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和
笔者从1998年7月至2001年10月间采用六味安消胶囊治疗糖尿病便秘64例,获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段丽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王某某,女,68岁.1998年5月2日诊.患者2年来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上腹部闷痛胀满,恶心,呕吐黄色胃内容物,吐后上腹闷痛胀满可缓解.多次B超检查提示肝胆胰脾均正常.近半月来,症状加重,用胃康及雷尼替丁等治疗无效,遂来我处求治.刻诊:形体消瘦,上腹部闷痛胀满,多于食后2~3小时出现,体位改变时,如俯卧或胸膝位,可使疼痛明显减轻,伴嗳气恶心,呕吐黄水,食欲不振,大便干结如羊粪,已5日未解.舌质黯有瘀点、苔黄腻,脉弦滑.检查:T37.2℃,腹平而柔软,上腹部可扪及振水音,肝脾未扪及.B超检查提示肝胆胰脾未见异常.X线钡餐造影提示十二指肠水平部扩张壅积,改变角度及位置,钡通过无阻.
作者:杨德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双手行针法的操作方法是根据治疗部位选用30号长短不一的毫针,常规消毒,分别从患病处周围的部位或穴位上下、左右、前后相向对称刺入,然后双手同时捻针,当两针尖方向相对,捻转到相当程度时,常可使酸热、麻胀感连成一条线,这样针感极强,可持续运针一定时间.留针30分钟,中间间隔行针3~5次,每日1次.笔者采用此法治疗多种疾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择医案数则,介绍于下.
作者:陈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泽泻的利水功能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后世又多有阐发,笔者温习文献并结合临床,对其利水功能有进一步的认识,现作如下辨析.
作者:沈建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笔者近年来采用自拟敛汗散敷脐治疗小儿多汗症,取得满意疗效.敛汗散组成:生黄芪、炒白术、五倍子、煅龙骨、煅牡蛎各等分,研成细粉备用.用时取适量药粉,加适量山西陈醋调成糊状,填满肚脐,外用胶布固定,每晚1次,次晨揭去,以7天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2个疗程即可痊愈.
作者:付志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以慢性咳嗽为唯一临床表现的特殊类型哮喘,有病程长、疗程长及常规治疗疗效不佳等特点,我们用自拟加味止嗽散治疗该病取得较满意疗效.
作者:杨环;刘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炎性突眼指眼眶蜂窝组织炎、眼球筋膜炎及外伤性眶上裂综合征等所致的突眼.本病多单眼发病,起病急,来势猛,严重时可引起眶内脓肿.笔者自1998年2月以来采用仙方活命饮为主治疗本病20例,疗效满意,现报导如下.
作者:郑宏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5年来,笔者采用葶苈大枣泻肺汤配合抗结核药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35例,同期与抗结核药治疗的35例对照,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斯宁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者自1984年4月至2001年4月,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慢性胆囊炎,屡获良效,现将其中资料完整者97例小结如下.
作者:卢泓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桂枝汤属解表剂,历来人们认为解表剂多为辛散轻扬之品,主要成分是挥发油,久煎则有效成分挥发,影响汤剂质量,故不宜久煎,沸后再煎10~15分钟即可.我校傅元谋教授是研究<伤寒论>的专家,他在理论验之于临床的长期研究中,发现桂枝汤宜小火久煎(沸后再煎30~50分钟).笔者常临案于侧,有幸聆听,现据<伤寒论>原文论述、中药药性气味理论、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资料整理成文,以飨同道.
作者:王晓飞;魏新建;王晓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近3年来,笔者采用自拟归脾通便汤治疗顽固性便秘6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68例中男25例,女43例;年龄小20岁,大75岁,平均50.5岁;病程短6个月,长23年,平均5.2年.全部病例排便困难,反复发作在6个月以上.临床主要表现为排便间隔时间延长,3天或3天以上排便1次,或排便困难,粪便干燥坚硬,或排便时间过长,1次排便超过20分钟,量少,大便不畅,欲解不得.常伴有肛门胀坠疼痛,便血或粘液便,少腹胀急,疲倦,纳差,嗳气,舌胖等症.
作者:屈统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三仁汤系清*吴瑭所拟方,原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邪在气分,湿重于热的病证.该方既可宣畅气机,醒脾运土,又可渗利湿邪,导热下移,实为治疗湿邪挟热为患的良方.笔者对其适加化裁,运用于有明显湿邪的眼科多种病症,疗效颇佳,兹撷四案,以飨同道.
作者:李其信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药源性急性肌张力障碍是由于药物所致锥体外系反应中的一种常见副作用,主要表现为个别肌群持续性痉挛,以头、颈、唇及舌面多见,表现为各种奇怪动作或姿势.引发该疾病的原因大多为在临床中使用药物如吩噻嗪类、胃复安等不当所致.笔者近年来应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本病多例,疗效颇佳.如治刘某某,女,32岁.2000年4月诊.
作者:李林;傅肖岩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为了了解循经感传在经络敏感人生命过程中的长期表现,笔者选择6例体、鼻、耳针等均具有十四经感传的显著型经络敏感人,从1983年开始作长期跟踪测试.在17年的观察中发现经络敏感人在不同健康状态下循经感传的程度有强弱变化现象.
作者:尢小龙;尢君怡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我院自1995年1月至1998年10月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口服协定方(自拟)治疗慢性重症肝炎32例,并与西药常规治疗28例作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正武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笔者近年来以自拟苇茎陷胸汤治疗间质性肺炎3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32例中,女性17例,男性15例;年龄小37岁,大70岁;病程短1个月,长2年.临床表现为咳嗽,咯痰不利,胸闷胸痛;两肺底可闻及湿罗音.X线摄片确诊为间质性肺炎.其中伴低热5例,痰中带血3例,胸腔积液1例.
作者:江瑞云;陈建杉;江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中医方剂浩如烟海,初步统计,从古至今,被记载的方剂大约数十万首,这些成方多数都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当时疗效卓著的良方.但事过境迁,社会、自然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疾病发生谱及其临床特点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古方未必尽合今用.我们应在继承前人组方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新的制方规律,创制更多的新方,以适应现代疾病防治的需要.近几十年来新的科学思想,特别是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对中医方剂的渗入,传统中医组方模式已发生深刻变化,今天形成传统与现代并存的互容局面.
作者:李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作者:扁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7 调和营卫、安定魂魄治愈脏躁案沈某某,女,39岁.初诊:1997年5月17日.主诉:悲忧善哭、喜怒无常半年,诊时精神忧郁,神志恍惚,悲观失望,不时流泪,胆怯心慌,时觉畏寒,夜间乱梦纷纭,梦中多见阴物或悲惨之事,曾有两次突发肢体抽搐,忽然喘促,平时饮食少思,食谷不香,二便尚调.诊查:面色F049白,表情沮丧,形体瘦弱,舌苔薄白、质偏淡,脉右手寸部浮缓、左手关部小弦.
作者:陆拯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脱疽指下肢气血周流受阻,脉络闭塞不通的疾病,属于中医外科疑难重症.唐汉钧教授从事中医外科30余年,运用通法治疗脱疽,取得了很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贾喜花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