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张萍青治疗封闭抗体不足性复发性流产经验

应翩;姜彦;任辉;刘群娜

关键词:复发性流产, 封闭抗体, 张萍青
摘要:张萍青主任医师曾师从国家级名中医裘笑梅,得其真传.从事中医妇科临床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治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ABO血型不合及免疫不孕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的见解,治疗封闭抗体不足性复发性流产疗效显著.笔者有幸师从张萍青老师,临证侍诊,受益匪浅.现将其经验整理总结如下.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异维A酸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寻常痤疮

    痤疮是一种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发病率70%~87%,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响超过了哮喘和癫痫[1].2008年6月~2009年6月我科采用异维A酸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寻常痤疮患者5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欧阳树;颜正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脑梗塞患者血清胆红素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脑梗塞患者血清胆红素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86例脑梗塞患者分为大面积脑梗塞组67例和非大面积脑梗塞组119例,分别检测其卒中发生后24小时内和2周时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及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并与110例健康者对照比较.结果:脑梗塞患者急性期(24小时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而大面积脑梗塞组血清胆红素较对照组、非大面积脑梗塞组明显增高(P<0.01~0.05);恢复期(2周时)脑梗塞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0.05),其中TBiL及IBiL降低更明显.结论:脑梗塞急性期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可能是大面积脑梗塞的早期特征,对脑梗塞患者的病情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尤其在未得到影像学证实时更具有临床意义.低胆红素血症可能是脑梗塞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何金峰;徐小辉;王国珍;周婷;陈慧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癌并发肠梗阻

    大肠癌是消化道的常见肿瘤,发病率约居全身恶性肿瘤的第4位[1],消化道肿瘤的第2位.大肠癌并发肠梗阻的发生率,在常见原发肿瘤并发肠梗阻中位居第二,占10%~28%[2].在欧美,估计每年有30万例新的大肠癌病例,其中7%~29%表现为完全或不完全性的肠梗阻.而有梗阻的大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20%,远低于没有梗阻表现的患者.因此,有效解除肠梗阻,对患者的预后甚为重要.

    作者:夏溪;郭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活性γ型宫内节育器Ⅱ与传统宫内节育器应用比较

    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可逆的节育方法, 深受广大妇女欢迎. 据统计, 我国占世界使用IUD避孕总人数的80%, 是世界上使用IUD多的国家[1]. 笔者对2007年5月~2008年8月在我站放置安舒环的育龄妇女270例和放置元宫环的育龄妇女260例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 观察比较两者使用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任婧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动脉硬化程度与中药治疗介入时机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检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患者动脉硬化程度,观察动脉硬化检测值是否可作为中药治疗早期介入防治DR的参考指标.方法:对125例DR患者进行动脉硬化检测,以动脉硬化程度为指标将DR患者分为正常、轻度、中度、重度四组,另选择同期门诊患者中无眠底病变者61例为对照组,比较DR各组中药治疗前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以及视力、视网膜出血、硬性渗出及棉絮斑改变情况,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DR患者动脉硬化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R患者经中药治疗后视力与眼底病变均有改善,动脉硬化轻、中度组疗效优于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PWV值能反映视网膜动脉的功能状态,或可作为DR早期中药治疗介入时机的参考指标.

    作者:吕小利;鲁立明;陆伟;钟良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阑尾切除术后肠梗阻37例临床分析

    急性、慢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一般不难做出正确的诊断,但若错过手术时机或术中处理不当,将导致术后近、远期肠梗阻[1].1998年11月~2008年11月我院和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共行阑尾切除手术3126例,其中术后发生近、远期肠梗阻37例,发病率1.18%.本文对37例阑尾切除术后肠梗阻的原因作一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及其诊断与治疗方法.

    作者:吴桂保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背肌筋膜炎的中医治疗进展

    背肌筋膜炎是临床常见病,为纤维结缔组织多发病之一,常涉及肌肉、筋膜、滑膜、肌腱、神经纤维膜等,本病发病率高,并不伤及生命,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中医多责之于外感风寒湿邪或外伤、劳损等所致经络痹阻不通、气血凝滞不畅,不通则痛,日久则肌筋挛缩,僵硬成结.西医认为,背肌筋膜炎是因外伤或慢性劳损而使背肌筋膜及肌组织发生水肿、渗出、局部微循环障碍以及纤维性变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以肩背部疼痛、酸痛,局部肌肉变硬.有时可触及硬结或条索状物等为主要表现.

    作者:卫建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低血压治疗体会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低血压2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将40例低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 男9例, 女13例, 年龄20~43岁, 病程10~20天. 对照组18例, 男8例, 女10例, 年龄22~41岁, 病程10~15天. 两组均有头晕乏力, 蹲下起立时眼前发黑, 或心悸失眠胸闷气短, 易疲劳, 肢冷, 面色无华, 四肢不温、 麻木酸软等症状. 血压常在75/58mmHg左右.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具有可比性.

    作者:尹春玲;王红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陈少春从肝论治妇科疾病经验

    导师陈少春是杭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曾师从已故国家级名中医何子淮主任医师,现任浙江省中医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医疗和科研工作40余年,擅长治疗各种妇科杂病.笔者跟师期间,受益良多.本文就陈师从肝论治妇科病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林雯雯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支气管肺炎68例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老年支气管肺炎68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老年支气管肺炎患者1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男41例,女27例,年龄57~82岁,平均65岁;对照组64例,男35例,女29例,年龄58~83岁,平均63岁.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方面均具有可比性(P>0.05).

    作者:苏中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工作会议纪要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马红珍教授从阴阳平衡论治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是以大量蛋白尿(>3.5g/24h)、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高度浮肿、高脂血症为临床特征,由不同病理类型的肾小球疾病引起的一组综合征[1].现代医学依据糖皮质激素的抗炎症反应、减少蛋白尿及利尿作用,有效提高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缓解率.但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激素依赖、反跳及诸多副作用却难以克服.

    作者:马跃飞;马红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推拿按摩为主综合治疗交感型颈椎病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在颈椎病分型中,交感型颈椎病占各型颈椎病的比例为7.4%[1].笔者根据患者的症状及影像学,以按摩为主应用综合治疗交感型颈椎病138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青宏;徐海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二便失禁1例

    2009年4月~2009年5月笔者收治低位腰椎间盘突出症1例,临床表现腰臀痛,脊柱前屈侧弯,跛行,二便失禁,现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 王某,女,39岁,腰臀痛2年余,加重10天,伴跛行、脊柱畸形、二便失禁,于2009年4月26日初诊.2年前劳动后扭伤腰部致腰痛,时轻时重,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具体不详),好转后出院.10天前突然出现剧烈腰痛伴左下肢痛,就诊于某医院并行针刀术(具体针刀操作部位不详).术后患者自觉腰部及其以下肢体出现麻木感,二便感觉减弱,后失禁.

    作者:张露方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吲达帕胺的不良反应

    吲达帕胺为一种新型长效降压药,它具有利尿和钙拮抗作用,对前列腺素系统有良好影响,服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好,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高血压的治疗.但是近几年的应用发现该药有多种不良反应,现概述如下.

    作者:魏娟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补肾活血法治疗老年性便秘

    老年性便秘通常称为习惯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病证,病程较长,治疗较困难.老年性便秘可诱发、加重某些疾病.长期便秘,患者深以为苦.笔者跟随龙惠珍老师临诊学习,根据老年人的体质特点,进行辨证施治,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金玲肖;龙惠珍;王唯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120例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1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20例均来自2005~2009年本社区卫生中心门诊患者,其中男56例,女64例,年龄17~59岁,平均45.2岁,病程1~25年,平均8.7年. 本组病例均经B超确诊,结石直径<0.5cm,或为泥砂样结石.

    作者:傅惠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中药灌肠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63例

    2006年9月~2008年12月笔者在西药抗菌治疗的基础上,辅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6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98例门诊患者,年龄20~55岁,平均35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2.3年.按患者意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3例,对照组35例,两组年龄、病程等均具有可比性.

    作者:游琦勋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象限分布法评价亚健康态颈部疲劳红外热图特征

    早在1800年,英国天文学家就发现了热与红外辐射的关系.作为非接触性的快速测温技术,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较广泛地应用于医学的各学科,特别是应用于人群的健康情况调查及与温度有关的疾病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等.目前,亚健康态颈部不适的红外热成像图特征研究报道尚少.因此,探索红外热图区域变化特征,对于亚健康态颈部不适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麦方永;康靓;孙军刚;王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资讯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