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预测足月胎儿体重中逐步回归分析的应用研究

储伟芳;何根娣

关键词:胎儿, 体重, 回归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逐步回归分析用于预测足月胎儿体重的可行性.方法监测了200例孕妇的年龄、孕期体重增加、孕次、产次、孕周、宫高、腹围、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度、羊水平段、胎儿体重、性别(出生后)共12项,胎儿体重为因变量,其余11项为自变量.结果在全部样本参与运算的前提下,起作用的是孕周、腹围、双顶径,精确度可达80%.结论逐步回归分析可以用于预测胎儿体重.
护理与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家庭化管理模式在慢性退缩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

    慢性退缩精神病患者在本院住院患者中占很大一部分比例,这些患者由于长期住院且病程长、病情反复而导致精神日趋衰退,传统的药物疗效不佳[1].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差或无、社会功能明显减退、体质差、年龄普遍老化且多伴有慢性躯体疾病,为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大限度减轻精神残疾,充分挖掘患者内在的潜能,减少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2],本院于2002年5月为30例慢性退缩精神病患者建立康复病房,对他们实施引导和启蒙相结合的家庭化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亚萍;何亚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758份危重护理记录单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

    危重患者护理记录是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危重患者住院期间护理的客观记录[1].<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于2002年9月1日正式实施后,规范书写临床病历显得越来越重要.为更规范书写危重护理记录单,笔者对本院758份现病历危重护理记录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干预对策.

    作者:王雪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重症烧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

    烧伤后由于机体能量消耗增加以及营养补充不足,可引起短期内营养不良、免疫防御机能下降,导致创面愈合迟缓、全身性感染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等不良后果.目前,烧伤界专业人士普遍认为对重症烧伤患者宜尽早应用肠内营养支持[1].2000年1月至2004年3月,本院对重症烧伤患者55例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婉红;王赛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定期门诊护理干预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目的探讨定期门诊护理干预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工作能力的作用.方法对经住院治愈回归社区且能每月1次定期门诊随访达1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68例,随机分成干预组80例和对照组88例.干预组每月1次门诊,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每月1次门诊,给予一般性服药及随访医嘱,1年后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对两组进行评定,同时进行工作能力的比较.结果干预组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中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三个维度量表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物质生活维度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工作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定期门诊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作者:林华君;蚁丽芬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手术后锥体外系反应的观察和护理

    手术后锥体外系反应大多与麻醉用药有关[1].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笔者在本院麻醉恢复室观察到锥体外系反应12例,现将其处理及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张雪红;王伟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B超导向穿刺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护理

    单纯性肾囊肿患者应用B超导向穿刺注射无水乙醇,乙醇与囊壁上皮全面、充分接触,使囊壁上皮纤维化,彻底消除其分泌功能[1]而达到治疗目的.此法具有动态观察穿刺过程、对囊肿穿刺精确度高、并发症少的特点,还能动态观察抽吸囊液、注入硬化剂的情况,可使治疗达到佳效果,是当今肾囊肿治疗的首选方法[2],尤其对囊肿直径>4 cm、有疼痛或压迫症状者疗效更佳[3].

    作者:王菊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运用护理程序对孕产妇实施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满足患者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责.护理程序是一种科学的逻辑的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理论及工作方法[1],它不仅适用于临床护理工作,同样适用于健康教育.本院产科运用护理程序对孕产妇实施健康教育,通过实践证明,可以提高健康教育效果.现将方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金春盆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非智力因素开发对年轻护士成长的影响

    年轻护士的成长和培养是护理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要使年轻护士不断学习探索、坚定专业思想、陶冶良好情操、树立崇高理想,成为拥有较高文化素养、精湛业务技能、良好职业道德、健康心理状态的护理人才,护理管理人员必须重视对年轻护士非智力因素的开发.非智力因素在人才成长过程中具有相当的能动性,它不仅与具体的工作相关,且一旦形成动力定型,对人生事业的成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将受益终身[1].

    作者:郑蔼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留置T型管患者带管出院后的随访及护理指导

    胆管系统手术后需留置T型管,而且患者常带管出院,虽然患者通过健康指导能获得T型管护理的知识,但73%的患者由于出院时心情激动、办理出院手续等,对于护士的出院指导只有30%能记住[1],回到家中常碰到许多T型管的护理问题.为有利于患者对T型管的护理,本院外科从2003年1月起对留置T型管出院患者进行随访及护理指导,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芬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全麻恢复期呼吸道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

    呼吸系统并发症是全麻术后凶险的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为减少麻醉恢复期患者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作者回顾性分析2000年9月至2004年9月麻醉恢复期1579例患者的病案资料,总结并发症的原因,提出护理干预措施,为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提供指导.

    作者:马汝芬;潘学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成人流动注射车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成人流动注射车(以下简称为注射车)是根据护士必须到座位上给门诊输液患者进行静脉注射、输液的护理管理要求而设计,并已获得专利号(ZL 03 2 32457.X).此注射车经临床应用,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美芬;张爱华;毛小媛;叶建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预测足月胎儿体重中逐步回归分析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逐步回归分析用于预测足月胎儿体重的可行性.方法监测了200例孕妇的年龄、孕期体重增加、孕次、产次、孕周、宫高、腹围、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度、羊水平段、胎儿体重、性别(出生后)共12项,胎儿体重为因变量,其余11项为自变量.结果在全部样本参与运算的前提下,起作用的是孕周、腹围、双顶径,精确度可达80%.结论逐步回归分析可以用于预测胎儿体重.

    作者:储伟芳;何根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胰岛素致低血糖反应分析与护理

    低血糖反应是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过程常见的并发症,严重时易导致患者死亡.2003年4月至2004年1月,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治疗过程发生低血糖反应41例.笔者对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就低血糖反应的发生原因、易发时间、临床表现及护理对策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玲琴;金霞明;沈美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250例离休干部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在护理服务过程中,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及其家属了解促进健康和减少疾病的相关知识,改变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使他们的行为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1].

    作者:张荀芳;沈诸花;李静虹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肌钙蛋白Ⅰ监测及护理

    肌钙蛋白I(cTn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36者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1].2002年8月至2004年8月,本院心内科收治AMI患者85例,对患者动态监测cTnI浓度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护理,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加拿大渥太华医院手术室的管理

    2004年9月至11月,笔者在加拿大渥太华医院手术室进修学习3个月.渥太华医院是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市大的一所综合医院,超过245年历史.有4个手术室共45间手术间,2003年完成手术量58459例.现将其手术室的管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倪乐丹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经腹子宫切除术在传统的开腹手术中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手术,但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和人们要求美观的心理,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因具有创伤小、表面切口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等优点[1],已被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所接受.2001年1月至2003年11月本院成功进行了87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现将手术的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作者:姜慧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对称性胸腹联体婴儿分离手术的护理配合

    联体双胎为一种罕见的先天畸形,其患病率为1/5万~10万,大多数胚胎时或出生后即死亡,分娩后存活者约1/20万[1].能接受手术的病例极少,能成功进行分离手术、且术后两婴儿均存活的相当罕见[2,3].文献查阅,到目前为止,已有10余例联体婴儿分离手术在国内开展,并在国内医学核心期刊上逐一报道了有关联体婴儿的诊断、手术治疗、麻醉经验及术前和术后护理.本院于2004年4月3日对1例对称性胸腹联体婴儿成功实施分离手术,现将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杨晓莹;吴元琼;景建英;罗宇;贺文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髋臼骨折内固定术后的康复护理

    髋臼骨折的治疗多采用牵引非手术治疗,而今越来越多学者提出了手术内固定治疗的必要性[1].本院骨科自1998年12月至2003年12月对58例髋臼骨折患者施行AO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术后实行早期康复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柯翠芬;王珺;宋晓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经外周静脉置管在老年患者应用中的问题及护理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ev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因操作简便、安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适用于合并疾病多、病程长、需长期输液治疗的老年及肿瘤患者等[1],但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本院自2002年起将PICC应用于临床,现将100例老年患者PICC置管过程中的问题分析探讨如下.

    作者:应笑卿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护理与康复杂志

护理与康复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