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灰色RSR法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评价

郭芬芬;刘冬梅

关键词:灰色关联分析, RSR法,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基本医疗服务
摘要:目的 评价基层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为制定有针对性、适宜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RSR法测算各指标的权重系数,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得出排序结果.结果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相对较好,城市社区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相对乡镇卫生机构要好.结论 因地制宜,统筹城乡,树立标杆,提高综合卫生服务能力.
中国卫生统计杂志相关文献
  • 重庆市某库区县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后期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应用《中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对重庆市某库区县1463名留守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阳性检出率为25.8%,检出率高的因子依次是学习压力、情绪不平衡和适应不良.心理健康阳性检出率女生(29.9%)高于男生(21.5%)、高一年级学生(32.4%)高于初一年级(19.3%)、住校生(27.7%)高于非住校生(1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经济条件、学习压力、睡眠时间、不吃饭减肥、故意伤害行为、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网络成瘾是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影响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较多,应及时有效地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促进留守中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作者:吴瑞;李建桥;刘琴;王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应用TOPSIS法和RSR法综合评价结核病防治工作

    目的 综合评价河南省18个地市结核病防治工作,为推动今后结核病工作全面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TOPSIS法与RSR法,对2012年河南省18个地级市结核病防治工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开封市、漯河市和南阳市结核病防治工作综合排名优档;洛阳等12个地市结核病防治工作综合排名良档;安阳市、平顶山市和济源市结核病防治工作综合排名中档.结论 TOPSIS法结合RSR法能科学的反映各地的结核病控制工作实际情况,值得在结核病等传染病控制工作综合评价中应用,为推动结核病工作全面发展提供依据.

    作者:李栋梁;谢春雨;聂轶飞;王侃;赵富山;邢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骨质疏松在体检人群中的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和评估骨质疏松在体检人群中的流行状况,探究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为骨质疏松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6914例体检人群相关资料,应用SPSS 17.0软件统计骨质疏松的检出情况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BMI、职业、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脂血症、脂肪肝、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总胆固醇、高脂血症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BMI及职业为厅局级和公检法是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结论 骨质疏松受多种因素影响,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改变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完善健康体检制度,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赵健;郭忠琴;周丽娜;潘玉阳;王云;杜健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个体暴露边界比在铅膳食暴露健康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 采用概率风险评估,探索个体暴露边界比方法在铅膳食暴露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BBN模型构建中国人群膳食铅长期摄入量,通过Monte Carlo抽样模拟人群个体临界剂量分布和人群摄入量分布,整合个体暴露边界比分布.个体暴露边界比小于1的人群认为存在风险,而大于1的人群可认为安全.结果 BBN模型显示人群暴露量第25 ~ 99.9百分位数,2~6岁膳食铅摄入量为2.290 ~8.870μg/kg/d,IMoE为0.122 ~2.326,IMoE值小于1的比例为97.94%;7 ~ 17岁膳食铅摄入量为1.593~6.169μg/kg/d,IMoE为0.350 ~6.690,IMoE值小于1的比例为75.35%;18岁以上人群膳食铅摄入量为1.121 ~4.342μg/kg/d,IMoE为0.497~9.505,人群小于1的比例为59.08%.结论 人群膳食铅暴露量和个体间健康效应的敏感性变异可通过分布的形式进行量化,实现危害特征描述和暴露评估的整合.

    作者:金英良;张亚非;闵捷;孙金芳;刘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居民对医生的印象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描述居民对医生的印象,分析居民对医生印象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PPS”随机抽样方法获得样本数据,使用STATA11.0统计软件中的列联表、卡方检验和有序多分类回归等方法来分析数据.结果 58.7%的居民对医生怀有“正面印象”,33.6%的居民对医生“印象一般”,7.7%的居民对医生持“负面印象”.城、乡居民对医生印象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医生“印象一般”的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低5.6%,对医生怀有“负面印象”的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高5.3%.户籍、医院满意度和社会关系等因素对医生印象有显著影响,未发现其他因素对因变量有显著影响.结论 部分居民对医生怀有非正面印象,提升医院服务质量,增进居民对医生的了解和信任有利于改善居民对医生的印象.

    作者:郭云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延伸卒中单元对脑卒中患者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

    目的 客观评价延伸卒中单元对脑卒中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检索Pubmed数据库、Cochran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维普中刊数据库、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评价证据质量,提取资料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纳入5篇研究论文,延伸卒中单元模式与普通卒中单元模式相比,能够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mRS评分≤2比率更高(P =0.003),BI评分≥95比率有更高的趋势(P=0.05)),且不增加病死率(P=0.28)和照顾者压力(P=0.17).结论 延伸卒中单元模式在脑卒中卫生服务提供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模式.

    作者:田静;常增林;梅艳芳;廖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重庆市一圈两翼卫生资源配置状况及公平性研究

    目的 对重庆市2007-2012年卫生资源配置状况及其公平性进行分析,为优化卫生资源的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基尼系数与泰尔指数对2007-2012年重庆市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 重庆市卫生资源人均拥有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卫生资源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除注册护士在0.30~0.40之间外,其他位于0.15 ~0.25之间,按地理分布的基尼系数注册护士在0.50 ~0.60之间,其他位于0.35 ~0.50之间.Theil指数变动趋势与Gini系数基本一致,区域间泰尔指数远大于区域内泰尔指数.结论 应进一步加大卫生资源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不断调整卫生资源的结构,建立人力资源区域良性互动机制,不断缩小区域间和区域内卫生事业发展差距,促进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作者:张玲;伍亚舟;龚雪艳;皮星;陈济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病床工作效率指标在我院临床科室床位设置中的应用

    目的 了解我院临床科室床位设置情况,为医院管理者合理有效地做好科室间病床优化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提取我院2013年临床科室医疗质量统计报表中相关指标数据,运用病床工作效率指标计算各科室平均开放床位数95%的置信区间.结果 被统计的22个临床科室中,7个科室床位设置合理,15个科室床位设置不合理,其中需要增加床位的有5个科室,需要减少床位的有10个科室.结论 医院病床设置是否合理,床位资源能否有效利用,是评价医院医疗质量、医院科学化管理的一项重要指标.病床工作效率指标能有效反映医院临床科室床位设置情况,计算简便,其结果可为医院管理者宏观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作者:刘胜珍;周来荣;刘加燕;沙伟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GM(1,1)和趋势外推模型在我国艾滋病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GM(1,1)和趋势外推模型在我国艾滋病发病率拟合中的应用,探讨适合我国艾滋病发病率的优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GM(1,1)和趋势外推模型拟合2000-2011年发病规律,评价模型拟合精度;选择优模型预测我国未来艾滋病的发病趋势,用2012年的数据评价模型预测精度.结果 趋势外推模型中的二次曲线回归模型和GM(1,1)均可用于我国艾滋病发病率数据;但二次曲线回归模型的拟合精度优于GM(1,1),二次曲线回归模型和GM(1,1)的平均误差率分别为7.6%和28.6%,决定系数分别为0.990和0.800;采用二次曲线回归模型预测2012,2013和2014年,我国艾滋病发病率分别为1.68/10万,1.95/10万和2.24/10万,2012年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相对预测误差为6.14%.结论 趋势外推模型中的二次曲线回归模型更适合我国艾滋病发病率的预测,未来几年我国艾滋病的发病率仍将呈现上升趋势,需加强艾滋病的防控.

    作者:杨永利;毛赛彩;薛源;田翔宇;施学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2004-2010年中国肺癌死亡分布及趋势分析

    目的 对全国疾病监测系统中2004-2010年的肺癌死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估计其变化趋势.方法 将肺癌死亡数据按性别,年龄和地区进行整理和计算,并应用Joinpoint回归模型估计肺癌死亡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结果 7年间全国死因监测系统登记恶性肿瘤死亡680059例,其中因肺癌死亡166024例,肺癌的死亡率为31.93/10万人(男性高于女性,x2=22984.43,P<0.05),由31.49/10万人升至36.10/10万人,上升19.62%,占因恶性肿瘤死亡病例的24.41%.55岁以上年龄组肺癌死亡率较高.Joinpoint回归模型拟合的结果2006-2010年城市女性APC=12.03和农村女性2004-2006年APC=-11.76,2006-2010年APC =8.04,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肺癌仍是中国人死亡率高的恶性肿瘤,且死因构成比例持续增加,男性死亡率远高于女性,加强老龄和农村人口的肺癌预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屈若祎;周宝森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时间序列分析法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繁发生,严重损害公众生命健康,危及社会安全稳定.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网民关注与传播成为主要推进因素,往往迅速演化为网络舆情,并引发和带动社会舆情的升温.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明显的时间节点,网民的关注也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出现量的变化,由此引发的网络舆情的变化可以看做一组时间序列资料.

    作者:滕文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参苓白术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参苓白术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万方、VIP、CBM、Cochrane图书馆自建库至2014年4月1日的文献.纳入参苓白术散或参苓白术散联合西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与不治疗、安慰剂治疗和常规西药治疗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及半随机对照试验(Quasi-RCT).两人独立提取资料,采用RevMan 5.2.0软件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纳入的12个研究涉及1634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所有文献质量普遍偏低,没有研究报告随机分组隐藏和使用盲法.本研究所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照组均为常规西药,无不治疗和安慰剂对照组.总有效率:Meta分析结果显示参苓白术散治疗FD优于常规西药组[RR=2.11,95% CI(1.55,2.88)];参苓白术散联合西药治疗FD优于常规西药组[RR=1.15,95% CI(1.06,1.26),I2=57%,随机效应].治愈率:参苓白术散治疗FD临床治愈率优于西药组[RR =2.16,95% CI(1.57,2.98),P<0.00001];参苓白术散联合西药治疗FD临床治愈率优于西药组[RR=3.18,95% CI(2.11,4.78)].参苓白术散治疗未发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目前证据表明参苓白术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可能具有潜在的疗效,但需要设计更为严谨的大样本临床试验进行验证.

    作者:王梅;于漫;王淳;王彩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媒体因素对青少年婚前性行为的影响效应分析

    目的 探讨媒体因素对青少年婚前性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市辖区内15 ~24岁未婚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青少年婚前性行为发生率为12.7%,其中男性16.8%,女性8.7%.青少年性行为媒体影响因素COX回归模型显示,学生与否、文化程度、居住地、网络接触性信息、是否看过黄色录像/书刊等变量对青少年婚前性行为有影响.结论 媒体因素对青少年婚前性行为发生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应加强对媒体产业的监控,鼓励媒体更多地宣传正确的性观念和安全性行为.

    作者:张鹏;高尔生;楼超华;林涛;郝莉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探索性结构方程在系统家庭动力量表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探索性结构方程模型(ESEM)相对于传统的基于验证性因子分析(CFA)的结构方程模型(SEM)在系统家庭动力量表使用中的优越性.方法 采用系统家庭动力自评量表对6115名大中学生进行调查,以其中的5997份有效数据进行分析,应用Mplus7.0结构方程软件对同一数据分别进行传统结构方程模型和探索性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 基于CFA的结构方程对数据的拟合度达不到基本的拟合指标要求,而ESEM则可以达到其要求.结论 在系统家庭动力量表的研究中,可考虑使用探索性结构方程模型.

    作者:曾伟楠;赵旭东;万崇华;马泽威;于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传承、合作与发展——《中国卫生统计》杂志30年载文知识网络可视化分析

    目的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国卫生统计》杂志1984-2013年所载文献进行分析,分别研究作者、科研机构的合作与发展历程,为卫生统计学科今后的发展提供独特视角.方法 利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Ⅲ,对刊登在《中国卫生统计》杂志的6021篇文献,分别绘制作者、科研机构的科学知识图谱,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中国卫生统计》杂志30年间,出现频次≥10的机构有63所,其中中国医科大学、复旦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山西医科大学排名居前,出现频次均超过150次,且复旦大学、四川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等诸多机构形成了密切的合作网络;机构的合作密切程度随着年代的更迭不断增强;1984-2013年,发文量≥9篇的作者共有143人,且作者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合作网络.结论 经过30年的发展,科研机构之间逐渐形成了复杂的合作网络,但仍需进一步推进跨机构、跨地域的合作.

    作者:李鹭;曹红艳;郭海强;孙高;张岩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江西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运行效率分析——基于DEA模型的实证分析

    目的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评价江西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运行效率,为卫生决策提供参考和政策依据.方法 选取江西省25家县级公立医院2012年的卫生资源数据作为投入产出指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CCR-DEA和BCC-DEA模型对改革试点医院的运行效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江西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总体运行效率较高,整体效率平均值为0.9357,纯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9779,规模效率平均值为0.9596,1 1个规模效率的非有效决策单元中规模收益递减的个数占64%.结论 综合性县医院运行效率相对较高,但部分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资源利用效率不高,需加强医院管理,合理控制医院规模,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作者:敖检根;万贻平;余文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青少年合作感研究——问卷编制与统计差异分析

    目的 编制用于测量青少年合作感的问卷,并利用问卷对青少年合作感的现状进行调查.方法 结合合作感的定义,编制了《青少年合作感问卷》,并以563名青少年为研究对象,考察青少年合作感的特点.结果 (1)编制的《青少年合作感问卷》包含15个项目,均从属于单一维度,且有较好的信效度指标;(2)青少年合作感现状总体良好,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的必要;(3)青少年合作感存在性别、年级、学业成绩的显著差异,但在独生子女与否、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上不存在差异.结论 编制的问卷符合心理学测量指标要求,调查结果有利于青少年合作感的培养指导研究.

    作者:孙卉;张田;卢家楣;王宏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2007-2011年南通市港闸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2007-2011年南通市港闸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状况,为恶性肿瘤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港闸区2007-2011年死因登记报告系统肿瘤死亡数据和人口资料,对港闸区居民恶性肿瘤主要死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1年港闸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为226.177/10万,标化死亡率为134.722/10万,死因前五位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肠癌.0 ~ 14岁少年儿童组、15 ~44岁青壮年、45~64岁中年组、65岁~老年组肿瘤死因首位分别为白血病、肝癌、肝癌、肺癌.港闸区2007-2011年恶性肿瘤潜在减寿年数(PyLL)前五位分别为肝癌、肺癌、胃癌、食管癌、白血病;平均减寿年数(AYLL)前五位分别为白血病、肝癌、肠癌、鼻咽癌、食管癌.结论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港闸区居民健康主要疾病之一,肝癌、肺癌和胃癌是影响港闸区居民寿命损失的主要恶性肿瘤.

    作者:钟恩德;黄建萍;顾志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妊娠并发症对产妇选择剖宫产的影响分析

    剖宫产是解决难产和某些妊娠并发症,挽救产妇和围产儿生命的有效手段[1].但剖宫产的危险性和创伤性大于阴道分娩.为了探讨引起产妇选择剖宫产的主要因素,本文抽样调查了某三甲医院2012年1490例产科病例,选取其中20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各种妊娠并发症对产妇选择剖宫产的影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叶惠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2006-2011年丹东市城市居民伤害死亡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2006-2011年丹东市城市居民伤害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伤害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06-2011年丹东市城市居民死亡资料,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进行编码,计算伤害死亡率、人群分布特征和疾病负担等指标,分析导致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结果 2006-2011年丹东市城市居民伤害在全死因顺位为第5位,伤害死亡PYLL为44107.10人年,减寿顺位为第2位;伤害死亡AYLL为25.82年/人,平均减寿顺位为第1位.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5.07,P<0.001).在伤害死因顺位中,交通事故居首位,其次为意外中毒、意外跌落、自杀和淹死,伤害PYLL前5位依次为交通事故、意外中毒、自杀、意外跌落和淹死,AYLL前5位依次为淹死、交通事故、自杀、意外中毒和意外跌落.各年龄组伤害的首位死因均为交通事故,第2位伤害死因少年儿童组(0~14岁)为淹死,青壮年组(15~44岁)为意外中毒,中年组(45 ~59岁)为自杀,老年组(60岁及以上)为意外跌落;青壮年组的伤害死亡占该年龄组总死亡比重高.结论 伤害虽然在全死因顺位为第5位,但PYLL居第2位,AYLL居第1位,疾病负担较重.伤害死亡分类中交通事故是首因,各年龄段分别有不同的其他主因,应有针对性地开展伤害预防、干预工作,男性青壮年是主要干预对象.

    作者:秦玲;刘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卫生统计杂志

中国卫生统计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卫生信息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