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Ⅳ型胶原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中的表达

熊卉;龙星;邓末宏;蔡恒星;孟庆功;李金荣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关节盘, Ⅳ型胶原, 免疫组织化学
摘要:目的 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病变与Ⅳ型胶原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链菌素亲生物素-过氧化酶连结法检测19例颞下颌关节病变关节盘和盘后组织中Ⅳ型胶原的表达.结果 19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中,不可复性盘前移位3例,盘前移位伴关节盘穿孔5例,骨关节病伴关节盘穿孔11例.Ⅳ型胶原主要存在于病变关节盘和双板区的血管基底膜.其中骨关节病伴关节盘穿孔的阳性反应为明显.6例在软骨细胞周围有弱阳性反应.结论 Ⅳ型胶原在病变颞下颌关节盘和盘后组织的血管基底膜以及软骨细胞周围可出现表达,Ⅳ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的染色强度与病变的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大鼠血红素加氧酶-1基因转染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观察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大鼠血红素加氧酶-1基因转染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C组,n=6),缺血再灌注组(I/R组,n=12),腺相关病毒介导血红索加氧酶-1基因组(A-r组,n=12).基因转染3个月后,建立大鼠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流模型,C组持续灌注100 min,其他各组均平衡15 rain,停灌40min与再灌注45 min,记录冠脉流量(CF),测定冠脉流出液肌酸激酶(CK)活性,测定再灌注后45 min时的心肌心肌组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同时取每组大鼠心肌检测梗死面积、心肌细胞凋亡率以及心肌组织bax、bcl-2蛋白表达量.结果 离体心肌Langendorff灌注后,与I/R组比较,A-r组在复灌后冠脉流出液CK活性降低(P<0.01),复灌后45min后心肌MDA含量降低(P<0.01),SOD活性增高(P<0.01),梗死面积较小(P<0.01),心肌组织bax表达量、心肌细胞凋亡率均显著下降,心肌组织bel-2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结论 重组腺相关病毒血红素加氧酶1基因转染心肌后,可抑制离体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和增强心肌抗氧化能力,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

    作者:颜学滔;王焱林;王成天;何祥虎;周立文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胆道外科实验研究现状与展望

    实验研究是胆道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临床胆道外科的发展.胆道外科的实验研究将生命科学(如外科细胞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进化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等)、放射医学及其他学科等方面的重大突破和新技术与胆道外科的主要问题结合在一起,成为胆道外科理论创新和技术改进的主要领域.胆道外科几个主要方面的实验研究现状及展望简述如下.

    作者:陈雨信;寿楠海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静水压对软骨细胞凋亡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静水压对软骨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及肿瘤坏死因子(TNF)-á和白细胞介素(IL)-1a与软骨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兔膝关节软骨细胞放置在压力装置中采用不同持续时间(0、4、16、24h)和不同大小静水压力刺激(0、20、40、70 kp)后观察其凋亡及PCNA表达,测定相应细胞培养基中TNF-á和IL-1a的值.结果 软骨细胞受到不同大小静压力后,作用早期细胞凋亡显著(P<0.05),随时间延长凋亡值出现不同的变化.PCNA的表达在不同的压力下和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á可重复双因素分析,时间和压力的交互作用(F=6.90,P<0.01).IL-1a可重复双因素分析,时间和压力的交互作用(F=5.80,P<0.01).结论 软骨细胞在持续高压力应力下凋亡增加,增殖减少;在持续低压力时出现相反的结果 .软骨细胞的凋亡和增殖和TNF-á和IL-1a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周国顺;李雄峰;管国华;戴利成;蒋雪生;梅锦荣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诱导骨髓基质细胞成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研究

    目的 探讨体外诱导犬骨髓基质细胞(SMSC)为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及其成血管的能力.方法 用含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B)10ìg/L的内皮细胞培养液-2(EGM-2)诱导,无PDGF-BB的EGM-2培养液为对照,检测a-平滑肌肌动蛋白(a-SM actin)与肌钙结合蛋白(calponin)的表达并接种于聚羟基乙酸(PGA)培养4周后取材.结果 诱导组(n=5)细胞逐步呈平滑肌样转变,表达a-SM actin与calponin,流式细胞仪阳性率分别为(45.16±0.97)%、(37.54 4±1.15)%,可成血管样结构,对照组(n=5)变化不明显,阳性率(7.92±1.04)%、(6.37±0.83)%,成血管样结构能力差.结论 体外可诱导犬BMSC为VSMC并有成血管样结构的能力.

    作者:许志成;李宏;周广东;崔磊;刘伟;曹谊林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Ⅳ型胶原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病变与Ⅳ型胶原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链菌素亲生物素-过氧化酶连结法检测19例颞下颌关节病变关节盘和盘后组织中Ⅳ型胶原的表达.结果 19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中,不可复性盘前移位3例,盘前移位伴关节盘穿孔5例,骨关节病伴关节盘穿孔11例.Ⅳ型胶原主要存在于病变关节盘和双板区的血管基底膜.其中骨关节病伴关节盘穿孔的阳性反应为明显.6例在软骨细胞周围有弱阳性反应.结论 Ⅳ型胶原在病变颞下颌关节盘和盘后组织的血管基底膜以及软骨细胞周围可出现表达,Ⅳ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的染色强度与病变的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

    作者:熊卉;龙星;邓末宏;蔡恒星;孟庆功;李金荣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脾脏外科的实验研究现状与展望

    近半个世纪以来,脾脏外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已成为腹部外科发展较快的领域之一,同时,脾脏外科的发展过程也是科学探索、正确认识脾脏功能的过程.

    作者:姜洪池;麻勇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替莫唑胺缓释微球治疗人脑胶质瘤

    替莫唑胺(TMZ)治疗胶质瘤是近年胶质瘤化疗研究领域的热点,替莫唑胺缓释药物在肿瘤局部应用的疗效研究目前未见文献报告.

    作者:周光华;董军;吴自成;马辉;陈宝敏;黄强;杨海龙;王国成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蛋白酶体激活因子REG gamma基因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生长的影响

    目的 观察蛋白酶体激活因子REGgamma(REGy)基因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构建真核表达重组体PcDNA3.1-REGy并将其以脂质体转染法导入细胞,以600 mg/L浓度的G418连续筛选转染细胞6周,获得稳定高表达该基因的细胞株.分别以噻唑蓝(MTT)、流式细胞仪(FCM)、软琼脂集落形成试验检测其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 转染REGy/的细胞有外源REGy/基因的整合及表达,经Western blot检测其表达较未转染组和仅转染空载体组明显增加.MTT法检测发现转染REGy细胞生长加速;FCM检测提示转染REGy组、未转染组和仅转染空载体组在S+G2+M增殖期的细胞比例分别为55.91%、44.09%、43.69%;软琼脂集落形成试验显示其平均集落形成率分别为10.23%、3.67%、4.06%.转染REGy/基因后PCNA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转染外源野生型REGy基因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具有加速其生长、促进其增殖的作用.

    作者:田甜;王小毅;李凡;任国胜;李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mTOR基因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观察人肝癌组织哺乳类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基因的表达.方法 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 检测10例人中晚期肝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mTORmRNA的相对表达量,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上述组织中mTOR蛋白产物表达.结果 90%(9/10)的肝癌组织中mTOR mRNA和蛋白表达增强,而癌旁组织中80%(8/10)该基因表达缺失和蛋白表达减少,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晚期肝癌中mTOR表达处于活化状态,可能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周业庭;钱建民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琥珀酸脱氢酶基因突变与颈动脉体瘤发病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SDH亚单位基因突变与颈动脉体瘤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 抽取包含两个高发家系在内的17个人血样,提取血液基因组DNA,分别对SDHB、SDHC、SDHD基因的外显子进行PCR扩增、比对,检测颈动脉体瘤患者中是否存在一致的基因突变类型,从而在分子水平研究其可能的发病机制.结果 1个家系中的两名患者SDHD基因的第2个外显子存在一致的突变:91位碱基A突变为T(A91T),92位碱基C突变为G(C92G),导致31位密码子由丝氨酸密码子突变为终止子(S31X).另一个家系及散发性患者没有发生有SDHB、SDHC、SDHD基因突变.结论 国人的家族性颈动脉体瘤患者中存在SDHD基因的突变,且此突变可能是家族性颈动脉体瘤一个重要的致病原因;发现了SDHD基因的一个新的突变形式-S31X.

    作者:吕伟明;刘瑞磊;李杰;姚陈;徐向东;石汉平;王深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人髓样细胞触发性受体-1在急性胆管炎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观察人髓样细胞触发性受体(TREM)-1在急性胆管炎患者中表达的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探讨TREM-1在急性胆管炎中与肿瘤坏死因子(TNF)-á,CRP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收集34例急性胆管炎患者(AC),24例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患者和60例正常人外周血白细胞,以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中性粒细胞中THEM-1的mRNA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检测TREM-1的蛋白表达.结果 对照组TREM-1的mRNA半定量比值为0.458±0.043.AC和ACST组治疗前分别为0.809±0.044、0.981±0.089,术后24 h为0.785±0.077、0.954±0.072,48 h为0.565±0.009、0.719±0.047,ACST的TREM-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AC(P<0.05).免疫细胞化学镜下观察结果 与RT-PCR结果 一致.TREM-1与TNF-á,CRP表达水平高度正相关(r1=0.719,r2=0.701,P<0.01).结论 人TREM-1在急性胆管炎发病初表达增高,与TNF-á,CRP表达高度正相关.提示TREM-1在急性胆管炎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廖锐;沈克;冯虎翼;龚建平;魏思东;陈蓁臻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抗人肾癌G250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功能鉴定

    目的 大量制备、纯化抗人G250单克隆抗体(G250-MeAb),并鉴定其与G250合成多肽及细胞天然抗原的结合特异性.方法 将抗人G250杂交瘤细胞接种BALB/C小鼠腹腔,大量制备G250-McAb.采用正辛酸-硫酸铵沉淀法获得粗制抗体,然后经蛋白A亲和层析柱纯化抗体.采用荧光激活细胞分类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G250-McAb与抗原结合特异性.结果 成功制备抗人G250-MeAb,腹水经纯化后,获得了高纯度抗人G250单克隆抗体,蛋白浓度达4.78 g/L.荧光激活细胞分类术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 显示G250-McAb与G250表达阳性的Ketr-3细胞特异性结合,而不与G250表达阴性的ACHN细胞结合.结论 成功制备并纯化G250-McAb,为进一步开展G250-McAb介导的肾癌诊断、治疗奠定了基础.

    作者:朱海涛;郑骏年;李望;郑宏祥;温儒民;刘晓筠;刘俊杰;装冬生;孔德领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17-丙烯胺-17-去甲氧格尔德霉素对胆管癌细胞株QBC939生长周期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 观察热休克蛋白90(HSP 90)抑制剂17-丙烯胺-17-去甲氧格尔德霉素(17-AAG)对胆管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应用噻唑蓝(MTT)比色法观察17-AAG对胆管癌细胞系QBC93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变化;瑞特吉姆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药物处理前后QBC939细胞CDK1和C-e-rbB2的表达变化.结果 17-AAG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抑制QBC939细胞,48 h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0umol/L;经17-AAG作用36 h后细胞阻滞于G2期从(11.90±0.78)%上升到(40.33±0.91)%,伴有S期细胞减少;17-AAG处理48 h后早期凋亡明显增加;同时17-AAG处理后的CDK1和C-erbB-2的表达明显减少.结论 HSP90抑制剂17-AAG通过抑制HSP90的分子伴侣功能,下调CDK1和C-erbB2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和周期阻滞.

    作者:石铮;陈志山;陈有挺;何庆良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胆管癌相关miRNA的研究进展

    胆管癌是起源于胆管上皮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因发病机制不明,早期诊断困难,临床治疗效果较差[1].

    作者:陶连元;何小东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一种生物型疝补片的制备及其性能的检测

    腹外疝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无张力疝修补手术观念的不断深化以及庞大的疝补片需求市场效应,强有力地促使疝修补材料不断更新.

    作者:邓美海;方和平;钟跃思;胡昆鹏;胡啷;徐国风;黄慧妍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神经生长因子、趋化因子受体在神经流通浸润型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胰腺癌神经浸润的影响.方法 采用S-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电镜观察45例胰腺癌组织和28例正常胰腺组织中神经浸润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GMIAS2.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NGF、CXCR4蛋白在各组中表达的平均灰度值,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NGFmRNA、CXCR4 mRNA在各组中表达水平.结果 胰腺癌神经浸润的发生率达到80%,NGF蛋白在神经浸润型、无神经浸润型胰腺癌组织中表达的平均灰度值分别为(203.6800±20.7749)、(129.2200±15.987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XCR4蛋白在神经浸润型胰腺癌组织、无神经浸润型胰腺癌组织中表达的平均灰度值分别为(182.3800±18.3524)、(123.3600±15.273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癌神经浸润型NGF mRNA表达水平为(0.7719±0.0634),明显高于胰腺癌无神经浸润型(0.2922±0.0288)和正常胰腺组织(0.2123±0.0231,P<0.01);胰腺癌神经浸润型CXCR4 mRNA表达水平为(0.6892±0.0573),明显高于胰腺癌无神经浸润型(0.2877±0.0255)和正常胰腺组织(0.2076±0.02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GF、CXCR4在胰腺癌神经浸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肿瘤细胞侵袭和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向神经组织作定向运动有关.

    作者:曹军;陈纪伟;刘志苏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腺病毒介导的鞘氨醇激酶基因转移预防术后肠粘连

    目的 探讨SPK1是否能修复损伤的间皮层,预防术后腹膜粘连的发生.方法 细胞划痕实验检测间皮细胞的迁移.[y-32P]ATP掺入法检测细胞SPK酶活性.用无菌干纱布及手术刀损伤大鼠回盲部和子宫角浆膜层,建立了盲肠擦伤和子宫角刮伤诱发肠粘连的大鼠实验模型.分别将Ad-GFP和Ad-SPK1涂抹于模型大鼠腹腔浆膜层,14d后处死大鼠,评价粘连形成情况.结果 腺病毒能有效介导GFP和SPK1基因在腹腔浆膜层细胞中表达.腺病毒介导的SPK1基因转移能促进间皮细胞增殖和迁移.粘连评分结果 ,大鼠回盲部粘连模型:对照组和Ad-SPK1组的粘连中值分别为2.6和O.975,大鼠子宫角粘连模型:对照组和Ad-SPK1组的粘连中值分别为1.275和0.275,两种模型中Ad-SPK1组的粘连平均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SPK1基因转移能够促进腹腔间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有效预防术后肠粘连的发生.该研究有望为预防术后肠粘连提供一种新的策略.

    作者:郭强;李荣;夏绍友;杜晓辉;陈亮;李庆芳;王立生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髓鞘相关蛋白抗体对大鼠脊髓损伤早期bcl-2与bax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髓鞘相关蛋白(Nogo-A)抗体应用于脊髓损伤动物模型中对bcl-2与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实验动物模型.180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损伤组和损伤后Nogo-A抗体治疗组,每组各60只.不同时间点损伤节段脊髓取材,分别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bax表达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损伤后治疗组出血、小胶质细胞增生和炎细胞浸润均较损伤组轻.bcl-2、bax在损伤组和治疗组表达呈现动态变化,损伤后24 h bcl-2表达达高峰(3组分别为0.1004±0.0091、0.1890±0.0100、0.2456±0.0179,F=197.541,P<0.01);损伤后8 h bax表达达高峰(3组分别为0.1084±0.0041、0.3440±0.0070、0.2472±0.0071,F=1856.199,P<0.01);3组各时间点的图像分析结果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损伤组比较,bcl-2表达增强而bax表达减弱.结论 Nogo-A抗体治疗脊髓损伤能抑制bax表达,促进bcl-2表达,减轻脊髓继发性损伤.

    作者:郑竑;曾清东;许卫红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复合重组人类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磷酸钙骨水泥应用于椎体成形术的体外生物力学评价

    目的 通过将复合重组人类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注射型磷酸钙人工骨(rhBMP-2/CPC)应用于体外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评价其生物力学性能.方法 5具完整老年脊柱标本(T10~L2),游离成30个椎体,随机分为3组:I组为空白对照组(n=10);Ⅱ组为PMMA组(n=10);Ⅲ组为rhBMP-2/CPC组(n=10).G形臂监视下,Ⅱ、Ⅲ组经双侧椎弓根分别充填PMMA及BMP-2/CPC 5 ml,注射后摄轴位X线片了解骨水泥分布情况,测试3组椎体静态压缩下的大抗压强度及刚度.结果 平均大载荷和刚度分别为:I组:(1595.6±165.0)N和(934.8±120.2)N/mm;Ⅱ组:(3025.4±210.2)N和(1570.7±190.0)N/mm;Ⅲ组:(2778.8±156.5)N和(1361.9±230.5)N/mm;大载荷:I~Ⅲ组之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刚度:I~Ⅲ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BMP-2/CPC可以恢复骨质疏松椎体的力学性能.

    作者:周英杰;徐宏辉;刘宏建;赵刚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组织蛋白酶B和趋化因子受体4在乳头状甲状腺癌的表达及在侵袭转移中的作用

    目的 观察组织蛋白酶B(CB)、趋化因子受体4(CXCR4)mRNA和蛋白在乳头状甲状腺癌(PTC)中的表达,探讨其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40例PTC,10例正常甲状腺中CB、CXCR4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CB、CXCR4 mRNA和蛋白在正常甲状腺中均为阴性表达;CB、CXCR4 mRNA在PTC中阳性表达率82.5%(33/40)、80%(32/40);CB、CXCR4蛋白在PTC中阳性表达率65%(26/40)、60%(24/40);CB,CXCR4 mRNA表达与蛋白表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352,P<0.05;r=0.357,P<0.05),且均与侵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CB,CXCR4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71,P<0.05).结论 CB、CXCR4在乳头状甲状腺癌的侵袭和转移中发挥促进作用.

    作者:卢秀波;刘征;刘洋;杨建辉;王晓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