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辨证结合穴位按压治疗黄褐斑46例

王建明

关键词:辨证结合, 穴位按压, 治疗, 色素沉着, 中成药, 颜面部, 皮肤病, 黄褐斑, 疗效
摘要:黄褐斑是发生在颜面部位上一种常见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笔者辨证使用中成药结合穴位按压治疗本病46例,取得了较好疗效.
浙江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傅萍运用养精种玉汤治疗试管婴儿术前后临床经验

    采用试管婴儿术是现代妇产科治疗不孕症的重要方法,但治疗成功率有待提高.若中医药参与试管婴儿的孕前调理和孕后保胎治疗,可提高其妊娠率和保胎成功率.傅萍主任中医师运用养精种玉汤治疗试管婴儿术前后积有较多临床经验,并举二案予以介绍.

    作者:姜萍;傅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声带小结50例

    声带小结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之一,本人自2005年5月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5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镜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120例

    我们于2006年8月~2008年3月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120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100例进行对照,取得明显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蔡高翔;张文娥;汪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钟一棠剿扶并举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经验

    钟一棠出身世医之家,是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70余年,学验俱丰,既往其方有效者,或无效者,皆记录之,以教后学.笔者有幸随钟老侍诊多年,略有心得,今录钟老剿扶并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经验,以飨同道.慢性乙型肝炎发病率高、病程长,迁延难愈,钟老从辨病与辨证入手,认为既要重视检测指标的变化,又要重视机体的整体状态,剿扶并举才能缓而图之.

    作者:徐立民;刘宏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七年制中医学专业学生临床技能调查研究

    目的:通过调查七年制中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技能掌握情况,了解该专业临床教育现状,为提高中医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以调查法为主,对已经进入临床实习的七年制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部分学生认为临床实践时间太少,临床教学的总体质量有待提高,综合测评内容有待完善.结论:增加临床实践时间、采用床边教学和病历讨论等教学方式、完善综合测评制度等是提高七年制中医学专业学生临床技能的有效途径.

    作者:彭敏;徐玲珑;陈玉洁;莫达瑜;王欢欢;张翼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药颗粒剂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中药颗粒剂的诞生使众多患者受益,笔者将其应用于妇科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周克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肾病蛋白尿辨治四法

    笔者经过多年临床应用探索,认为肾病蛋白尿的中医辨治必须把握审因论治,辨证组方,方能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其中合理灵活运用益肾固精、健脾生精、温阳利水和活血化瘀等治法尤为重要.1:益肾固精法有中医学者认为,蛋白尿的漏泄是阴精亏损,而阴精的封藏、固摄与化生,主要为肾所主,肾气不足,肾精亏虚常为病之本.患者常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两腿沉重乏力,按之凹陷难复,舌淡,脉沉细等.法宜益肾固精,方用六味地黄丸加味.此方纯阴重味,补中有泻,对于肾虚阴精亏损,微有水肿者可作首选.若水肿全消,可选用左归饮壮水之剂,重补元阴.在此基础上,尚可选加冬虫夏草、鹿茸、女贞子、紫河车、肉苁蓉、龟甲胶等补肾填精、滋阴壮阳之品,以增效力.也可酌加莲须、五味子、覆盆子、金樱子、桑螵蛸等固涩摄精之品,以制约阴精的漏泄.

    作者:曾慧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红豆杉活性成分巴卡亭Ⅲ对大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

    目的:观察红豆杉活性成分巴卡亭Ⅲ对实验性大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强的松组和巴卡亭Ⅲ组,通过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BLM)复制肺纤维化模型,于造模后第2天治疗组开始给药,给药后第14天处死大鼠,取肺组织,行HE染色,并行免疫组化细胞外信号调节酶(ERK1)测定.结果:巴卡亭Ⅲ能减轻大鼠肺泡炎症及肺纤维化程度(P<0.01),并能减少ERK1的表达.结论:巴卡亭Ⅲ对BLM诱导产生的大鼠肺纤维化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作者:陈小囡;田菊霞;陈河;徐小冬;朱婉萍;王灵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参及平萎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2例

    笔者采用自拟参及平萎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2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3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均为我院1998年1月~2008年1月门诊患者.其中男性23例,女性9例;年龄36~66岁;病程2年以内8例,2年以上24例;其中浅表-萎缩性胃炎16例,萎缩性胃炎16例;合并症:溃疡12例,肠化生6例,糜烂9例,胆汁反流5例.

    作者:翁旭晖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暍病方证与临床——《金匮要略》方证与临床系列之三

    本文结合<金匮要略>的病证、方药原文[1],对暍病方证予以统贯论述.1病证原文太阳中暍,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其汗,则其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太阳中暍,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主之.

    作者:何若苹;徐光星;何任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辨证论治结合胸部按摩治疗产后缺乳67例

    产后缺乳是指产妇在产后2~10天内没有乳汁分泌和分泌量过少;或者在产褥期、哺乳期内乳汁正行之际,乳汁分泌减少或全无.笔者采用辨证分型结合胸部按摩治疗产后缺乳67例,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徐亚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玉女煎加细辛治疗口腔溃疡52例

    现代生活条件优越,饮食多肥甘厚腻,加之工作节奏快,压力大,门诊病人中口腔溃疡患者日渐增多.近两年来,笔者采用玉女煎加细辛治疗口腔溃疡52例,与锡类散治疗24例对照,获效较后者为佳.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王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肝硬化腹水36例

    难治性腹水定义为使用大剂量利尿剂(螺内酯400mg/d加上呋塞米160mg/d)而腹水仍无减少.对于利尿剂虽未达大剂量,腹水无减退且反复诱发肝性脑病、低钠血症、高钾血症或高氮质血症者,亦被视为难治性腹水[1].难治性肝硬化腹水是肝病晚期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病情顽固,预后较差,病死率高.笔者在临床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本病3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同宝;刘静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益肾通络活血汤治疗糖尿病肾病30例

    笔者自拟益肾通络活血汤结合常规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30例,并与单用西药治疗20例进行对照,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董华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辨证结合穴位按压治疗黄褐斑46例

    黄褐斑是发生在颜面部位上一种常见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笔者辨证使用中成药结合穴位按压治疗本病46例,取得了较好疗效.

    作者:王建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阿米替林联合都梁滴丸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60例

    紧张性头痛是原发性头痛中的常见类型,急性期药物治疗,常用镇痛剂如阿斯匹林、扑热息痛,甚至阿片样止痛药等.但对慢性紧张性头痛,由于其发作频率较高,长期服用止痛剂不仅副作用明显,且中小剂量可能无效.笔者采用阿米替林联合都梁滴丸治疗60例慢性紧张性头痛病人,取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施正祥;唐维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徐志瑛治疗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治法撷菁

    根据徐志瑛诊治肺系疾病的临床经验,把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的中医治法,归纳为:肺失清肃,痰凝咽喉,治以肃肺;表寒外束,肺气郁闭或表虚宣发无力,治以宣肺;正气虚弱,病邪留恋不去,治以补虚;咽喉不利,鼻窍不通,治以利咽和通窍;风邪外客或风淫上扰,治以祛风;咳嗽日久,气血凝滞,治以活血.临床上各法可参合运用.并可结合使用外治之法.

    作者:王新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针刀结合封闭治疗梨状肌综合征20例

    梨状肌综合征是指急性创伤、慢性劳损或炎症肿胀使肌腹形成纤维束,或呈疤痕条索,梨状肌上下孔粘连缩窄,局部解剖变异,造成坐骨神经梨状肌部位受激惹或卡压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笔者采用封闭和针刀结合封闭两种方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各20例,报告如下.

    作者:任高松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并发窦性心动过缓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出血热(EHF)并发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疗效.方法:47例EHF并发窦性心动过缓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阿托品,治疗组再加用自拟升脉汤配合针刺内关穴,观察临床症状、心率变化、心率复常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心率明显提高,显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心率复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更快、更有效提高EHF患者心率,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

    作者:许维丹;叶伟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血塞通与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67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血塞通与依那普利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早期和临床期患者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7例,对照组45例.两组均使用西药降糖等基础治疗,治疗组以血塞通片0.1g,每日3次,依那普利5~10mg,每日1次.对照组依那普利5~10mg,每日1次.3个月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血塞通与依那普利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有降低糖尿病肾病尿蛋白,延缓和阻止肾功能不全发生、发展的作用.

    作者:徐首航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浙江中医杂志

浙江中医杂志

主管: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