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理实;何迎春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复杂而严重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后阶段.心力衰竭在绝大多数患者中是一种进行性加重的疾患,即使心脏没有受到新的可觉察到的损害,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也会不断地恶化[1].现代医学的研究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仍存在某些临床症状改善欠佳、药物禁忌症多、副反应明显等不足,中医药治疗也正处于探索阶段.本研究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益气养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5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飞泽;康法宝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自拟通脉活血汤联合利伐沙班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共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术后口服利伐沙班预防DVT,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自拟通脉活血汤.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因、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术后在凝血功能方面的改变无明显差异(P>0.05),DVT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在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在临床上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应志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解毒祛瘀法治疗对高危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细胞免疫表型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高危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治疗组以解毒祛瘀中药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仅用西药治疗.观察总体有效率及细胞免疫表型(CD13、CD14、CD15、CD33、CD34)变化.结果:治疗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CD13、CD14、CD33、CD34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组CD15对照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祛瘀法对高危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有较好疗效,并能对患者免疫表型细胞有调节作用,是一种可行的治疗选择.
作者:钱丽丽;李晓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俞绶慧,1930年出生,武义县俞源乡俞氏中医第三代传人.性聪慧,11岁承庭训,攻读岐黄.1957年参加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第七期中医进修班学习,毕业后分配至基层卫生单位工作.1961年又经浙江医科大学中医学院第三期中医函授进修班学习毕业.现年87岁,应诊未辍,勤于笔记,在当地享誉甚隆.俞老临证,思维灵活,胆大心细,纵急症亦每应手取效.兹录验案数则,以窥一斑.
作者:陈建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中药小包装饮片是指将经加工和炮制合格的饮片,参照临床常用的剂量,使用一定的包装材料进行封装的一种包装形式.它可以由药剂师直接调配,不需要进行称量,其规格比较固定.随着中药规范化、现代化和标准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国家逐渐开始推广使用小包装的中药饮片.中药饮片采用小包装可以有效保证饮片的质量,减少损耗,还会对中药房的调剂工作产生深刻的影响.从现阶段中药小包装的斗谱排列来看,传统中药饮片的斗谱编排方法仍是其主要参考依据,有必要对其斗谱编排方法进行改革,具体内容如下.
作者:项微微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为研究人参二苓汤提取物中抗肿瘤作用有效部位及其作用机制,本实验通过建立H22肝癌移植瘤模型,观察其对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免疫相关细胞因子及NK细胞活性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程权;傅华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在抗肿瘤方面取得良好的疗效以及实验方面取得的一系列突破和进展,中医药联合化疗防治恶性肿瘤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大量临床试验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肿瘤患者自身对放化疗的耐受性,增加其对放化疗的敏感性和完成率,减轻放化疗产生的毒副反应,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使其生存期得以延长[1].笔者在总结多年治疗肺癌的临床经验的基础上,依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和中药君臣佐使组方配伍规律,自拟育阴清肺方治疗气阴两虚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鲍翊君;洪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笔者采用通腑清肠汤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气滞热结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41例,临床表现有阵发性腹痛,腹部略胀,甚或中度膨胀可见肠型,伴胸腹胀闷,恶心、呕吐,大便秘结,不排气或间有排气,或发热,尿少或黄,舌质红,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查体:听诊肠鸣音亢进,腹部有明显的压痛点,有轻度反跳痛及肌紧张,常可扪及包块.血常规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均可有升高.X线检查示腹部可见几个液平面.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1例,男11例,女10例;平均年龄36.09±4.98岁;病程2天~2年.对照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37.56±3.49岁;病程2天~2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毛立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自拟通窍活血汤治疗瘀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瘀血阻窍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拟通窍活血汤治疗瘀血阻窍型眩晕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朱东碧 刊期: 2017年第02期
H型高血压病指伴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10μmol/L)的原发性高血压.笔者应用眩晕1号方治疗痰湿壅盛证H型高血压病,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季晓霞;李颖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笔者应用芒针透刺秩边-水道治疗术后尿潴留,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患者120例,首诊时膀胱残余尿量均>350ml.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26~64岁,平均36.24 ± 12.66岁;病程6±1.24天;残余尿量405.25±63.34ml;骨科术后22例、妇科术后14例、神经外科术后24例.对照组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25~57岁,平均39.86 ± 10.31岁;病程6±1.56天;残余尿量427.89±27.13ml;骨科术后23例、妇科术后9例、神经外科术后28例.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作者:蒋海云;林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取效良好,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月~2016年7月我院DPN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5例.治疗组男37例,女28例;年龄35~74岁,平均62.82±11.61岁;糖尿病病程5~18年,平均6.70 ± 2.34年;伴周围神经病变病程1~10年,平均5.30±1.12年.对照组男35例,女30例;年龄35~75岁,平均62.78 ± 11.42岁;糖尿病病程5~19年,平均6.60 ± 2.46年;伴周围神经病变病程1~10年,平均5.57 ± 1.23年.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作者:詹根龙;郑云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具有定量准确、灵敏度高、快速、简便及通量高等特点[1].在研究中医药疗效的分子机理时,检测相关基因在mRNA水平的表达差异是重要环节,通常选用相对定量qPCR法进行检测.筛选各处理条件下表达恒定的内参基因,是准确比较目的基因表达水平差异的前提.内参基因通常由管家基因充当,但研究发现常用的管家基因在很多情况下都表现出不稳定的表达,包括GAPDH和β-actin[2-4].因此,需要根据实验设计的不同,筛选和检测表达恒定的内参基因.
作者:陈璇;吴人照;马津真;聂晓静;龙华晴;戴关海;童晔玲;任泽明;吴悦;杨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近年来,伴随着电脑、手机的普及,不良作息习惯(如熬夜)的养成,以致干眼症发病率逐年升高,年轻化趋势明显[1-2].我们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之上加用自拟清肝明目汤,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懿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对危重病胃肠功能障碍脾虚证患者唾液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IgG水平的影响.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危重病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予相同危重病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香砂六君子汤.检测治疗前、治疗后第3、5天患者唾液中sIgA、IgG水平.结果:治疗前及治疗3天两组患者胃肠功能评分及唾液中sIgA、IgG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5天,治疗组胃肠功能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01),唾液中sIgA、Ig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对该类患者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局部粘膜免疫sIgA、IgG水平提高有关.
作者:黄海军;徐华;方一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本文探讨了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肝脏病理与中医证候及体质的相关性,现研究结果报告如下所示.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350例.其中男182例,女168例,年龄20~70岁,平均45.92±12.76岁.e抗原阳性273例,e抗原阴性77例;乙肝病毒基因呈阳性329例,乙肝病毒成阴性21例.
作者:王树民;孙慧伶;葛宇黎;商振球;宋力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黄平教授是主任中医师,临证擅长思辨合用经方治疗,现举验案如下.黄某,女,65岁.甲状腺癌术后.初诊:患者面色黄,体型偏胖,平素精神紧张,近一周来心胸憋闷,时有气从心下上冲至咽喉,咽喉有异物感,呼吸不畅,呃逆,心胸烦闷,纳食一般,夜寐不安,二便尚调,舌淡紫、苔厚腻稍黄,脉滑.治拟痰降逆,理气除烦.
作者:陶颖莉;王璐萍;黄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2015年,我院对10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在常规手法复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通心络胶囊及倍他司汀,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季巍伟;尤克;黄菊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中医证候肾脏病理的相关性,探讨中医辨证在推断IMN病情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IMN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病理特点及中医证型分布,采用临床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比较各证型间临床及病理等方面的异同.结果:IMN患者本虚证以脾肾阳虚型居多,标实证以血瘀证为主.气阴两虚型发病年龄要明显高于脾肾阳虚型和脾肾气虚型(P<0.05).脾肾阳虚型患者肾病综合征发生率要高于脾肾气虚型和气阴两虚型.气阴两虚型与血瘀证呈正相关(P<0.05);脾肾阳虚型与水湿证呈正相关(P<0.01);脾肾气虚型与水湿证、湿浊证呈正相关(P<0.01).气阴两虚型患者体重指数要明显低于脾肾阳虚组和脾肾气虚组(P<0.05).各组间CKD分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间BUN指标有统计学差异(P<0.05).脾肾气虚型患者病理分期以Ⅰ期为多(P<0.05),脾肾阳虚组、气阴两虚型患者则以Ⅲ期多见(P<0.05).气阴两虚型患者肾脏病理中慢性化及小管间质积分要高于脾肾阳虚型和脾肾气虚型.结论:IMN患者主要的中医证型有脾肾阳虚型、脾肾气虚型、气阴两虚型.本虚证与标实证之间存在相关性,气阴两虚型患者病情较其余证型重,预后较差.
作者:俞欣;蔡运重;高祥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帕金森病(PD)又名震颤麻痹,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彻底治愈难度较大,患者多伴有严重的情绪改变,而且帕金森患者本身可出现的非运动症状中即包括精神障碍.笔者在临床中发现帕金森早期患者中焦虑症是其中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其发病率较高,且单纯西药治疗难以改善.而笔者临床中采用逍遥散治疗帕金森病人焦虑症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