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慧莲
失眠症是指入睡困难,夜间容易觉醒,睡眠时间短,甚至彻夜难眠,并伴有一系列精神症状的病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观察了30例参芪五味子胶囊治疗失眠患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柳青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紧张性头痛是原发性头痛中的常见类型,急性期药物治疗,常用镇痛剂如阿斯匹林、扑热息痛,甚至阿片样止痛药等.但对慢性紧张性头痛,由于其发作频率较高,长期服用止痛剂不仅副作用明显,且中小剂量可能无效.笔者采用阿米替林联合都梁滴丸治疗60例慢性紧张性头痛病人,取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施正祥;唐维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在减轻胃癌术后化疗药物副作用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方法:将胃癌术后化疗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单纯化疗6个疗程;治疗组25例配合参苓白术散,每日1剂,水煎服,每周5剂,连用8周.观察治疗前后体重、胃肠道反应、外周血象(白细胞计数)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体重、胃肠道反应、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术后化疗配合参苓白术散治疗可明显减轻化疗药物的副作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费燕华;王南瑶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糖尿病属于中医学消渴病的范畴.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一组以葡萄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症候群.其中2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和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的.笔者自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采用自拟降糖汤结合西药格列齐特片口服,治疗2型糖尿病36例,与单纯西药治疗的35例对照观察,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立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中医治疫,源远流长,回顾中医药学的发展历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一部与疫病作斗争并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历史.治疫必须明理,即是要明白中医治疫的基本理论和具体方法,明白中医治疫所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这是治疫的必备知识和基本功,也是取得疗效的关键.兹择要论述如下:
作者:盛增秀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笔者采用简易穴位埋线、中药、康复训练综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58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周蕾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是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浸润性和炎症性眼眶部疾病.本病在成人眼眶疾病中约占20%,发病率居首位[1],主要发生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下称甲亢)病人中,也可见于甲状腺功能正常患者及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眼球突出,眼睑、结膜充血水肿,各种程度的眼部不适(眼球胀痛、活动时疼痛、畏光、流泪、视力减退、视野缩小),眼肌麻痹、角膜病变、视神经病变等.
作者:吕瑞;周莉霞;俞欣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近几年来,笔者采用化疗结合抗痨胶囊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35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70例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病人.均参照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制定的复治肺结核的诊断标准明确诊断.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5例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35.5~78岁,平均62岁;治疗组35例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38.5~81岁,平均64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原发病因和结核轻重程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骆红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肛窦炎又称肛隐窝炎,是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本病易诱发肛管直肠部位感染疾病,如肛乳头炎、肛瘘、肛裂、肛痈等.我们采用中药大黄连菊汤保留灌肠配合肛内微波治疗肛窦炎38例,对疗效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雪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采用试管婴儿术是现代妇产科治疗不孕症的重要方法,但治疗成功率有待提高.若中医药参与试管婴儿的孕前调理和孕后保胎治疗,可提高其妊娠率和保胎成功率.傅萍主任中医师运用养精种玉汤治疗试管婴儿术前后积有较多临床经验,并举二案予以介绍.
作者:姜萍;傅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治疗成人麻疹合并肺炎有效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38例患者分成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抗感染、抗病毒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通过中医辨证分型加服中药.两组治疗后,在退热时间、呼吸困难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上,作差异性比较.结果:在退热时间、呼吸困难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喘鸣消失时间及罗音消失时间的差异性比较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临床疗效的差异性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麻疹合并肺炎在治疗上应用抗病毒、抗感染药物联合中医药比单纯用西药治疗在改善部分临床症状、缩短疗程方面有显著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权;臧敏;杜单瑜;江丽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吞咽困难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问题.文献报道[1]22%~65%的住院脑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伴吞咽困难的脑卒中幸存者易出现并发症且死亡率较高.我们自2007年12月起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以舌三针穴位按摩,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倪斐琳;吴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出血热(EHF)并发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疗效.方法:47例EHF并发窦性心动过缓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阿托品,治疗组再加用自拟升脉汤配合针刺内关穴,观察临床症状、心率变化、心率复常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心率明显提高,显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心率复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更快、更有效提高EHF患者心率,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
作者:许维丹;叶伟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冠心通痹汤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冠心病患者予以自拟冠心通痹汤(生黄芪、太子参、天冬、丹参等)治疗2个疗程,观察症状改善程度及心电图情况.结果:50例显效21例,有效2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92%.结论:冠心通痹汤治疗冠心病有较好疗效.
作者:叶秀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现代生活条件优越,饮食多肥甘厚腻,加之工作节奏快,压力大,门诊病人中口腔溃疡患者日渐增多.近两年来,笔者采用玉女煎加细辛治疗口腔溃疡52例,与锡类散治疗24例对照,获效较后者为佳.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王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伤寒、副伤寒均为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污染水、食物以及日常生活接触引起传播,在浙江沿海一带多发[1-2].目前西药多采用敏感抗生素治疗,但病程较长,症状缓解较慢.作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免煎中药配方颗粒小柴胡汤治疗伤寒、副伤寒3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笔者自拟益肾通络活血汤结合常规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30例,并与单用西药治疗20例进行对照,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董华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中老年患者好发的一组临床症状群,以发作性眩晕为主要临床表现,发作时间短至数秒,长至脑血栓形成.近年来我应用西比灵合用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取得良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发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颈性眩晕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的颈椎病之一,笔者自2006年~2007年间运用颈夹脊穴温针灸为主治疗本病42例,并与电针颈夹脊穴治疗38例作对照,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何广武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前,对晚期肝癌的治疗,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和药物,预后极差.我们采用中药益气活血方观察治疗晚期肝癌,取得较好疗效,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惠鸣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