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大黄脐疗对肝硬化合并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周玲叶;王姬

关键词:生大黄脐疗, 肝硬化, 便秘, 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生大黄脐疗对肝硬化合并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12月诊治的150例肝硬化合并便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内科护理、饮食干预及健康宣教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生大黄脐疗,每日睡前予5g大黄糊剂敷脐,持续8h,共应用30d,后续随访至60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便秘症状积分和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分.结果 治疗组便秘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4.67%(71/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67%(5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便秘症状积分[(5.13±2.3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7.57±2.24)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PAC-QOL评分[(6.48±1.35)分],低于对照组[(13.57±2.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大黄脐疗能有效改善肝硬化合并便秘患者的排便情况,该法操作简便,经济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ANIT诱导的亚急性肝内胆汁淤积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

    目的 观察异硫氰酸萘酯(ANIT)诱导的亚急性肝内胆汁淤积大鼠模型肠道菌群的变化.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各8只.模型组于实验第1天灌服1.6%ANIT(麻油配制)80mg/kg、1次/周、连续4次诱导大鼠亚急性肝内胆汁淤积;正常组以等容量麻油灌胃,于末次灌胃后48h处死大鼠取血清及回盲部新鲜肠内容物;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肝功能水平,16s?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肠道菌群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清肝功能较正常组有明显受损,呈现肝内胆汁淤积表现;模型组的肠道菌群丰度较正常组明显下降,在纲水平中,模型组大鼠肠道粪便中δ-变形菌纲相对丰度较正常组有明显下降(P<0.05),ε-变形菌纲相对丰度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在科水平,δ-变形菌纲中脱硫弧菌科的相对丰度较正常组有明显下降(P<0.05),而属于ε-变形菌纲中的螺杆菌科相对丰度较正常组则明显升高(P<0.01).结论 肠道菌群丰度的明显下降以及肠道内脱硫弧菌和螺杆菌的相对丰度变化可能是ANIT诱发的亚急性大鼠肝内胆汁淤积的重要特征性变化.

    作者:姚嘉明;陈芝芸;陈曦;刘彬彬;叶蔚;张洁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全肺体积预测肺鳞癌急性放射性肺炎的价值

    目的 观察肺鳞癌患者调强放疗治疗后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情况,并评价其临床及剂量学影响因素.方法 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浙江省肿瘤医院共237例肺鳞癌患者入组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临床及剂量学因素与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关系.结果 调强放疗后共55例患者出现了≥2级急性放射性肺炎,单因素分析显示放疗照射总剂量,双肺V5、V20、V30、MLD及全肺体积与急性放射性肺炎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双肺低剂量V5和全肺体积与≥2级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显著相关(P<0.05).结论 双肺低剂量V5和全肺体积是预测急性放射性肺炎的有效预测因子,制作胸部肿瘤放疗计划时应当考虑侵全肺体积因素.

    作者:陈绍芳;陈华江;凌昕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一例儿童惊恐发作额叶癫痫病例报告

    儿童癫痫中,额叶癫痫发病率较高,仅次于颞叶癫痫.额叶解剖部位特点复杂,密布神经结构纤维,导致额叶癫痫发病临床表现多样化,个体差异大,临床特征不具典型性,临床诊断及治疗均有困难.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例儿童惊恐发作额叶癫痫的临床特征、脑电图表现,评价卡马西平单药治疗反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总结对该病诊断及治疗的经验.现将本院收治的1例儿童惊恐发作额叶癫痫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柯海艳;祝雪芬;刘占利;卢燕;徐莉莉;陈丽琼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熊去氧胆酸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老年药物性肝损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熊去氧胆酸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在治疗老年药物性肝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岁的59例药物性肝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停用肝损害药物,予以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组停用肝损害药物,予以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分别在用药前、用药后1周、用药后2周监测肝功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在治疗后14d,观察组的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34.0±49.1)μmol/L、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36.5±42.1)U/L、丙氨酸转氨酶(ALT)(37.9±41.0)U/L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TBIL(41.1±53.4)μmol/L、AST(50.5±95.2)U/L、ALT(50.5±95.2)U/L(P<0.05).观察组显效28例,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1%(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老年药物性肝损的治疗中,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熊去氧胆酸较单用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楼晓霞;唐凯;沈丽丽;胡洁云;邬思繁;王彩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快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减重代谢手术的研究进展

    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早由丹麦教授Kehlet于1997年提出[1],其主要采用经循证医学证实有效的一系列优化措施处理围手术期患者.ERAS理念是21世纪一项新的理念和治疗康复模式[2],与传统围手术期管理相比,其获益体现在:(1)提高治疗效果;(2)减少术后并发症;(3)加速患者康复;(4)缩短住院时间;(5)降低医疗费用;(6)减轻社会及家庭负担.ERAS理念早应用于结直肠外科领域[1],现已广泛运用至普外科、心胸外科、妇产科等多个领域.肥胖是一种严重影响健康的代谢性疾病,将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脂肪肝等多种慢性疾病,不仅给患者生活带来许多不便,还增加死亡风险[3].目前腹腔镜减重手术被认为是唯一可长期治疗病态性肥胖的方法.目前国际和国内主流的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袖状胃切除(LSG)和腹腔镜胃旁路术(LGBP)[4].随着ERAS理念在外科各个领域的发展,近10年来减重代谢外科医生也开始了将ERAS理念应用于减重手术.本文就ERAS理念在腹腔镜减重代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措施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作一综述.

    作者:吴璐宁;孙晓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丁苯酞联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丁苯酞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11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丁苯酞联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并分别对两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血管内皮功能、肝肾功能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值明显降低,而MoCA评分值和MMSE评分值则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内皮素(ET)明显降低,而一氧化氮(NO)、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率(FMD)、动脉内径变化率(GTN)则均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尿蛋白(Pro)、尿红细胞(RBC)等肾功能指标均未发生明显变化,且均居于正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联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对于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并且未对患者肝肾功能造成损伤和不良影响.

    作者:汪翔;楼敏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经颅磁刺激联合上肢机器人在脑卒中上肢功能康复中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目前是世界第三大死因,在中低收入国家,脑卒中病死率尤为严重(占全球死亡的85.5%)[1].手臂和手的功能是日常生活的基础,上肢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使其无法独立执行各种各样的日常任务,但是通过有效的康复治疗可以明显缓解这些情况的发生,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和上肢机器人作为康复领域新的技术正在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也证明非侵入性脑刺激联合运动技能训练是目前神经康复领域中一种新的治疗选择[2].

    作者:金文杰;陈健尔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水平与红细胞分布宽度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不同血压水平高血压患者中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符合标准的高血压病患者200例及健康体检者50例为观察对象,记录患者年龄、性别、RDW、生化检查结果等,将高血压病患者按血压水平分为高血压1级、2级、3级组,比较各组间RDW水平以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高血压1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3级、健康对照四组RDW值分别为(14.06±0.91)%、(14.82±0.88)%、(15.50±1.38)%、(12.86±0.71)%,高血压组中RDW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高血压病患者不同血压水平分组间RDW水平差异显著(P<0.05),并且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RDW有升高趋势;经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后显示收缩压(SBP)是RDW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 RDW与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血压水平越高,RDW越高.

    作者:项伟忠;柯淑兰;王志颖;王彤;陈礼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MSMSMS在儿童OSAHS手术效果评判中的应用

    目的? 评估微动敏感床垫睡眠监测系统(MSMSMS)在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儿童睡眠结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确诊为OSAHS并进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或单纯行腺样体切除手术的儿童42例.对观察对象术前及术后均进行MSMSMS和监测,并对测得的呼吸事件及睡眠结构进行比较,评价MSMSMS在OSAHS患儿手术前后应用的效果.结果所有患儿术后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低血氧饱和度(LSaO2)显著改善,而睡眠分期在手术前后无明显差异.结论MSMSMS监测方法可对OSAHS患儿手术前后疗效评估进行较好的分析,但对于评价儿童OSAHS术后睡眠结构的精细变化情况仍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新钢;许会卿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宁波市青少年学生睡眠时间超重肥胖状况与相关性调查

    目的 了解宁波市青少年学生的睡眠时间和超重肥胖状况,探索睡眠时间和超重肥胖的关系.方法 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于2015年5~6月对宁波市四所中学的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身高、体重以及睡眠时间等.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4052份问卷,回收4038份.有效问卷共3648份.平均年龄(15.02±1.51)岁.宁波市青少年学生的平均身高(165.90±8.27)cm,平均体重(54.40±10.53)kg,超重肥胖者304人,占8.3%.BMI指数平均(19.67±2.91),平均睡眠时间(7.79±0.96)h.宁波市青少年学生的睡眠时间和BMI指数有着线性的相关性,但这种相关性不能解释相互的变化.结论 宁波市青少年学生睡眠时间偏短,睡眠时间和超重肥胖两因素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敬攀;胡珍玉;梅曦;禹海航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改良口腔护理干预对白血病化疗患者口腔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改良口腔护理干预对白血病化疗患者口腔不良反应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6月收治的40例白血病化疗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口腔护理.选取2017年7月至12月收治的44例白血病化疗患者设为观察组,给予改良性的口腔护理方案.比较两组化疗后的口腔PH值、口腔黏膜黏膜炎的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化疗5d、10d、15d时的口腔PH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口腔黏膜反应分级轻于对照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发生时间迟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口腔护理干预能够预防白血病化疗患者的口腔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戴飞燕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生大黄脐疗对肝硬化合并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生大黄脐疗对肝硬化合并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12月诊治的150例肝硬化合并便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内科护理、饮食干预及健康宣教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生大黄脐疗,每日睡前予5g大黄糊剂敷脐,持续8h,共应用30d,后续随访至60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便秘症状积分和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分.结果 治疗组便秘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4.67%(71/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67%(5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便秘症状积分[(5.13±2.3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7.57±2.24)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PAC-QOL评分[(6.48±1.35)分],低于对照组[(13.57±2.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大黄脐疗能有效改善肝硬化合并便秘患者的排便情况,该法操作简便,经济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玲叶;王姬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自拟子痒静洗剂联合当归饮子加减治疗妊娠身痒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子痒静洗剂联合当归饮子加减治疗妊娠身痒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118例妊娠身痒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B组、C组.A组40例,B组39例,C组39例,A组给予子痒静洗剂薰洗联合当归饮子加减方汤药口服,B组给予子痒静洗剂薰洗,C组给予当归饮子加减方汤药口服,疗程2周.观察疗效情况,2周后总有效率,比较三组间的差异.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2.50%,B组66.67%,C组为61.54%,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与C组(P<0.01),B组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痒静洗剂联合当归饮子治疗妊娠身痒疗效显著且安护胎元.

    作者:王泾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社区脑卒中康复模式对恢复期脑梗死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目的 观察社区脑卒中康复模式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康复、脑血流动力学和脑血管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恢复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口服药物治疗及康复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6个月的社区脑卒中康复治疗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的变化,并观察康复治疗前后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和脑血管储备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FMA、BI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FMA、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SS-QOL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SS-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Vp、Vm明显高于治疗前,DVp、DVm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Vp、Vm明显高于对照组,且DVp、DVm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CVR、BHI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CVR、BH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社区脑卒中康复模式可有效改善恢复期脑梗死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增强脑血管灌注能力,从而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廖庆红;汪飞;徐文文;支建峰;陈诗莉;李珺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预防多发性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预防多发性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5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50例.均在术前3个月给予不同的干预方法.A组口服米非司酮10mg/d,B组口服米非司酮10mg/d联合中药自拟方,C组不予任何药物治疗.术后随访2年,分别观察术后12个月及24个月三组患者子宫肌瘤的复发情况,并观察药物服用期间各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A、B两组激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C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B组与A组组间比较各激素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各组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4个月总复发率比较,A组与B组均低于C组(P<0.05),B组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给予米非司酮配伍中药治疗可降低多发性子宫肌瘤术后复发率,对预防子宫肌瘤术后复发疗效肯定,起效的机制可能与PR的下调有关,值得临床研究并推广应用.

    作者:马苗苗;陈文俊;顾美玲;孙丹杰;陆佳红;蒋学禄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Xio治疗计划系统中小子野边长限值对食道癌剂量分布的比较研究

    目的 通过调整食道癌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中的小子野边长限值,研究其对临床治疗时效及靶区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随机抽取经临床确诊20例全程放疗的食道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小子野边长限值以2mm的步进值从2.0cm递增至3.0cm时,与食道癌静态IMRT计划比较,运用子野权重优化后的机器总跳数平均值从676.872MU降至587.783MU(P=0.001),子野数平均值从76.8个降至57.5个,小子野边长限值>2.6cm后,子野数目明显下降(P=0.001).全组不同的子野边长限值SWO调强计划中,靶区CTV和PTV的评估参数V110、Dmean、HI,及CTV的Dmax比较均有差异(P=0.001~0.014),靶区CTV和PTV的V93、D95、Dmin比较均相近(P=0.059~0.887),双肺和脊髓及心脏的受照剂量相近(P=0.05~0.89).结论? 使用CMS?Xio4.62TPS设计食道癌IMRT计划时,小子野边长限值放大至3cm仍可满足临床剂量需求,但机器总跳数和子野数均明显减少.

    作者:申珊珊;何春雷;朱小明;颜佳楠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CT征象分析及鉴别

    目的 通过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OEC)的CT征象,进一步总结其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例OEC的CT影像学表现,术前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其特点.结果 19例OEC,单侧15例、双侧4例,表现为形态规则或不规则的囊实性肿块.15例单侧肿块实性成分分布不规则,多表现为囊壁及纤维分隔的不均匀增厚;4例双侧肿块以实性成分为主,其内见散在小片状囊性区.增强诸肿块实性部分呈中等程度或明显强化,囊性部分未见强化.结论 OEC的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检查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宋慧玲;张文奇;严志汉;夏德君;方金忠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观察组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后加用中药外敷.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子宫腺肌病病灶的缩小、痛经的缓解及经量减少的情况.结果 术后下腹痛的时间观察组0.5~5d,平均(2.0±0.94)d,对照组0.5~10d,平均(4.22±1.70)d,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的病灶厚度、VAS评分、经量评分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的病灶厚度、VAS评分、经量评分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外敷能减少患者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后下腹痛的时间,使病灶尽快吸收,疗效尽快体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正芬;周欢;蔡颖颖;许胜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甲下分离引流治疗拇趾嵌甲性甲沟炎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和总结甲下分离引流治疗拇趾嵌甲性甲沟炎的临床经验.方法 将2012年1月至2017年10月156例拇趾嵌甲性甲沟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8例).观察组使用甲下分离引流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部分拔甲加甲床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换药次数、病程(创面愈合所需的时间)和一次治愈率等方面的差异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换药次数及病程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一次治愈率方面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下分离引流术相对于部分拔甲加甲床切除术是一种更简便实用、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外观效果好的治疗嵌甲性甲沟炎的好方法,值得在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小强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探究TACE联合RFA治疗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对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观察比较.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大肝癌患者96例,依据单双号法的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48例).对照组给予TACE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RFA,分析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肿瘤坏死程度、生活质量及存活率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8.8%,其远低于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7.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肿瘤完全坏死率高于对照组,其不完全坏死率、部分坏死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组间相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随访1年的存活率比较,对照组(72.9%)低于治疗组(89.6%)(P<0.05).结论 TACE联合RFA治疗大肝癌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生活质量和预后,安全性高,具有临床优先选择和推广价值.

    作者:梅康;刘伟;张卫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