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味六味地黄汤治疗口腔溃疡23例

姚兰英

关键词:口腔溃疡, 壮水制火, 六味地黄汤
摘要:口腔溃疡并不难治,但容易复发.临床上虽有心火上炎、胃火炽盛、中气不足、脾虚湿困、肝肾两亏等类型,但大多因于本虚标实,而尤以肝肾两亏、虚火上炎为常见,笔者运用滋肝益肾、壮水制火的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大大减低了复发率,现介绍于下.
浙江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午睡可预防冠心病等

    午睡可预防冠心病有关研究表明,午睡是正常睡眠和清醒的生物节律的表现规律,是保持清醒必不可少的条件.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辨治体会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肺胸疾病、肺血管病变或呼吸调节功能障碍,引起肺动脉高压,因而导致右心室扩大与肥厚的一种疾病.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及研究,我们发现在西药抗感染、扩张支气管、控制心衰等基础上,加用中医中药,尤其在缓解期治疗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既祛标实,又补本虚,容易达到治病求本的疗效.

    作者:张弘;徐志瑛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426例蓝紫舌探析

    蓝紫舌是临床中常见而又易被忽视漏诊的一种病理舌象.近15年来,我们在舌诊研究中共发现蓝紫舌患者426例,现将其临床观察及相关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王淑英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非酒精性脂肪肝胰岛素抵抗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脂肪肝患者存在着明显的高胰岛素血症,即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我们对符合B超诊断的85例非酒精性脂肪肝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BG)和血胰岛素(FIS),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以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IR)与中医不同证型之间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邓银泉;范小芬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加味六味地黄汤治疗口腔溃疡23例

    口腔溃疡并不难治,但容易复发.临床上虽有心火上炎、胃火炽盛、中气不足、脾虚湿困、肝肾两亏等类型,但大多因于本虚标实,而尤以肝肾两亏、虚火上炎为常见,笔者运用滋肝益肾、壮水制火的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大大减低了复发率,现介绍于下.

    作者:姚兰英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增液汤加味治疗结肠黑变病

    结肠黑变病系结肠粘膜大量棕黑色素沉积引起的非炎症性病变,临床少见.以便秘、腹胀、下腹部隐痛、纳呆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结肠镜检查可确诊.笔者自1998年以来,应用增液汤加味治疗此病4例,收效满意.4例中,男女各2例,年龄在54~66岁之间,病程4~7年.均因习惯性便秘,长期服用大黄、番泻叶等泻药,致使阴津大亏,来诊时均有程度不同的阴虚燥热证候,故选用增液汤加味治疗.

    作者:周奚钟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四逆五花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08例--附吗叮啉治疗45例对照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其发病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也缺乏针对性的药物治疗.近几年来,我们采用中药四逆五花汤为主,并随症加减治疗FD108例,与吗叮啉治疗的45例对照观察,获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振华;高望望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化坚散合小金丹治疗瘢痕疙瘩28例

    1996年1月~2000年3月,我们应用自拟化坚散合小金丹治疗瘢痕疙瘩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李毅;韩文彬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论大黄在不同剂量中的不同药理与应用

    在中药调剂学中,中药的剂量对临床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其用量的大小往往悬殊较大,许多中药的功效、药理作用及副作用均会随着剂量的不同而变化.现举大黄为例,阐述如下.

    作者:金琦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金水六君煎对哮喘缓解期患者免疫及肺功能的影响

    近年来,对哮喘的研究在病因病机、临床症状控制及疗效机理诸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临床中对该病缓解期的观察治疗甚少,有鉴于此,笔者采用金水六君煎内服,对32例此类患者的免疫功能(主要观察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与肺功能的相关指标进行观察,并与另30例缓解期未服药、发作时予用舒喘灵气雾剂的患者对照,兹将有关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玉霞;梁济乐;楚中华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邓铁涛治疗中老年消渴的经验

    邓铁涛老中医治疗消渴,既崇经典之理,又有发微之阐,辨证用药,独具一格,特别是对中老年消渴病人,应用六味地黄丸治疗,每获良效.现总结其经验如下.

    作者:温子龙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扶正抑瘤汤治疗晚期肝癌42例临床观察

    肝癌是目前临床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近年来,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作者:傅理琦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玄麦甘桔汤治疗ACEI类药物性干咳22例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已广泛用于各种程度和各种类型的高血压治疗.但它可引起一些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不良反应.如持续性干咳.据国外有关资料报道:约10%的女性高血压病人服用ACEI类药物后出现咳嗽,男性约为女性的1/2.笔者在临证过程中,运用玄麦甘桔汤治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引起的干咳,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飞静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针刺经验穴扭伤穴治疗急性腰扭伤500例--附常规针刺治疗100例对照

    急性腰扭伤是针灸门诊中常见病之一.笔者自1984年以来,采用针刺经验穴扭伤穴治疗500例,并与常规取穴治疗100例进行对比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义贵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0例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由于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病变造成其起搏和(或)冲动传导障碍而引起一系列心律失常,重要器官慢性或急性供血不足的临床综合征.笔者自1994年1月至1999年3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3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建新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茯苓泽泻汤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26例--附西沙比利治疗20例对照

    近几年来,笔者采用《金匮要略》中茯苓泽泻汤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26例,收到较好的疗效.并附西药西沙比利治疗的2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海飞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深刺秉风与臂鐻治疗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32例--附常规针灸治疗25例对照

    笔者根据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发生的解剖位置、病理机制,再通过临床实践,发现针刺秉风、臂鐻两穴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亚秋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寓意草》用药特点浅析

    《寓意草》是明代名医喻嘉言所著.喻氏长期从事临床,研究医学,医名卓著,冠绝一时.考症用药,有独到之处.《寓意草》通过大量医案,阐明用药特点,现浅析于下.

    作者:于荣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清开灵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1例

    清开灵注射液为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的功能.随着本品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清开灵注射液致毒副反应的案例时有报道.笔者对我院1998年至2000年使用清开灵注射液的病例500例进行回顾整理,发现有11例病人发生过敏反应,现小结如下.

    作者:朱立刚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金匮肾气丸药理研究进展

    金匮肾气丸的药理研究工作,目前不但进展较快,而且取得了可喜成绩.今综述如下.

    作者:张家玮;张爱林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浙江中医杂志

浙江中医杂志

主管: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