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水珠丹治疗前列腺增生33例

徐智明;陈心怡;洋崇军;杨志伟

关键词:水珠丹, 前列腺增生症, 中医药治疗
摘要: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据报道,50岁以上男性BPH的发病率超过50%,病理BPH发病率几乎达100%.西医在改善患者症状方面起效较快,并可使前列腺体积缩小,但前列腺体积缩小很难超过20%[1],而中药对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我们采用自拟中药水珠丹治疗该病33例,现报告如下.
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茯白方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低蛋白血症临床观察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较易发展为肝硬化,低蛋白血症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常引起腹水、浮肿、全身倦怠、腹胀和食欲下降等症状.一般采用输注人血清蛋白或血浆等治疗,但远期疗效差,费用昂贵.

    作者:史文丽;孙永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针刺神门穴及命门穴对大鼠中缝背核5-羟色胺和5-羟吲哚乙酸含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针刺神门和命门穴后大鼠中缝背核5-羟色胺(5-HT)和5-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变化,探讨针刺治疗失眠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SD雄性大鼠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针刺神门组、针刺命门组各6只,采用立体定位法将微透析探针置人大鼠中缝背核,运用微透析法收集大鼠针刺前40min,针刺后20、40、60、80、100、120min中缝背核细胞外液,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法(HPLC-ED)检测其5-HT和5-HIAA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针刺前相比,针刺大鼠神门和命门穴20min后中缝背核5-HT的水平显著下降(P<0.01),在其后2h维持在低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大鼠针刺后2h各时相点中缝背核5-HT的水平也显著下降(P<0.01).与针刺前的基础值及与对照组相比,针刺神门和命门穴均显著降低中缝背核5-HIAA含量(P<0.01).结论 针刺神门和命门穴能通过调节中缝背核组织中5-HT和5-HIAA含量从而起到调节睡眠的作用.

    作者:王慧;王旭;唐卉凌;白丽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医七方十剂及其应用

    七方十剂分类法是中医方剂分类的代表方法,对后世的科学分类起到了先导作用.对方剂分类法的掌握能更容易把握方剂的应用.

    作者:田辰;史海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报告临床结局评价量表信度及效度分析

    目的 制定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报告临床结局(PRO)评价量表,并对其信度、效度进行检验和分析.方法 收集133例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创建轻、中度痴呆患者PRO评价量表A卷(23个条目,患者答卷)及B卷(11个条目,家属/亲密看护者答卷).用Cronbach's α系数进行信度分析,用相关系数、因子分析进行效度分析.结果 量表A卷Cronbach's α系数为0.87,B卷为0.86.量表A卷各条目得分与总分之间相关系数为0.213~0.681,为正相关且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卷各条目得分与总分之间相关系数为0.412~0.742,为正相关且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各公因子聚类后与研究之初设想一致,能较好地反映痴呆患者智能损害的3个域体系c充分验证了量表的结构效度.结论 本研究制定的痴呆患者PRO评价量表(A、B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轻、中度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

    作者:金香兰;张允岭;韩振蕴;郭蓉娟;郑硕;南一楠;何婷婷;侯小兵;刘保延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电热针配合毫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9例

    2009年4月至2010年12月,我们运用电热针配合毫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99例,并与单纯毫针治疗33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收集密云县中医医院针灸科、望京医院电热针室、密云县河南寨卫生院KOA患者132例,随机分为2组.

    作者:王建;钱振福;夏玉卿;石爱华;赵玉伶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乳腺增生病中医证型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乳腺增生病中医证型与中医体质问的关系.方法 使用中医体质量表对985例受试者进行体质调查,其中病例组(乳腺增生病患者)623例,对照组(健康体检者)362例,比较9种体质在两组受试者中的分布;并对病例组患者进行辨证分型为肝郁气滞证、痰瘀凝结证和冲任失调证,观察9种体质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采用多元回归分析体质因素对乳腺增生病的影响.结果 病例组中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气郁质5种体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气郁质、气虚质、阴虚质是患乳腺增生病的危险因素(P<0.05);病例组中肝郁气滞证335例、痰瘀凝结证128例、冲任失调证140例,不同体质类型的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气郁质、气虚质、阴虚质是患乳腺增生病的危险因素,肝郁气滞证和痰瘀凝结证患者以气郁质为主,冲任失调证患者以气虚质为主.

    作者:侍晓辰;周仕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反映中医内容特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PRO量表理论结构模型的构建思路

    通过对中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临床特点的研究和对具有中医理论特征的形神一体观思想的思考,结合患者自我报告结局(PRO)量表的理论内涵,提出了反映中医内容特征的COPD稳定期PRO量表理论模型的构建思路.本量表设立肺脾肾不足、功能活动、情志影响3大领域.

    作者:江芳超;李友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电针加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40例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电针加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以脐周八穴为主进行电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以穴位埋线治疗.30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记录患者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的变化并据此统计疗效;同时检测患者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血清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7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TG、FINS、HOMA-IR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G、FINS、HOMA-IR及两组患者FBG的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加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疗效肯定,且对TG、FINS有一定的控制,可改善单纯性肥胖症胰岛素抵抗状态.

    作者:王静;潘文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消癥散对荷H22移植性肝癌细胞小鼠VEGF、Cyclin-D1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消癥散对荷H22移植性肝癌细胞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择昆明种雄性小白鼠120只,造模成功实体瘤小鼠(60只),腹水瘤小鼠(60只),空白组(10只).随机将实体瘤小鼠和腹水瘤小鼠分为模型组,消癥散低、中、高剂量组,5-氟脲嘧啶(5-Fu)组,5-Fu+消癥散中剂量组各6组,每组10只.接种H22肝癌细胞24h后按体重给药,每日1次,连续给药10天.实体瘤组小鼠停药24h后,称重并处死动物,剥取瘤块称重,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采用免疫组化学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表达水平.记录腹水瘤组小鼠生存天数,计算生命延长率.结果 消癥散对各组实体瘤小鼠有明显的抑瘤作用,与模型组比较,除消癥散低剂量组外,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消癥散能够降低瘤组织中VEGF、Cyclin-D1的表达水平,与模型组相比,除消癥散低剂量组外,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消癥散能够延长腹水瘤小鼠的生存期,与模型组相比,消癥散中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Fu组和5-Fu+消癥散中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消癥散对荷H22移植性肝癌细胞小鼠有抑瘤和延长生存期的作用,抑制肿瘤生长的机理可能与下调VEGF、Cyclin-D1的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叶新苗;段玉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药水珠丹治疗前列腺增生33例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据报道,50岁以上男性BPH的发病率超过50%,病理BPH发病率几乎达100%.西医在改善患者症状方面起效较快,并可使前列腺体积缩小,但前列腺体积缩小很难超过20%[1],而中药对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我们采用自拟中药水珠丹治疗该病3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智明;陈心怡;洋崇军;杨志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医标本理论在癌症姑息治疗中的应用及价值

    癌症姑息治疗在以人为本方面与中医的整体观不谋而合.中医标本理论蕴含了中医学辩证法与两点论的精髓,有利于处理癌症所表现出的复杂性矛盾.其一,扶正固本切中癌症本虚方面的病机,能有效缓解肿瘤消耗、手术及放疗、化疗所致的虚弱证候,增加患者的适应力.其二,对症治标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食欲不振、胸腹水、便秘、情绪郁结等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其三,癌症临床常存在多种矛盾相互转化,本虚与标实互为因果,标本兼顾使中医在癌症姑息治疗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作者:王淑美;林丽珠;张文亮;严韵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30例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发病突然、病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突发性耳聋的病因有血管性、过敏性及病毒感染等[1].其共同的病理机制是内耳的微循环障碍.因此,临床治疗多以快速改善局部循环为主.中医在耳聋的治疗上有一定的优势,我们自2006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60例,报道如下.

    作者:赵俐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补阳还五汤加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研究补阳还五汤加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氧化应激机制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抗凝、降纤、抗血小板凝胶、扩容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疗程均为14天.于治疗前后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定,并检测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NHISS评分、Barthel指数及SOD、MDA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加味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陈荣;曹校校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电针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22例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 syndrom,VPS)是症状类似帕金森病(parkinson,PD)的一种血管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有肌强直、假性面具脸、碎步、假性球麻痹、痴呆和二便失禁、锥体束征及小脑症状等.VPS发病年龄高,多为60岁以上,既往史有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异常等形成脑血管障碍危险因素的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脑血管病发病率日益增高,我国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发病率也随之明显增高.

    作者:夏毅;康冰;杨宁;刘卫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医药干预综合疗法治疗蝮蛇咬伤30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药干预综合疗法治疗蝮蛇咬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0例蝮蛇咬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运用抗蝮蛇毒血清、激素、抗生素、能量合剂等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西医常规疗法基础上运用隔蒜艾灸、外涂九味消肿拔毒散、口服717抗蝮蛇毒合剂治疗,于治疗前后对患者的局部症状(肿胀程度和范围、疼痛程度、瘀斑范围以及局部溃烂、局部麻木、局部出血情况)、全身体征(复视、瞳孔、眼睑下垂、张口困难、颈项及全身肌肉酸痛、烦躁、呼吸)进行评分,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2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第3、第6天症状与体征积分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肿胀、疼痛积分均明显下降,并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药干预综合疗法治疗蝮蛇咬伤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喻文球;王万春;刁军成;龚丽萍;李金娥;谌莉媚;邱桂荣;钟吉富;陈庚生;任豪;许来斌;李燕芳;章建平;王丹;严张仁;吴允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吉海旺治疗痛风经验

    痛风是一种因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代谢性疾病,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为特征,可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造成肾脏等多脏器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吉海旺教授从医30余年,长期从事风湿病研究,学验俱丰.现将老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学术经验予以总结,供同道参考.

    作者:雷瑗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麻柔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经验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祖细胞的获得性克隆性疾病,以骨髓无效造血、长期进行性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高风险向急性白血病转化为特征.

    作者:徐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药改善理化指标在临床中的应用

    理化检查指标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而中医的疗效评价也不可回避理化检查的标准.由于传统中医疾病多以症状命名,治疗以辨证为中心,疗效评价有失客观.为此,提出症、证、病结合的思想,重视西医之病,提出以理化指标作为评价中药疗效的标准,并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车慧;姬航宇;刘文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肿瘤多药耐药机制及中医药逆转作用研究概况

    肿瘤的多药耐药(MDR)是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MDR的机制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合理使用中药联合化疗药物能够逆转肿瘤多药耐药,可起到一定的减毒增效作用.从中药尤其是中药复方中筛选MDR逆转剂,在内可改善、纠正机体病理状态下异常的功能基因及蛋白组学,在外可改善肿瘤生物特性,逆转耐药.

    作者:陆海;范忠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朱西杰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经验

    宁夏医科大学朱西杰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脾胃病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我们有幸跟师学习,受益颇深.现将导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BRG)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徐丽华;李卫强;苏维霞;郭利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中医杂志

中医杂志

主管: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