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其;顼志兵;宋丽;陈敏;黄瑶
目的:探索祛风化瘀通络方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经我院检查确诊的106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病例,并按照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祛风化瘀通络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斑块面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风化瘀通络方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脑卒中疗效显著,能够有效调节患者的血脂水平,稳定或缩小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值得临床推广和广泛应用.
作者:邵灿;郑开慧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笔者从2007年至今采用中西结合标准化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至2014年在我院康复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共60例.入选标准:①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或MR检查确诊,病程15~90d;②初步筛查有饮水呛咳和吞咽障碍,且洼田饮水实验Ⅳ、Ⅴ级;③意识清楚且病情稳定,能够配合康复训练治疗;④自愿参加本研究.
作者:陈和禾;朱伟新;许美飞;余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笔者对30例黄疸型肝炎患者在保肝、降酶等治疗基础上,加服自制利胆退黄汤,临床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选取仙居县中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门诊及住院部各种急、慢性黄疸型肝炎共60例,诊断符合2000年西安会议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诊断标准[1],中医辨证为湿热蕴结型.所有病例均经过B超或者CT排除肝内外阻塞性黄疸及其他肝胆系统疾病,不具备重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等其他指标.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的年龄、性别、病程和病情选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陈小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眼肌麻痹主要是由于支配眼肌运动的眼运动神经受损而引起眼球运动障碍出现斜视、复视及眼睑下垂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容貌.该病病因比较复杂,多为脑血管疾病、炎症、外伤、肿瘤、糖尿病等所致[1].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增高,糖尿病眼肌麻痹患者也日益增多.单纯西医治疗对眼部病症恢复没有很好的疗效.笔者采用牵正散加减治疗糖尿病眼肌麻痹25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伶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官内节育器的优点很多,但放置官内节育器后部分妇女易引起月经过多等情况[1].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期间笔者采用自拟调经止血汤治疗宫内节育器致月经过多患者80例,获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官内节育器致月经过多患者159例,随机分为两组.
作者:钱艳清;罗晓红;曹岐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左金丸源自《丹溪心法·火六》,功可清肝泻火、开散郁结、降逆止呕.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对胃肠道消化系统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治疗脾胃功能失调,应激性胃溃疡,急性胃黏膜损伤,抑制胃黏膜泌酸功能;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抑制胃排空等[1-3].左金丸由黄连和吴茱萸构成,现代天然药物化学从其中分别分离鉴定了小檗碱、黄连碱、防己碱、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等化学成分.
作者:王向娟;干红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案例:贾某,男,67岁.2015年11月19日晨起如厕时突发右侧肢体沉困无力,于11月20日急诊入院.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病史6年.查体:心率76次/分,血压155/80mmHg,双肺呼吸音粗,伴有干湿罗音,心音低钝,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作者:钱立锋;党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文明智慧在中医药中的集中体现.医院文化则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医院文化不仅能营造中医院社会氛围和提高病人满意度,也是提高医院发展竞争实力的重要手段,提升中医院发展软实力.
作者:应晓燕;庄爱文;李鸽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矽肺是因为长期吸入含游离SO2的粉尘所致.肺部发生纤维组织增生,结节性纤维化,严重时影响肺功能.目前针对矽肺治疗,尚无特效药物,西医对此主要以对症治疗及改善机体免疫力治疗为主,但效果不佳且副作用较多,近年来,采用中药治疗矽肺相关研究逐渐增多.对此,笔者临床上以麦味地黄丸加减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正伟;李权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笔者近年采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20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60例病例均来源于本院,所有患者都经CT或MRI检查证实为脑梗死和脑出血,伴肢体运动障碍,且出现不同程度的肌痉挛,生命体征稳定并除外严重心、肺、肝、肾疾患及关节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20例.
作者:李秀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李东垣是金元四大家之一,他师从张元素,尽得其传.张元素在《医学启源》中论述到:“羌活,气微温,味甘苦,治肢节疼痛,手足太阳经风药也.”[1]此为“风药”一词的早出处.张氏认为“药有气味厚薄、升降浮沉、补泻主治之法,各各不同”,故把常用药物归纳为“风升生”“热浮长”“湿化成”“燥降收”“寒沉藏”五类[2].李东垣继承和发展了张氏的“风药”思想,对“风升生”类药物(荆芥、薄荷、柴胡、防风、羌活、升麻、独活、藁本、川芎、蔓荆子等20味)加以研究应用,形成了完整的“风药”理论.本文就李氏对风药升散之性的认识进行阐述,以飨同道.
作者:俞屹婷;王东军;顾超;柴可夫;朴美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笔者采用中药熏蒸联合铺灸治疗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AS)30例,取得较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 2015年10月到我院风湿科就诊的AS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4例;年龄18~70岁,平均37.9±13.97岁;观察组中男25例,女5例;年龄19~69岁,平均年龄36.27±13.5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舒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口干症发生率高.我们选择脾肾气阴两虚证的MHD患者为对象,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口于症,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MHD口干症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男22例,女26例;平均年龄56.72±12.34岁;平均MHD病程54.18±12.22月;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25例,小血管炎9例,梗阻性肾病6例,高血压肾病4例,多囊肾4例.
作者:陈小平;陈建军;王悦;季景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铁皮石斛洋参浸膏对肿瘤生长及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设3个剂量组,每组20只,同时设阳性对照组(CTX 1mg/kg体重,5、10、15天皮下注射)、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均皮下接种小鼠S180肉瘤细胞悬液0.2ml(浓度1×107个/ml)/只,继续常规饲养20天并每天经口给药1次.实验结束,进行血清溶血素、脾淋巴细胞转化、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测定,并将动物剥离实体瘤称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组能显著抑制肿瘤生长;中高剂量组能够显著增强NK细胞活性;低剂量组对T细胞增殖能力有显著提高;对血清溶血素水平未见显著影响.结论:在实验剂量下,铁皮石斛洋参浸膏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并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
作者:任泽明;戴关海;童晔玲;陈宇;竹剑平;杨锋 刊期: 2016年第07期
1994年国际疼痛研究学会(IASP)将疼痛定义为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的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绪体验.世界卫生组织将其确定为“第五大生命体征”.鉴于疼痛是一种高度主观的感觉和情绪体验,疼痛感觉和疼痛不愉快感体现了疼痛的两个不同维度.
作者:王佳玲;陈勤;沈醉;郭小文;方剑乔;邵晓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白藜芦醇(resveratrol)是一种蒽醌萜类E黄酮多酚化合物,于1940年首次从毛叶藜芦的根部分离得到,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近年发现其具有抗肿瘤活性,被认为是具有希望的天然化学防癌剂之一[1].但是机制尚不明.本研究通过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对HT29、SW480细胞株的处理,研究其对人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以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作者:赖丽琴;魏红权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北京市名老中医顾自悦教授临证30余年,在内科杂病的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观点.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受益匪浅.现分享顾师治疗消渴并汗证验案一则.病案:焦某某,男,44岁,学者.2014年1月8日初诊.多饮多尿数年,盗汗1月.
作者:吴颖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鼻鼽一般可归属于现代医学的变态反应性鼻炎,西医临床上治疗本病,多用抗组胺药和激素类等,起效快而短,但副作用大,极易复发.对此,笔者临床采用自拟冬令膏方为主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临床资料将2012 ~ 2014年冬令来我院就诊的160例鼻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
作者:傅锡品;肖小玉;章龙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多见于女性原因未明的慢性进行性胆汁瘀积性肝病,笔者在临诊过程中发现“虚”和“瘀”在本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运用益肝化瘀汤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PBC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钱海青;徐建新;谢海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中成药制剂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在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方面有副作用小、疗效确切等优点,我院采用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2014年1月~ 2015年9月间我院内科门诊和住院符合室性早搏诊断标准[1]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
作者:董富章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