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香砂养胃汤加减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50例

胡勤兵

关键词:慢性胃炎, 香砂养胃汤, 中西医结合疗法
摘要:笔者应用香砂养胃汤加减结合西药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慢性胃炎100例均经胃镜确诊.男44例,女56例,年龄20~65岁,平均40.5岁,病程8个月~10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头面部推拿与推桥弓辅助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头面部推拿与推桥弓对高血压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在服用一定量西药适当控制血压的前提下,采用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将64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分为头面部推拿组与推桥弓组,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压、心率.结果:头晕、头痛、烦躁易怒症状改善,上头面部推拿组优于推桥弓组(P<0.05).血压降幅,第一天推桥弓组略大丁头面部推拿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15天后头面部推拿组血压降幅略大于推桥弓(P>0.05).结论:推桥弓法具有更好的暂时降压效应,但阶段性或长期施行头面部推拿具有更明显的降血压及缓解临床症状之效.

    作者:娄晓峰;廖品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可膨胀髓内钉治疗长骨骨折

    髓内钉治疗长骨骨干骨折因具有可靠的骨折固定稳定性以及生物学优势,目前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虽然在长骨干中段骨折的治疗上,交锁髓内钉作为治疗的金标准已经被普遍接受,但是尚存有一定的争议,如扩髓引起血供的破坏、增加了脂肪栓塞的发生率等以及动静力交锁产生的相关问题等[1].可膨胀髓内钉是在传统髓内钉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一项手术技术.我院自2005年6月~2007年12月应用可膨胀髓内钉治疗长骨骨折1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俊翔;吕宝荣;阮威明;卢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纳络酮合参脉注射液治疗婴儿闷热综合征并发MODS

    婴儿闷热综合征是一组婴儿在寒冷季节因捂闷过度引起的以高热、大汗、水电解质紊乱、抽搐、昏迷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易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病死率高.笔者采用纳络酮合参脉注射液治疗闷热综合征并发MODS 2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药敷脐疗法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剖腹术后,特别是消化道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动力障碍.而胃肠功能恢复是腹部手术后特别是消化道手术后的一个重要环节,胃肠功能恢复的情况,直接影响到腹部手术治疗的效果;如不能顺利恢复,可成为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0DS)的始发或始动器官 [1].故尽早恢复胃肠功能对术后患者的恢复和并发症的预防十分重要,是围手术期处理中的重要环节.

    作者:高明;裘华森;张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HLA-B27阳性与强直性脊柱炎的相关性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s, AS) 是一种侵犯骶髂关节﹑脊柱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的诊断标准过于严格,很多患者一旦确诊已是疾病后期.随着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HLA)的研究,发现AS与HLA-B27抗原呈强相关性,这为AS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可能.2006年1月~2007年10月,笔者通过对1000例疑似病例和1000例健康人的检查与分析,对HLA-B27阳性与强直性脊柱炎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木荣华;李阳;泮继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41例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4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78例均来自我院门诊与住院患者,根据患者服药依从性分为治疗组41例,其中男23例,女18例,年龄21~60岁,平均42岁,病程1~30年,平均14年;胃溃疡15例,十二指肠溃疡18例,复合性溃疡8例;胃黏膜活检幽门螺杆菌(Hp)阳性30例(73.3%).对照组37例,其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22~63岁,平均43.5岁,病程1~30年,平均15年;胃溃疡13例,十二指肠溃疡17例,复合性溃疡7例;胃黏膜活检Hp阳性26例(69.3%).两组年龄、性别、胃镜检查情况等均具可比性.

    作者:庞军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白细胞介素-6在冠心病中的研究进展

    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是一种炎症细胞因子,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分泌,具有广泛的诱导炎症和调节免疫的功能,可通过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研究发现,IL-6基因具有多态性,而且这些多态性能影响IL-6转录,并与许多疾病中IL-6水平特征性升高密切相关.近年来,许多学者对IL-6的分子结构和功能有了进一步的研究,并探讨了IL-6基因多态性与多种疾病的相关性.本文仅就白介素6在冠心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曹瑞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笔者于2006年11月~2008年3月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2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发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胃切除术后的消化道重建术式比较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自1897年Schlatter医生首次用全胃切除治疗胃癌以来,各种消化道重建方法陆续用于临床,但优劣不一.为寻找一种既符合组织愈合的生理要求,更好地改善因胃切除后产生的摄食减少、代谢障碍以及消化道功能障碍和反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同时又操作简便、省时的吻合方式,外科医生们从没停止过努力.迄今已有近约50种消化道重建术式应用于临床研究[1].其中,远端胃次全切除术是临床常见的胃手术方式.100多年来消化道重建虽有变化,但基本术式不外乎三种:Billroth Ⅰ、Billroth Ⅱ和Roux-en-Y,其他的一些术式大多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2].本文就近年来出现的消化道重建方式作一概括并简单加以评述.

    作者:王刚;张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藤蟾方对荷人胃源性SGC-7901细胞裸鼠免疫功能和PCNA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藤蟾方对裸鼠体内人胃源性SGC-7901细胞的抑瘤作用及对宿主免疫功能和增殖细胞抗原(PCNA)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内实验,观察藤蟾方的抑瘤作用,用脾指数、胸腺指数初步检测藤蟾方的免疫调节作用,用PowerVisionTM二步法检测PCN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给药30天后,藤蟾方组和5-氟脲嘧啶组抑瘤率分别为32.56%、49.9%,同时两组对PCNA表达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结论:藤蟾方对裸鼠体内人胃源性SGC-7901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组织的PCNA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申力;张光霁;韩江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伴门脉癌栓的药味频率分析

    原发性肝癌(HCC)是一种起病隐匿、生长迅速的恶性肿瘤,在常见实体瘤中排第5位,在相关性肿瘤死亡原因中排第4位[1],若不治疗,平均生存期只有6个月.国内报道原发性肝癌常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发生率为20.2%~85%.其自然生存期只有2.4~2.7个月[2],主干完全闭塞者生存期甚至不超过1个月.目前对肝癌伴门脉癌栓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在稳定病灶、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和优势.

    作者:徐佳灵;陈良良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莲必治注射液致急性肾功能损害1例

    1998年~2005年3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中有关莲必治注射液的病例报告共50例,其中急性肾功能损害17例,并有1例合并肝功能异常[1].现将我院与莲必治注射液有关的急性肾功能损害1例报道如下.

    作者:王丹枫;胡君杰;徐志勇;张晓丽;暨利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angiomyolipoma ,HAML)的病理形态学、免疫组化特征以及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8例HAML病例进行组织学观察,HMB-45、Melan-A、Actin、Desmin、S-100、CK、Hep、AFP等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18例HAML,位于肝左叶6例,右叶9例,双侧3例;镜下肿瘤由畸形厚壁血管、血管周梭形或上皮样细胞和脂肪细胞3种成分不同比例混合存在,可有某种成分的缺如;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血管周梭形或上皮样细胞HMB-45(+),Melan-A(+),Actin(+),Desmin(+),S-100(+),CK(-),Hep(-),AFP(-).结论:HAML由多种成分组成,形态变化多样,血管周梭形或上皮样细胞表达HMB45或Melan-A(+)是诊断HAML的可靠证据.

    作者:李晓虹;腾晓东;魏萍;章载良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随着护理模式由生物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到护理工作中.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活动错综复杂,可直接或间接性地影响到此病的发展、预后.因此,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充分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对临床治疗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现将我科糖尿病患者的心态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秀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香砂养胃汤加减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50例

    笔者应用香砂养胃汤加减结合西药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慢性胃炎100例均经胃镜确诊.男44例,女56例,年龄20~65岁,平均40.5岁,病程8个月~10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

    作者:胡勤兵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27例

    盆腔瘀血综合征是由于盆腔静脉慢性瘀血引起、以下腹部疼痛、低位腰痛为主要症状,疼痛伴随经期加重,月经量、白带增多,乳房胀痛,烦躁易怒,失眠等一系列症候群,多发于育龄期妇女,常常影响工作和生活.笔者采用中药内服、保留灌肠的方法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莉;张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重症患者应激性胃炎药物预防

    重症病人中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2%~15%,通常对于有可能发生应激相关性黏膜病变的高危病人,包括机械通气超过48小时、凝血障碍、内镜或X线诊断消化道溃疡或胃炎、入院前6周内有上消化道出血病史、严重烧伤(超过身体总面积15%)、脑部创伤、服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等患者应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作者:董晶;刘新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以皮疹首发的白血病1例

    我院收治以皮疹首发的白血病1例,现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11岁,学生.2007年9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面色苍白,全身乏力,且逐渐加重.6个月后就诊于当地医院,体检发现重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肝脾肋下未触及,其他查体无殊;血常规示:WBC 1.5×109/L,Hb 71g/L,PLT 58×109/L.骨髓常规检查示有核细胞增生低下,油滴较多,非造血细胞占56%,考虑再生障碍性贫血待排除.2008年3月中旬,患者转诊上海某医院,复查骨髓及活检结果和上次骨髓基本相同,干细胞培养BFU-E、CFU-N、CFU-NK降低,期间多次查血常规示WBC(0.5~1.0)×109/L,Hb 50~70g/L,PLT(20~50)×109/L,Ret 0.5%~1.0%,诊断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予CSA、安雄、G-CSF等对症治疗,并间断输注红细胞、血小板支持治疗,1个月后病人家属要求带药回家治疗.

    作者:郑兵荣;沈建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相关发病机制及中医药治疗进展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是临床较为常见的难治性血液病之一,涉及造血干细胞损伤、免疫紊乱以及造血微环境改变等发病因素.近年来,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的相关机制研究及中医药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朱巧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可塑型跟骨钛钢板治疗关节内跟骨骨折

    跟骨骨折是足部的常见损伤,多为高处坠落伤和交通伤所致.跟骨是人体负重骨,对骨折对位要求高.如骨折复位不良,特别是距下关节面不平整,将较早发生创伤性关节炎[1].2005年2月~2008年5月,笔者采用可塑型跟骨钛钢板治疗有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2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玉芳;丁积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