊.既往临床医生只能根据症状和体征作出肋软骨骨折的临床诊断而非解剖诊断.随着多层螺旋CT的问世及后处理技术的应用,其在骨关节创伤中的价值已得到充分肯定.笔者回顾分析53例胸部外伤临床疑诊肋软骨骨折患者的螺旋CT检查资料,以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肋软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吕冬亮;杜锋;谷水君;祝莹;张玲红;徐斌;邵华;韩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泰安宁颗粒中芍药苷含量测定

    泰安宁颗粒系由地黄、合欢皮、赤芍等中药经提取加工制成的颗粒剂,具有滋肾养阴、平肝宁心的功效,用于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本文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颗粒中芍药苷含量的方法,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及稳定性均较好,为泰安宁颗粒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试验数据.

    作者:陈新江;陈丹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卡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恶性胸腔积液是恶性肿瘤侵犯胸膜或原发于胸膜本身恶性肿瘤引起的常见并发症,胸腔积液的出现往往为晚期肿瘤表现.目前大多采用腔内局部治疗.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具有抑制肿瘤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增生的作用,临床应用以静脉辅助化疗多见,胸腔内局部治疗尚未广泛应用.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应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卡铂胸腔内注药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23例,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志聪;崔恩海;王斌;张双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复方苦参注射液防治血液病化疗后不良反应疗效观察

    化疗相关毒副反应是临床关注的问题.笔者在化疗治疗恶性血液病中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观察其改善化疗患者中医症候,以及对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计数的影响,报道如下.

    作者:刘忠梅;成志;俞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逍遥散加味缓解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不良反应84例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过程中,患者常因体内激素失调而被各种不良反应所困扰,使生活质量下降,严重者不得不放弃治疗.笔者运用中药逍遥散加味配合内分泌治疗,明显缓解内分泌治疗的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小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