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母乳喂养率的研究进展

施卸丽;徐鑫芬

关键词:新生儿, 重症监护病房, 早产儿, 母乳喂养
摘要:随着围产医学以及新生儿学科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被成功救治.合理和科学的营养支持(包括肠内和肠外营养)对早产儿的成功救治起到重要作用.母乳是早产儿肠内营养好的选择,母乳不但可以提高早产儿喂养耐受性,减少早产儿相关疾病(如败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还能促进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对减少早产儿远期神经系统后遗症有重要意义[1].国外十分重视NICU患儿的母乳喂养问题,国内亦有NICU开展母乳喂养,但我国NICU总体母乳喂养率仍然非常低,本文对国内外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进行综述,为提高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率提供依据.
护理与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实践取向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思考

    分析目前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现状,提出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需适应国际化发展趋势,符合国家护理人才需求和疾病谱变化的实际,同时要体现其实践性的特点.实践取向的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以培养临床护理实践能力为导向,设置包括公共学位课程、专业基础学位课程、专业必修学位课程、专业选修学位课程4大模块课程,达到培养高级临床护理专家的目标.

    作者:王晓燕;李国宏;徐翠荣;喻丽;鞠昌萍;陈进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母乳喂养率的研究进展

    随着围产医学以及新生儿学科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被成功救治.合理和科学的营养支持(包括肠内和肠外营养)对早产儿的成功救治起到重要作用.母乳是早产儿肠内营养好的选择,母乳不但可以提高早产儿喂养耐受性,减少早产儿相关疾病(如败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还能促进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对减少早产儿远期神经系统后遗症有重要意义[1].国外十分重视NICU患儿的母乳喂养问题,国内亦有NICU开展母乳喂养,但我国NICU总体母乳喂养率仍然非常低,本文对国内外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进行综述,为提高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率提供依据.

    作者:施卸丽;徐鑫芬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三位一体”无缝隙护理服务模式对孕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三位一体”无缝隙护理服务模式对孕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将1 668例孕妇按时间段分成观察组796例和对照组87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孕期健康教育,观察组孕妇给予“三位一体”无缝隙护理服务.观察观察组孕妇的分娩方式意向,比较两组实际分娩方式.结果 随着分娩教育的深入观察组孕妇选择自然分娩意向例数明显增多,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三位一体”无缝隙护理服务模式可提高孕妇的自然分娩意向和自然分娩率.

    作者:张萌;王静波;王庆碧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存在主义团体心理治疗促进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关系及社会功能的研究

    目的 探讨存在主义团体心理治疗在促进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关系及社会功能的作用.方法 对42例患者进行存在主义团体心理治疗.运用中文版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及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评估干预前后患者的家庭关系及社会功能.结果 干预后家庭环境量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及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评分均优于干预前(P<0.01).结论 存在主义团体心理治疗对促进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关系及社会功能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吝国明;朱小英;黄华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结直肠癌患者口服卡培他滨致Ⅲ°手足综合征12例的护理

    总结12例结直肠肿瘤手术后患者因口服卡培他滨化疗导致Ⅲ°手足综合征的护理.主要护理措施是心理护理、症状护理、疼痛管理、中药浸泡、饮食护理、健康教育等.8例患者暂停1~2次化疗并减量后完成化疗疗程,4例终止化疗;12例患者的Ⅲ°手足综合征症状均治愈出院.

    作者:徐娟;蒋新芳;吉冬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知信行模式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知信行模式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将7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按照糖尿病护理常规实施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知信行模式干预,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得分和血糖控制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各维度均分和总分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总胆固醇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知信行模式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利于患者的血糖控制.

    作者:张英;陈国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手术流程微电影在术前访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这一工作体现手术室整体护理的内涵,让患者以佳的心理状态接受和配合手术治疗,早日恢复心身健康,是护理工作的重要任务,是护士的职能和职责之一[1].常规术前访视是一对一以口头讲解和结合图片的形式进行,形式较单调、抽象,并且耗时,患者难以理解手术室环境、手术的流程、手术所需的配合要点.

    作者:陈小娣;沈波;陆佳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气道净化序贯治疗护理

    总结16例大面积烧伤合并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应用气道净化序贯治疗的护理.护理重点为:做好气道湿化、胸部物理治疗及咳嗽辅助的护理配合,加强气管切开护理及雾化吸入治疗护理,做好心理护理.16例患者均平稳度过休克期和感染期,无死亡病例.

    作者:付国路;景继勇;徐剑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急诊科轮转护士规范化路径培训的实践

    总结对急诊科轮转护士实施规范化路径培训的实践体会.通过制定培训路径,组织带教老师学习讨论,对57名轮转至急诊科的护士严格按培训路径进行急诊护理管理、专科理论和技术操作培训.与传统培训方式比较,轮转护士理论成绩合格率从42,37%上升到了92.98%,心肺复苏、洗胃、口鼻吸痰操作考核合格度达100.00%,呼吸机使用考核合格率也从35.95%上升到了96.49%.

    作者:丁芬娟;毛雅琴;朱丽华;邵小平;方春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胃管作支撑引流管在小儿食管黏膜损伤中的应用护理

    总结24例食管黏膜损伤患儿使用胃管作支撑引流管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正确的固定胃管做好禁食和胃肠减压的护理,加强基础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积极处理穿孔、感染等并发症,尽早恢复肠内营养,做好家庭肠内营养的指导.24例患儿置管4~30 d后携带胃管出院,行家庭营养治疗及营养门诊随访,18例患儿于出院后7~42d成功拔除胃管,6例患儿发生食管狭窄,须择期行食管扩张.

    作者:沈倩倩;章毅;陈晓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艾灸缓解初产妇分娩疼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艾灸三阴交及悬钟、血海穴对分娩镇痛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分娩镇痛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艾灸,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疼痛程度、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出生1 min Apgar评分.结果 产妇疼痛的自评及宫缩痛分级观察组产妇宫口扩张2~3cm后0.5h及1h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量观察组(187.12±50,65)ml、对照组(214,90±54.79)m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出生1 min Apgar评分观察组(9.95±0.29)分、对照组(9.71±0.5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灸可缓解初产妇分娩疼痛.

    作者:黄丽英;黄爱武;方亚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经上臂置入PICC发生体内部分破损12例的观察与处置

    总结12例经上臂置入PICC发生体内部分破损的观察与处置.PICC置管期间动态评估导管状况,重视患者的主诉,早期识别体内导管破损;及时处理药物外渗,酌情进行导管修复或拔管,加强与医生及患者的沟通交流,避免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林芳;曹秀珠;王雅萍;曾旭芬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Stevens-Johnson综合征1例患者的护理体会

    Stevens-Johnson综合征(stevens-johnson syndrome,SJS)亦称重症渗出性多形红斑,是一种与免疫有关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属Ⅳ型变态反应[1],多与食物、癌症、药物及各种感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感染)等有关,常发生于过敏体质患者.该病起病急,进展快,主要表现为广泛的皮肤黏膜损害,口、眼、外阴黏膜受损严重,尤以口唇炎及结膜炎常见,并伴有发热和全身症状,可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角膜脱落、失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2].本院感染科于2014年7月15日收治1例Stevens-Johnson综合征患者,经治疗痊愈出院,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尹旭映;俞伶;朱曼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脑电生物反馈训练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的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脑电生物反馈训练对改善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疼痛及抑郁、焦虑症状的疗效.方法 将76名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脑电生物反馈训练.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3周、4周运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并进行比较.结果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的分组效应、时间效应以及分组和时间的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都有所下降,观察组下降速度比对照组快.结论 脑电生物反馈训练可改善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疼痛及抑郁、焦虑症状.

    作者:魏亭亭;秦苇;周海燕;吴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胃癌化疗后致重度骨髓抑制继发出血和红皮病1例的护理

    胃癌是我国常见肿瘤之一,中晚期胃癌单纯手术疗效甚差.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肿瘤生物学认识的提高,胃癌的治疗模式从单一的手术发展为围手术期治疗加规范化手术的新治疗模式[1],新辅助化疗作为综合治疗的一种方法越来越受关注.胃癌化疗有各种毒副作用,骨髓抑制是肿瘤化疗常见且重要的并发症之一[2],文献报道[3],以Ⅳ度骨髓抑制的治疗性相关的病死率达4%~12%.2014年7月,本院腹部肿瘤外科收治1例胃癌新辅助化疗后致重度骨髓抑制继发感染、大出血、红皮病患者,通过抗感染、升白细胞、升血小板药物治疗和手术止血、皮肤护理后,终病情稳定出院.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徐枝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康复专业大专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调查

    目的 了解康复专业大专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现状,为康复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美国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测试表中文修订版(CCDI-CV),对康复专业大专二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康复专业大专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总平均分为(238.98±19.78)分,其中认知成熟度(28.29±4.78)分,为负性特质表现.结论 康复专业大专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分为特质意义不明确,康复专业教育过程中应改革传统医学教育模式.

    作者:叶敏仪;欧阳静明;张雪;张效玮;李然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训练方式新进展

    脑卒中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及复发率均高,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脑卒中急性期病死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该病致残率仍居高不下,甚至有逐年增高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增加社会及家庭负担[1].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2011完全版)[2]建议对脑卒中后患者进行持续的康复训练,以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就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训练方式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丽君;史平;章亚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PBL教学模式在骨伤科中医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PBL教学模式应用于骨伤科中医护理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将80名在骨伤科实习的护生按实习时间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人.观察组按PBL模式带教,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带教,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评判性思维能力,同时对护生和带教老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教学满意度.结果 带教结束时理论考核成绩对照组护生(86.95±5.23)分、观察组护生(90.17±5.91)分,评判性思维能力对照组(280.27±40.35)分、观察组(297.40±22.70)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方法满意度为(58.13±6.17)分优于对照组得分(50.12±8.7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带教老师对观察组护生综合能力评价得分(47.83±7.31)分优于对照组得分(43.41±6.7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教学法能提高护生的中医护理知识和评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戴正香;黄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实施同伴教育对ACS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能力和预后的影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糜烂,进而发生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为病理基础的一组综合征,约50%冠心病患者进展成ACS[1].ACS患者出院后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远高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与患者接受药物治疗以及护理的依从性有关[2].同伴教育是指等同社会人口学资料以及背景的同伴之间的理念、信息和行为技能分享为主,医护人员咨询为辅的一种教育模式[3-4].

    作者:胡静;童玲;胡晖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贴敷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贴敷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方法 将84例脾虚气滞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对照组予枸橼酸莫沙比利片口服,观察组采用穴位按摩及中药贴敷治疗,10d为1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76.19%,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值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贴敷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有较好疗效.

    作者:徐霞;陈飞;黄利旦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护理与康复杂志

护理与康复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