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DNA甲基化与microRNA相互调控的研究进展

洪涛;何小东;万鑫

关键词:
摘要:表观遗传对小分子核糖核酸(microRNA)的表达方式以及肿瘤的诱发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microRNA受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等经典表观遗传机制调控[1],另一方面microRNA对DNA(脱氧核糖核酸)甲基化也能够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2].鉴于microRNA与DNA甲基化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共同作用,现阐述microRNA与DNA甲基化的相互关系在基因表达调控、肿瘤形成以及在抗肿瘤领域内应用研究的新进展.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柴胡皂苷d对阻塞性黄疸大鼠肝细胞游离钙及基质交联分子1的调控机制

    目的 观察柴胡皂苷d(SSd)对阻塞性黄疸大鼠胆汁酸代谢、肝细胞游离钙及基质交联分子1(STIM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10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阻黄组、阳性药物对照组、高、中、低剂量SSd组,同时各组随机分7、14、21d3个时段,每时段每组6只,建模成功后,分别连续给药7、14、21 d,于各时段末取肝组织和下腔静脉血标本,检测血清总胆汁酸(TBA);应用流式细胞仪通过荧光指示剂Fluo-3/AM测定肝细胞内钙离子浓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STIM1的mRNA表达.结果 阻黄模型建立7、14、21 d后,阻黄组血清TBA逐步增加,肝细胞游离钙平均荧光强度(MFI)值逐步上升,STIM1 mRNA表达逐步减弱;SSd治疗组7d末,与阻黄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TBA水平逐步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细胞游离钙MFI值逐步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IM1 mRNA表达逐步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21 d末各检测指标变化趋势与7d末相同.结论 SSd能降低血清TBA浓度,上调STIM1 mRNA表达,抑制肝细胞钙超载,从而减轻阻塞性黄疸大鼠肝脏损害.

    作者:戴维;陈念平;陈赛红;包仕廷;廖博懿;刘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快速检测结核杆菌DNA电化学传感技术的研究

    目的 构建DNA电化学传感器用于快速检测结核杆菌的新方法.方法 根据互补序列一段设计捕获探针,另一段设计信号探针,两段探针与互补链结合构建“三明治”电化学传感模式,结合酶的催化作用放大电化学信号,实现对靶序列的高灵敏检测.结果 在优化条件下目标链浓度(10 nmol/L)检测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5.0%(n=5);目标DNA在浓度为50 ~ 200 pmol/L范围内与电流值呈线性相关,回归方程:电流(I) =720.4 +93.6×浓度(c),r=0.9982,检出限为1.6×10-12 mol/L.结论 此方法构建的传感器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与良好的特异性.

    作者:洪国粦;刘银环;潘鸿锦;傅希;章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DNA甲基化与microRNA相互调控的研究进展

    表观遗传对小分子核糖核酸(microRNA)的表达方式以及肿瘤的诱发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microRNA受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等经典表观遗传机制调控[1],另一方面microRNA对DNA(脱氧核糖核酸)甲基化也能够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2].鉴于microRNA与DNA甲基化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共同作用,现阐述microRNA与DNA甲基化的相互关系在基因表达调控、肿瘤形成以及在抗肿瘤领域内应用研究的新进展.

    作者:洪涛;何小东;万鑫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钙离子对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

    目前,关于钙离子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已有少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钙离子与成骨细胞活性及成骨分化基因的表达都有密切关联[1],但对骨髓基质于细胞(BMSCs)成骨分化过程的影响报道尚少.我们采用柠檬酸钙作为钙源,添加到无钙培养基中配制不同浓度的含钙培养基,检测钙离子对BMSCs增殖及成骨分化的作用.

    作者:程少文;聂鹏飞;张伟;寇冬权;王伟;陈庆玉;林忠勤;彭磊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CXC趋化因子受体-4轴介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修复神经系统损伤的研究进展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作为一种治疗神经系统损伤的重要干细胞,可通过调节免疫、分泌神经营养因子以及分化成神经元等参与神经系统损伤的修复[1].BMSCs移植治疗神经系统损伤时,比较非损伤区域,会更多的归巢至损伤部位[2],提示可能有趋化因素介导BMSCs向损伤部位迁移,目前机制尚不明确,其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CXC趋化因子受体-4(SDF-1/CXCR4)生物轴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3-4].Paul等[5]发现BMSCs移植4d后,其趋化至骨髓损伤部位的数量仅为1.6%,而增加BMSCs的CXCR4受体表达后,可使其更多的归巢到损伤部位,促进神经系统损伤修复[6-7],表明对SDF-1/CXCR4的研究有利于解决BMSCs治疗神经系统损伤时低转移率的问题.现就SDF-1/CXCR4生物轴介导BMSCs迁移修复神经系统损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雷;程黎明;胡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抗体抑制慢性卡压后神经纤维化的研究

    目的 观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抗体对慢性卡压致神经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实验大鼠分为A、B、C3组.A组(假手术组):仅暴露坐骨神经;B组(单纯卡压组):依照Mackinnon建立坐骨神经慢性卡压模型设计的方法行坐骨神经套管卡压术;C组(卡压+抗体注射组):行坐骨神经卡压术,并在术中及术后3、6、9d定时注射CTGF多克隆抗体,A、B两组在相同部位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做对照.于术后2、4、6、8、10周取神经行电镜、免疫组织化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等检测方法分别检测不同时段卡压神经组织形态学变化及CTGF、Ⅰ型、Ⅲ型胶原蛋白(COL-Ⅰ、Ⅲ)含量.结果 坐骨神经单纯卡压组较假手术组CTGF、COL-Ⅰ、Ⅲ含量明显增多;CTGF多克隆抗体注射组神经形态学上纤维组织明显减少,COL-Ⅰ、Ⅲ含量降低,B组和C组神经中COL-Ⅰ mRNA表达量分别为:2周组(27.96±2.89、19.83±2.86)、4周组(32.29±3.58、24.18±3.17)、6周组(35.26±3.42、29.48±2.19),与单纯卡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周围神经慢性卡压后可致神经纤维化,CTGF在此纤维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CTGF抗体可有效抑制周围神经卡压后胶原合成,缓解慢性卡压后神经纤维化病变.

    作者:胡锐;陈振兵;贾中尉;孟繁斌;劳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大鼠腹主动脉瘤发生与骨桥蛋白及核因子-κB表达的关系

    目的 构建大鼠腹主动脉瘤模型并观察大鼠腹主动脉瘤中骨桥蛋白(OPN)及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探讨大鼠腹主动脉瘤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30只大鼠分为3组,每组10只,用酶灌注法灌注30 min构建大鼠腹主动脉瘤模型;测量动脉直径;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特殊染色检测主动脉的结构改变及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技术、Western blot法检测动脉组织中OPN、NF-κB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结果 成功构建大鼠腹主动脉瘤模型;腹主动脉瘤组术后直径扩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中层弹力蛋白明显减少,炎性细胞浸润程度显著增高;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OPN、NF-κB及MMP-2在腹主动脉瘤组中的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Western blot结果同样显示OPN、NF-κB及MMP-2在腹主动脉瘤组中的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OPN、NF-κB及MMP-2呈正相关.结论 在大鼠腹主动脉瘤模型中,OPN可能通过NF-κB途径上调MMP-2的表达,进而加速细胞外基质的降解,终导致主动脉瘤的发生发展.

    作者:童雪影;周洪莲;武亚丽;聂斌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三种鼠胰腺癌动物模型的建立

    目的 探索建立3种不同类型的鼠胰腺癌动物模型,基于核磁共振代谢组学技术发现鼠及人类胰腺癌的生物标志物.方法 模型1:人胰腺癌细胞株2×106个/只接种于裸鼠皮下,建立裸鼠皮下植入人胰腺癌细胞动物模型;模型2:取成模的皮下荷瘤鼠肿瘤组织,剪成1 mm3小粒后植入裸鼠胰体尾处被膜下,建立裸鼠胰腺原位植癌动物模型;模型3:将致癌剂7,12-二甲基苯并蒽(DMBA)混悬液以10 mg/100 g注入仓鼠胰腺体部被膜下,术组乙醇饮水,建立DMBA胰腺原位诱癌动物模型.结果 裸鼠皮下植入人胰腺癌细胞动物模型组成瘤率为100%;裸鼠胰腺原位植癌动物模型组成瘤率为90%;DMBA胰腺原位诱癌动物模型成瘤率为43% (13/30).结论 建立了成熟可靠的各种鼠胰腺癌模型.

    作者:欧阳东;黄鹤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超声检查评估对轻微胸腰段骨折患者脊柱后方韧带复合体的意义

    目的 使用超声检查对轻微胸腰段骨折患者脊柱后方韧带复合体(PLC)进行评估,了解超声对脊柱PLC的诊断意义和其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21名诊断为胸腰段骨折的患者胸腰段PLC进行超声检查,检查结果由包括2名脊柱外科医师和1名超声医师组成,对超声影像资料进行评估,同时对比相应患者超声影像与核磁影像差异.结果 21名患者韧间/棘上韧带内均发现异常回声,其中3名患者被诊断为棘上韧带断裂;85.7%的患者在损伤椎体棘突远端发现棘间韧带血肿信号,其中6名患者同时行核磁检查,结果发现超声检查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优于核磁检查.结论 超声对脊柱PLC的检查结果清晰可靠,同时简便易行,通过对诊断标准进行详细分类,可以成为胸腰段骨折患者后方韧带符合体诊断的“金标准”.

    作者:尹若峰;刘艳;赵建武;杨小玉;赵宝林;刘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靶向于人端粒酶逆转录酶的miR-138增强结肠癌细胞SW480对5-氟尿嘧啶的敏感性

    目的 观察miR-138对结肠癌细胞SW480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表达的影响,探讨miR-138模拟体mimic沉默hTERT在SW480对5-氟尿嘧啶(5-Fu)化疗药物敏感性中的作用.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50 nmol/L和10 nmol/L miR-138模拟体(mimic)转染SW480后hTERT的表达;5μl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抗体染色转染和未转染50 nmol/Lmimic的SW480,流式细胞仪检测1 mmol/L 5-Fu处理和未处理的细胞增殖;碘化丙锭(PI)单染和膜联蛋白Ⅴ(Annexin Ⅴ)-PI双染转染和未转染50 nmol/L mimic的SW480,流式细胞仪检测1 mmol/L5-Fu处理和未处理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状态.结果 miR-138 mimic在50 nmol/L和10 nmol/L时,hTERT表达率分别为(30.25±1.34)%和(60.03±2.78)%,而阴性对照组为(87.50±1.63)%;转染miR-138 mimic的SW480细胞组与非转染组Ki-67阳性细胞分别为(58.18±2.90)%和(83.45±2.41)%;sub-G0期分别为(27.33±1.70)%和(1.05±0.19)%;凋亡率达(29.50±2.27)%和(5.30±1.74)%;mimic转染组、5-Fu处理组和mimic转染与5-Fu联合组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61.00±1.73)%、(57.00±2.03)%和(23.00±1.24)%,sub-G0期细胞分别为(28.12±1.47)%、(34.87±2.01)%和(70.94±3.04)%;凋亡细胞比例分别为(32.15 ±2.76)%、(40.07±2.58)%和(80.84±3.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138 mimic可以抑制SW480中hTERT表达并增强SW480对5-Fu的敏感性.

    作者:曾祥勇;李伟;宋亚锋;吴川清;王继亮;王国斌;陶凯雄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人参皂甙Rb1在核因子NF-E2相关因子2/血红素氧合酶-1通路减轻肠缺血再灌注致急性肺损伤中的分子机制

    目的 探讨人参皂甙Rb1对肠缺血/再灌注致急性肺损伤的保护效应及核因子NF-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通路参与该效应的分子机制.方法 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组);肠缺血/再灌注组(I/R组);再灌注+Rb1组(I/R +Rb1组);全反式维甲酸(ATRA)+再灌注组(ATRA+ I/R组);ATRA+再灌注+Rb1组(ATRA+ I/R+Rb1组).采用肠缺血/再灌注模型,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Nrf2、HO-1表达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水平;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检测肺湿/干比及肺组织病理损伤评分.结果 与S组比较,其他4组Nrf2、HO-1蛋白表达,TNF-α、IL-6、MDA含量,肺组织湿/干重比及肺组织病理评分增高(P<0.05);与1/R组比较,1/R+ Rb1组Nrf2,HO-1蛋白表达,TNF-α,IL-6,MDA含量,肺组织湿/干重比及肺组织病理评分降低(P<0.05);与I/R+ Rb1组比较,ATRA+ I/R组,ATRA+ I/R+ Rb1组Nrf2、HO-1蛋白表达,NF-α、IL-6、MDA含量,肺组织湿/干重比及肺组织病理评分增高(P<0.05).SOD活性、IL-10水平与上述变化相反.结论 肠缺血/再灌注可引起急性肺损伤,人参皂甙Rb1后处理能通过激活Nrf2/HO-1通路减轻肠缺血/再灌注所致肺损伤.

    作者:杨进国;夏中元;赵博;江莹;胡兴云;孟庆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兔骨关节炎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与白细胞介素-1β表达及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 观察骨关节炎(OA)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与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及关节软骨细胞凋亡,探讨其在O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将20只中国大白兔随机分成正常组(A组)、实验组(B组),每组10只,A组未造模,B组采用Hulth法制成OA模型,4周后取胫骨平台关节软骨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末端标记细胞凋亡检测法分别检测关节软骨和滑膜中的MMP-1、3、IL-1β及软骨细胞凋亡指数(AI)的水平.结果 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B组关节软骨退变程度明显重于A组,符合OA关节软骨退变特征;通过检测MMP-1、3,IL-1β和AI,A组的结果分别是21.005±9.406、18.697±8.225、0.100±0.040和14.900±3.400,B组的结果分别是56.147±22.340、46.182±20.561、0.180±0.060和25.400 ±5.200;B组MMP-1、3和AI的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P<0.01),B组IL-1β水平高于A组(P<0.05).结论 MMP-1、MMP-3、IL-1β的表达及关节软骨细胞凋亡在OA发病机制中作用重要,其异常升高与OA关节软骨退变和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作者:胡阿威;喻爱喜;吴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半成熟树突状细胞在胚胎干细胞源性肝细胞移植中诱导耐受的研究

    目的 在小鼠胚胎干细胞(ESC)源性肝细胞移植中,应用半成熟树突状细胞(smDC)诱导免疫耐受.方法 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129小鼠ESC按前期方法向肝细胞诱导分化,129小鼠smDC亦按前期方法由骨髓单核细胞诱导获得.smDC注入BALB/C小鼠3d后,再将ESC分化的肝细胞移植入BALB/C小鼠肝被膜下.检测肝转氨酶、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IL)-2和IL-10水平变化,观察移植细胞生长及淋巴细胞浸润情况.结果 移植后7d,smDC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为212.58 U/L,较对照组512.27 U/L明显改善(P<0.05),7d和14 d外周血IL-10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IL-2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移植细胞存活率在14、21 d smDC组较对照组明显增高,CD4 +T细胞浸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 在ESC源性肝细胞异基因移植中,smDC预输注可诱导部分免疫耐受,有望作为一种良好的移植耐受原应用于ESC分化细胞移植研究中.

    作者:胡安斌;何晓顺;付必莽;商昌珍;闵军;蔡继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硝普钠对高胆固醇血症兔Oddi括约肌运动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外源性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对高胆固醇(Ch)血症兔Oddi括约肌(SO)运动的影响及对不同钾离子通道的作用.方法 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4-氨基吡啶(4-AP)实验组及盐酸四乙胺(TEA)实验组,给予高Ch饮食饲喂8周,通过等长张力记录方法,观察SO肌环对钾离子通道阻滞剂4-AP和TEA的收缩反应,并观察比较SNP对各组SO肌环的舒张作用.结果 SO肌环初始收缩平均波幅为(0.144±0.004)g,平均收缩频率为(10.8±1.1)次/min.累积浓度4-AP对SO肌环有收缩作用,收缩频率较对照组减低(P<0.05),以16 mmol/L为终质量浓度的4-AP组肌环对SNP舒张作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累积浓度TEA也可明显收缩SO肌环,收缩作用较对照组明显增强,收缩频率较对照组减低(P<0.05).以10 mmoL/L为终质量浓度的TEA组肌环对SNP舒张作用同样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外源性NO供体SNP可能部分通过钾(KV)及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KCa)通道发挥舒张SO肌环的作用.

    作者:谢斌;田雨;吴硕东;国星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Yes相关蛋白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下调对胃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

    目的 检测Yes相关蛋白(YAP)在人胃腺癌、胃腺瘤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YAP对胃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YAP在78例人胃腺癌、39例人胃腺瘤及46例正常人胃黏膜组织的表达.利用建立慢病毒小发夹RNA(shRNA)靶向YAP基因的胃癌SGC-7901细胞株,Western blot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蛋白表达水平.噻唑蓝(MTT)比色法和Transwell试验检测YAP下调对胃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结果 YAP在69.23%的胃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与正常胃黏膜(0.33 ±0.15)和胃腺瘤(0.42 ±0.20)比较,YAP mRNA在胃腺癌(1.74±0.46)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01).体外实验显示,YAP下调减少PCNA和MMP-2蛋白的表达,并抑制胃癌细胞增殖活性和转移能力.结论 YAP在人胃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YAP下调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作者:张靖;许志朋;朱金水;周洲;陈维雄;陈尼维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一种大鼠选择性门静脉分支结扎模型的建立

    目的 在显微镜辅助下建立一种大鼠选择性门静脉分支结扎(sPVL)模型,观察其对肝再生的影响.方法 模型组选择性结扎70%的门静脉;假手术组仅游离门静脉但不结扎.评估各组肝功能、肝脏指数、肝再生率和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30只大鼠成功实施sPVL手术.术后14 d,模型组未结扎叶肝脏指数达(90.36 ±0.21)%,与假手术组(34.39±2.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扎叶肝脏逐渐萎缩.谷丙转氨酶(ALT)水平于术后48 h达到峰值[(454.33±116.00) U/L],术后第7天回落至术前水平[(59.67 ±9.00) U/L].总胆红素(TBIL)和血清白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与假手术组比较,组织病理学染色示未结扎叶肝细胞体积增大,肝血窦明显增宽,中央静脉周围及汇管区均无明显胶原沉积;而结扎叶肝细胞明显萎缩,后期出现广泛的胶原沉积.结论 成功建立有效促进残肝再生的鼠sPVL模型,且该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

    作者:覃海泉;袁玉峰;孙江阳;张中林;何跃明;刘志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大鼠调节性树突状细胞的培养与生物学特性鉴定

    目的 培养大鼠调节性树突状细胞(rDC)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培养3种不同树突状细胞(DC):(1)通过加入1×10-6 mol/L地塞米松(DXM)获得未成熟DC (imDC);(2)通过加入1 mg/L脂多糖(LPS)活化获得成熟(matDC);(3)通过1×10-6 mol/L DXM预处理1 mg/LLPS活化获得rDC.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种DC表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量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rDC表现为部分成熟的细胞表型,细胞表面CD40表达较imDC组明显增加,CD86和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表达与imDC类似.rDC分泌产生白细胞介素(IL)-12、IL-10水平都显著高于imDC,但IL-12生成上调在很大程度上被DXM预处理抵消,因此,反映了机体免疫反应状况的IL-10/IL-12比值较后者有显著升高(1.15 ±0.33、0.43 ±0.08;P<0.05).结论 DXM预处理LPS活化可以诱导大鼠骨髓细胞获得rDC,表现为部分成熟的细胞表型,细胞表面CD40表达及分泌IL-10/IL-12比值较imDC组增高.

    作者:高晓燕;黄必军;丘惠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枝化状聚乙二醇交联去细胞瓣复合材料抗钙化性能研究

    目的 探讨枝化状聚乙二醇(PEG)交联去细胞瓣复合材料的皮下抗钙化性能.方法 N-丁二酸-S-乙酰基巯基乙二醇酯(SATA)巯基化修饰去细胞瓣,以相对分子质量为20×103的枝化状丙烯酰化PEG交联获得复合材料(PEG组).以戊二醛固定天然瓣(GA-NAV组)和戊二醛固定去细胞瓣(GA-DAV组)为对照.取3组瓣膜样本各18枚,植入新西兰白兔背部皮下,分别于2、4、8周取出行Von Kossa染色观察钙沉积,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钙含量.结果 GA-NAV组钙化发生快且进展迅速,2、4、8周的钙含量依次为(22.39±1.79)、(93.05±6.08)、(174.97±8.34) μg/mg,GA-DAV组钙化程度较轻,钙含量分别为(5.57±2.11)、(31.15 ±5.16)、(72.54±6.50) μg/mg,而PEG组未见明显钙化发生,对应钙含量仅为(0.46±0.07)、(1.68±0.10)、(2.92±0.25) μg/mg,相同时间点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分子质量为20×103的枝化状丙烯酰化PEG交联去细胞瓣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抗钙化性能.

    作者:胡行健;邹明晖;邓诚;史峰;史嘉玮;董念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死亡相关蛋白激酶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1)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DAPK1表达与肿瘤患者临床特征间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DAPK1在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高清晰度彩色图文分析系统(HPIAS)分析各组样本相对吸光度(A)值.结果 DAPK1在部分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宫颈癌组织中表达,相对A值分别为0.64±0.04和0.36±0.03,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PK1在正常宫颈组织均有表达(相对A值为0.89±0.03),且明显高于宫颈CNI和宫颈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淋巴结转移宫颈癌组织DAPK1表达(相对A值为0.39±0.03)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织(0.16±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APK1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结论 DAPK1表达降低可能与肿瘤的发生有关;DAPK1基因可能参与宫颈癌的侵袭与转移.

    作者:舒晓燕;袁明;王冬花;陈华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体外诱导甲胎蛋白抗原表位肽特异性T细胞的研究

    目的 体外诱导甲胎蛋白(AFP)158-166特异性T细胞,检测其对AFP+肝癌细胞的特异性杀伤能力.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及PCR-SSP法从20例健康志愿者中筛选基因型HLA-A0201阳性者,每例取外周血50 ml获取单核细胞,细胞因子贴壁黏附培养收获树突状细胞(DC).将DC负载HLA-A0201表位态AFP158-166后按1∶10比例与新鲜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增殖,噻唑蓝法检测其对HepG2、负载和未负载AFP158-166的T2细胞的杀伤能力.结果 成熟DC表面抗原CD83、CD80和CD86阳性率分别为(81.3 ±2.4)%、(92.8±1.4)%和(70.5 ±1.9)%.诱导的T细胞在效靶比40∶1时对HepG2、负载和未负载AFP158-166的T2细胞杀伤率分别为(61.1±3.4)%、(70.6±2.4)%和(16.3 ±2.7)%.结论 人外周血体外诱导的AFP158-166特异性T细胞可杀伤AFP+ HepG2和负载AFP158-166的T2细胞.

    作者:孙龙昊;章由贤;何向辉;章志翔;朱理玮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