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林;陈午
目的:观察黛安神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CTTH)的临床疗效.方法:共132例,采用数字定级法(NR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副反应症状量表(TESS)作为评定工具,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评定,观察CTTH患者48例(黛安神组)采用黛安神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副反应.同时随机各选CTTH患者42例分别服用多虑平(多虑平组)及维生素B6(维生素B6)作为对照.结果:黛安神组疗效优于多虑平组及维生素B6组,而副反应较多虑平组少、且轻微.结论:黛安神对CTTH有较好的疗效,且副反应少.
作者:张静静;顾嵘;徐益敏;洪中立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是来源于上消化道管壁非上皮性间叶组织的一类病变.内镜检查很容易发现消化道存在隆起性病变,但很难判断其性质.微探头超声内镜(erdoscopic miniprobe ultrasonography,MPS)检查技术能清晰显示消化道壁及周围结构,对黏膜下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应用价值.
作者:姜利佳;朱丽明;陈利民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血脂康在高危老人中调脂疗效、安全性及对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86例患者随机分成血脂康组42例,予血脂康1次0.6g,每天2次;氟伐他汀组44例,予氟伐他汀1次40mg,每晚1次.均口服,疗程8周.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P均<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与治疗前相比,P<0.05;甘油三酯(TG)水平下降,与治疗前相比,血脂康组具统计学意义(P<0.05),氟伐他汀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8周末LDL-C 水平达标率均达80%以上.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氟伐他汀组有3例因肌痛或实验室安全指标升高而退出观察,血脂康组未见有临床意义的副作用.结论:血脂康是一种安全、有效、降LDL-C达标率高的调脂药物,并有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适合高龄老人应用.
作者:何炳荣;蒋蓝英;熊静芳;郦旦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为了解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及各项职业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笔者于2006年初对宁波市7家医院近800名护理人员进行了职业防护知识问卷调查,现分析如下.
作者:徐军;张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常见的危重急腹症之一.当前中西医结合治疗SAP正在被接受并迅速推广.我院应用大承气汤加减内服,冰片、芒硝外敷,结合洛赛克等治疗,疗效较佳,报道如下.
作者:陈潮;朱炜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我院采用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金林;陈午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喘息性支气管炎是以喘息表现为主的婴幼儿急性支气管感染的常见病,以冬春季多见.2005年3月~2007年1月,笔者采用中西药治疗该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小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皿治林(咪唑斯汀)是第二代抗组胺药,具有抗组胺、抗炎症介质的双重功效.笔者应用皿治林治疗湿疹患者65例,取得较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吴蓓玲;余土根;邓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万爽力(通用名:曲美他嗪)是一种改善缺血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新型药物.目前,有关该药用于心衰的疗效,临床报道不多.本组观察万爽力治疗冠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作者:陈慧兰;沈小芬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三合汤系焦树德为治疗难愈性胃脘痛的经验方.笔者采用本方加减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胆总管结石、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疗效满意,摘附三则,以作参考.
作者:李建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笔者自2003年10月~2005年12月,加用安宫牛黄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较佳,报道如下.
作者:朱祖建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血清肌钙蛋白Ⅰ(CTnI)检测,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诊断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我院对新生儿窒息24例进行CTnI测定,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奥美拉唑(Omeprazole,Ome)为质子泵抑制剂.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及静脉注射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出血.对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临床上常选择果糖替代5%葡萄糖液作为奥美拉唑的溶媒,在配制其静脉输液和使用时,曾多次发生变色混浊,导致药品浪费.
作者:张胜武;卢丽平;蓝丽康;周慧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将UC患者156例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两组.治疗组80例口服中药3个月,同时给予甲硝唑与利多卡因灌肠1个月;对照组76例口服补脾益肠丸3个月.结果:近期治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50.00%与6.58%,两组比较,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7.5%与71.05%,两组比较,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UC疗效确切.
作者:卫忠妹;张金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我院自2002年以来,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交感型颈椎病8例,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机生;叶志坚;李旭明;邵大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对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收住的5966例住院患者中的773例肝功能异常患者进行病因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李爱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我院自2003年元月~2005年12月,采用PROLENE聚丙烯网片对23例疝环直径>5cm的大切口疝[1]进行无张力修补,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勃;徐鹿平;陆松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围绝经期是妇女老化过程,是每个妇女都必须经历的过渡时期,表现身体各组织器官走向老化和生殖功能走向衰退阶段.围绝经期分为三个阶段:绝经前期、绝经期、绝经后期.
作者:胡康洁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为提高子宫次全切除术的手术安全性,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和改善手术效果,我院对经腹行子宫次全切除术进行改良,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徐秀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川崎病(KD)又称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全身血管炎性疾病.近年来取代风湿性心脏病成为我国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自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首次报道以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不完全性川崎病病例也逐年增多.
作者:钱烘云;李朝辉 刊期: 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