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宽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血液透析是肾功能衰竭患者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中心静脉插管已成为透析患者的主要通路选择[1].但导管容易发生血栓形成等并发症而导致其功能丧失,良好的护理是延长导管使用寿命的必要条件,其中封管液的正确选择和使用非常重要.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小剂量尿激酶肝素混合液和肝素在颈内静脉留置双管腔封管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嫦;潘向红;黄伟洁;唐补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血管损伤的致残率、死亡率均较高,往往会造成肢体缺血坏死而截肢甚至是死亡,为解决这一难题,人工血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这是血管外科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然而,无论是初的合成材料人工血管,还是现在的生物人工血管,人工血管移植术后的再狭窄发生率都很高.如何降低再狭窄的发生,提高移植成功率,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其中人工血管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近年来的研究已知雷帕霉素在抗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和抗肿瘤等方面有良好的作用,深入研究研发现雷帕霉素能明显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和内皮细胞的增殖,对支架植入血管后预防再狭窄有良好的作用.
作者:蔡杨阳;张鸿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胃溃疡是临床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对其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治疗措施也在不断完善,使得溃疡病的愈合率达95%以上,然而胃溃疡的易复发性至今仍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因此,近年来如何提高溃疡愈合质量,防止复发成为广大临床工作者研究的热点,回顾近五年来的文献,不论中医治疗还是西医治疗均取得明显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郭晓芳;韩树堂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和评价几丁糖、聚乳酸防粘连凝胶及玻璃酸钠对椎板切除模型大鼠硬膜外瘢痕粘连的干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72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几丁糖组、聚乳酸防粘连凝胶组、玻璃酸钠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18只.行L1椎板切除术,造成0.4cm×1.0cm大小缺损,同时于硬膜外分别涂以几丁糖、聚乳酸防粘连凝胶、玻璃酸钠及生理盐水冲洗,术后常规饲养.分别于术后第4、8、12周处死大鼠,每批每组随机抽取6只大鼠取术段脊椎进行大体观察、HE染色光学切片组织学观察,评估瘢痕粘连程度,电镜观察纤维细胞结构.结果:术后4周,生理盐水组大体、组织学观察结果评分与几丁糖组、聚乳酸防粘连凝胶组及玻璃酸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几丁糖组、聚乳酸防粘连凝胶组及玻璃酸钠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及12周,聚乳酸防粘连凝胶组大体、组织学观察结果评分优于几丁糖组、玻璃酸钠组及生理盐水组(P<0.01),几丁糖组、玻璃酸钠组优于生理盐水组(P<0.01),几丁糖组优于玻璃酸钠组(P<0.01).术后12周,电镜观察,生理盐水组纤维细胞细胞器充分,合成胶原功能完全;几丁糖组细胞器较玻璃酸钠组少,合成胶原功能较低;聚乳酸组中细胞器少,合成胶原功能低.结论:几丁糖、聚乳酸防粘连凝胶、玻璃酸钠对椎板切除模型大鼠硬膜外瘢痕形成均有明显抑制作用,聚乳酸防粘连凝胶预防粘连效果优于几丁糖和玻璃酸钠.
作者:武宜亮;李建江;黄异飞;吴彦生;杨涛;张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吾师周维顺系浙江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对各种恶性肿瘤的诊治经验丰富,疗效颇佳.笔者有幸待诊,受益匪浅,现将周老辨证治疗胰腺癌的经验简介如下.1 对胰腺癌病因病机的认识
作者:唐蕾;陆陈春;王立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笔者采用温中健脾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80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5年9月~2008年5月本院消化专科门诊患者160例.随机平行分成两组,治疗组80例,男43例,女37例,年龄40~70岁,平均61.3岁;病程0.5~2年,平均1.2年.
作者:乔美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肠易激综合征(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和(或)大便性状异常的功能性肠病,该病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1].IBS是世界性的常见病,人群患病率在5%~25%之间[2,3],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耗费大量医疗资源,但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首先胃肠动力异常与IBS发病密切相关.近年来文献报道有些IBS患者下食管括约肌静息压下降,收缩频率增加,胃排空速度减慢等改变.高峰等[4]通过电生理活动研究发现,IBS患者存在明显的胃运动障碍,所以胃-食管反流或十二指肠-胃反流的存在在所难免.研究发现,采用乳果糖氢呼气试验测定口-盲肠传递时间结果提示IBS患者不仅存在上消化道动力异常,且存在小肠运动功能紊乱,表现为口-盲肠传递时间延长或缩短[5].
作者:葛国艳;周晓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急性牙龈出血是口腔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其原因较为复杂.用一般药物及压迫止血方法常效果欠佳.笔者对182例急性牙龈出血患者采用局部注射巴曲亭进行止血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军娟;李小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IgA肾病是我国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40%~47%[1],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常见原因.该病起病可隐匿,其临床表现轻重不一,病理改变亦多样化.笔者通过对本院经肾活检确诊为IgA肾病(增生硬化型)的126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进行整理、统计分析,探讨增生硬化型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以期对该病的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帮助.
作者:王维维;程晓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反流性食管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是由于食管下括约肌张力降低致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炎症的一组症状及并发症.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慢性难治性疾病,需长期甚至终生治疗.目前西药主要以抑酸、促胃动力等药物治疗,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反流问题,停药后可出现病情复发.龙惠珍老师在多年临床实践中,运用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该病,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王唯;金玲肖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段发病率高,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湿疹.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月园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周维顺教授是浙江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浙江省名中医,从事中医肿瘤临床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就周师治疗肿瘤相关性黄疸的经验介绍如下.1 病因病机
作者:吴雪燕;张美花;高攀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黄褐斑是一种色素代谢障碍性疾病,是面部常见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引起黄褐斑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内分泌因素、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炎症性因素、营养性因素等.长期的精神紧张、慢性肝功能不良、结核病、癌瘤、慢性酒精中毒等,均可诱发黄褐斑.单从外治,疗效较差,需内外兼治.本文从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的角度出发,对黄褐斑的病因病机进行分析、分型,提出不同的治疗方案.
作者:叶一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2008年12月~2009年4月笔者对100例产妇应用产妇安胶囊观察其促进产后子宫复旧作用,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180例均为本院住院自然分娩初产妇,年龄23~35岁,足月妊娠,无妊娠合并症及产后大出血.随机分产妇安组100例,平均年龄26.1±1.85岁,平均产程12±1.65h;益母草胶囊组80例,平均年龄26.3±1.87岁,平均产程12±1.62h.两组年龄、产程均具可比性(P>0.05).
作者:郑颖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术后创伤疼痛属于急性疼痛的一种,是伤害感受性疼痛.国际疼痛学会对急性疼痛的定义为:近期产生且持续时间较短的疼痛,一般疼痛时间不超过3个月.正确处理术后创伤疼痛能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减少伤害性刺激,避免对机体躯体性和内分泌不良反应、以及心理上、认知上的影响,加速患者机体功能恢复.本文主要就近年来术后创伤疼痛的护理技术及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爱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吾师何嘉琳,幼承庭训,深得家传,多年来勤学不倦,既具有深厚的中医理论和专业基础,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被遴选为第三、四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何师在治疗妇科急症方面,亦有独到的见解,屡起沉疴.今摘录其妇科急症验案三则,以飨同道.
作者:俞佳;单静华;何嘉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导师王樟连是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医师,国家级名老中医.从事针灸教学、临床、科研工作30余年,学验俱丰.临床擅长运用针药结合治疗常见病及疑难杂症,尤精于穴位注射疗法的应用.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本文就其应用穴位注射的临床经验及验案介绍如下.1 临床经验
作者:马振宇;王芸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自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成功的在人胃黏膜组织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pylori)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H.pylori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已公认, H.pylori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及胃癌密切相关.近年研究表明,H.pylori感染在心脑血管疾病、免疫性疾病、营养代谢性疾病和皮肤病等的发病过程中也有一定的作用[1]. 因此,根除H.pylori对治疗和预防上述疾病有着重大意义.目前临床上西医常使用以抗生素为主的三联为一线根除H.pylori,根除失败后常用含有铋剂、质子泵抑制剂加抗生素的四联作为补救治疗.抗生素成为根除H.pylori的主流药物,H.pylori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成为影响H.pylori根除率的重要的因素.本文就H.pylori的耐药现状及中西医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丁雪飞;田耀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静脉留置针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具有操作方便,套管柔软,输液过程中轻微活动不易穿破血管壁,减少患者每天静脉穿刺的痛苦等优点.但在输注高浓度药物、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高价营养药物时,易对血管造成损害,出现静脉炎[1].我院应用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静脉留置针并发静脉炎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艳容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