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晓霞;李颖
精神性眩晕是指眩晕的症状无法用前庭功能异常来解释,可以是原发的(精神因素单独出现眩晕症状),也可是继发于前庭疾病(眩晕引发精神症状).笔者采用六郁汤加减治疗本病,取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艾宗耀;吴秋艳;顾钟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补中益气汤和补阳还五汤均为中医临床经典方剂,前者是益气升阳、甘温除热的代表方,后者是益气活血、疏通经络的代表方.笔者将两方化裁而得双补汤,药物组成有黄芪、当归、川芎、地龙、红花、桃仁、鸡血藤、川牛膝、桑枝、党参、升麻、白术、柴胡、陈皮.应用于临床,每可获效,兹举例如下.
作者:姜海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笔者应用芒针透刺秩边-水道治疗术后尿潴留,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患者120例,首诊时膀胱残余尿量均>350ml.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26~64岁,平均36.24 ± 12.66岁;病程6±1.24天;残余尿量405.25±63.34ml;骨科术后22例、妇科术后14例、神经外科术后24例.对照组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25~57岁,平均39.86 ± 10.31岁;病程6±1.56天;残余尿量427.89±27.13ml;骨科术后23例、妇科术后9例、神经外科术后28例.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作者:蒋海云;林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自拟通窍活血汤治疗瘀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瘀血阻窍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拟通窍活血汤治疗瘀血阻窍型眩晕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朱东碧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1],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伴发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强直.AS的病因未明,目前AS尚无根治方法,对此,笔者采用加味五子散热敷为主,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24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晓娟;倪雯君;张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盛丽先教授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以治疗小儿咳嗽、哮喘、肾病著名.笔者有幸随师待诊学习,受益匪浅.
作者:洪建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中药小包装饮片是指将经加工和炮制合格的饮片,参照临床常用的剂量,使用一定的包装材料进行封装的一种包装形式.它可以由药剂师直接调配,不需要进行称量,其规格比较固定.随着中药规范化、现代化和标准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国家逐渐开始推广使用小包装的中药饮片.中药饮片采用小包装可以有效保证饮片的质量,减少损耗,还会对中药房的调剂工作产生深刻的影响.从现阶段中药小包装的斗谱排列来看,传统中药饮片的斗谱编排方法仍是其主要参考依据,有必要对其斗谱编排方法进行改革,具体内容如下.
作者:项微微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四肢骨折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及患者骨代谢指标的变化,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08例老年四肢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4例,男35例,女29例;年龄60~78岁,平均68.7±6.3岁;骨折到手术时间5h~6d,平均1.8 ± 1.4d;对照组44例,男23例,女21例;年龄61~77岁,平均69.2±6.1岁;骨折到手术时间3h~6d,平均1.7±1.5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类型以及病情等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孟永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陈祖皋先生,系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医生,现已退休多年,求诊者仍络绎不绝,为绍兴市区妇孺皆知名中医.笔者有幸侍诊一侧,共事同科数年,并多次问业于先生,获益匪浅.今不揣固陋,希冀把先生运用绍派伤寒治疗外感发热疾病学术特点作一简单介绍,以期抛砖引玉,并飧同道.
作者:吴国水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黄平教授是主任中医师,临证擅长思辨合用经方治疗,现举验案如下.黄某,女,65岁.甲状腺癌术后.初诊:患者面色黄,体型偏胖,平素精神紧张,近一周来心胸憋闷,时有气从心下上冲至咽喉,咽喉有异物感,呼吸不畅,呃逆,心胸烦闷,纳食一般,夜寐不安,二便尚调,舌淡紫、苔厚腻稍黄,脉滑.治拟痰降逆,理气除烦.
作者:陶颖莉;王璐萍;黄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取效良好,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月~2016年7月我院DPN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5例.治疗组男37例,女28例;年龄35~74岁,平均62.82±11.61岁;糖尿病病程5~18年,平均6.70 ± 2.34年;伴周围神经病变病程1~10年,平均5.30±1.12年.对照组男35例,女30例;年龄35~75岁,平均62.78 ± 11.42岁;糖尿病病程5~19年,平均6.60 ± 2.46年;伴周围神经病变病程1~10年,平均5.57 ± 1.23年.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作者:詹根龙;郑云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五苓散源自《伤寒杂病论》,由泽泻、茯苓、猪苓、白术、桂枝组成,功能化气利水,健脾祛湿.五皮饮早见于《中藏经》,由茯苓皮、陈皮、桑白皮、生姜皮、大腹皮组成,功能行气健脾,利水消肿.两方均为利水渗湿剂,合用具有健脾理气、利水渗湿之功.何迎春为主任中医师,笔者随何老师抄方期间,发现其应用五苓散合五皮饮加减不仅可有效治疗水肿、泄泻,同时对眩晕、耳鸣、睡眠障碍、视网膜静脉炎等疾病也有显著疗效,故选典型案例报道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薄理实;何迎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动脉粥样硬化(AS)目前广泛认可的发病机制是以脂质浸润学说和损伤反应学说为基础的炎症理论[1].在1976年首先由著名学者Ross[2]提出,主要认为AS是脂质积累于动脉内壁而形成的局部斑块的病理变化过程,主要经由炎症反应介导,并伴有氧化应激的发生[3].痰浊、瘀血、毒邪是中医对动脉粥样硬化致病因素的主要认识,也成为指导临床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病的圭臬.目前常规西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出现一定的副作用仍较难避免,因此,中药防治AS斑块的形成和破裂是研究的新热点,尤其是虫类中药因其善行走窜之性能够深入邪气聚集之处使得络脉之间的瘀血疏散,从而达到瘀血去新血生,从根本上治疗冠心病.
作者:李雯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短期内症状或体征持续恶化,易出现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引起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还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1].对此,笔者应用涤痰泄肺定喘汤联合无创机械通气进行治疗,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永青;张君利;李伟林;陈苍宋;蔡雷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为研究人参二苓汤提取物中抗肿瘤作用有效部位及其作用机制,本实验通过建立H22肝癌移植瘤模型,观察其对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免疫相关细胞因子及NK细胞活性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程权;傅华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俞绶慧,1930年出生,武义县俞源乡俞氏中医第三代传人.性聪慧,11岁承庭训,攻读岐黄.1957年参加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第七期中医进修班学习,毕业后分配至基层卫生单位工作.1961年又经浙江医科大学中医学院第三期中医函授进修班学习毕业.现年87岁,应诊未辍,勤于笔记,在当地享誉甚隆.俞老临证,思维灵活,胆大心细,纵急症亦每应手取效.兹录验案数则,以窥一斑.
作者:陈建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大鼠脑微透析液中氧化苦参碱、苦参碱含量的HPLC分析方法.方法:采用ODS C18柱(250mm×4.6mm,5m),以0.05mol/L磷酸盐缓冲液(pH=7.6):甲醇:乙腈:三乙胺=65:15:25:0.1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20nm.结果:脑微透析液中氧化苦参碱在0.083~25mg/L线性关系良好(r=0.9999),苦参碱在0.032~20mg/L线性关系良好(r=0.9999).脑微透析液中氧化苦参碱、苦参碱的回收率不低于95.16%,日内、日间精密度分别在0.80%、1.01%内.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适用于脑微透析液中氧化苦参碱、苦参碱的分析.
作者:曹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自拟通脉活血汤联合利伐沙班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共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术后口服利伐沙班预防DVT,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自拟通脉活血汤.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因、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术后在凝血功能方面的改变无明显差异(P>0.05),DVT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在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在临床上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应志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方证是方剂所对应的症状、体征,为遣方用药的客观证据,方证相应即是将方与证统一起来,有是证用是方.病机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包括病性、病位、病势、脏腑气血虚实变化及其预后等.辨方证以方证为治疗用药靶点,根据方剂所对应的症状体征与疾病表现出的症状体征是否相对应进行治疗;而辨病机则以病机为治疗用药靶点,根据代表方剂所主治的病证病机与疾病蕴涵的内在病机是否相对应进行治疗.这样就把辨主证与主证病机的形式结合起来,即用方证病机来指导临床.
作者:郑文君;裴静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具有定量准确、灵敏度高、快速、简便及通量高等特点[1].在研究中医药疗效的分子机理时,检测相关基因在mRNA水平的表达差异是重要环节,通常选用相对定量qPCR法进行检测.筛选各处理条件下表达恒定的内参基因,是准确比较目的基因表达水平差异的前提.内参基因通常由管家基因充当,但研究发现常用的管家基因在很多情况下都表现出不稳定的表达,包括GAPDH和β-actin[2-4].因此,需要根据实验设计的不同,筛选和检测表达恒定的内参基因.
作者:陈璇;吴人照;马津真;聂晓静;龙华晴;戴关海;童晔玲;任泽明;吴悦;杨锋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