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薏苡仁为主治疗阴囊湿疹

路杰云

关键词:薏苡仁, 治疗, 阴囊湿疹, 清热, 脾虚湿盛, 泄泻, 水肿, 临床, 利湿, 脚气, 健脾, 腹胀, 浮肿, 肺经, 补肺
摘要: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归脾、胃、肺经.本品甘利湿,微寒清热,故可清热渗湿,兼有健脾补肺作用.用于脾虚湿盛,食少泄泻,水肿腹胀,脚气浮肿,小便利等.笔者临床用于治疗阴囊湿疹,举例介绍如下.
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联合异丙酚防治胃镜检查术中应激反应的研究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异丙酚复合麻醉防治胃镜检查中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 将135例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45例.实验组采用针刺合谷、内关、足三里穴与异丙酚静脉麻醉相结合;对照1组采用芬太尼与异丙酚静脉麻醉相结合;对照2组单纯异丙酚静脉麻醉.检测3组患者在胃镜检查过程中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血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的变化,记录患者异丙酚用量、胃镜操作时间、患者苏醒时间,观察患者胃镜检查应激反应并比较防治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检查中BP、HR、RR和SPO2的变化较对照1组、对照2组稳定(P<0.05或P<0.01).实验组异丙酚用量、胃镜操作时间、患者苏醒时间均少于对照2组,对应激反应的防治效果亦优于对照2组(P<0.01或P<0.05);但与对照1组比较,实验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联合异丙酚麻醉是防治胃镜检查应激反应有效方法之一,具有对患者呼吸、循环影响较小,保持患者生理机能相对稳定的优势.

    作者:陈永斌;岳进;谢建国;兰爱珍;李建积;何焕疆;黄恒良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天麻钩藤饮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目的 研究天麻钩藤饮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6-羟基多巴胺注射于脑右侧黑质造成单侧PD损毁模型,并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天麻钩藤饮组(给药浓度为5.13g/ml),共给药14天.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应用TUNEL、透射电镜观察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黑质Bcl-2、Bax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均能检测到TUNEL染色阳性细胞核,且模型组凋亡细胞数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P<0.01).天麻钩藤饮组也能检测到凋亡细胞核,但与模型组比较,凋亡细胞数较少(P<0.01).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Bax和Bcl-2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且以Bax蛋白升高为主;而与模型组比较,天麻钩藤饮组Bcl-2显著升高,Bax显著降低(P<0.01).电镜结果显示,天麻钩藤饮组神经细胞病理变化比模型组明显为轻.结论 天麻钩藤饮对PD模型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抗氧化应激,升高Bcl-2,抑制Bax激活而实现的.

    作者:何建成;王文武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正交设计筛选大黄煎剂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佳方案的研究

    目的 筛选大黄煎剂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佳方案,形成规范化操作过程,提高临床疗效及稳定性.方法 选择肝性脑疳Ⅲ级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插管深度(15cm、20cm、30cm)、保留时间(30min、60min、120min)、药液温度(36℃、40℃、45℃)、灌肠后体位(左侧卧位、平卧位、右侧卧位)4因素3水平,利用L9(34)正交表安排试验,将患者分为9组,以肝性脑病患者的平均苏醒时间(h)为观察指标,筛选出佳的组合方案.结果 大黄煎剂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佳方案为大黄煎剂(醋制大黄30g,乌梅30g)加温至40℃,患者取左侧卧位抬高臀部,将肛管轻柔插入直肠30cm以上,缓慢注入药液,拔管后用手掐住臀部向肛门挤压,压迫肛门括约肌5min,操作完毕后患者转为右侧卧位,使药物在肠内尽量保持120min以上.结论 大黄煎剂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佳条件为:灌肠液保留时间120min,插管深度为30cm,保留灌肠药液温度为40℃,灌肠后右侧卧位;其中灌肠药液保留时间为影响临床疗效的主要因素.

    作者:邱华;黄古叶;毛德文;韦艾凌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正确认识中药注射剂

    分析了中药注射剂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要正确认识中药注射剂的发展和不良反应,并对中药注射剂发展前景、提高中药注射剂质量与安全性的研究工作提出建议.

    作者:李连达;李贻奎;孙伟伟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金乌健骨汤对甲氨喋呤耐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影响

    目的 观察苗药金乌健骨汤对甲氨喋呤(MTX)治疗耐药的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应用MTX常规治疗超过3个月无效的46例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在原剂量MTX的基础上加服金乌健骨汤;对照组(22例)逐渐递增服用MTX,两组共治疗8周.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炎性活动指标等改善情况,并在2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控显率(54.17%)、总有效率(66.67%)与对照组临床控显率(18.18%)、总有效率(27.7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减轻关节肿胀、疼痛,改善关节功能、降低炎性活动指标等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但两组VAS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苗药金乌健骨汤能提高MTX耐药RA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马武开;钟琴;姚血明;唐芳;黄颖;安阳;刘正奇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鼻咽癌放疗后患者中医证型研究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疗后患者的中医证候学规律和特点.方法 采用临床流行病学原则和方法,纳入鼻咽癌放疗后患者94例,收集临床中医证候信息,构建证候信息数据库,对四诊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再进行鼻咽癌放疗后中医证型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通过聚类分析,得出6种鼻咽癌放疗后中医证型.不同年龄阶段患者各证型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放疗后时间段在肺胃阴虚证、肾阴亏虚证、脾胃虚弱证分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放疗方式在肺胃阴虚证、脾胃虚弱证分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咽癌放疗后中医证型为热毒伤阴、脾胃虚弱、痰热困结、肺胃阴虚、肾阴亏虚、痰瘀互结6种,中医证型分布与不同放疗后时间、不同放疗方式有关.

    作者:梁艳;陈文勇;刘文婷;李云英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五味子对去卵巢致骨质疏松大鼠胫骨护骨素、核因子-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五味子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将59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五味子组,其中五味子组11只,其余每组12只.摘除大鼠双侧卵巢1个月后,五味子组灌服五味子水煎剂(lg/ml),阳性对照组予己烯雌酚(0.008mg/ml)灌胃3个月(5.6m1/kg).对不脱钙骨切片进行形态计量并检测胫骨成骨细胞(OB)和骨髓基质细胞(MSC)中护骨素(OPG)、核因子-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蛋白表达.结果 五味子组大鼠胫骨骨小梁体积百分比较模型组显著增高,除骨皮质类骨质平均宽度外,骨小梁吸收表面百分比、骨小梁形成表面百分比、骨小梁矿化率术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OB及MSC中OPG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或P<0.01),OB中RANKL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五味子对卵巢切除大鼠骨质疏松症治疗作用机理之一是通过促进OB和MSC中OPG的分泌,使之与RANKL的结合增多,进而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

    作者:李艳;董佳梓;贾朝娟;赵宏艳;赵红霞;张治国;刘梅洁;李涢;王震;刘铭福;查青林;鞠大宏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如何辨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指疱疹虽已消除,但病变部位仍然疼痛,多见于老年体弱者.其特点为白天呈持续性烧灼样疼痛,夜晚疼痛剧烈,影响睡眠,临床治疗较为棘手,病程较长.

    作者:吴沛田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方药量效关系研究思路探讨

    阐释方药量效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对未来方药量效关系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系统地研究、总结和提炼方药剂量理论对于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指导临床合理选择剂量,安全有效地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仝小林;王跃生;傅延龄;徐国良;连凤梅;饶毅;余日跃;宋军;刘峰;赵林华;焦拥政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从《伤寒论》看中医服药特点

    张仲景不仅十分重视辨证,完善了中医辨证论治体系;而且对所处方药的煎煮、服用方法及服后观察护理也独具匠心.时至今日,对中医临床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仅从服药的特点加以讨论.

    作者:张义;王晓洁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胃反灵治疗胃食管反流病45例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由于胃内容物(包括胃酸、胃蛋白酶、胆汁、胰液、十二指肠液等)异常反流入食管产生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主要包括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反流性食管炎(RE)和Barrett食管(BE)[1].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方胃反灵加减化裁治疗GERD45例,并与单纯西药组41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苗发启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怎样辨治慢性扁桃体炎

    慢性扁桃体炎临证若能合理选用中药辨治,常常能取得良子治疗效果,试将常用分型辨治介绍于次.气虚夹瘀证:咽痛,声音嘶哑,或倦怠乏力,咽肿色泽暗红,咳嗽,或痰少而黏,或痰夹血丝,领下肿大,或大便不调,舌质暗淡夹瘀斑,苔薄,脉沉涩.

    作者:王付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铺棉灸法治疗带状疱疹3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铺棉灸疗法、火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比较分析这两种针灸疗法之间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6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铺棉灸组和火针组各30例,在围针刺和电针治疗的基础上两组分别施以铺棉灸治疗和火针治疗,连续治疗10天后,观察两组患者疱疹止疱、结痂、脱痂时间及疼痛缓解程度、疼痛持续时间、疼痛开始缓解时间,并进行综合疗效评价.结果 铺棉灸组和火针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9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疼痛开始缓解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止疱、结痂、脱痂时间、疼痛缓解程度、疼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铺棉灸法、火针法治疗带状疱疹均有良好疗效,铺棉灸法在疼痛缓解方面优于火针法.

    作者:李雪薇;杨运宽;陈洪沛;刘元华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奇智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30例

    血管性痴呆(VD)是常见的老年期痴呆之一.我们在继承名老中医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奇智胶囊治疗轻、中度VD,并与经典益智药物喜得镇做对照,观察其治疗VD患者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蹇顺华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皮持衡运用三仁汤为主辨治慢性肾病经验

    慢性肾病(CKD)是临床多种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红斑狼疮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迁延难愈,患者尿液和血液相关指标、肾脏病理学及影像学发现异常,或肾小球有效滤过率低于60%的肾脏疾病的统称。皮持衡教授致力肾脏疾病治疗、研究数十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认为,慢性肾病病变机理多与湿热、湿浊相关,故临床运用三仁汤为主辨治疗效颇佳,现总结如下.

    作者:傅春梅;张光荣;徐友妹;余俊英;曾琴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虫类药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

    随着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病率的逐渐升高,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作为严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日益受到关注,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是大多数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在美国超过40%的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是由DN所致,每年新增终末期肾病患者中50%以上是由DN引发[1].

    作者:毕礼明;马济佩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思考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进行性、侵蚀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关节破坏和关节功能丧失,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中医药治疗RA临床疗效确切,临床及实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令人鼓舞,在提高疗效、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和预防骨破坏等方面,显示了独特的优势[1].

    作者:刘宏潇;刘保延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一清胶囊治疗寻常性痤疮72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一清胶囊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开放性试验设计纳入144例寻常性痤疮患者,分为一清组和对照组各72例,一清组予一清胶囊联合外用炉甘石洗剂,对照组予维胺酯胶囊联合外用炉甘石洗剂,均治疗28天,获得痊愈或显效的患者随访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周末进行症状体征评分,判定临床疗效;并进行6个月随访,记录复发情况;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共129例按方案完成了治疗,一清组68例,对照组61例.治疗第1、第2周末,一清组有效率分别为42.65%、75.00%,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14.75%、31.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周末时一清组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为90.16%,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清组在第1周末、第4周末症状体正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一清组(P<0.05).结论 一清胶囊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肯定,起效较维胺酯更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维胺酯胶囊.

    作者:蒋如芬;张长宋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郭子光辨治冠心病心绞痛经验

    郭子光教授擅长治疗心血管疾病,尤其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我们有幸随郭老侍诊学习,收益良多,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俐;许丽平;马洁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临证心悟——治火二法

    火者,热也,其性属阳,故阳盛则外热.阴阳者,此消彼长,阳盛则阴虚,阳盛于外,则阴虚于内,故阴虚则内热.或问阳盛则阴虚,内外皆热,然张仲景何用麻黄汤以辛温发散,此非伤阴乎?此不明火之性也.

    作者:崔应珉;车文生;徐羽 刊期: 2010年第11期

中医杂志

中医杂志

主管: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