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凯;庄一渝;陈钢
目的 探讨急诊科女性护士付出获得不平衡现状的预测指标,为提出针对性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 ,便利选取南通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49名急诊科女性护士为研究对象,用一般资料问卷采集社会人口学特征,用付出一获得不平衡量表对其付出获得不平衡现状进行调查.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诊科女性护士付出获得失衡现状的影响因素,用ROC曲线评价不同指标对急诊科女性护士付出获得失衡的预测能力及佳界值.结果 249名急诊科女性护士中143人(57.43%)存在付出获得不平衡,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月收入<4 000元、本科学历、轮夜班、合同制和高超负荷是急诊科女性护士付出获得失衡的危险因素(P<0.05).综合多指标的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901,界值为0.43,灵敏度为91.7%,特异度为67.0%,阳性似然比为2.780,阴性似然比为0.120,优于单一指标.结论 急诊科女性护士付出获得不平衡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作者:陈天喜;沈红五;崔秋霞;顾玉慧;姜丽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总结1例脊髓圆锥部髓内肿瘤术后放疗期并发神经源性直肠、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康复护理.护理重点为及时评估神经源性直肠和神经源性膀胱的症状及处理效果,做好心理护理,与患者及家属建立共同参与型护患关系,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预防压力性损伤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止肢体废用性萎缩.患者经治疗、护理,神经源性直肠及神经源性膀胱临床症状缓解,完成放射治疗后出院,住院时间56 d.
作者:刘思语;朱云霞;费珍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总结磁性理念下科室“护理委员会”组织架构的创建.以磁性理念为模型,在科室范围内创建了6个“护理委员会”组织架构,为护士创造平等沟通、自主决策、共同管理的护理实践环境.实施2年多来,6个“护理委员会”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护士离职率为零,患者满意度得到了提升,护理缺陷率控制在0.2‰以下.
作者:冯佳;俞申妹;金静芬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呕吐是一常见临床症状,多因消化系统本身病变所致,也可因消化系统以外的全身性疾病导致.对频繁、严重呕吐患者特别是大量呕血患者,需密切观察病情、统计呕吐量,为治疗提供依据,此外,呕吐物的现场处置对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也极为重要.呕吐出的血液及体液中可能含有患者体内一些具有传染性的病原体,如不能及时妥善处置,易造成感染性疾病的传播.有研究显示,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频繁接触患者的体液、血液,面临巨大的执业感染风险[1-3].2016年2月,笔者设计了呕吐物收纳袋,并在临床试用,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章静;冯敏萍;张娅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总结43例硬膜外麻醉下足月单胎臀位外倒转术的护理.护理措施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各项术前准备,术中做好手术配合,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胎心,做好紧急情况的处理,术后严密监测母婴情况,观察并发症情况,做好健康教育.32例成功纠正为头位,成功率为74.4%,11例未能纠正为头位,其中2例出现胎儿宫内窘迫、1例出现胎膜早破、2例腹痛明显、4例未能推动胎儿、2例宫缩频繁.43例患者分娩孕周38~41周,其中31例经阴道分娩、12例行剖宫产术,母婴结局良好.
作者:周梦丹;周临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骨髓腔输液联合中心静脉置管在成人危重症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8例急诊危重症患者按就诊顺序采用随机号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采用骨髓腔输液联合中心静脉置管,对照组予中心静脉置管.结果 观察组输液通道开通时间、首次给药时间、血压回升及心率恢复时间、4h内抢救效果、中心静脉置管一次成功率及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成人危重症患者急救中经骨髓腔输液联合中心静脉置管可提高抢救效率.
作者:金艺;林文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分析1起颈内静脉置管导丝遗留事件的原因.成立根本原因分析小组,对科室授权管理、颈内静脉置管流程及应急处置的全过程进行检视,应用叙事时间表、鱼骨图、五问法等管理工具,剖析颈内静脉置管导丝遗留事件的根本原因并提出改善对策与防范措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并为医院管理者提供借鉴.
作者:郑冬梅;王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患儿行水合氯醛灌肠后不同肛管留置时间的镇静效果.方法 将240例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肛管留置0 min组、肛管留置5 min组、肛管留置10 min组、肛管留置15 min组各60例,在实施10%水合氯醛灌肠后分别立即拔除肛管及留置肛管5 min、10 min、15 min.结果 肛管留置15 min组有灌肠液外溢例数较其他3组少(P<0.05);肛管留置10 min组和肛管留置15 min组镇静有效率明显高于肛管留置0 min组和肛管留置5 min组(P<0.05).结论 患儿水合氯醛灌肠后肛管留置15 min有助于提高镇静效果.
作者:何朗朗;徐景霞;周朱瑛;潘晓琤;章赛春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中医定向透药法联合针灸治疗肺结核盗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8例肺结核盗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穴位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法治疗.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8.4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57.81%,观察组出汗程度视觉模拟评分、盗汗及其他伴随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定向透药联合针灸治疗肺结核盗汗疗效较好.
作者:杨寅;孔晓华;崔岩飞;甄利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婴幼儿氧疗的效果不仅与吸氧流量、患儿的低氧状况及低氧类型有关,更与患儿的吸氧方式有关.目前,儿科没有专用的婴幼儿吸氧装置,临床使用的是成人吸氧管,成人氧气管鼻塞无法放进婴幼儿鼻腔内,吸氧效果不佳,而且吸氧管等物品与婴幼儿触碰会引起婴幼儿的不适,婴幼儿会抓扯吸氧管,使鼻导管脱落,导致无效吸氧.如果采用面罩吸氧的方式,面罩的固定会引起婴幼儿的不适,也存在二氧化碳的回吸问题.氧帐的吸氧方式存在氧浓度降低,医护人员和家属观察监护困难等不足.有报道0~3岁婴幼儿患者因鼻导管脱落导致无效吸氧的发生率几乎达到了100%[1].为克服这些不足,本院儿科自制一种婴幼儿吸氧装置,以减少婴幼儿的不适感和无效吸氧的发生率.本设计已取得国家新型实用专利.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蔚;徐华;沈宋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危重症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流行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对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住院的63例危重症新生儿进行连续7 d 297例次的前瞻性观察,记录患儿医用粘胶产品的使用情况及相关皮肤损伤发生情况,同时收集患儿临床资料,分析相关性.结果 危重症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平均日现患率和发病率分别为25.59%及15.87%,每千个产品日现患率和发病率分别为30/1000产品日及21/1000产品日;损伤类型以表皮剥脱(82.83%)及皮肤撕裂伤(10.10%)为主;部位以躯干部(40.40%)及面部(39.39%)为常见;相关产品所占比例较高的分别是固定用透明贴膜(35.35%)、心电监护电极片(31.31%);危重症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危险因素是温箱温度(RR=1.963,95%CI:1.071,3.598).结论 危重症新生儿发生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风险较高,应重点关注住院时间久、使用高危产品及产品在特殊部位的患儿,在保证患儿治疗的基础上尽量将温箱温度控制在合适范围内,以降低发生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风险.
作者:王丹;夏玮;徐红贞;陈朔晖;诸纪华;程晓英;罗飞翔;陈璐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在预防高压氧所致耳气压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例高压氧治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进高压氧舱前5 min使用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喷鼻,对照组使用麻黄碱呋喃西林滴鼻液滴鼻,连续用药3d,比较两组患者耳气压伤发生情况、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发生耳气压伤5例(5%),对照组发生耳气压伤18例(1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2例(2%),对照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11例(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预防高压氧致耳气压伤的临床效果优于麻黄碱呋喃西林滴鼻液.
作者:王美云;孙珍儿;蒋群莲;裴茂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深入了解专科护士的工作体验,为今后专科护理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浙江省内符合纳入标准的10名专科护士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面对面的半结构式访谈,并用Colaizzi现象学资料七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并提炼主题.结果 专科护士的临床工作体验可归纳为3大主题:经验感受方面,职业认同方面,发展困难方面.结论 专科护士的发展促进了护理行业的整体提升,获得医护及病患的认可,实现自身的职业价值;同时,目前专科护理的发展亦需要相关方面的重视以及制度支持,为其提供实质性的帮助,从而促进专科护理的长远发展.
作者:吴雪晶;沈翠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总结基于分层管理模式下护士绩效考评与分配方案的应用体会.成立护理绩效考核小组,建立《分层管理模式下护士绩效考评与分配方案》,经培训后在全院临床科室实施.实施《分层管理模式下护士绩效考评与分配方案》2年来,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降低了护士离职率,有利于医院的持续、稳定发展.
作者:严平;雷冬英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颈椎后路手术中运用不同方法 固定马蹄型硅胶睹喱垫与颈椎头架对减少护理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90例颈椎后路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用布胶固定马蹄型硅胶睹喱垫与颈椎头架,观察组使用医用石膏衬垫固定马蹄型硅胶暗喱垫与颈椎头架.结果 皮肤压痕红斑发生率观察组8.9%,对照组4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皮肤破损、变态反应、皮下血肿发生率观察组均为0,对照组分别为4.4%、2.2%、2.2%.结论 使用医用石膏衬垫将马蹄型硅胶啫喱垫固定在颈椎头架上可以减少因手术体位引发的皮肤并发症,保证手术患者安全.
作者:沈芳杰;徐爱君;董伟鑫;翁海明;郑绍飞;王建林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我国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相关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了解当前研究热点,探讨未来发展趋势,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 ,对万方、中国知网和维普数据库中收录的80篇与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相关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国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文献量逐年增长,分别发表于36种期刊,其中《护理研究》发文多;第一作者来自全国20个省/直辖市的研究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文多;研究以描述性研究中的横截面研究为主,纵向研究、质性研究及干预性研究较少.结论 目前我国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处于起步阶段,仍需加强研究设计,拓展研究领域,促进相关研究的进展.
作者:苏怡;方桂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肝移植是国际上公认的治疗终末期肝病唯一有效的方法[1].肝移植手术虽然越来越成熟,但是由于肝脏手术的复杂性、供体的稀缺性,保障围手术期患者医疗质量和安全尤为重要.肝移植护理是肝移植围手术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观、科学、敏感的质量指标体系不仅可以有效地评价护理质量,而且能正确地帮助与指导临床护理工作者针对问题进行持续质量改进[2-3].本文就国内外肝移植护理质量指标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郑彩霞;冯志仙 刊期: 2019年第02期
总结1例主动脉夹层孕妇急诊行Bentall术联合剖宫产术后出现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术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及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治疗的护理体会.实施的主要护理措施是密切配合医生进行体外膜肺氧合的建立,做好体外膜肺氧合的管道管理,监测患者病情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做好液体管理,预防及对症处理出血、血栓、下肢缺血、感染等并发症.经治疗和护理患者各指标显示脏器整体恢复良好,入住ICU 22 d转至普通病房.
作者:叶卫国;夏柳勤;朱明丽;胡玲琳;蔡丰林 刊期: 2019年第02期
总结1例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累及直肠全层行直肠切除、回肠末端造口患者的护理.主要护理措施是做好造瘘口护理、静脉炎护理、营养支持、预防血栓及留置导管护理、心理护理等.经治疗和护理患者治愈出院.
作者:吕永利;李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健康素养(health literacy)是健康教育是否有效的因素之一.研究证明,个体健康素养水平的高低与健康结局相关[1].国外对健康素养的研究不仅对低健康素养人群进行评估,而且通过组织建设和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升医护人员对健康素养的认识,采取干预措施,使服务对象能够更好地获得健康相关知识和技能,促进健康.2013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9.48%[2].
作者:钱颖;杨丽黎;蒋小芳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