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止嗽散加味治疗感冒后咳嗽65例

潘红斌

关键词:止嗽散, 感冒后咳嗽, 临床观察
摘要:感冒后咳嗽是指当感冒本身急性期症状消失后,咳嗽仍然迁延不愈的常见呼吸道疾病,除病毒外,其他呼吸道感染亦可能导致此类迁延不愈的咳嗽.患者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粘液痰,可以持续3~8周,甚至更长时间,X线胸片检查无异常或肺纹理增粗.对此类咳嗽,西医予抗生素治疗往往无效,少数重症患者甚至须吸入或口服糖皮质激素疗效治疗方可暂缓,但停药后常有反复.这也成为临床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而导致细菌耐药性上升的重要原因.笔者自2005年起,选用止嗽散加味治疗感冒后咳嗽65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浙江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舌三针穴位按摩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

    吞咽困难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问题.文献报道[1]22%~65%的住院脑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伴吞咽困难的脑卒中幸存者易出现并发症且死亡率较高.我们自2007年12月起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以舌三针穴位按摩,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倪斐琳;吴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静中求动话用药

    静者,宁静,静止也;动者,流动,跃动也.动静结合是物质运动的普遍规律.药物功能有静也有动,如人参、白术、熟地、大枣等属呆补之品,其性守而不走为静药;大黄、附子、防风、羌活等为流动之品,其性走而不守为动药.用药静而无动,则药力无运化之功;动而无静,则药力无着病所,且动气耗血,故动静结合可发挥药物的佳效用.临床用药常需静中求动,即静药加动药尤为重要.列举如次.

    作者:茹海港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血塞通与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67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血塞通与依那普利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早期和临床期患者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7例,对照组45例.两组均使用西药降糖等基础治疗,治疗组以血塞通片0.1g,每日3次,依那普利5~10mg,每日1次.对照组依那普利5~10mg,每日1次.3个月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血塞通与依那普利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有降低糖尿病肾病尿蛋白,延缓和阻止肾功能不全发生、发展的作用.

    作者:徐首航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肝硬化腹水36例

    难治性腹水定义为使用大剂量利尿剂(螺内酯400mg/d加上呋塞米160mg/d)而腹水仍无减少.对于利尿剂虽未达大剂量,腹水无减退且反复诱发肝性脑病、低钠血症、高钾血症或高氮质血症者,亦被视为难治性腹水[1].难治性肝硬化腹水是肝病晚期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病情顽固,预后较差,病死率高.笔者在临床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本病3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同宝;刘静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化疗结合抗痨胶囊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35例疗效观察

    近几年来,笔者采用化疗结合抗痨胶囊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35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70例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病人.均参照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制定的复治肺结核的诊断标准明确诊断.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5例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35.5~78岁,平均62岁;治疗组35例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38.5~81岁,平均64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原发病因和结核轻重程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骆红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阿米替林联合都梁滴丸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60例

    紧张性头痛是原发性头痛中的常见类型,急性期药物治疗,常用镇痛剂如阿斯匹林、扑热息痛,甚至阿片样止痛药等.但对慢性紧张性头痛,由于其发作频率较高,长期服用止痛剂不仅副作用明显,且中小剂量可能无效.笔者采用阿米替林联合都梁滴丸治疗60例慢性紧张性头痛病人,取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施正祥;唐维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穴位埋线为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58例疗效观察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笔者采用简易穴位埋线、中药、康复训练综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58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周蕾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暍病方证与临床——《金匮要略》方证与临床系列之三

    本文结合<金匮要略>的病证、方药原文[1],对暍病方证予以统贯论述.1病证原文太阳中暍,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其汗,则其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太阳中暍,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主之.

    作者:何若苹;徐光星;何任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参芪五味子胶囊治疗失眠症30例

    失眠症是指入睡困难,夜间容易觉醒,睡眠时间短,甚至彻夜难眠,并伴有一系列精神症状的病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观察了30例参芪五味子胶囊治疗失眠患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柳青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36例临床观察

    糖尿病属于中医学消渴病的范畴.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一组以葡萄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症候群.其中2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和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的.笔者自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采用自拟降糖汤结合西药格列齐特片口服,治疗2型糖尿病36例,与单纯西药治疗的35例对照观察,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立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针刀结合封闭治疗梨状肌综合征20例

    梨状肌综合征是指急性创伤、慢性劳损或炎症肿胀使肌腹形成纤维束,或呈疤痕条索,梨状肌上下孔粘连缩窄,局部解剖变异,造成坐骨神经梨状肌部位受激惹或卡压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笔者采用封闭和针刀结合封闭两种方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各20例,报告如下.

    作者:任高松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药颗粒剂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中药颗粒剂的诞生使众多患者受益,笔者将其应用于妇科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周克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声带小结50例

    声带小结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之一,本人自2005年5月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5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镜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天合保肾合剂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天合保肾合剂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大鼠经背部切除单侧肾,2周后以链尿佐菌素(STZ)尾静脉注射诱导DN模型,观察天合保肾合剂高、中、低剂量组对DN大鼠肾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ET)、血小板活性指标血浆血栓素B2(TXB2)与6-酮-前列腺F1α(6-K-PGF1α)含量影响.结果:天合保肾合剂各剂量组均能够降低DN大鼠肾组织VEGF、ET、血浆TXB2水平,升高血浆6-K-PGF1α水平,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天合保肾合剂能够降低肾组织VEGF、ET水平及TXB2/6-K-PGF1α比值,改善DN大鼠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作者:严仲庆;何敏尔;张菁;范铧;沈伟钢;朱声宏;胡松春;杜洪乔;章国琳;郑凯;赵玉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药配方颗粒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伤寒、副伤寒30例

    伤寒、副伤寒均为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污染水、食物以及日常生活接触引起传播,在浙江沿海一带多发[1-2].目前西药多采用敏感抗生素治疗,但病程较长,症状缓解较慢.作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免煎中药配方颗粒小柴胡汤治疗伤寒、副伤寒3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从河间玄府理论论治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探析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是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浸润性和炎症性眼眶部疾病.本病在成人眼眶疾病中约占20%,发病率居首位[1],主要发生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下称甲亢)病人中,也可见于甲状腺功能正常患者及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眼球突出,眼睑、结膜充血水肿,各种程度的眼部不适(眼球胀痛、活动时疼痛、畏光、流泪、视力减退、视野缩小),眼肌麻痹、角膜病变、视神经病变等.

    作者:吕瑞;周莉霞;俞欣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麻疹合并肺炎20例

    目的:探讨治疗成人麻疹合并肺炎有效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38例患者分成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抗感染、抗病毒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通过中医辨证分型加服中药.两组治疗后,在退热时间、呼吸困难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上,作差异性比较.结果:在退热时间、呼吸困难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喘鸣消失时间及罗音消失时间的差异性比较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临床疗效的差异性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麻疹合并肺炎在治疗上应用抗病毒、抗感染药物联合中医药比单纯用西药治疗在改善部分临床症状、缩短疗程方面有显著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权;臧敏;杜单瑜;江丽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温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4例

    笔者2004年3月~2006年8月,以温针加穴位注射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4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28例病例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按就诊日期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4例中,男38例,女26例,年龄21~73岁,病程短6天,长12年;对照组64例中,男40例,女24例,年龄26~68岁,病程短5天,长15年.两组一般资料之间差异性无显者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陈兴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益气养阴法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20例

    近年来,笔者运用益气养阴中药内服和化疗相结合的方法治疗2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黄立萍;田义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益肾通络活血汤治疗糖尿病肾病30例

    笔者自拟益肾通络活血汤结合常规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30例,并与单用西药治疗20例进行对照,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董华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浙江中医杂志

浙江中医杂志

主管: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