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拟膏方为主治疗鼻鼽80例临床观察

傅锡品;肖小玉;章龙飞

关键词:鼻鼽, 膏方, 临床观察
摘要:鼻鼽一般可归属于现代医学的变态反应性鼻炎,西医临床上治疗本病,多用抗组胺药和激素类等,起效快而短,但副作用大,极易复发.对此,笔者临床采用自拟冬令膏方为主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临床资料将2012 ~ 2014年冬令来我院就诊的160例鼻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
浙江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益肝化瘀汤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疗效观察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多见于女性原因未明的慢性进行性胆汁瘀积性肝病,笔者在临诊过程中发现“虚”和“瘀”在本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运用益肝化瘀汤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PBC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钱海青;徐建新;谢海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肺癌死亡病案实录

    患者李某某,女,38岁.门诊号:022424837.患肺癌放化疗后于2014年6月28日来我院门诊求治:诊见:胸闷气急,端坐呼吸,不能平卧,左胸廓隆起,心悸心慌,腹胀,四肢浮肿,大便秘结,尿少不畅,全身胀痛,舌暗紫、苔干,脉细略芤.CT示:胸腹大面积胸腹水.

    作者:杨剑横;汪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麦味地黄丸加减为主治疗矽肺肺肾阴亏型31例临床观察

    矽肺是因为长期吸入含游离SO2的粉尘所致.肺部发生纤维组织增生,结节性纤维化,严重时影响肺功能.目前针对矽肺治疗,尚无特效药物,西医对此主要以对症治疗及改善机体免疫力治疗为主,但效果不佳且副作用较多,近年来,采用中药治疗矽肺相关研究逐渐增多.对此,笔者临床上以麦味地黄丸加减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正伟;李权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医传统特色在医院文化中的体现

    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文明智慧在中医药中的集中体现.医院文化则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医院文化不仅能营造中医院社会氛围和提高病人满意度,也是提高医院发展竞争实力的重要手段,提升中医院发展软实力.

    作者:应晓燕;庄爱文;李鸽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祛癜复色软膏皮肤毒性及过敏性试验观察

    目前治疗白癜风主要有物理疗法、药物疗法[1]及外科疗法.但目前疗效确切而副作用小的治疗药物较为缺乏.祛癜复色软膏来源于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临床验方,按照中药六类新药的要求,进行开发研究,制成用于治疗白癜风的外用新制剂,该制剂由补骨脂、白芷、独活等中药组成,采用超临界C02萃取工艺提取有效成分,并制备成霜膏型软膏剂.经初步临床试验对治疗非稳定期局限型、散发型白癜风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顾雪娅;俞忠明;赵志良;何秀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祛风宣肺通窍方治疗过敏性鼻炎30例

    过敏性鼻炎(AR)又称变应性鼻炎,是临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对此,笔者自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临床采用自拟祛风宣肺通窍方治疗30例,取得较好疗效,兹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共60例,均为本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的过敏性鼻炎患者.

    作者:陆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金中梁运用补中益气汤治验二则

    补中益气汤见于李东垣《脾胃论》一书,为补中益气,调理脾胃之代表方剂.方中以黄芪益气为君药,人参、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为臣药,共收补中益气之功;当归补血,陈皮理气,可防参术之壅滞,均为佐药;升麻、柴胡升举下陷之清阳,为方中使药.笔者有幸随先生金中梁临证,金师善将补中益气汤应用于临床各科杂病,颇有心得,现举验案二则,以飨同道.

    作者:韩铝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芍药甘草汤治疗运动性疼痛验案举隅

    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又名甲乙化土汤,系张仲景为伤寒误汗亡阳、阳复后脚挛急证而设.笔者运用此方化裁治疗多例运动性疼痛证,疗效较为满意.现举例如下.案1庄某,男,21岁.马拉松运动员.平素身体健康,2003年8月大运动量训练后,出大量汗,头晕,四肢肌肉发生强直性痉挛,适当休息后,出汗停止,但每夜出现抽筋2~4次.予白芍、甘草各309,浓煎至60ml,服药3天抽筋即停,观察半月未见复发.

    作者:石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开鬼门”“洁净府”治疗水肿验案三则

    《素问·汤液醪醴论》提出“开鬼门、洁净府”治疗水肿,“开鬼门”即发汗,“洁净府”即利小便,运用此法,能够使邪气随汗而解,随小便而下泄,对临床实践很有指导意义,笔者运用此法治验三则,报道如下.案1李某某,女性,69岁.2015年9月28日初诊.

    作者:孙国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患者90例临床观察

    中成药制剂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在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方面有副作用小、疗效确切等优点,我院采用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2014年1月~ 2015年9月间我院内科门诊和住院符合室性早搏诊断标准[1]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

    作者:董富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药熏蒸联合铺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0例临床观察

    笔者采用中药熏蒸联合铺灸治疗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AS)30例,取得较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 2015年10月到我院风湿科就诊的AS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4例;年龄18~70岁,平均37.9±13.97岁;观察组中男25例,女5例;年龄19~69岁,平均年龄36.27±13.5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舒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辨证施治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对于冠心病患者及时发现并得到及时治疗可以有助于冠心病的康复[1-2].对冠心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可以很好地改善患者的症状[3-4].本科根据多年来的临床观察,将冠心病患者分为7种证型,然后处以相应的中医配方,并与常规西药治疗合用,从而确定中医辨证治疗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唐艳艳;李飞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喜炎平为主治疗手足口病并发脑炎46例观察

    手足口病是由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以及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传染病,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为常见,且常有严重心、脑、肺并发症.近年来,笔者采用喜炎平为主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宇璐;陈晓瑾;任白鹭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耳穴即刻降糖效应的临床观察

    为验证耳穴的即刻降糖作用,笔者运用耳穴贴压的方法治疗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即刻降糖效果显著,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5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4月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年龄40~75岁,病程0~20年,通过饮食运动控制及口服降糖药或外源胰岛素治疗均可稳定控制血糖.其中男24例,女26例.依据6版《中医内科学》[1]教材分为3型:上消12例,中消18例,下消20例.

    作者:钱拉拉;张红;李俊纬;何乐中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痛感觉诱发痛情绪的研究现状及针灸干预的可能性

    1994年国际疼痛研究学会(IASP)将疼痛定义为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的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绪体验.世界卫生组织将其确定为“第五大生命体征”.鉴于疼痛是一种高度主观的感觉和情绪体验,疼痛感觉和疼痛不愉快感体现了疼痛的两个不同维度.

    作者:王佳玲;陈勤;沈醉;郭小文;方剑乔;邵晓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周郁鸿中西医结合诊治缺铁性贫血学术经验

    周郁鸿教授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血液病临床工作数十载,善于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贫血、血小板减少等各类血液系统疾病.周教授认为缺铁性贫血病因繁多,除先天失养、饮食不足、吸收不良、慢性失血、大病久病之外,亦强调需排除肿瘤和药源性因素.周师在临床辨治过程中“首辨病因,合而治之”,同时强调“脾肾同治,中西合用”,常以八珍汤、当归补血汤为底方进行化裁,酌加补肾填精之品,常获良效.

    作者:徐玲珑;王紫齐;吴迪炯;叶宝东;周郁鸿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牵正散加味治疗糖尿病眼肌麻痹25例疗效观察

    眼肌麻痹主要是由于支配眼肌运动的眼运动神经受损而引起眼球运动障碍出现斜视、复视及眼睑下垂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容貌.该病病因比较复杂,多为脑血管疾病、炎症、外伤、肿瘤、糖尿病等所致[1].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增高,糖尿病眼肌麻痹患者也日益增多.单纯西医治疗对眼部病症恢复没有很好的疗效.笔者采用牵正散加减治疗糖尿病眼肌麻痹25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伶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近代针灸治疗肺结核选穴特点及诊疗规律研究

    目的:分析近代医家针灸治疗肺结核的选穴特点及诊疗规律,为现代针灸防治肺结核等肺系疾病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以《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1898 ~ 1949年)为主要研究对象,全面收集整理近代针灸文献,统计针灸治疗肺结核的用穴频次,经脉分布,部位特点,腧穴配伍及治疗方法等.结果:针灸防治肺结核文献中共涉及腧穴54个,总频次183次;经脉分布主要集中在膀胱经(腧穴占比26.23%);部位特点以背部腧穴为主(占比43.72%);腧穴配伍以“肺俞—足三里”高,其次是“肺俞—膏肓”;治疗方面,灸法占主导地位.结论:近代针灸治疗肺结核有一定规律,可为现代针灸防治肺结核等肺系疾病提供文献依据.

    作者:沈思佳;任宏丽;张怡洁;段逸山;莫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王幸儿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经验

    王幸儿教授师从全国名老中医裘笑梅,深得裘老真传,在子宫腺肌病痛经的诊治上造诣颇深.笔者有幸侍诊案侧,受益匪浅,现将王师治疗本病经验介绍如下.1 “肾虚血瘀”为主要病机子宫腺肌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经期小腹疼痛,程度剧烈,痛引腰骶或可放射至阴道、会阴、肛门、大腿,胀坠拒按,甚则头昏厥逆,甚至造成不孕[1].

    作者:杨华娣;夏梦婷;王幸儿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自拟膏方为主治疗鼻鼽80例临床观察

    鼻鼽一般可归属于现代医学的变态反应性鼻炎,西医临床上治疗本病,多用抗组胺药和激素类等,起效快而短,但副作用大,极易复发.对此,笔者临床采用自拟冬令膏方为主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临床资料将2012 ~ 2014年冬令来我院就诊的160例鼻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

    作者:傅锡品;肖小玉;章龙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浙江中医杂志

浙江中医杂志

主管: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