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先阳;罗仁
葡萄糖耐量减低(IGT)是指静脉血浆空腹血精<7.0mmol/L(126mg/d1),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值≥7.8mmol/L(140mg/d1),<11.1mmol/L(200mg/d1)的状态.
作者:吕雄;陆璐;卢红梅;张芸;邱健行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何嘉琳主任医师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治学严谨、勤于实践,从事中医妇科4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何师对流产后继发不孕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胡翠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以中药提取物为切入点,观察中医不同治法对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主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70只ApoE-/-小鼠高脂喂养13周,随机分为活血组(丹参酮),益气组(西洋参茎叶总皂苷)、化痰组(瓜萎提取物)、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辛伐他汀).予药物治疗13周后,采用形态学方法 ,利用易损指数综合评价药物对斑块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3个中药组小鼠斑块易损指数均有所降低,纤维帽长度/斑块内膜比值均有所增加,瓜蒌提取物组埋藏纤维帽数目显著减少.结论 活血、益气、化痰中药有效部位均可通过改善斑块内部成分稳定斑块,化痰中药瓜篓提取物在减少斑块破裂次数方面可能更有优势,其具体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周明学;徐浩;陈可冀;潘琳;郭艳茹;文川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原因不明与自身免疫有关的发生于直肠与结肠黏膜、黏膜下层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以腹泻、腹痛、黏液血便、易复发为特征.目前多采用柳氮磺胺吡啶(SASP)加糖皮质激素(GCS)口服和灌肠治疗.但其疗效尚不满意.笔者2004年1月~2007年9月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治疗UC,报告如下.
作者:叶萍 刊期: 2008年第11期
肩周炎是发生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退行性变和慢性无菌性炎症.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我们采用太汲神系列药物综合疗法及肩关节注射,取得较好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何先青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因病机,系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日渐衰老,肾精、肝血日益不足,无以濡养脏腑.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所致.其中以肾虚为本,肝血不足为辅,两脏亏虚致脏腑阴阳失衡,阴虚阳亢,君相火旺;水火失济,心肾不交;水不涵木,肝火上炎,而见诸多阴虚于下,阳浮于上、于外的症状,如烘热汗出、情绪异常、夜寐欠安等等.
作者:徐莲薇;张淑君;孙卓君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成人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年龄超过18岁的患者在单位时间内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超过一定次数的临床综合征.成年人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多见,反复呼吸道感染易并发慢性鼻窦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笔者2003~2007年.从调补三焦立法,应用巴中玉屏散防治本病,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勇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贝叶斯网络分析方法 分析抑郁症中医证候的分型.方法 制订<抑郁症中医证候观察表>,观察611例患者的横断面证候,运用贝叶斯网络模型进行数据研究,并结合前期聚类分析研究结果 ,得出中医证型及诊断标准.结果 拟定出抑郁症的6个中医证型:肾虚肝郁证、肝郁脾虚证、心脾两虚证、肝胆湿热证、心胆气虚证.结论 基于贝叶斯网络研究的中医证型具有一定客观性、科学性,较符合中医理论.
作者:唐启盛;曲淼;包祖晓;王耘;马良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颈椎远部、近部、远近结合3种配穴方法 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远部配穴组、近部配穴组和远近配穴组.各30例.采用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和VAS疼痛计分,考察不同配穴方法 对颈型颈椎病的疗效. 结果 3组配穴方法 对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的计分改善、综合计分、综合疗效、镇痛改善等4方面均有较好疗效(P<0.01);但3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种配穴方法 对于颈型颈椎病均有很好的疗效;远都配穴和近部配穴尽管取穴数比远近配穴少,但是可以取得与远近配穴一样的疗效.
作者:李丰军;衣华强;姚朋华;高树中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白花蛇舌草性味甘、淡,微寒,归肺、心、肝经.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抗癌.笔者在辨证的基础上,重用白花蛇舌草治胃病,收效良好,兹举例如下.
作者:田常文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我们自2004年5月~2006年4月用清热化瘀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取得了显著疗效.为深入探讨其作用机理,我们观察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治疗前后P物质(SP)及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剑刚;夏忠诚;高桂琴;李敬会;蔡莉莉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规律的临床研究,为中医辨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问卷方法 对经过多导睡眠监测确诊的SAS患者,进行中医证候问卷调查,计算其症状频数,分析SAS的中医证候特征和分型. 结果 痰证患者为多见,共计61例次(76.25%);其次为瘀血证34例次(42.50%);舌色以淡白和暗红较为多见,舌体以胖带齿痕和舌腹经脉瘀曲较为多见,舌苔以腻苔较为多见.轻度SAS中痰证38例次,占90.5%,提示轻度患者以痰证为主;中重度患者以体虚夹瘀为主. 结论 SAS证候分型多为虚实夹杂,以痰证和血瘀证多见,轻度以痰证为主,中度以痰瘀互结为主,重度以血瘀证为主.
作者:苗青;张旭丽;林佳扬;张燕萍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健脾益肾、活血化痰法联合罗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并胰岛素抵抗的早期治疗意义.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空白组29例、西药组(口服罗格列酮)32例、治疗组(口服罗格列酮和健脾益肾、活血化痰方)29例,1个月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血清瘦素、脂联索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肝功能、血脂、FBG、FINS、IRI、瘦素、脂联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与西药组比较,在改善7-谷氨酰转肽酶(GGT)及FINS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组总有效率79.31%.结论 健脾益肾、活血化痰法联合罗格列酮早期干预非酒精性脂肪肝并胰岛素抵抗有着较好的临床意义.
作者:姜海伟;和单凤;肖会泉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清化活血敛疡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45例,以柳氮磺吡啶肠溶片保留灌肠,每晚1次;治疗组55例,以清化活血敛疡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每晚1次,两组均口服中药基础治疗,均以30天为1个疗程.两组分别于治疗后对临床疗效作对比分析,并观察内镜下肠黏膜病变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肠黏膜疗效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清化活血敛疡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且能够显著修复肠道黏膜.
作者:叶柏;沈洪;陆乐;王亚奇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根据小型猪用于医学实验研究的生物学特点和脉象形成机理建立脉诊教学模型. 方法 通过指下感觉验证模型并采集脉图直观展现模型来建立三位一体的脉诊教学模型. 结果 通过对小型猪后肢股动脉切脉、前肢腋动脉采集脉图的方法 ,建立了平脉、涩脉和滑脉稳定的脉诊模型.结论 小型猪三位一体教学模型的建立,既拓展了实验教学的内容,又创建了生物学的脉诊模型.
作者:董晓英;牛欣;杨学智;李海燕;高蔚;陈冬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红肿疼痛、屈伸不利,关节畸形为特点的嘌呤代谢障碍性疾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由于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呈增高趋势.胡玉灵主任医师从医30余年,学验俱丰,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具有独到见解,现简介如下.
作者:吕波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多见于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张骠教授长期从事中医儿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师从已故著名中医儿科专家江育仁教授,擅长诊治儿童精神类疾病.我们有幸随师侍诊,受益颇多.现将其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孔令万;郭允伟;张艳梅;张骠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湿热病机表现多阴阳交错,寒热并见,临床涉及面广,可引起诸多病证.周仲瑛教授重视湿热在疑难杂病病机演变过程中的作用,从湿热论治诸多疾病,有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郭立中;刘琴;皇玲玲;苏克雷;赵金荣;叶政章;陈治湛 刊期: 2008年第11期
阐明具有肾毒性的中草药种类和临床表现,从掌握药性、规范使用、加强监测、及时处理4个方面提出慢性肾炎选用中草药治疗的思路,指出只要合理应用中草药,就能发挥其治疗作用,降低或避免其肾毒性反应.
作者:钟先阳;罗仁 刊期: 200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