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假饲联合早进食半流质饮食对改善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潘雨萍;冯素文

关键词:营养状况, 低钾, 假饲, 饮食管理, 妇科, 腹腔镜
摘要:目的 探讨假饲(咀嚼口香糖)联合早进食半流质饮食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营养的影响.方法 将234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咀嚼组78例、半流食组77例和流食组79例.流食组患者按传统方法于术后6h进食流质,肛门排气后进食半流质,排便后进普通饮食;半流食组患者于术后6h进食半流质,排便后进普通饮食;咀嚼组患者麻醉清醒后开始咀嚼无糖口香糖,其余同半流食组.比较3组患者术后1d的血钾值和术后2d的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值.结果 咀嚼组与半流食组患者术后2d视黄醇结合蛋白值高于流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咀嚼组优于半流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咀嚼组与半流食组患者术后1d低钾血症发生率低于流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咀嚼组与半流食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给予假饲联合早进食半流质饮食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术后低钾血症的发生.
护理与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合并迷走右锁骨下动脉畸形8例腔内修复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结8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合并迷走右锁骨下动脉畸形患者行腔内修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护理措施主要是术前做好专科查体、心理护理、疼痛护理,控制血压、心率,评估肾脏功能,预防夹层破裂发生,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做好一期颈部血管重建术后护理及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的护理,密切观察术后有无脑缺血、急性上肢动脉缺血和脏器缺血表现,警惕和预防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组2例直接行腔内修复术,6例患者一期先行颈部血管重建术,其中5例采用杂交技术、1例采用“烟囱”技术,再二期实施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术后并发内漏、体温升高伴胸腔积液1例,右上肢肌力下降伴间歇性跛行1例,6例患者术后随访无内漏、夹层复发.

    作者:俞青;麻朋艳;张钿钿;章丹丹;王晓燕;詹蕾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门静脉支架联合125Ⅰ粒子条加化疗栓塞治疗肝癌伴门静脉癌栓26例护理

    总结26例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行门静脉支架联合125Ⅰ粒子条植入加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的护理.护理措施是治疗前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和进行屏气训练,治疗中做好疼痛护理和粒子核对,加强健康宣教,做好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家属的辐射管理.26例患者均完成介入治疗,治疗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顺利出院.

    作者:应华杰;陈黎明;卞丽芳;徐鹭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思维导图在断指再植患者术后健康宣教的应用

    随着显微技术的改进,断指再植术已经成为手指离断伤佳治疗方法.再植术终恢复效果,除了与患指损伤情况、手术操作等因素有关外,还与术后护理及患者的配合程度密切相关[1],需要患者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自护知识,尽快知晓并全面掌握断指再植术后日常注意事项、疼痛、血运观察及功能锻炼等方面的情况[2].

    作者:丁燕娜;朱春燕;李文娟;董美媛;袁惠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骨盆骨折大出血介入治疗时CO2-DSA的护理配合

    总结CO2-DSA在急诊骨盆骨折大出血介入栓塞治疗中的护理.护理重点为治疗前积极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患者行气体造影检查的顾虑;治疗中配合介入科医生抽取纯CO2及协助变换佳造影体位,严密监视心电监护仪,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给予相应处理;治疗后注意观察脉搏氧饱和度等变化,保持病房空气流通.28例行CO2-DSA造影患者治疗过程顺利,均无明显并发症.

    作者:蔡雅娟;余景武;沈国鑫;唐杰;苏佩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护理研究生职业期望与职业倦怠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研究护理研究生的职业期望与职业倦怠情况,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浙江、安徽、河北、江西、山东、陕西、山西8省12市的71名护理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选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职业期望量表、职业倦怠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研究生职业期望较高,其中内在价值维度分值高,其次为声望地位及稳定性因素维度,而外在价值维度的分值相对较低.护理研究生职业倦怠现象严重,各维度按分值高低依次为讥诮态度维度、情感枯竭维度、降低自我效能感维度.职业期望各维度直接负向作用于职业倦怠各维度,即:职业期望越大,职业倦怠的现象越严重.结论 护理研究生职业期望较高,职业倦怠现象严重.

    作者:吕慧;张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心血管疾病康复管理新进展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1],严重威胁我国国民的健康.CVD康复[2]是指通过多学科合作,采取综合干预手段,包括药物、运动、饮食等方面的管理,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帮助患者培养并保持健康的行为,控制CVD的各种危险因素,使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恢复到佳状态,延缓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降低CVD发病率和病死率,在延长患者寿命的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徐云云;黄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抚触联合俯卧位促进早产儿胃肠动力的研究

    目的 观察抚触联合俯卧位对促进早产儿胃肠动力的效果.方法 将80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予抚触联合俯卧体位,对照组予小剂量红霉素3~5 mg/(kg·d)应用,连续5~7 d.观察两组早产儿每天牛奶摄入量、胃潴留量、体质量增长情况、喂养不耐受持续时间、静脉营养时间以及其他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早产儿每天摄入奶量、潴留量、每日体质量增长量、喂养不耐受持续时间、静脉高营养时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抚触联合俯卧位能有效促进早产儿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高小燕;吴小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认知行为疗法对减轻老年患者术前焦虑的效果

    目的 观察认知行为疗法减轻外科择期手术老年患者术前焦虑的效果.方法 将60例患者按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h的S—AI分值及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监测值.结果 观察组术前1 hS—AI评分及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监测值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有助于减轻老年患者术前焦虑.

    作者:乐凌;方仕婷;王卫红;朱爱珍;王晓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全身麻醉复苏延迟238例患者的护理

    总结238例全身麻醉复苏延迟患者的护理.主要护理措施是严密观察病情,做好血流动力学改变、躁动、呼吸遗忘、舌后坠、低体温等并发症的护理,确保患者安全渡过麻醉复苏期.3例患者送入ICU继续治疗,1例术后出血送回手术间外科止血,234例安全复苏送回病房.

    作者:梅伟乐;缪彩龙;杨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产NDM-1肠杆菌科细菌感染1例的传播控制与护理

    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Ⅰ(New Delhimet-allo-beta-lactamase-1,NDM-1)是一种新近发现的金属β内酰胺酶,产NDM-1肠杆菌科细菌对包括碳青霉烯类的所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仅对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敏感[1],且感染者病死率较高,给临床医疗及感染防控造成了严重威胁.

    作者:庞卫林;金爱云;蔡芳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安全隐患书面征询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总结安全隐患书面征询应用于手术室安全管理的效果.采用探索式提问的方法,向科内各级护理人员进行手术室安全隐患书面征询,并进行归纳、讨论和持续质量改进.经过2年的实践,共收集问题27个,完成各类持续质量改进19项:Ⅰ类切口的感染率从0.309%下降为0.217%,且无特殊感染的发生;不良事件发生率近1年已下降为0.

    作者:李明香;刘学英;周瑜;翁蓓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肛管疾病患者术后排尿排便困难的综合护理干预

    总结45例肛管疾病患者术后排尿排便困难的综合护理干预.主要护理措施是术前做好健康宣教及术前的肠道准备,术后做好疼痛护理,进行饮食指导和排尿排便方法的指导.术后出现排尿困难2例,排便困难4例,4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

    作者:邱佩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早产儿PICC发生细菌定植和导管堵塞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早产儿PICC发生细菌定植和导管堵塞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53例留置PICC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各项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早产儿留置PICC发生导管尖端细菌定植和导管堵塞的危险因素.结果 导管尖端细菌培养阳性7例,阴性46例;导管堵塞11例,未堵塞42例;早产儿出生体质量为导管细菌定植的保护因素,肢体肿胀为导管细菌定植的危险因素;PICC留置时间、出血是PICC发生导管堵塞的危险因素.结论 早产儿PICC发生导管细菌定植的危险因素为肢体肿胀,发生导管堵塞的危险因素是导管留置时间和出血.

    作者:刘澄之;周雄英;俞君;汪月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无创助产技术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无创助产技术在降低会阴侧切率、会阴水肿发生率及缩短住院时间中的效果.方法 将200例产妇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接生法接生,观察组采用无创助产技术接生,分别记录两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会阴水肿发生率、会阴裂伤情况、会阴侧切率、婴儿体质量、平均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会阴水肿发生率、会阴侧切率、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会阴裂伤情况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但以Ⅰ度裂伤为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婴儿体质量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助产技术可降低产妇会阴水肿发生率和会阴侧切率,减少产道损伤,缩短平均住院时间.

    作者:墙燕;黄文青;谢文敏;李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群体急性氟利昂中毒的急救与护理

    总结13例急性氟利昂中毒的急救护理.护理要点是启动应急预案,彻底清除毒物,正确给予解毒剂,及时给予高流量吸氧,加强病情观察,做好迟发型脑病等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和疾病相关的健康宣教.13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作者:董美媛;范力明;邹丽芳;张维珍;袁惠萍;蒋伟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连续式康复服务对脑卒中患者心理及生活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医院—社区—家庭连续式康复服务对脑卒中患者心理及生活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观察组(连续式康复方案组)及对照组(常规康复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实施康复训练并给予出院后康复指导,观察组患者实施医院—社区—家庭连续的康复训练和健康教育.分别在入组时、干预3个月结束时,采用HAMD量表评定心理状态及SWLS量表评定生存质量、FCA量表评定日常生活能力,同时进行患者康复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HAMD、SWLS及FCA评分均较入组时改善,但观察组效果更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式康复服务可改善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和日常生活功能,提升整体服务满意度.

    作者:张正志;陈丽娜;杨加亮;陈天笑;陈飞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口腔颌面部严重铜水喷溅伤1例的护理体会

    头面部是人体的重要暴露部位,容易受到损伤[1].损伤的原因主要有高速破片、液体、冲击波和化学烧伤等[2].因高压喷射的金属水损伤具有污染严重、救治复杂等特点,而口腔颌面部解剖结构复杂,血管丰富,窦腔多,这些窦腔内常存在一定数量的细菌,当创口与这些窦腔相通时,极易发生感染,当感染蔓延到血管时容易发生大出血,对临床医护的救治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2014年12月,本院滨江院区口腔颌面外科病区收治1例口腔颌面部严重铜水喷溅伤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叶国凤;邵丽红;骆雅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胎儿镜下激光凝固胎盘吻合血管术的护理配合

    双胎输血综合征(twin-twintransfusion syndrome,TTTS)是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monochorionic diamniotic twins,MCDA)特有的严重并发症,即单合子双胎中一个胎儿的血液通过胎盘动脉吻合支输向另一个胎儿[1].其发生率在MC-DA中为10%~15%,大约2 000例中就有1例TTTS[2].

    作者:徐红艳;邵红妹;房申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应用普萘洛尔救治声门下血管瘤患儿的护理

    婴幼儿血管瘤是胚胎期血管形成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先天性发育不良,是婴儿期常见的肿瘤,发病率近10%[1].大部分血管瘤可自行消退,无需治疗;但声门下血管瘤由于生长部位的特殊性,可危及生命,需给予积极的处理.

    作者:谢王芳;楼晓芳;宁铂涛;张晨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头面部氢氟酸烧伤34例患者的护理

    总结34例头面部氢氟酸烧伤患者的护理.护理重点是制定氢氧酸烧伤急救流程,早期大量流动水冲洗创面及皮下注射葡萄糖酸钙,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创面护理及眼部护理,加强饮食管理及心理护理,后期做好面部康复护理.34例均治愈出院.

    作者:金敏;张建芬;张元海;何小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护理与康复杂志

护理与康复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