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王春友;章孟;詹苏东;田葵;阳历;刘颖
目的 观察注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携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后对大鼠缺血皮瓣存活的影响.方法 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VEGF,将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pcDNA3.1(+)-VEGF组:于背部皮肤皮下多点注射pcDNA3.1(+)-VEGF 30 μg/100μl;VEGF组:多点注射VEGF蛋白100 ng/100μl;生理盐水(NS)组:注射生理盐水100μl,注射2d后在其背部形成7 cm×3 cm的全厚随意型皮瓣,48 h后按原设计掀起皮瓣并原位缝合.术后10 d测量皮瓣的成活面积,计算成活面积百分比,并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皮瓣成活面积百分比:pcDNA3.1(+)-VEGF组为(79.1±3.5)%,VEGF组为(62.2±2.7)%,NS组为(59.9±3.1)%,pcDNA3.1(+)-VEGF组皮瓣成活面积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皮下注射pcDNA3.1(+ )-VEGF可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比单纯注射VEGF蛋白更能提高皮瓣的成活率.
作者:茹靖涛;曹靖;秦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新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UC001 kfo在肝癌中的表达及与肝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收集肝脏组织60例,分为肝硬化组、肝癌组、癌旁组、门静脉转移肝癌组.原位杂交检测UC001 kfo和ACTA2(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基因)在肝癌组织的表达.结果 UC001kfo在肝硬化组不表达或低表达,在其他3组均为阳性表达,以上4组的表达值分别为113.30±11.79、137.59±6.23、148.78±8.23、160.28 ±9.47,方差分析显示UC001kfo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别为肝硬化组<癌旁组织<肝癌组<门脉癌栓组.ACTA2的表达分别为109.89±9.74、125.22±32.16、149.06±8.43、156.57±8.86,ACTA2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达分别为肝硬化组<癌旁组织<肝癌组<门脉癌栓组.结论 UC001 kfo和ACTA2在肝癌中表达明显增加,特别是门静脉癌栓组,UC001kfo可能通过调控ACTA2的表达促进肝癌的侵袭转移.
作者:潘延凤;娄海山;余祖江;张贤强;冯磊;梁红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我们以往研究结果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向恶性胶质瘤趋向性迁移的特性,并可能成为恶性胶质瘤基因治疗的理想载体[ 1-2].目前对MSCs向胶质瘤趋向性迁移的机制还不十分清楚,胶质瘤细胞分泌的可溶性因子包括趋化因子或生长因子可能介导MSCs的胶质瘤趋向性.体内外实验均证实,胶质瘤细胞分泌多种趋化因子,包括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3]、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 SDF-1α)[4]等.我们通过体外实验观察趋化因子MCP-1和SDF-1α对MSCs的趋化迁移作用,探讨上述因子在MSCs的胶质瘤趋向性中的作用.
作者:张鹏;吴惺;徐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阻断兔左锁骨下动脉(LSA)、左锁骨下动脉加左颈总动脉(LCCA)后脑组织核因子( NF)-κB、低氧诱导因子(HIF) -1α的表达及形态学改变.方法 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兔24只,雌雄不限,随机分成3组,即阻断左锁骨下动脉组、阻断左锁骨下动脉加左颈总动脉组以及对照组,每组8只,用开胸丝线结扎法建立动物模型,8h后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观察梗死面积,同时观察脑组织病理学改变,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脑组织中NF-κB、HIF-1α的表达.结果 阻断左锁骨下动脉后未见脑组织损伤改变,NF-κB、HIF-1α低表达;阻断左锁骨下动脉加左颈总动脉后,脑组织出现明显缺血、缺氧改变,NF-κB、HIF-1α高表达,阳性单位结果分别为(43.9538±4.9238)、(25.0838±3.3532),阳性率结果分别为(0.4468±0.0717)%、(0.4643±0.064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阻断左锁骨下动脉后对脑组织及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响,证实覆盖左锁骨下动脉在临床应用中是切实可行的,而同时覆盖左颈总动脉对脑组织损伤较大,在覆盖左颈总动脉前需行旁路手术,保证脑部血供.
作者:夏峰;郗二平;王荣平;殷桂林;张晓明;朱水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盆腔恶性肿瘤复发处理较为棘手,外科手术再次根治性切除率较低;区域或全身化疗因局部手术或放疗后纤维组织增生药物不易进入,有效率较低[1-2];外照射受放射性膀胱炎、肠炎、肠狭窄等不良反应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125I粒子可提高肿瘤剂量同时降低正常组织受量,在肿瘤治疗中展现出独特优势.我们对12例盆腔复发肿瘤患者行粒子植入治疗,现将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郭宏果;王娟;隋爱霞;任菊娜;唐富龙;高贞;董金红;王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肿瘤干细胞是肿瘤化疗失败的根源.在乳腺癌、肺癌及结直肠癌中,研究表明化疗可以富集肿瘤干细胞[1].然而化疗富集肿瘤干细胞的机制并不明确.CD133分子作为分离肿瘤干细胞的常用标记,已在大量实体瘤中被证明.CD133+肝癌细胞已被证实具有肝癌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2-5].化疗能否富集肝癌干细胞,目前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观察化疗能否有效地富集肝癌干细胞(CD133+肝癌细胞)并分析其调节肝癌干细胞的分子机制.
作者:严威;刘鹏;林芬;文霆;赵磬;吴国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糖皮质激素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糖皮质激素减轻伽玛刀照射后脑水肿的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接受γ刀照射和甲基强的松龙治疗( MP,5~30 mg/kg),分别于照射后12、13周检测血脑屏障通透性和VEGF及其受体表达.结果 高剂量MP降低VEGF蛋白表达(12.40±0.88)阳性细胞/高倍视野(P<0.01),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FLT-1)蛋白表达(25.40 ±0.86)阳性细胞/高倍视野(P<0.01).同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结果显示高剂量MP治疗后VEGF mRNA水平为对照组的70%,而FLT-1为对照组的1.8倍.结论 糖皮质激素对VEGF及其受体的差异调控是其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缓解伽玛刀术后脑水肿的重要机制.
作者:李宏;魏铭;刘东;徐德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浆上皮细胞钙黏蛋白( CDH1)基因及Ras相关区域家族1A基因( RASSF1A)甲基化对食管癌手术彻底程度的参考价值及其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Real-time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联反应技术(MSP)技术对76例食管鳞癌患者肿瘤组织、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术前、术中及术后外周血游离DNA中CDH1及RASSF1A基因的甲基化状态进行检测.结果 CDH1及RASSF1A甲基化率在食管癌肿瘤组织中分别是72.37%、55.26%;在血浆中分别是63.16%、50.00%,且与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神经脉管浸润显著相关(P值均<0.01);术前、术中、术后血浆中DNA甲基化发生率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结论 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游离DNA中CDH1及RASSF1A甲基化可反映机体的荷瘤状态,并可作为食管鳞癌手术彻底程度的标志物.
作者:王长春;毛伟敏;凌志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应用超声造影定量探讨3-(5’-羟甲基-2’-呋喃基)-1-甲苯(YC-1)治疗人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疗效的价值.方法 建立人胃癌SGC7901/DDP细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24只裸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给予二甲基亚砜)、DDP组(给予顺铂)、YC-1组(给予YC-1)和YC-1+DDP组(给予YC-1+顺铂).停药1周后行超声造影检查,应用SonoLiver进行定量分析.每一个肿瘤画2个感兴趣区:ROItotal包含整个肿瘤,ROIsmall包含肿瘤中造影增强强的部分.所得定量参数包括达峰时间(TTP)、上升时间(RT)、渡越时间(mTT)、达峰强度(Imax)、下降支斜率(R10、R20、R30)及上升支斜率(Vasc).结果 ROIsmall及ROItotal上,各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在对照组与DDP之间以及在YC-1组与YC-1+DDP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裸鼠按照是否接受YC-1治疗重新分为YC-1治疗组及非YC-1治疗组.ROItotal上,各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在YC-1治疗组及非YC-1治疗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Ismall上,与非YC-1治疗组相比,YC-1治疗组肿瘤达峰提前(TTP:5.47 ±0.93比8.05±2.00;RT:4.99±0.96比7.67±1.78,P<0.05),造影剂消退快(mTT:37.49±19.51比98.94±60.97; R10:0.39±0.15比0.55±0.08;R20:0.30 ±0.10比0.43±0.10;R30:0.25±0.08比0.33±0.08,P<0.05).结论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可有效评价YC-1对人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治疗疗效,ROIsmall较ROItotal更适合用来评价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的疗效.
作者:张会萍;李凡;都伟丽;史秋生;杜联芳;吴晴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骨形成蛋白-2(BMP-2)基因转染兔骨髓基质细胞(MSCs)复合藻酸钙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取4周龄的新西兰兔骨髓细胞,体外培养得到MSCs.选用24只成年新西兰兔,在两侧股骨髁非负重区造成全层软骨缺损模型,A组(实验组)植入BMP-2转染的MSCs+藻酸钙,B组(对照组Ⅰ)植入空质粒转染的MSCs+藻酸钙,C组(对照组Ⅱ)植入不含MSCs的藻酸钙,D组(对照组Ⅲ)旷置.12周后,观察软骨缺损修复情况及组织学评价.结果 实验组修复组织基本光滑,有大量Ⅱ型胶原蛋白表达,3个对照组修复组织Ⅱ型胶原蛋白表达量少,仍有明显缺损.实验组和3个对照组组织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P-2转染兔MSCs修复软骨缺损效果优于其他对照组.
作者:殷力;娄超举;韩奇财;杜振宁;李树山;徐晨阳;李弘帅;赵国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脂肪基质干细胞(ADSCs)诱导分化为巢蛋白(nestin)阳性的神经干细胞(NSCs)后移植治疗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大鼠16只)、生理盐水组(成功的PD模型大鼠22只)、细胞移植组(成功的PD模型大鼠22只).溴尿嘧啶(BrdU)标记NSCs( 1.2×106个/只),生理盐水12μl分别注入模型鼠右侧纹状体,在干预后2、4、8周分别观察行为学变化;脑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双标细胞;8周时,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纹状体区酪氨酸羟化酶(TH)数量变化;RT-PCR检测脑内TH mRNA的表达;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脑内多巴胺(DA)的含量.结果 ADSCs可定向诱导表达nestin的NSCs;细胞移植干预后4周(29±7)r、8周(21 ±4)r,PD大鼠行为学得到明显改善;在纹状体移植区可见BrdU/nestin、BrdU/NF-200、BrdU/GFAP双标的神经细胞,但未发现明显的BrdU/TH双标的细胞;脑内TH数量[(17.70±4.61)个/视野]、TH mRNA (2.79±0.40)及DA[ (25.60±0.79) μg/g]含量都有所增加.结论 脂肪源性的NSCs移植治疗PD大鼠可以有效改善行为学症状.
作者:高华;王玉玲;杨新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孕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水平、肝脏MIF mRNA的表达及肝损伤,探讨孕鼠SAP的肝损伤及其机制.方法 SD孕鼠分为孕鼠组和孕鼠SAP组,非孕雌鼠分为假手术组(SO组)和SAP组,分别设立3、6、12时间点,各时间点8只.观察血清MIF水平、肝功能和肝脏病理变化,检测肝脏MIF mRNA的表达.结果 孕鼠SAP组血清MIF浓度[3 h:(12.46 ±3.66)比(6.17 ±2.29) μg/L;6 h:(14.02±3.19)比(8.32±3.51) μg/L;12 h:( 13.81±3.72)比(8.53±2.46) μg/L,P<0.01]和肝功能在各时间点均高于SAP组(P<0.05),肝脏组织病理评分6、12h显著高于SAP组(P<0.05),3h电镜显示孕鼠SAP组肝细胞已出现明显病理变化.孕鼠SAP组肝脏MIF mRNA的表达在3、6h显著高于SAP组(3 h:0.58±0.12比0.37±0.10,P<0.01;6 h:0.55 ±0.11比0.41 ±0.12,P<0.05).结论 孕鼠SAP发病更急且病情进展更迅速,更早出现肝损伤且损伤程度更重.MIF在SAP并发肝损伤中具有重要中作用.孕鼠SAP血清MIF水平和肝脏MIF mRNA表达在发病早期迅速升高,可能是病情急、重的原因之一.
作者:柯丽娜;王卫星;李斌;李毅;朱红波;张有顺;王红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精索静脉曲张大鼠干细胞因子(SCF)的变化和意义.方法 将清洁级雄性SD大鼠20只喂养1周后,随机取10只应用左肾静脉部分结扎法进行造模,设为模型组;另外10只行左肾静脉分离后不结扎,设为假手术组.两组均于60d后处死大鼠,检测血清SCF、睾丸组织SCF及附睾精子的密度和活率.结果 模型组睾丸组织SCF为(654.6±30.5)ng/L,与假手术组(382.8±25.6) ng/L比较明显升高(P<0.05);两组血清SC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附睾精子密度为(2.36±1.58),与假手术组(4.07±1.40)比较明显降低(P<0.05),两组大鼠精子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睾丸组织SCF有助于判断生精细胞损伤.
作者:张轶乐;韩兆峰;刘建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人胃癌S100A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VEGF-D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8例人胃癌及20例癌旁组织中S100A4和VEGF-C、VEGF-D的表达.分析S100A4和VEGF-C、VEGF-D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肿瘤TNM分期的关系,并作预后分析.结果 S100A4和VEGF-C、VEGF-D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S100A4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VEGF-C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VEGF-D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无明显相关(P>0.05),肿瘤组织内S100A4和VEGF-C两者表达呈正相关(P<0.05).S100A4和VEGF-C、VEGF-D阳性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低于阴性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100A4和VEGF-C的表达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S100A4可能参与VEGF-C淋巴管生成通路,在胃癌的淋巴结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冯联忠;郑雪勇;李斌;于亚威;付斌;周礼湘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构建和筛选靶向阿片受体(MOR)基因外显子7(exon-7)的有效干扰的mRNA质粒载体.方法 构建方法:针对阿片受体基因外显子7的目标序列,设计并分别合成短发夹RNA(shRNA)寡核苷酸序列4条(exon-71、exon-72、exon-73、exon-74),退火形成双链DNA,稀释退火片段分别与线性化pGenesil-1.1质粒表达载体的连接,取连接产物转化感受态细胞DH5α,培养过夜后提取质粒,并分别用Sac I作酶切鉴定,同时送转化菌液去测序.筛选方法:提取质粒与含阿片受体基因的CHO-K1细胞在细胞培养箱中培养24、48、72 h后分别收集各细胞样品作RNA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结果 质粒酶切鉴定结果,在插入的目的基因片段里,我们分别设计了1个Sac I的酶切位点,面质粒pGenesil-1.1有1个Sac I的酶切位点,如若插入正确,质粒就能被Sac I酶切出1条约916 bp的DNA小带.经酶切鉴定分析:质粒exon-71、exon-72、exon-73、exon-74均可切出1条约916bp的DNA小带.测序结果显示与设计片段相符.4组shRNA在与CHO-K1细胞培养72 h后的MOR-1 C1 mRNA相对含量为94%、33%、88%、91%,仅exon-72组的MOR-1C1 mRNA相对含量小于50%,对exon-7 mRNA的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成功构建1条阿片受体基因外显子7的mRNA的载体.
作者:陈锋;郑文忠;张宗泽;彭勉;王焱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Fruchaud提出耻骨肌孔(MPO)理论后,专家们倾向于使用恰能覆盖MPO或略大的补片进行疝修补,然而对其大小和形态的认识不一.我们通过对国人活体MPO形态及其与身体参数之间关系的应用研究,为术前补片选择提供参考,并为进一步改进补片规格、研发新型号修补材料提供解剖依据.
作者:赵婉妮;郑春宁;姜永胜;徐忠凯;沈海玉;孙少川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临床上腹膜后肿瘤侵犯下腔静脉(IVC)的临床报道较多[1],但难以在早期被发现,预后也极差.目前,临床上对恶性肿瘤侵犯肾静脉以上、以下下腔静脉处理原则、方式尚有争议[2].本研究旨在比较兔VX2肿瘤侵犯肾静脉以上和以下下腔静脉动物模型生物学特点.
作者:张元国;任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胃转流术(GBP)对糖尿病大鼠血糖的控制效果及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影响.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SD大鼠模型20只,随机分为糖尿病手术组(DO组)和糖尿病对照组(DC组),另取20只非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和正常手术组(NO组).分别检测各组大鼠术前、术后72 h、1周、4周和8周空腹血糖水平以及血清GLP-1浓度.结果 术前DO组与DC组以及NC组与NO组大鼠空腹血糖之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O组大鼠术后空腹血糖进行性下降,术后8周由术前的(20.84±1.98) mmol/L下降到(5.56±0.11) mmol/L(P<0.05);DC组大鼠术前及术后各时相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O组和NO组大鼠术后血清GLP-1浓度出现明显升高(P<0.05),术后8周分别由术前的(7.10±0.55)、(10.73 ±0.67) pmol/L上升到(26.48±1.14)、(13.98±0.92) pmol/L(P<0.05).结论 GBP对2型糖尿病大鼠具有明显的降糖作用,GLP-1的升高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对正常大鼠血糖无影响.
作者:郑志坚;史逸华;宋军;戴灵波;江玲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检测黑色素瘤抗原(MAGE) -D4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及正常组织中mRNA的表达水平差异.方法 对54例NSCLC患者按年龄、性别、吸烟史、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有否转移等进行分组,并检测其MAGE-D4的表达.结果 MAGE-D4在NSCLC组织的表达(1.74)高于其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0.55,P<0.05).MAGE-D4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烟龄、肿瘤大小无关;其在鳞癌中的表达(1.99)高于腺癌(1.27,P<0.05);在细胞分化差的组织中表达(2.96)高于细胞分化较好的组织(1.01,P<0.05);在淋巴结转移者中的表达(2.07)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1.42,P<0.05).结论 MAGE-D4基因在NSCLC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水平,并存在一定的表达规律,可作为NSCLC的特异性抗原.
作者:马勤运;陈志明;庞烈文;朱勇俊;陈刚;陈佶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Gsk-3β)是哺乳动物中广泛表达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它不但能磷酸化糖原合成酶,促进糖代谢,还可磷酸化一系列底物,包括代谢相关蛋白、信号转导蛋白、结构蛋白和一些转录因子,并参与PI-3K、Wnt及Hedgehog等信号通路,影响细胞的生存与凋亡、运动与迁移及肿瘤的生成等[1].我们通过构建大鼠Gsk-3β基因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并实现该基因在WBF-344细胞中的稳定高表达.
作者:谢元康;单云峰;钟骏桥;季晓克;郭旭;陈桢坤;施红旗;余震;张启瑜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