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拟降尿酸方联合非布司他治疗高尿酸血症44例

潘美芳;陈伟民

关键词:降尿酸方, 非布司他, 高尿酸血症, 临床观察
摘要: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重要的生化基础.对于痛风缓解期应予以有效的降尿酸治疗,并长期维持血尿酸在其饱和度以下(约6mg/dl以下),从而诱导尿酸盐结晶溶解甚至消退,由此控制疾病的发作和进展.因此,如何寻找有效安全的降尿酸方法,并且改善身体的代谢状况,是临床上值得探讨的课题.笔者近年来自拟中药降尿酸方联合非布司他治疗痛风缓解期高尿酸血症患者44例,并与单纯非布司他治疗44例对照,现报道如下.
浙江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痰湿证30例观察

    本文采用中药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痰湿证,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中医辨证标准:①经期推迟,行经量少,色质淡红黏腻,或渐行闭经,或久久不孕;②体型肥胖,胸口发闷,时有呕泛恶心,神疲乏力,倦怠慵懒,食少纳呆,带下增多;③质淡胖,齿印,苔滑腻.具备①③,兼备②中2项或以上,即可诊断为痰湿证.

    作者:庄勰燕;葛莉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保元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心气虚弱证34例

    目的:观察保元汤药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气虚弱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辨证符合冠心病心气虚弱证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保元汤,观察治疗后症状改善及心电图改变情况进行疗效判定.结果:观察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8.2%、6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元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气虚弱证患者疗效较单用西药显著,中医药联合西药治疗此病有着独特优势,可供临床借鉴.

    作者:沈元良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侯春光儿科少见病经方治验举隅

    侯春光主任中医师为绍兴市名中医,从医30余年,潜心中医经典学习,钟爱仲景方,善于将其用于儿科少见病的治疗.现选医案三则介绍如下.1 黄芪桂枝五物汤合防己茯苓汤治足底蚁行感赵某某,女,8岁.2017年2月20日初诊:患儿每年开春足底麻木如蚁行感,其母常用手久搓足底方能缓解症状.今年开春又出现上述症状,足底麻木似蚁行,无疼痛,无针刺感,无水疱红疹.近因参加舞蹈班回家后小腿发酸挛急,夜间无抽搐,寐安易汗出,胃纳一般,大便偏干,小便如常.赵母言家中潮湿,床上四季垫着草席.诊见:患儿形体偏瘦,肌肉松软,面色偏黄,唇色偏红,舌红、苔薄,脉小紧.因气血不足,营卫失和夹湿而致,治宜益气和营,化气行水.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合防己茯苓汤加减:黄芪15g,桂枝、赤芍各10g,防己12g,甘草8g,红枣、茯苓各20g,生姜5片.5剂.复诊时,告知足底麻木蚁行感已除,大便转通畅.

    作者:赵娜;侯春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补肾化瘀汤联合关节镜清除术治疗老年性膝骨性关节炎63例

    本研究观察自拟补肾化瘀汤联合关节镜清除术对老年性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的影响,探究其临床意义.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肝肾不足、筋脉瘀滞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26例,表现为关节疼痛,胫软膝酸,伴活动不利,动作牵强,舌质偏红,苔薄或薄白,脉滑或弦.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男37例,女26例,年龄68.37 ± 7.54岁,病程5.64 ± 1.74年;对照组男34例,女29例,年龄69.54±6.85岁,病程6.26± 2.36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任国卫;孟延丰;王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二草清肝汤联合恩替卡韦及干扰素治疗湿热中阻型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肝的疗效观察

    二草清肝汤是我院治疗湿热中阻型慢性乙肝的常用方,前期已进行多项实验室及临床研究.我们采用二草清肝汤联合恩替卡韦及干扰素治疗湿热中阻型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肝效果显著,本文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情况进行探讨,以更深入地比较各组方案疗效.

    作者:戴朝明;朱小区;曹家麟;苏林红;柳侠平;吴春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应用经方中药配方颗粒治疗血液透析患者感冒特色及验案举隅

    普通感冒是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但普通感冒并不普通,尤其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来说常常可诱发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威胁患者生命.现代医学治疗感冒以对症治疗、缓解症状为主.血液透析虽然延长了患者的生命,但并不能解决全部的问题,中医仍有用武之地,特别是在治疗感冒方面中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应用经方理论随证化裁,采用中药配方颗粒(浙江景岳堂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治疗血液透析患者普通感冒每获良效,现把取得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富琳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玄明粉敷脐配合穴位按摩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33例

    笔者对在本院住院的肿瘤病人服用阿片类药物后致便秘的33例患者应用玄明粉敷脐配合穴位按摩治疗,取效较好.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肿瘤内科单纯使用阿片类药物止痛而导致便秘的中晚期癌痛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因中晚期肿瘤单纯使用阿片类药物止痛而导致便秘者;根据医嘱由医院食堂统一提供饮食者.排除标准:患者拒绝;既往有便秘史;入院后经体格检查及必要辅助检查发现有影响排便的躯体疾病(如肠梗阻、肿瘤脑转移等);孕妇或月经期妇女;各种出血性疾病;脐部有肿瘤转移或脐部皮肤破损、瘢痕者.

    作者:吕美丽;杨华芳;章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百合米仁粥干预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5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百合米仁粥对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HUA)的疗效.方法:将本院体检中心100例无症状性HU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接受常规宣教、饮食、生活方式干预,观察组50例在此基础上给予3个月的百合米仁粥食疗.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血尿酸降低(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P<0.05),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身干预前后对比,血尿酸降低(P<0.01).对照组自身干预前后对比,总胆固醇降低(P<0.05).结论:百合米仁粥能降低无症状性HUA患者的血尿酸水平.

    作者:于晓;冯钰婷;贺晓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湿疹64例疗效观察

    婴幼儿湿疹是一种较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好发于1~2岁的婴幼儿,发病原因与婴幼儿的遗传、过敏、消化不良、皮肤发育不健全等多种因素相关,可发生于头面部、颈、肩、背、四肢甚至是全身各处[1].皮疹初起时皮损一般为对称性分布的红斑,其后出现丘疹、水疱,常因瘙抓、摩擦导致水疱破损,形成渗出性糜烂面.由于湿疹缠绵难愈,经常复发,严重影响婴幼儿的生活质量.本观察采用中药苦参汤外洗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治疗婴幼儿湿疹,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其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不同糖耐量人群的非酒精性脂肪胰中医体质分布特点

    非酒精性脂肪胰(NAFPD)是由于脂肪代谢异常,导致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等沉积于胰腺细胞而形成的病理状态.胰腺脂肪沉积可能成为糖尿病前期的干预指征之一[1].本文分析不同糖耐量人群的非酒精性脂肪胰的体质分布特点,为中医的预防及治疗糖尿病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作者:俞屹婷;翁思颖;柴可夫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梅杞散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临床体会

    子宫内膜息肉(EP)是由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所致的子宫内膜病变.大多为良性,恶变率低,发病率高,全球女性的发病率差异不大,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也增长.现代医学大都采用宫腔镜摘除,但术后容易复发,有创、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笔者经浙江省名中医牟重临老师指导,采用自拟梅杞散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于下.

    作者:郭菊清;牟重临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内服托里消毒散配合外用化腐生肌膏治疗老年髋骶部Ⅳ度褥疮26例

    从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笔者采用内服托里消毒散配合自制化腐生肌膏外用治疗老年髋骶部Ⅳ度褥疮患者26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52例患者,所有褥疮均深达肌肉或骨骼,程度为Ⅳ度[1].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观察组中男18例,女8例;年龄62~85岁,平均73.1岁;病程4~18月,平均10.1月;部位:骶尾部14例,股骨转子区12例;褥疮面积:2cm × 3cm~13cm × 15cm.对照组中男20例,女6例;年龄65~82岁,平均74.6岁;病程2~21月,平均10.5月;部位:骶尾部16例,股骨转子区10例;褥疮面积:2cm×4cm~10cm×18cm.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刘建;黄凯;郭峭峰;刘亦杨;马苟平;沈立锋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西黄丸通过调控Bcl-2/Bax蛋白表达促进乳腺癌耐药细胞凋亡

    目的:探讨西黄丸含药血清对多西他赛耐药的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DOX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制备西黄丸含药血清并用其处理MDA-MB-231/DOX细胞,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变化,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及Bax蛋白表达.结果:不同浓度西黄丸含药血清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MID-XHW组和HIG-XHW组增殖受到抑制;且MID-XHW组、HIG-XHW组的MDA-MB-231/DOX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P<0.01);对照组Bax蛋白表达量高于MID-XHW组和HIG-XHW组(增加41.2%、71.3%,P<0.01),而对照组Bcl-2蛋白表达量低于MID-XHW组和HIG-XHW组(减少40.1%、54.8%,P<0.01).结论:西黄丸可能通过上调Bax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促进乳腺癌耐药细胞MDA-MB-231/DOX的凋亡.

    作者:金淦;孟旭莉;刘小珍;李永峰;姚庆华;郑庆辉;汤鸿超;钱佳诚;徐超;芮鑫淼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针灸验案三则

    陈晓军副主任中医师从事针灸临床工作多年,经验丰富,擅治各种疑难杂病.笔者有幸跟随陈师学习,现将其针灸临床验案整理如下,与同道分享.1 反复口腔溃疡案马某,女,40岁.2017年9月14日就诊.主诉:反复口腔溃疡9年余,加重1周.患者9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尤其是月经期间症状加重,疼痛难忍,曾予中西医治疗,症状反复.1周前患者饮食生冷后症状进一步加重,诸医治疗效果不佳,故来诊.自诉平日胃口欠佳,饮食生冷之品后容易泄泻,月经周期正常,量少色淡,睡眠欠佳.刻诊:皮肤黯黄,下嘴唇有2个大小约0.2mm × 0.2mm的圆形溃疡,上颚处有1个大小约0.2mm×0.3mm的椭圆形溃疡,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细弱.陈师认为此例患者平素脾胃功能较弱,正气不足,月经期间气血进一步耗损,肝肾亏虚,以致于水不制火,虚火上炎,灼伤口唇所致.故治疗上以调补脾胃、滋阴潜阳为主,兼清利上焦之火.处方:下脘、天枢(温针灸)、气海、关元、曲池、合谷、足三里(温针灸)、三阴交、太溪、太冲.留针30min,隔日1次.患者1次治疗后,口腔溃疡疼痛减轻,3次治疗后,口腔溃疡消失,续治2次巩固疗效.

    作者:蓝蓓蕾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浙江省中药配方颗粒临床使用情况问卷调查

    中药配方颗粒是由单味中药饮片经水提、浓缩、干燥、制粒而成,在中医临床配方后,供患者冲服服用.中药配方颗粒是对传统中药饮片的补充,免除了饮片复杂的煎煮过程,保留了药性和药效,供临床辨证施治、随症加减,具有安全有效、服用方便及质量稳定、均一、可控等优点[1] ,顺应了现代社会对药物的基本要求.

    作者:何佳奇;郑敏霞;王晓鸣;季聪华;方敏娟;肖鲁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通因通用法治疗慢性泄泻一则

    在慢性泄泻中,因于湿浊积滞隐伏肠间,而致传导失常之泄泻,当用通法,此即《内经》通因通用之法也.笔者在临床中对此有所体会,介绍医案一则如下,以飨同道.汪某,男,46岁.2011年11月1日初诊:有腹泻史四五年,日行四五次至六七次不等,餐后必泻,粪质稀溏,质黏滞缸,泻后有不尽感,口有甜味,右上腹时痛,便后手纸上有血,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曾经做肠镜检查示慢性肠炎.望之形体肥盛,面有油光.曾服中药多剂,服时有所好转,停药则仍然如故.证属湿滞肠腑,传导失司.先予荡涤,通因通用.处方:炒牵牛子6g,地榆、煨木香各15g,苍术、葎草、补骨脂各30g.7剂.11月8日二诊:药后大便次数减为日行3次,起床及早餐后必有1次,便后仍然有不尽感.口甜、腹痛消失,便后手纸上有血现象已无,舌脉同前.治宗前法.前方去地榆,炒牵牛子改3g.14剂.11月22日三诊:药后大便继续好转,日行2~3次,便后不尽感消失,舌脉同前.予健脾清肠化湿善后.处方:党参、茯苓各15g,苍术、补骨脂各30g,煨木香12g,炙甘草6g,黄连、干姜各3g,乌梅10g.14剂.后随访大便日1~2次,嘱禁酒、生冷,饮食少油腻.

    作者:张成铭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穴位注射联合电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60例

    笔者采用穴位注射联合电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60例,收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门诊12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中男25例,女性35例;平均年龄54.62±10.22岁;平均病程15.4±8.2月.对照组60例中男23例,女37例;平均年龄56.3±9.42岁;平均病程17.1±9.5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张荣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疏肝消瘤汤联合替吉奥治疗原发性肝癌30例临床观察

    近年来,笔者应用疏肝消瘤汤联合替吉奥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30例,疗效颇好.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6年9月本院就诊的诊断为原发性肝癌辨证属肝郁脾虚型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9例;年龄37~69岁,平均54.23±7.31岁;临床分期[1]:Ⅲ期23例,Ⅳ期7例;治疗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35~70岁,平均56.05±8.61岁;临床分期:Ⅲ期20例,Ⅳ期10例.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作者:袁春樱;韩伍龙;张婷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傅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探析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以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以持续性无排卵、多卵泡不成熟、雄激素过多和胰岛素抵抗等为重要特征,临床常表现为月经后期、闭经、不孕、多毛、痤疮、肥胖等[1].本病病因及表现复杂,已成为妇科内分泌疾病的研究热点.傅萍主任中医师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从事中医妇科临床与教学工作40余年,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治独具匠心.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受益匪浅,整理总结其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王妍允;傅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李永年治疗眩晕验案三则

    李永年先生系舟山市李氏内科创始人,师从名医范文甫,李老概括眩晕病机为气血虚弱、脾弱肾虚和肝阳上亢三方面,治疗上也有独到见解.现举验案三则如下.案1 李某,女,32岁.1978年9月2日初诊:头晕近1月,面色淡少泽,纳少,时有胃脘痛,舌淡苔白,脉弦细.处方:党参20g,炒白术、白芍、葛根、麦芽、黄精各15g,茯苓、佛手各12g、柴胡、枳壳、当归各10g,炙甘草3g.7剂.水煎服.1978年9月9日二诊:药后头晕缓解,纳食增加,时晨起双眼睑稍浮肿,余同前.上方加黄芪15g,山药10g.7剂.

    作者:京叶;李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浙江中医杂志

浙江中医杂志

主管: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