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灌肠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63例

游琦勋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 中药灌肠, 中西医结合疗法
摘要:2006年9月~2008年12月笔者在西药抗菌治疗的基础上,辅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6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98例门诊患者,年龄20~55岁,平均35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2.3年.按患者意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3例,对照组35例,两组年龄、病程等均具有可比性.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吲达帕胺的不良反应

    吲达帕胺为一种新型长效降压药,它具有利尿和钙拮抗作用,对前列腺素系统有良好影响,服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好,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高血压的治疗.但是近几年的应用发现该药有多种不良反应,现概述如下.

    作者:魏娟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工作会议纪要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癌并发肠梗阻

    大肠癌是消化道的常见肿瘤,发病率约居全身恶性肿瘤的第4位[1],消化道肿瘤的第2位.大肠癌并发肠梗阻的发生率,在常见原发肿瘤并发肠梗阻中位居第二,占10%~28%[2].在欧美,估计每年有30万例新的大肠癌病例,其中7%~29%表现为完全或不完全性的肠梗阻.而有梗阻的大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20%,远低于没有梗阻表现的患者.因此,有效解除肠梗阻,对患者的预后甚为重要.

    作者:夏溪;郭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阑尾切除术后肠梗阻37例临床分析

    急性、慢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一般不难做出正确的诊断,但若错过手术时机或术中处理不当,将导致术后近、远期肠梗阻[1].1998年11月~2008年11月我院和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共行阑尾切除手术3126例,其中术后发生近、远期肠梗阻37例,发病率1.18%.本文对37例阑尾切除术后肠梗阻的原因作一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及其诊断与治疗方法.

    作者:吴桂保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中药内服配合局部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常见的骨关节病,主要是以膝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为核心,累及骨质、滑膜、关节囊及关节其他结构的无菌性慢性炎症.2004~2007年笔者应用中药内服配合中药局部熏洗治疗该病7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渭仙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寒湿痹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大鼠踝关节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

    目的:观察寒湿痹片对Mtb诱导的大鼠佐剂性关节炎踝关节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5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寒湿痹片高剂量组、寒湿痹片低剂量组、来氟米特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用热杀死结核分枝杆菌H37Ra(Mtb)与矿物油混匀,一次性经尾根部皮下注射,诱导SD大鼠实验性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观察各组大鼠踝关节滑膜、软骨、关节腔、周围软组织炎症反应等组织病理改变情况,进行综合评分.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寒湿痹片能显著抑制炎症细胞的浸润和滑膜增生,减轻软骨损伤程度(P<0.01).结论:寒湿痹片对实验性类风湿关节炎的滑膜增生及关节炎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作者:陈育尧;佟丽;吴启富;辛增辉;林晓春;吴永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马红珍教授从阴阳平衡论治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是以大量蛋白尿(>3.5g/24h)、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高度浮肿、高脂血症为临床特征,由不同病理类型的肾小球疾病引起的一组综合征[1].现代医学依据糖皮质激素的抗炎症反应、减少蛋白尿及利尿作用,有效提高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缓解率.但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激素依赖、反跳及诸多副作用却难以克服.

    作者:马跃飞;马红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临床上常采用缩宫素、麦角新碱和米索前列醇等药物加强子宫收缩,防治产后出血的发生,但上述药物对部分患者无效或有禁忌,只能行子宫切除术,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我院于2006年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常规治疗无效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52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明理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推拿按摩为主综合治疗交感型颈椎病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在颈椎病分型中,交感型颈椎病占各型颈椎病的比例为7.4%[1].笔者根据患者的症状及影像学,以按摩为主应用综合治疗交感型颈椎病138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青宏;徐海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活性γ型宫内节育器Ⅱ与传统宫内节育器应用比较

    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可逆的节育方法, 深受广大妇女欢迎. 据统计, 我国占世界使用IUD避孕总人数的80%, 是世界上使用IUD多的国家[1]. 笔者对2007年5月~2008年8月在我站放置安舒环的育龄妇女270例和放置元宫环的育龄妇女260例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 观察比较两者使用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任婧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资讯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背肌筋膜炎的中医治疗进展

    背肌筋膜炎是临床常见病,为纤维结缔组织多发病之一,常涉及肌肉、筋膜、滑膜、肌腱、神经纤维膜等,本病发病率高,并不伤及生命,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中医多责之于外感风寒湿邪或外伤、劳损等所致经络痹阻不通、气血凝滞不畅,不通则痛,日久则肌筋挛缩,僵硬成结.西医认为,背肌筋膜炎是因外伤或慢性劳损而使背肌筋膜及肌组织发生水肿、渗出、局部微循环障碍以及纤维性变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以肩背部疼痛、酸痛,局部肌肉变硬.有时可触及硬结或条索状物等为主要表现.

    作者:卫建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张萍青治疗封闭抗体不足性复发性流产经验

    张萍青主任医师曾师从国家级名中医裘笑梅,得其真传.从事中医妇科临床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治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ABO血型不合及免疫不孕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的见解,治疗封闭抗体不足性复发性流产疗效显著.笔者有幸师从张萍青老师,临证侍诊,受益匪浅.现将其经验整理总结如下.

    作者:应翩;姜彦;任辉;刘群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伊曲康唑口服联合萘替芬酮康唑外用治疗足癣

    笔者采用伊曲康唑胶囊口服联合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外用治疗足癣,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入选病例均为皮肤科门诊患者,具有典型的足癣临床症状和体征,真菌镜检阳性;性别不限,年龄16~60岁.排除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有严重肝、心、肾等系统疾病者;3个月内系统使用过抗真菌药物,2周内局部外用过抗真菌药物者.共选取2008年7月~2009年3月在门诊就诊的符合上述条件的足癣患者115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1例,男24例、女36例,年龄18~57岁,平均35.5岁,病程1个月~20年,平均39.1个月.

    作者:汪若秋;黄思红;林益钱;张淑兰;施建荣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陈少春从肝论治妇科疾病经验

    导师陈少春是杭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曾师从已故国家级名中医何子淮主任医师,现任浙江省中医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医疗和科研工作40余年,擅长治疗各种妇科杂病.笔者跟师期间,受益良多.本文就陈师从肝论治妇科病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林雯雯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干燥综合征中医研究进展

    干燥综合征(sja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侵犯外分泌腺体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30~50岁女性,男女比例为1:9~20.它包括原发性SS或继发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继发性SS,其中原发性SS的发病率为0.3%~0.7%,仅次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除有明显的口干、眼干等干燥症状外,还可伴发其它脏器损害,如间质性肺炎、肾小管酸中毒、萎缩性胃炎、肝脏损害等[1].

    作者:张瑾;顾军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肠梗阻100例临床诊治分析

    肠梗阻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或通过发生障碍而产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肠梗阻是腹部外科手术较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普外科临床病因比较复杂且难处理的疾病.肠梗阻的病因诊断、治疗方法选择对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非常重要[1].2006年~2009年期间,我院共收治肠梗阻患者100例,现将临床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严斌;胡伟琦;隋向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异维A酸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寻常痤疮

    痤疮是一种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发病率70%~87%,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响超过了哮喘和癫痫[1].2008年6月~2009年6月我科采用异维A酸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寻常痤疮患者5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欧阳树;颜正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补肾活血法治疗老年性便秘

    老年性便秘通常称为习惯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病证,病程较长,治疗较困难.老年性便秘可诱发、加重某些疾病.长期便秘,患者深以为苦.笔者跟随龙惠珍老师临诊学习,根据老年人的体质特点,进行辨证施治,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金玲肖;龙惠珍;王唯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120例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1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20例均来自2005~2009年本社区卫生中心门诊患者,其中男56例,女64例,年龄17~59岁,平均45.2岁,病程1~25年,平均8.7年. 本组病例均经B超确诊,结石直径<0.5cm,或为泥砂样结石.

    作者:傅惠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