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天台乌药叶应用概述及其采收期的考察

何国庆;王丽;王利;陈方标;张晓

关键词:天台乌药叶, 高效液相色谱法, 槲皮苷含量, 采收期
摘要:目的:摸清乌药叶所含标志性成分槲皮苷含量随季节的变化的规律从而确定佳采收期.方法:对乌药叶应用加以概述,定点采集全年12个月份天台乌药叶,及时晒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ZORBAX ECLIPSE XDS-C18色谱柱(4.6*150mm,5μm);流动相:乙睛-0.5%冰醋酸(18∶82);检测波长:254nm;流速:1ml/min;柱温:30℃,测定天台乌药叶中槲皮苷的含量.结果:天台乌药叶具有较广泛的食药价值,12个月中天台乌药叶槲皮苷的含量在0.27%~0.74%之间变化.结论:槲皮苷的含量随采摘时间的不同有较大差异,通常以含量及产量相对较高的7、8月采摘为宜.
浙江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生麻黄在眼科疾病中的应用

    麻黄是辛温解表的代表药,在外感疾病中应用广泛.对于麻黄,历代医家多有议论,认为麻黄与大黄、附子和石膏同为四大君药,临床发挥甚多.笔者在眼科疾病的治疗中,借鉴前人的用药经验,小剂量使用生麻黄,常常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

    作者:张建亨;凌燕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中药冰棉棒穴位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的临床观察

    假性球麻痹是脑血管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笔者于2008年1月~2008年12月,采用中药冰棉棒穴位刺激配合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并与常规治疗对照观察,获效相对较佳.

    作者:阙建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疏肝柔肝法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28例临床观察

    再发性腹痛(RAP),即发作性的腹痛,病程至少3个月以上,有3次以上的腹痛发作,发作严重时可影响小儿正常的活动,而在发作间歇期表现正常[1].相当于西医的功能性腹痛,占腹痛患儿的50%~70%[2].近年来,笔者用疏肝柔肝法治疗此病28例,获效颇佳.

    作者:刘丽;何增洪;周良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猴耳环消炎颗粒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1期手足口病45例

    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笔者运用猴耳环消炎颗粒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颗粒治疗1期手足口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秋玲;吴烨;王翔;王家蔚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0例

    2008年4月~2009年12月,笔者采用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中药离子导入的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0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作者:黄晓超;孟红;侯满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加味柴苓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100例

    近年来,笔者采用加味柴苓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10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00例均为我院骨伤门诊病例,其中男27例,女73例;年龄18~61岁,平均年龄35.1岁;病程3个月~8年,平均2.6年.上述病例均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

    作者:张帆;张益;朱雪梅;吴惠明;王庆来;陈志坚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针刺加拔罐治疗尿失禁验案

    患者,女,56岁.初诊日期2010年4月10日.主诉:不自主排尿急迫,尿液滴沥不净3个月,因3月前,家务事过度劳累所致.自诉5年前曾因患肌瘤行子宫及附件切除术,术后小便次数较以前略多,但控制自如.此次病情突然加重后,对生活造成极大不便,立即去上海某医院药物治疗,仍未明显缓解,被告知需手术治疗.患者因此寝食难安,后转入我院针灸科治疗.查患者面容痛苦,精神焦虑,但神志清醒,回答自如.查体:一般可,稍动则尿液不自主流出.舌质淡、苔白,脉沉细.诊断为尿失禁(肾虚失固).

    作者:胡林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丹参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内皮祖细胞数量及活性的影响

    脑梗死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而内皮损伤和内皮功能障碍与其关系密切.研究表明,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数目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众多危险因素(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间存在密切关系[1].

    作者:叶瑞印;陈建胜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针药结合治疗血管性头痛琐谈

    近几年来,笔者用针药结合治疗血管性头痛多例,取得良好疗效.诊余琐谈体会如下.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髓海所居处,外感内伤都可能引起头痛.

    作者:莫晓枫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何首乌颗粒治疗妊娠便秘5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何首乌颗粒治疗妊娠便秘52例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双盲对照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经排除确定有效病例105例,其中治疗组52例,对照组53例.治疗组服用何首乌颗粒,对照组服用安慰剂,每日3次,每次1袋,每袋3g(含生药量10g).治疗期间不改变原来的饮食习惯,正常饮食.结果:治疗组每周排便次数明显增加(P<0.01=,排便状况和粪便性状积分明显减少(P<0.01=,而治疗前6天及治疗期间7天的平均每日纤维素类食物比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为92.31%,与对照组(13.2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过程中未观察到过敏及其它不良反应.结论:何首乌颗粒对妊娠便秘有良好的通便的作用.

    作者:朱曙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天台乌药叶应用概述及其采收期的考察

    目的:摸清乌药叶所含标志性成分槲皮苷含量随季节的变化的规律从而确定佳采收期.方法:对乌药叶应用加以概述,定点采集全年12个月份天台乌药叶,及时晒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ZORBAX ECLIPSE XDS-C18色谱柱(4.6*150mm,5μm);流动相:乙睛-0.5%冰醋酸(18∶82);检测波长:254nm;流速:1ml/min;柱温:30℃,测定天台乌药叶中槲皮苷的含量.结果:天台乌药叶具有较广泛的食药价值,12个月中天台乌药叶槲皮苷的含量在0.27%~0.74%之间变化.结论:槲皮苷的含量随采摘时间的不同有较大差异,通常以含量及产量相对较高的7、8月采摘为宜.

    作者:何国庆;王丽;王利;陈方标;张晓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魏长春论治痧胀(下)

    第七章砭法俞曲园曰:刮痧之说,用细瓷盅,或光洁铜钱,蘸油于背上刮之,百病皆解.重者即轻,轻者即愈.尝谓此即古人砭法.古人治疾,先针砭而后汤药.今针法犹存,砭法竟绝.不知刮痧之法,即古人砭法之遗.古无痧字,虽<康熙字典>亦无之,实即沙字耳.黄河之水天上来,为泥沙所滞则不行.人身血气,为风寒暑湿及饮食所滞,犹之沙也.五脏六腑其系在背,故于背上刮之,则徐徐而解矣.士大夫家多不信刮痧之说,谓是村妇之见.寒家历试数十年,知其不谬.

    作者:裴君;王卫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加味苍术白虎四妙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2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痛风病的发病率已呈逐年增高且有年轻化趋势.一旦患病,将给病人带来非常大的痛苦.笔者自2008年以来,运用加味苍术白虎四妙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2例,取得较为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当代浙江针灸名家临证精要(一)

    浙江自古人杰地灵,名医辈出.古有朱丹溪、张景岳等名家,今有何任国医大师等名医.浙江针灸则有著<针灸大成>之杨继洲、<针灸聚英发挥>之高武、<针灸大全>之徐凤,以及曾徙居于浙江的元代著名医家滑寿(著有<十四经发挥>)等,近代更有针灸名家汇聚于此,浙江针灸名家在中医针灸学术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在参阅部分他人总结的基础上[1-2],较全面地整理总结楼百层、高镇五、阮少南、盛燮荪、罗诗荣等5位当代浙江省针灸名家的临证经验之精要,以赐后学.

    作者:方剑乔;马睿杰;王樟连;阮步青;陈峰;朱月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内外合治慢性腹泻60例

    近年来,由于工作压力的增加,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及饮食节律的紊乱,慢性腹泻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人们的工作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对此,笔者采用自拟健脾止泻汤内服及中药脐部外敷,再结合西药,治疗6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胡敏珠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乌桂四物汤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症47例

    骨质增生症是构成关节的软组织发生退行性变的一种临床常见病,以腰椎骨质增生症对病人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笔者采用自拟乌桂四物汤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症4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可可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脓肿82例

    对于肛周脓肿,我们近两年来开展一次性根治并中药坐浴治疗,取得良好疗效.其法:①手术:取臀高俯卧位,局部麻醉、骶麻或腰麻,常规消毒,铺巾,于肛门周围红肿按压波动明显处或按压波动虽不明显,但针刺抽出脓液部位,作一放射状切口或弧形切口,切开脓肿后,用食指或血管钳彻底分离脓腔间隔,充分引流脓液,用探针仔细检查内口,无内口,则于粘膜薄处穿出,然后切开内口与脓腔之间组织,如遇见肛门括约肌,应使切口方向与肌纤维垂直,注意不宜同时切断两处肌纤维,以免引起肛门不同程度失禁.

    作者:吴晓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40例临床观察

    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上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40例,获效良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80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病人.西医诊断参照<实用妇产科手册>[1]有关PCOS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参考<中医妇科学>[2]及<伤寒学>[3].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P>0.05).

    作者:施燕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高血压病中医干预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中医干预与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近年门诊就诊1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予以辨证分型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予以中医辨证施治和控制血压,对照组予以控制血压,系统地观察2年内发生的脑卒中例数、脑卒中类型.结果:观察组中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1例患者为阴阳两虚型,无发生出血性卒中,对照组缺血性脑卒中分别为阴虚阳亢3例,痰湿壅盛、阴阳两虚各1例,出血性卒中发生在肝火亢盛型1例.观察组缺血性卒中发生比对照组少,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提示高血压病降压同时予以中医辨证施治可以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作者:支英豪;胡万华;张云霞;张炳财;陈凌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更昔洛韦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秋季腹泻58例疗效观察

    秋季腹泻,是指发生于每年9~12月份的腹泻,发病年龄以6个月至3岁多见.患儿往往起病急,开始表现为发热,体温在38~39.5℃,同时伴有频繁呕吐,随后24h内开始出现腹泻,少则一日数次,多则数十次,大便稀薄,呈清水样或蛋花汤样,有时呈白色米汤样,多无特殊腥臭味;严重腹泻可引起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目前暂无特效药物治疗.我院在2009年9月~2009年12月,应用更昔洛韦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秋季腹泻患儿58例,报道如下.

    作者:肖琦;邢燕如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浙江中医杂志

浙江中医杂志

主管: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