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侧路经皮椎间孔内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护理

陈利英;章月红;杨静

关键词: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内镜, 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护理
摘要:总结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皮椎间孔内镜下髓核摘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认为重点是术前做好准备及体位训练,术后做好体位护理及生命体征的观察、下肢功能及疼痛的观察、并发症观察及预防、生活护理、有效的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术后疗效评定优22例、良6例、中2例,优良率为93.3%.
护理与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皮内缝合法在门诊手术中的应用及切口愈合观察

    目的 观察皮内缝合法对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实施乳腺包块及腹部包块切除的门诊患者468例,按手术日单双数分成观察组236例、对照组232例,观察组采用皮内缝合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法缝合切口皮肤,两组均给予适当的护理指导.结果 观察组甲级愈合率100%,对照组甲级愈合率92.24%,两组比较,x2=19.04,P<0.01.结论 皮内缝合皮肤,无针眼痕迹,瘢痕相对较小,能减少缝线反应,提高切口甲级愈合率.

    作者:莫雪微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颅骨缺损早期行Ⅱ期颅骨成形术的护理

    总结外伤性颅骨缺损早期行Ⅱ期颅骨成形术的护理.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安全护理和颅骨缺损区骨窗张力的观察,术后做好一般护理、负压引流的护理及出院指导.15例手术进行顺利,患者神经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作者:张芬芳;王秀萍;卓亚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22例重度烧伤并发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总结22例重度烧伤并发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护理重点是根据患者精神异常状态行对症护理,加强病情观察,做好创面护理、并发症防治、用药护理、心理护理.22例患者全部治愈,精神障碍得到及时控制,无复发.

    作者:许胜敏;芦芳菲;沈春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盆底锻炼对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后排尿控制的影响

    目的 评价盆底锻炼对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后排尿控制的影响.方法 将109例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55例、对照组54例.观察组术后进行盆底锻炼,10~12周为1疗程,坚持2~3疗程;对照组予传统常规护理.术后1周、3月、12~24月评价有无尿失禁.结果 对照组有6例出现尿失禁,观察组无1例出现尿失禁.结论 盆底锻炼能提高术后排尿控制功能,防止尿失禁的再次发生.

    作者:谢菊仙;张缨;邢兰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小切口内镜辅助下颌下腺摘除术的手术配合

    颌下腺摘除术是慢性颌下腺炎、颌下腺混合瘤等颌下腺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其传统切口为沿下颌骨下缘下1.5 cm处平行于颌骨下缘的横切口,长约5~7 cm,手术创伤较大,术后颌下区还会留下一条较长的瘢痕[1].

    作者:邵亚娟;李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护理人员静脉输液操作考核增加人文关怀项目的结果分析与对策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静脉输液操作中实施人文关怀的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改进措施.方法 修改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评分标准,补充人文关怀的考核内容.对125名护理人员进行床边考核,比较人文关怀项目与常规考核项目合格率情况,比较不同职称组间与不同学历组间人文关怀实施情况.结果 人文关怀项目合格率均低于常规项目;操作前语言沟通、保暖措施两项目的 得分在不同职称间有显著性差异;操作过程中的非语言沟通、操作完毕后关心语言的应用总体合格率较低,且职称组间差异不明显;不同学历间人文关怀各项考核成绩无明显差异.结论 输液中体现人文关怀不够理想,管理层对护理人员要加强人文教育,重视人文修养的培养,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完善考核环节,以促进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知识和技能的应用.

    作者:张园芳;马建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侧路经皮椎间孔内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护理

    总结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皮椎间孔内镜下髓核摘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认为重点是术前做好准备及体位训练,术后做好体位护理及生命体征的观察、下肢功能及疼痛的观察、并发症观察及预防、生活护理、有效的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术后疗效评定优22例、良6例、中2例,优良率为93.3%.

    作者:陈利英;章月红;杨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高血压病患者无痛胃镜检查的护理

    总结高血压病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护理.检查前有针对性心理指导、做好应急抢救准备,检查中严密观察病情、密切配合医生,检查后继续观察生命体征和做好健康指导,是顺利完成胃镜检查的保证.

    作者:陈伯利;斯望春;张杏琴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改良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口服法对肠道清洁度的影响

    肠镜检查是诊断肠道疾病常用的方法之一,而肠道清洁度是提高肠镜检查成功率的重要因素,是防止漏诊、误诊及提高诊断阳性率的重要前提[1].

    作者:王蓓;庄小英;崔向真;马升高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1例肢体创伤并发应激障碍患者的护理

    应激障碍(stress disorder,SD)是指主要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的异常心理反应而导致的精神障碍,包括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ASD)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1].

    作者:孙淑英;戚芳丽;孙红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早期肠内营养在老年胃癌全胃切除术后的应用

    目的 探讨全胃切除术后经液囊空肠导管行早期肠内营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用抽签法将60例老年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颈内静脉置管行全胃肠外营养,观察组术后早期经液囊空肠导管予能全力肠内营养.观察两组患者营养指标、肛门排气时间.结果 两组营养指标及肛门排气时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全胃切除术后经液囊空肠导管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是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途径.

    作者:张莉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中草药浸泡防治卡培他滨致手足综合征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卡培他滨是新一代口服细胞毒药物,可单药治疗蒽环类和紫杉醇化疗方案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其主要副作用为手足综合征,发生率为60%左右[1],Ⅲ级手足综合征发生率为12%[2],可导致卡培他滨减量甚至停药,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

    作者:俞新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美罗华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护理

    美罗华又称利妥昔单抗,是一种人鼠嵌合型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与跨膜抗原CD20结合,启动介导B细胞的溶解反应,文献报道[1]美罗华对复发或难治的滤泡性淋巴瘤有显著疗效.

    作者:李月英;章金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指尖及手臂部位测定毛细血管血糖和静脉血浆血糖的对比研究

    目的 研究手臂毛细血管血糖监测的可行性.方法 用利舒坦血糖仪对住院糖尿病患者同步测定空腹及餐后2 h的手臂毛细血管血糖、指尖毛细血管血糖与同时抽取静脉血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的血浆血糖值作比较.将患者对针刺手臂、指尖的痛觉评分作比较.结果 空腹及餐后2 h手臂毛细血管血糖与指尖毛细血管血糖及静脉血浆血糖的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空腹及餐后2 h静脉血浆血糖、指尖毛细血管血糖、手臂毛细血管血糖三组相关性良好,r值均在0.950以上,P<0.001;手臂、指尖的痛觉评分比较,P<0.001.结论 手臂毛细血管血糖监测能精确反应糖尿病患者空腹及餐后2 h血糖,且针刺手臂疼痛较轻,患者依从性高.

    作者:杨少娜;高晓丽;龚丽新;陈林华;俞海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短时血液滤过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观察与护理

    总结23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行短时静脉-静脉血液滤过的护理.认为重点是做好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预防静脉-静脉血液滤过的并发症,注意观察出血及凝血倾向、血滤机参数,加强管路护理、营养支持、引流管护理及基础护理.23例患者明显改善了器官功能,全部治愈出院.

    作者:汪芳金;沈丽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门诊病理标本管理流程的分析与再造

    针对门诊病理标本管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依据企业流程再造原则,运用合并、增加、改变、重组等手段,对病理标本管理流程进行再造,杜绝了差错,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叶鸣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三阶段心理抚慰在乳腺癌患者围治疗期的应用

    目的 了解乳腺癌患者围治疗期情绪状态,探讨有效可循的心理干预模式.方法 将符合入组条件的64例患者采用数字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自行设计的三阶段心理抚慰,分别在术后3 d、14 d及完成6疗程化疗时进行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观察两组患者的情绪变化.结果 两组第1次评分无明显差异,后2次评分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三阶段心理抚慰有利于乳腺癌患者围治疗期的情绪稳定.

    作者:陆应妹;沈霞萍;朱仲群;钱琤;王美华;楼小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1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的护理

    乳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已明显增高,居女性恶性肿瘤中的第二位[1].目前治疗乳腺癌有效方法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2],但手术导致乳房缺失,使患者心理产生负面的反应.

    作者:袁爱琴;朱顺娟;杨斐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27例漏斗胸行胸腔镜下胸骨抬举术的手术配合

    小儿先天性漏斗胸占常见胸廓畸形的90%,发病率为0.1%~0.3%[1].轻度漏斗胸对循环、呼吸影响不大,严重漏斗胸下陷的胸骨和肋骨会压迫心脏、肺等脏器,使患儿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运动耐受力差、体形瘦弱、喜静不好动.

    作者:徐学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治疗恶性心律失常的护理

    总结13例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治疗恶性心律失常的护理.认为护理重点是术前重视心理护理,改善心功能;术后加强心电监测和创口护理,及时正确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做好上肢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13例均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

    作者:李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护理与康复杂志

护理与康复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