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月园
术后创伤疼痛属于急性疼痛的一种,是伤害感受性疼痛.国际疼痛学会对急性疼痛的定义为:近期产生且持续时间较短的疼痛,一般疼痛时间不超过3个月.正确处理术后创伤疼痛能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减少伤害性刺激,避免对机体躯体性和内分泌不良反应、以及心理上、认知上的影响,加速患者机体功能恢复.本文主要就近年来术后创伤疼痛的护理技术及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爱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臀上皮神经炎是指臀上皮神经在其走行的各固定点受牵拉和卡压而引起的腰、臀、腿疼痛等一系列症状.占临床常见腰腿痛病40%~60%.该病治疗方法较多,短期疗效各种方法无明显差别,但远期疗效却不近相同.2007年12月~2008年6月笔者诊运用手法加电针扬刺、TDP治疗臀上皮神经炎3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洋;尹永涛;茶晓峰;余文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和评价几丁糖、聚乳酸防粘连凝胶及玻璃酸钠对椎板切除模型大鼠硬膜外瘢痕粘连的干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72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几丁糖组、聚乳酸防粘连凝胶组、玻璃酸钠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18只.行L1椎板切除术,造成0.4cm×1.0cm大小缺损,同时于硬膜外分别涂以几丁糖、聚乳酸防粘连凝胶、玻璃酸钠及生理盐水冲洗,术后常规饲养.分别于术后第4、8、12周处死大鼠,每批每组随机抽取6只大鼠取术段脊椎进行大体观察、HE染色光学切片组织学观察,评估瘢痕粘连程度,电镜观察纤维细胞结构.结果:术后4周,生理盐水组大体、组织学观察结果评分与几丁糖组、聚乳酸防粘连凝胶组及玻璃酸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几丁糖组、聚乳酸防粘连凝胶组及玻璃酸钠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及12周,聚乳酸防粘连凝胶组大体、组织学观察结果评分优于几丁糖组、玻璃酸钠组及生理盐水组(P<0.01),几丁糖组、玻璃酸钠组优于生理盐水组(P<0.01),几丁糖组优于玻璃酸钠组(P<0.01).术后12周,电镜观察,生理盐水组纤维细胞细胞器充分,合成胶原功能完全;几丁糖组细胞器较玻璃酸钠组少,合成胶原功能较低;聚乳酸组中细胞器少,合成胶原功能低.结论:几丁糖、聚乳酸防粘连凝胶、玻璃酸钠对椎板切除模型大鼠硬膜外瘢痕形成均有明显抑制作用,聚乳酸防粘连凝胶预防粘连效果优于几丁糖和玻璃酸钠.
作者:武宜亮;李建江;黄异飞;吴彦生;杨涛;张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2000年~2009年我科应用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肛肠病术后患者11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236例均为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8例,男62例,女56例,年龄14~79岁,平均40.3岁;病程0.3~22年,平均115;年其中混合痔56例,肛裂24例,肛瘘20例肛,乳头肥大18例.
作者:高宏平;翟新影;刘行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笔者收治下肢骨折术后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1例,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 患者,男,26岁.因车祸致右下肢胫腓骨骨折2天入院.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呼吸18次/min,血压130/80mmHg.一般情况好,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心率72次/min.患者饮食、睡眠可.查生化全项等未见异常,拟行右下肢胫腓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进入手术室,常规开放静脉通道,未吸氧状态下血氧饱和度(SpO2)96%,全麻插管后SpO2 98%.行右下肢胫腓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止血带设定时间1小时,术程顺利,术后SpO2 98%,安返病房.术后常规予以抗炎、止血等治疗.术后第一天患者病情平稳.
作者:郭平德;王文晶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段发病率高,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湿疹.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月园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主要微血管病变之一,是以肾小球硬化症为主要病理变化的严重并发症,常见于病程超过10年的患者,已成为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近年来,中医药对DN的研究取得一定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熊荣兵;傅晓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笔者应用四物汤合大芎丸加减治疗血管性头痛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共93例,随机分治疗组58例,男6例,女52例,年龄20~60岁,平均38岁,病程2个月~11年.对照组35例,男4例,女31例,年龄22~64岁,平均40岁,病程3个月~13年.两组病例均经县级以上医院CT/MRI排除脑部肿瘤、脑血管畸形及眼、耳、鼻、喉科疾病等.主要临床表现:面色无华或暗滞,精神欠佳,头痛部位呈固定性,时而头胀痛、跳痛,时发时止,经久难愈,时伴有头晕,夜寐欠佳,舌质淡,舌苔薄或浅薄黄,脉象弦涩或弦细弱.
作者:章先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粒细胞肉瘤或绿色瘤(granulo cytic sarcoma,GS)是由粒系来源的幼稚前体细胞组成的髓外局灶性实体肿瘤,为白血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根据其病理变化,可分为:①绿色瘤:瘤切面呈绿色,与肿瘤细胞内的过氧化物酶的存在有关,绿色暴露于空气中1~2小时后很快消失,再用过氧化氢或亚硫酸钠处理后可暂时复原[1];②粒细胞瘤.同样是由原始幼稚粒系细胞瘤样增生形成的局灶性肿块,但瘤块不呈绿色;③绿色瘤性白血病.是指瘤性粒细胞增殖,弥漫性累及组织、器官或体液可呈绿色,但不形成局灶性瘤块者.绿色瘤与粒细胞瘤两者在本质上无差别[2].在WHO髓系肿瘤分类(2001)中把它作为不另作分类AML的一个亚型[3].
作者:韩艳霞;王宙政;叶俏;胡蓓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反流性食管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是由于食管下括约肌张力降低致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炎症的一组症状及并发症.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慢性难治性疾病,需长期甚至终生治疗.目前西药主要以抑酸、促胃动力等药物治疗,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反流问题,停药后可出现病情复发.龙惠珍老师在多年临床实践中,运用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该病,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王唯;金玲肖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血管损伤的致残率、死亡率均较高,往往会造成肢体缺血坏死而截肢甚至是死亡,为解决这一难题,人工血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这是血管外科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然而,无论是初的合成材料人工血管,还是现在的生物人工血管,人工血管移植术后的再狭窄发生率都很高.如何降低再狭窄的发生,提高移植成功率,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其中人工血管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近年来的研究已知雷帕霉素在抗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和抗肿瘤等方面有良好的作用,深入研究研发现雷帕霉素能明显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和内皮细胞的增殖,对支架植入血管后预防再狭窄有良好的作用.
作者:蔡杨阳;张鸿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导师王樟连是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医师,国家级名老中医.从事针灸教学、临床、科研工作30余年,学验俱丰.临床擅长运用针药结合治疗常见病及疑难杂症,尤精于穴位注射疗法的应用.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本文就其应用穴位注射的临床经验及验案介绍如下.1 临床经验
作者:马振宇;王芸 刊期: 2010年第03期
IgA肾病是我国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40%~47%[1],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常见原因.该病起病可隐匿,其临床表现轻重不一,病理改变亦多样化.笔者通过对本院经肾活检确诊为IgA肾病(增生硬化型)的126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进行整理、统计分析,探讨增生硬化型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以期对该病的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帮助.
作者:王维维;程晓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胃溃疡是临床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对其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治疗措施也在不断完善,使得溃疡病的愈合率达95%以上,然而胃溃疡的易复发性至今仍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因此,近年来如何提高溃疡愈合质量,防止复发成为广大临床工作者研究的热点,回顾近五年来的文献,不论中医治疗还是西医治疗均取得明显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郭晓芳;韩树堂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吾师周维顺系浙江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对各种恶性肿瘤的诊治经验丰富,疗效颇佳.笔者有幸待诊,受益匪浅,现将周老辨证治疗胰腺癌的经验简介如下.1 对胰腺癌病因病机的认识
作者:唐蕾;陆陈春;王立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评价自体与新鲜异体骨软骨镶嵌移植两种方法修复全层关节软骨缺损的生物学特性和修复效果.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将16只新西兰大白兔的左右后肢制成全层软骨缺损模型,分别进行自体骨软骨镶嵌移植、同种异体骨软骨镶嵌移植修复.术后第12 周处死动物取材,分别进行膝关节活动度测定、大体观察、光镜观察及Wakitani组织学评分法,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膝关节伸屈活动度、大体观察、组织学光镜及组织修复评分显示自体骨软骨移植在第12周时能以类透明软骨组织修复缺损,而新鲜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为纤维肉芽组织.结论:自体骨软骨镶嵌移植可以修复兔关节软骨的缺损.新鲜无处理的同种异体骨软骨镶嵌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不可行,其排斥反应及吸收破坏严重.
作者:应小樟;石仕元;胡德新;郑琦;魏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自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成功的在人胃黏膜组织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pylori)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H.pylori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已公认, H.pylori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及胃癌密切相关.近年研究表明,H.pylori感染在心脑血管疾病、免疫性疾病、营养代谢性疾病和皮肤病等的发病过程中也有一定的作用[1]. 因此,根除H.pylori对治疗和预防上述疾病有着重大意义.目前临床上西医常使用以抗生素为主的三联为一线根除H.pylori,根除失败后常用含有铋剂、质子泵抑制剂加抗生素的四联作为补救治疗.抗生素成为根除H.pylori的主流药物,H.pylori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成为影响H.pylori根除率的重要的因素.本文就H.pylori的耐药现状及中西医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丁雪飞;田耀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黄褐斑是一种色素代谢障碍性疾病,是面部常见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引起黄褐斑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内分泌因素、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炎症性因素、营养性因素等.长期的精神紧张、慢性肝功能不良、结核病、癌瘤、慢性酒精中毒等,均可诱发黄褐斑.单从外治,疗效较差,需内外兼治.本文从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的角度出发,对黄褐斑的病因病机进行分析、分型,提出不同的治疗方案.
作者:叶一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急性牙龈出血是口腔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其原因较为复杂.用一般药物及压迫止血方法常效果欠佳.笔者对182例急性牙龈出血患者采用局部注射巴曲亭进行止血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军娟;李小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