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构建含人PAX8/PPARγ/融合基因(PPFP)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并检测其表达性能.方法 从已构建好的含PPFP的质粒克降模板PEGFP-C-PPFP中,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钓取目的 基因PPFP,将该基因克隆到慢病毒载体表达质粒pGC-FU(含Flag基因)中,得到重组的pGC-FU-PPFP,通过PCR、酶切、测序和分析比对验证PPFP基因后,将pGC-FU-PPFP质粒和包装质粒pHelper1.0、pHelper2.0共同转染人胚胎肾上皮细胞株293T细胞,获得携带PPFP基因和Flag基因的重组慢病毒,收集并浓缩病毒上清液,测定重组病毒的滴度.通过Western blot鉴定PPFP-Flag融合蛋白在靶细胞内的表达进一步验证目的 基因在靶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经PCR扩增获得2591 bp的目的 基因片段,构建的重组质粒经PCR、酶切及测序和分析比对鉴定正确;该质粒与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获取的慢病毒滴度达3.5×10~7转导单位TU/ml;感染的293T细胞,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条带大小为90 KDr,可判断目的 基因PPFP在293T细胞中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PPFP基因慢病毒载体质粒pGC-FU-PPFP,并建立慢病毒过表达系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制备聚乙二醇(PEG)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缓释微球左细胞瓣复合支架,观察生物学性能.方法 制备聚乙二醇微球,电镜观察粒径.去细胞瓣与PEG微球耦联,吸附TGF-β1,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检测.种植大鼠肌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7 d,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TEHV),行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 PEG微球粒径(42.72±3.48)nm.ELISA检测示TGF-β1包封率82.01%,7 d TGF-β1释放率67.22%.与去细胞瓣支架比较,复合支架组细胞紧密联合且细胞外基质丰富,羟脯氨酸含量和DNA含量增高.结论 PEG-TGF-β1缓释微球去细胞瓣复合支架,利于细胞生长,胶原的分泌及TEHV的构建.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短发夹RNA(shRNA)对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磷酸二酯酶5型(PDE5)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探讨运用RNA干扰(RNAi)技术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的可行性.方法 构建靶向大鼠PDE5基因的shRNA重组腺病毒rAd-rPDE5-shRNA,将其转染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48 h后,通过荧光标签进行显微计数确定转染效率,并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PDE5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rAd-rPDE5-shRNA构建成功,转染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效率达95%以上,并使PDE5基因表达在mRNA水平抑制(80.78±2.30)%,在蛋白水平抑制(67.39±3.33)%.结论 以腺病毒为载体表达的shRNA能稳定、有效地抑制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PDE5基因的表达.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我们通过体外诱导节律基因Per2的过表达,观察Per2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同时通过小鼠体内实验观察Per2对肿瘤生长的影响,探讨Per2表达对卵巢癌细胞的肿瘤抑制作用.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热休克蛋白(HSP)27、HSP72和HSP73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生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4例NSCL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HSP27、HSP72和HSP73的表达水平,并以4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结果 NSCLC外周血淋巴细胞HSP27、HSP72的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者表达量呈正相关(P<0.01),而HSP73的表达量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CLC外周血淋巴细胞HSP27的表达量与临床病理生理特征尤明显相关,而HSP72的表达量与NSCLC原发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结论 NSCL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HSP27、HSP72表达下调,且HSP72与NSCLC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相关.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我们采用改良Inaba法从骨髓前体细胞中诱导、扩增树突状细胞(DC),并对其根据形态和表型特征进行鉴定.一、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6~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购自武汉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合格证号鄂00001292.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我们建立大鼠脊髓损伤(SCI)模型并在硬膜外置管,每天经硬膜外置管给予一定量硫氧还蛋白(Trx),通过BBB评分观察大鼠脊髓损伤后不同时间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脊髓组织中神经中丝200(NF200)的分布特点,同时计数阳性细胞,探讨硫氧还蛋白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元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肺动脉栓塞(PE)是临床的常见病,但临床的漏诊率和误诊率都很高.目前对于慢性肺动脉栓塞的实验研究较少[1].我们通过在叶肺动脉释放金属栓塞装置,建立慢性的选择性肺动脉栓塞模型,观察其影像学表现、病理生理特征和血液动力学变化.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以4种不同载体材料和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复合培养,观察不同载体材料的体外生物相容性.方法 将密度为2×10~5个/ml的BMSC与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NHAC)、可注射性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INHAC)、非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HAC)、珊瑚羟基磷灰石(CHA)体外与BMSC复合培养,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性,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并行扫描电镜观察,进行形态学和功能测定.结果 细胞活度A值所绘制的生长曲线显示,BMSC的活性未受到NHAC、INHAC、CHA的影响,HAC组随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活性逐渐下降,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CHA组为2.207±0.079、NHAC组为2.225±0.059、INHAC组为2.194±0.088、HAC组为0.981±0.210、空白对照组为2.231±0.087,NHAC、INHAC、CHA与空白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HAC组筹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扫描电镜观察可见,细胞能在NHAC、INHAC、CHA材料上良好地增殖、生长,而HAC不利于骨髓基质干细胞的黏附、增殖.结论 3种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作为骨组织工程骨替代材料,HAC不适合做细胞载体材料.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体外培养的Bel-7721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采用放射配体法检测SMMC-7721肝癌细胞生长激素受体(GHR)的表达.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Bel-7721肝癌细胞株在不同浓度rhGH(0、1.33、13.33、133.30、1333.00μg/L)作用下的药物敏感性,计算细胞生长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癌细胞在上述浓度rh-GH作用下细胞周期各时相细胞比率、增殖指数(PI)以及凋亡率.结果 rhGH对体外培养的SMMC-7721肝癌细胞的生长具有一定程度刺激作用,表现为rhGH在133.30μg/L浓度促进肝癌细胞增殖较显著,而rhGH在其他浓度(1.33、13.33、1333.00μg/L)对肝癌细胞增殖虽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但总体效果较rhGH在133.30 μg/L浓度为弱.rhGH作用48 h后流式细胞检测各实验组S期所占比率、PI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G_2-M细胞所占比率,13.33、133.30与1333.00μg/L组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1.33μ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实验组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配体法发现SMMC-7721肝癌细胞株表达GHR.结论 一定浓度范围的rhGH对7721肝癌细胞生长有促进作用,原因可能与7721肝痛细胞表达GHR,rhGH可促进肝癌细胞DNA合成,提高细胞分裂增殖能力有关.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经主动脉瓣插管的左心室辅助方式应用于急性心力衰竭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在6头猪的急性心力衰竭模型中,尝试经主动脉瓣插管的左心室辅助.并进行血流动力学及心脏超声指标的观察.结果 6头猪中有5头完成了实验.它们在血流动力学方面都显示急性心力衰竭状态的建立(P<0.05).心超指标未提示经主动脉瓣插管对主动脉瓣、二尖瓣及左心室功能的显著影响(P>0.05).在循环辅助下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部分生化指标也都较心衰状态有显著改善(P<0.05).心脏超声所示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也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在急性心力衰竭模型建立后,经主动脉瓣的插管对瓣膜及左心室的功能未造成不良影响.这种循环辅助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善急性心力衰竭的状态.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γ-谷氨酰转肽酶(GGT)和a-L-岩藻糖苷酶(AFU)对肝细胞癌(HCC)根治术后转移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05年12月至2007年12月80例 HCC根治术后患者的术前术后血清AFP、GGT、AFU检测结果及随访资料,对比分析AFP、GGT、AFU与转移复发及1年无瘤生存率(DES)的关系.结果 80例肝癌患者术后AFP、GGT、AFU阳性率分别为25.0%、51.2%和28.6%,术后发生复发转移者在AFP、GGT和AFU阳性组分别为75.0%、73.2%和87.0%,1年DFS分别为45.0%、36.6%和13.0%.而阴性组分别为38.3%、20.5%和31.6%,1年DFS分别为75.0%、94.9%和89.5%.术后AFP、GGT和AFU三者均为阳性组患者均有复发转移,其1年DFS为0.而三者均为阴性组患者复发转移率为17.6%,其1年DFS为97.1%.结论 联合检测AFP、GGT、AFU可明显提高对转移复发预测的阳性率,且对于术后转移复发的预测价值优于单项检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降低脑死亡大鼠肾脏免疫原性的有效途径.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30只,体质量180~200 g,随机均分3组,脑死亡+SB203580组:诱导大鼠脑死亡时,静脉注射SB203580(1 mg/100 g·Wt);脑死亡组:诱导大鼠脑死亡.脑死亡后机械呼吸6 h,如大鼠血压>80mm Hg(1 mm Hg=0.133 kPa),取肾脏;对照组:正常大鼠麻醉后取肾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肾脏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仅和白细胞介素(IL)-1β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肾脏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以及TNF-α和IL-1β蛋白表达.结果 肾脏TNF-α和IL-1β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磷酸化p38MAPK蛋白表达,脑死亡组比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脑死亡+SB203580组比脑死亡组显著下降(P<0.05),但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 SB203580能阻断p38MAPK信号通路,减少脑死亡大鼠肾脏磷酸化p38MAPK和促炎细胞因子表达,可望成为降低其免疫原性的一条有效途径.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GPI-B7-1蛋白转移修饰肝癌细胞膜,观察其对肿瘤细胞的免疫诱导效应.方法 GPI-B7-1和B7-1蛋白修饰肝癌细胞膜,流式法测定其CD80(B7-1)的表达,分离患者外周血T细胞,检测不同蛋白修饰的肝癌细胞膜对T淋巴细胞的致增殖效应及granzyme B、perforin、IFN-γ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GPI-B7-1蛋白修饰肝癌细胞膜表面B7-1表达率为85%.GPI-B7-1蛋白修饰的肝癌细胞膜致T淋巴细胞的增殖程度显著强于对照组和B7-1蛋白修饰组(P<0.01);该作用源于其可上调肝癌外周血T淋巴细胞granzyme B、perforin及IFN-γ mRNA表达水平.结论 GPI-B7-1蛋白转移修饰的肝癌细胞膜可上调granzyme B、perforin及IFN-γ mRNA表达,激活T细胞增殖,促进杀伤性T细胞的效应.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两种去神经支配压力性尿失禁(SUI)模型的效果.方法 3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测漏尿点压力(LPP),3组分别切断坐骨神经、阴部神经和只游离不切断,术后2周测LPP,行喷嚏试验.术后1月行尿道组织学检查.解剖坐骨、阴部神经.结果 3组术前LP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前后LPP分别为(27.567 70±5.434 89)、(30.132 20±5.790 94)cm H_2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坐骨神经组为(30.911 00±5.467 62)、(30.400 80±5.515 54)cm H_2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部神经组为(27.84930±5.23036)、(9.588 30±2.342 55)cm H_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部神经组术后喷嚏时漏尿,镜检尿道括约肌萎缩.解剖证明坐骨、阴部神经各自独立,支配尿道括约肌的是阴部神经.结论 切断阴部神经可以建立大鼠去神经支配SUI模型,切断坐骨神经则不能.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60例新疆哈族样本(51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109例对照)的MGMT基因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的基因型.结果 Promoter 485C>A等位基因在两组间的分布经Logistic模型计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个SNPs联合分析,0突变等位基因和1~10突变等位基因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GMT基因Promoter 485C>A与新疆哈族食管癌相关;5个SNPs的联合作用与新疆哈族食管癌相关,突变等位基因增加了患食管癌的病风险.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大鼠骨关节炎(OA)模型中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与软骨退变严重程度相关性.方法 建立前交叉韧带切断大鼠骨关节炎模型,按造模时间分为实验2、4、8周和假手术组、空白组,对各组软骨进行解剖显微镜下OA评分,iNO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iNOS在各组中的表达.结果 iNOS的阳性细胞分数在空白组、假手术组、实验2、4、8周组分别为5.30±3.06、5.50±3.55、32.40±13.50、52.60±18.44、73.50±19.12,随造模时间延长而增加.iNOS的阳性细胞分数在OA评分为0、1、2、3时分别为5.00±4.55、45.20±9.50、60.50±14.30、79.50±16.20,随OA病变加重而增多.结论 iNOS与软骨退变严重程度关系密切.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随着关节假体的设计、制作工艺和材料的进步,手术技术的日臻成熟,髋关节置换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现将我院426个病例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后功能疗效和骨溶解松动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17β-雌二醇对小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BM-EPCs)迁移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培养卵巢切除BALB/C小鼠BM-EPCs.分别采用0、1、10、100 nmol/L 17β-雌二醇或相应浓度17β-雌二醇和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 780与BM-EPCs共培养.48 h后,Transwell小室检测BM-EPCs经或未经CXCR4抑制剂AMD3100处理后向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的迁移功能.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BM-EPCs CXCR4的表达.结果 17β-雌二醇呈剂量依赖性促进BM-EPCs迁移(0 nmol/L:80.33±6.02;1 nmoL/L:110.67±7.51;10 nmol/L:139.67±9.50;100 nmol/L:168.00±10.00/400倍视野,P<0.05)以及CXCR4 mRNA(CXCR4/β-actin:0 nmol/L:0.091±0.007;1 nmol/L:0.189±0.009;10 nmol/L:0.208±0.006;100 nmol/L:0.235±0.009,P<0.05)和蛋白[CXCR4阳性率:0 nmol/L:(29.57±4.20)%;1 nmol/L:(49.23±6.01)%;10 nmol/L:(64.69±4.46)%;100 nmol/L:(75.59±4.88)%,P<0.05]的表达,但被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 780完全阻断(P>0.05).结论 17β-雌二醇通过雌激素受体途径上调BM-EPCs CXCR4的表达而增强其迁移功能.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人骨肉瘤组织中凋亡相关因子Smac、Livin和Cagpage-3表达,及其对骨肉瘤生物学行为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ABC法)检测46例骨肉瘤组织中Smac、Livin及Cagpage-3蛋白表达,比较Smac、Livin表达与骨肉瘤主要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Smac、Livin及Cagpage-3基因在骨肉瘤中表达分别为29例(63.0%)、30例(65.2%)、32例(72.4%);Smac、Livin表达率与骨肉瘤组织学分级、WHO分型无关,与转移有关(P<0.05);骨肉瘤中Smac和Livin基因表达正相关(r=0.639,P<0.01),两者与Caspase-3表达无关.结论 凋亡相关因子Smac、Livin和Cagpage-3高表达于骨肉瘤中,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凋亡共同参与肿瘤发生发展.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