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雾化理疗在促进乳汁分泌中的应用研究

谢春芳;金萍

关键词:母乳喂养, 乳汁分泌, 中药雾化理疗, 乳房护理
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雾化理疗对促进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将80例经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乳房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药雾化理疗.产后3 d观察两组产妇乳房胀痛 、泌乳量及新生儿体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乳房胀痛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泌乳量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乳房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中药雾化理疗可减轻乳房胀痛,促进乳汁分泌.
护理与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行髂内动脉球囊置管术的护理体会

    总结双侧髂内动脉球囊置管术用于77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的护理体会.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及各项准备,球囊留置期间做好导管维护,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取宫腔碘仿纱条的护理,加强球囊导管拔管后护理.77例患者术中行子宫次切术6例 、子宫全切术11例,术后子宫全切1例;均愈合良好,痊愈出院.

    作者:徐凌燕;吴天霞;项珍珍;尹秀秀;叶彩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JCI评审标准患者服务章节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总结JCI医院质量评审标准中患者服务章节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将患者服务章节的标准要求纳入护理质量考核标准中,通过建章立制 、培训 、督察指导,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经过10个月实施,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由原来69.5% 上升至88.3%,护士对专科知识知晓率由原来52.5% 上升至77.0%.

    作者:唐晓雯;顾建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干预前后采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改良Bathel指数对患者进行评价,干预8周后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干预8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改良Bathel指数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85.0% 、对照组55.0%,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有较好的疗效,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兰长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成人气管插管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危险因素的系统评价

    目的 系统评价成人气管插管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非计划性拔管的评估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PubMed、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等数据库.纳入关于成人气管插管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研究的中英文文献,采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证据等级与质量评价标准对相关文献等级与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共纳入49篇有关成人气管插管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文献,其中IB级1篇 、ⅡA级1篇 、ⅡB级6篇 、ⅢA级30篇 、ⅢB级7篇 、IVA级4篇.危险因素:患者相关的危险因素有躁动/谵妄 、意识水平 、疾病种类和严重程度 、其他因素(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 、男性)等;护理相关的危险因素有气管导管的固定方法 、床边监测减少 、护理操作程序 、护患比例及护士经验;镇静相关的危险因素有镇静不充分 、镇静药物;身体约束具的使用和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高危时间段.结论 通过系统评价形成的成人气管插管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合理性,但需要进一步完善.

    作者:高露青;黄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物品管理研究进展

    在医院内 ,患者因为检查 、治疗或入住专业病房等原因 ,需要进行转运 ,这一过程被定义为院内转运(intrahospital transport ,IHT )[1] . 成人 、儿童重症监护室患者及急诊室危重患者 IHT 过程存在风险[2 - 9] ,研究发现转运物品为 IHT 风险之一[2 ,7 -8 ] .

    作者:邹翼霜;黄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供精人工授精女性心理状况研究进展

    供精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 by do-nor ,AID)是将供精者的精子通过非性交方式置入女性生殖道内 ,以期达到妊娠目的的一种辅助生殖技术[1] . 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有近百万不孕症家庭需要借助 AID 手段达到生育目的[2] . 但由于精子来源并不是接受 AID 夫妇的男方 ,所以 AID 助孕妇女的心理负担比其他不孕症更加明显和复杂 ,诸多的经济 、社会 、婚姻 、家庭问题造成其抑郁的情绪状态[3 ] .

    作者:吴淑芳;邢兰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呼吸训练器-三球仪负荷呼吸训练联合选择性呼吸操训练对颈髓损伤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呼吸训练器-三球仪负荷呼吸训练联合选择性呼吸操训练对颈髓损伤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将4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予选择性呼吸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呼吸训练器-三球仪负荷呼吸训练.入组时及训练12周后观察患者的肺功能(包括肺活量% 、用力肺活量% 、第1秒用力呼气量%).结果 经12周的训练后,观察组肺功能水平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训练器-三球仪负荷呼吸训练联合选择性呼吸操训练对颈髓损伤患者具有协同作用,能提高患者的肺功能水平.

    作者:王红春;周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属实施支持性心灵关怀干预的效果研究

    目的 观察支持性心灵关怀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属提高支持程度和改善心理状况的效果.方法 将153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属采用随机字母表分为观察组(76人)和对照组(77人),对照组家属给予常规的心理咨询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支持性心灵关怀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家属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照顾者压力量表 、疲劳评定量表 、抑郁自评量表 、焦虑自评量表分值.结果 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家属领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家庭支持维度 、朋友支持维度 、其他支持维度评分分别为(27.15±3.69)分 、(25.83±3.68)分和(26.23±3.57)分,照顾者压力量表评分(52.18±4.40)分,疲劳评定量表评分(74.43±8.61)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56.86±0.74)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58.45±0.42)分,均优于干预前,也优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持性心灵关怀干预能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属的社会支持程度,减轻其照护压力和疲劳感,改善其抑郁 、焦虑等负性情绪.

    作者:连芬;吴靖;朱晓影;蒋晓珍;沈华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舟山地区PICC置管患者及家属对导管周围血栓认知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 调查PICC置管患者及家属对导管周围血栓知识的了解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导管周围血栓知识问卷对舟山地区PICC置管患者55例及家属68人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与家属对导管血栓知识的认知率均较低,但患者得分高于家属.经二项分类非条件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的认知受高年龄 、低文化程度 、居住地为各岛屿和第1次置管的影响;家属的认知受性别(男性)、高年龄 、低文化程度及居住地为各岛屿的影响.结论 PICC置管患者及家属对导管周围血栓认知率较低,受多种因素影响.

    作者:潘海燕;袁惠萍;张维珍;邹丽芳;陆丽娜;郑小君;王信娟;颜波儿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小儿经皮内镜下胃造瘘置管术7例的护理

    总结7例患儿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置管术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造瘘管的护理 、营养治疗的监测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7例置管后16~41 d携管出院,体质量增长2.4% ~16.8%,平均6.8%.门诊随访,1例置管后313 d行拔管及关瘘术,预后良好;1例3周后由重度营养不良改善为中度营养不良;5例随访1~3月,家庭营养治疗进展顺利,营养状况较前明显改善.

    作者:沈倩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尿路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担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尿路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的负担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生活自理能力测评量表对54例患者进行调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Zarit负担量表 、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及照顾者照顾能力问卷对54名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54名主要照顾者Zarit负担量表测评值5~76分,平均(29.90±11.55)分.主要照顾者患有慢性疾病 、患者医疗费用支付方式 、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家庭关怀指数 、照护能力是照顾者负担的影响因素.结论 尿路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担较轻,受较多因素影响,加强患者及照顾者护理能力 、提高照顾者支持度等,可改善照顾者的负担水平.

    作者:林宁;林小丹;陈淑珠;江平;朱素云;林峥;吴玉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重度癌痛患者误服超大剂量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致呼吸抑制的抢救与护理

    总结1例重度癌痛患者误服超大剂量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致呼吸抑制的抢救与护理.抢救和护理要点:快速评估患者,做好给氧护理,正确使用纳洛酮,重视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的给药护理,做好痛敏现象的预见性护理,加强心理护理,重视出院指导,定期电话随访.经治疗和护理,患者意识清醒,呼吸正常,生命体征平稳,疼痛控制良好,顺利出院.

    作者:黄珍珍;吴慧莉;丁群芳;季晶晶;李振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住院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现况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调查分析住院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现状,为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108例发生深静脉血栓的住院患者资料,统计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并分析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年龄 、科室 、发生部位 、手术情况 、风险评估及预防护理等现状.结果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院内发生率为0.09%,发病年龄>44岁的患者占87.0%,主要分布在骨科 、急诊监护后病区 、中医康复病区,好发部位为下肢,住院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易发生于卧床期间,深静脉血栓的风险评估率仅25.0%,基本预防措施 、物理预防措施和药物预防措施的实施率分别为37.0%(40/108)、19.4%(21/108)、31.5%(34/108).结论 临床上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评估率较低,预防措施实施率较低,护理的关键是规范风险评估流程,落实预防措施.

    作者:柏敏;徐双燕;方萍萍;金静芬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疾病管理在降低肺癌术后肺部并发症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疾病管理对降低肺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103例肺癌手术患者按实施疾病管理前后分组,2015年6月至12月46例为对照组,2016年1月至6月57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疾病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二次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肺部感染及肺不张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疾病管理能有效降低肺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魏雯;张雯;曹晓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末梢门静脉栓塞计划性肝切除术的护理

    总结4例末梢门静脉栓塞计划性肝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做好患者体位安置和活动护理,重视患者的睡眠和营养,密切关注胸腔积液 、胆漏 、谵妄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严密监测肝功能的变化,做好带管出院患者的健康宣教.4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康复出院.

    作者:王慧;徐虹霞;叶志弘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Workshop培训模式在ICU护士呼吸机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Workshop培训模式在ICU护士呼吸机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5名ICU护士按考核成绩分成基础班和提高班,采用Workshop培训模式,根据护士呼吸机使用能力拟定培训内容,导师采用边讲解边演示的方式,通过设计不同病例让学员反复模拟练习.比较实施前后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结果 护士培训结束后理论考核成绩及操作考核成绩较培训前明显提升(P<0.01).结论 Workshop培训模式可有效提高ICU护士呼吸机培训成绩.

    作者:李世英;郑秋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穴位热熨改善肿瘤患者化疗相关失眠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穴位热熨干预肿瘤患者化疗相关失眠的效果.方法 将10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失眠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自制艾盐包热熨三阴交 、涌泉穴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中主观睡眠质量 、入睡时间 、睡眠效率 、睡眠障碍及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穴位热熨能更好地改善肿瘤患者化疗相关失眠症状.

    作者:于晓侠;江铃霞;徐利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肉毒毒素注射中毒的临床护理

    总结13例肉毒毒素注射中毒患者的护理.护理重点是加强病情观察,重视给药护理,做好患者的安全护理及呼吸道 、消化道的护理,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做好康复训练指导.13例患者平均住院14 d,均恢复良好,未发生并发症及后遗症.

    作者:李响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高血压脑出血昏迷患者呼吸道管理

    总结67例高血压脑出血昏迷患者呼吸道管理要点.呼吸道管理包括呼吸功能紊乱患者气道管理 、气道分泌物管理 、呼吸道梗阻预防 、呼吸道屏障管理.67例患者经积极抢救 、严格气道管理,恢复良好45例,差17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3例.

    作者:张燕;杨海萍;李海珊;纪金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皮肤按摩持续时间对减轻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后疼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减轻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后疼痛的佳皮肤按摩持续时间.方法 对100例患者进行连续5 d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每天1次 、每次注射部位不同 、每次注射前按摩持续时间不同的自身对照研究,注射前行局部皮肤按摩0 min、2 min、3 min、5 min、10 min,评价每次注射后疼痛情况.结果 不同按摩时间患者注射部位疼痛的单因素分析,组间SS=1049.908,MS=262.477,F=208.15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注射前按摩0 min分别和2 min、3 min、5 min、10 min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注射前按摩2 min分别和3 min、5 min、10 min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注射前按摩3 min分别和5 min、10 min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注射前按摩5 min和10 min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减轻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后疼痛佳皮肤按摩持续时间为3 min.

    作者:朱志萍;王瑛;杨筱英;归令燕;程宁宁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护理与康复杂志

护理与康复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