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徐;施晓君;姚益冰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MDROs)的病原学分布特点及危险致病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内分泌科的糖尿病足感染患者125例,根据伤口分泌物培养结果 ,分为多重耐药菌组(MDROs组,n=69)及非多重耐药菌组(非MDROs组,n=56).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发症情况及病原菌分布特点,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糖尿病足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危险致病因素.结果125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共分离出致病菌141株,其中多重耐药菌77株(54.61%),包含革兰氏阳性菌36株(46.75%),革兰氏阴性菌41株(53.25%),居前三位的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36.36%)、铜绿假单孢杆菌(23.38%)及大肠埃希菌(22.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抗生素暴露史及并发骨髓炎是糖尿病足感染多重耐药菌的独立危险因素,神经缺血性伤口或许与多重耐药菌感染有关.结论 糖尿病足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率高,病原菌复杂.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加强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及无菌观念是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有效途径.
作者:王夏妃;龚维坤;孙英芬;赖静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评估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将185例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按照住院期间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n=40例)和存活组(n=145例),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并利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NLR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呼吸频率(RR)、心率(HR)较快(P均<0.05),中性粒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偏高,C反应蛋白(CRP),空腹血糖(FPG)、PaCO2水平较高(P均<0.05),而淋巴细胞计数、PaO2、SaO2、pH、FEV1、FEV1/FVC、PEF偏低(P均<0.05),死亡组NLR水平(8.41±1.12)亦高于存活组(5.61±0.95)(t=15.140,P<0.05);NLR>7.10组患者气管插管率、住院时间、病死率均高于NLR≤7.10组(P均<0.05);Logistic回归方程显示,NLR分别是气管插管、住院时间(≥14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NLR水平增高可能是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早期检测NLR对于评估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瑩;周张青;唐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超声药物透入治疗在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PELD)后疼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观察对象,按入院时间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椎间孔镜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组应用超声药物透入治疗,1个疗程(7次)结束后观察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疼痛评分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干预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的椎间孔镜围手术护理基础上运用超声药物透入治疗,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旦;俞霞;陈艳;施建勤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体外细胞实验,研究外源硫化氢(H2S)以4-羟基壬烯酸(4-HNE)为作用靶点抑制肝细胞死亡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以人的肝癌细胞系HepG2为细胞模型,通过MTT法、LDH活性检测外源H2S对4-HNE诱导肝细胞死亡的抑制作用,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肝细胞内H2S水平,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肝细胞内4-HNE与蛋白质形成的加合物水平.结果 外源NaHS(H2S前体)能升高肝细胞内H2S水平.外源NaHS(H2S前体)能够显著抑制4-HNE诱导的肝细胞死亡.升高肝细胞内H2S水平可以显著降低细胞内4-HNE与蛋白质形成的加合物水平.结论 补充外源性H2S能增加肝细胞内H2S水平,清除细胞内4-HNE蛋白质加合物,从而抑制4-HNE诱导的肝细胞死亡,为以4-HNE为靶点的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新型药物研发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和依据.
作者:马旺;丁滨;丁秦超;王萃;任宣奇;窦晓兵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雅莎尔优白素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进行黄褐斑治疗的患者120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利用自制中药祛斑面膜和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观察组利用自制中药祛斑面膜,还原型谷胱甘肽和雅莎尔优白素的联合干预方法,对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1.67%,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100.00%,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共发生5例不良反应,观察组也发生5例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数据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不良反应未经特殊处理,1~2周后消失,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利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雅莎尔优白素对黄褐斑进行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而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值得在临床范围内推广使用.
作者:丁蓉;潘倩雄;金丽君;邹森銮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联合快速康复外科(FTS)路径治疗高位经括约肌型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符合标准的90例高位经括约肌型肛瘘作为观察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实验组1、实验组2,每组各30例,均采用蛛网膜下腔麻醉,对照组采取切开挂线术,实验组1采取经LIFT,两组均采用传统康复外科路径,实验组2采取经LIFT+FTS路径.比较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VAS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1在术中出血量、术后VAS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1在住院时间方面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2在术后VAS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方面较实验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2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较实验组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LIFT联合FTS路径治疗高位经括约肌型肛瘘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快,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陈智耶;金照;严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单纯前路手术治疗无脊髓损伤合并关节突交锁的颈椎骨折脱位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就诊的无脊髓损伤合并关节突交锁的颈椎骨折脱位患者24例,采取单纯前路减压、撑开或撬拨复位技术治疗,记录手术相关指标,并评估手术疗效.结果 24例患者手术完成时间59~93min,平均(83.2±5.9)min;出血量73~209ml,平均(94.7±6.3)ml,无输血患者.临床疗效评定中:2例患者获得良,22例患者获得优,优率91.67%.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5~21个月,平均(11.2±4.3)个月.24例患者均无脊髓休克、脊髓受压或其他神经症状;术后出现一过性吞咽困难2例、声音嘶哑1例,治疗后恢复正常.结论 I期前路减压、撑开或撬拨技术治疗无脊髓损伤合并关节突交锁的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可达到解除关节突交锁并I期复位效果.
作者:徐天波;刘德国;范亮全;顾江军;郑隆宝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直背综合征(SBS)的64排CT征象和意义.方法 随机对1569例进行64排CT胸部检查的图像回顾性观察,测量胸廓前后径、左右径及胸椎曲度弧高,计算前后径与左右径的比值明确是否符合SBS的诊断标准,并分析其CT征象.结果 67例符合SBS诊断标准;67例SBSCT上均表现为胸椎生理曲度变直,胸椎曲度弧高降低,平均约(7±1.16)mm;胸廓前后径平均约(73.41±15.67)mm,胸廓左右径平均约(223.15±19.61)mm,胸廓前后径与左右径的比值:38例在0.36~0.37之间,19例在0.33~0.35之间,10例<0.32.所有病例均见右心室受压,25例可见左心房受压和(或)心脏向左侧胸腔移位.结论 CT能发现X线平片不能显示的征象,可更准确地诊断SBS,并更好地从影像学的角度解释临床症状.
作者:杨岗;张梅花;余艳凤;张联合;王宇翔;曹小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锚钉手术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抽取2010年5月至2016年5月42例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观察对象,对42例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对照组21例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分别实施锁骨钩钢板、克氏针以及Bosworth螺钉法治疗,观察组21例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实施锚钉手术治疗,两组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均随访1年,随访率78%,分析比较两组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随访1年后发现,对照组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肩关节恢复的总有效率(71.42%)显著低于观察组(90.47%),且观察组和对照组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锚钉手术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良好,能显著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解除Ⅱ期手术取出内固定的痛苦.
作者:徐冬冬;徐士安;刘鹏;黄文虎;任东彪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吸烟和炎症反应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2013年3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95例肺动脉高压的COPD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该组患者以1:1的比例匹配年龄、性别后随机选择同期入院的95例非肺动脉高压的COPD患者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指数等一般资料,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降钙素原(PCT)、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例(NLR)、白细胞(WBC)、血沉(ESR)、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吸烟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IL-6、TNF-α、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吸烟指数、CRP、IL-6、TNF-α与肺动脉收缩压之间呈现正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指数、CRP、IL-6、TNF-α为肺动脉高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吸烟、CRP、IL-6、TNF-α水平升高与肺动脉收缩压升高相关,说明可能吸烟、CRP、IL-6、TNF-α水平升高与肺动脉高压的发生有关.
作者:俞凌;李敏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六味二仙汤中药汤剂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2型糖尿病患者90例为观察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在糖尿病饮食、适当的运动基础上,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六味二仙汤治疗,连续治疗12周.观察患者血糖、血脂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血糖、血脂均有所控制,观察组血糖、血脂及临床症状改善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 六味二仙汤中药汤剂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糖、调节血脂.
作者:徐春娜;陈祝;王卓尔;程华焱;张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理论在氢氟酸烧伤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应用CQI理论对氢氟酸烧伤患者护理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制定加强专科理论知识学习、动脉穿刺技术、规范区域性静脉灌注操作步骤培训、开展回顾性情景演练等改进措施,并以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患者家属及单位满意度、手术例数比、护士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成绩等指标评价CQI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施CQI管理方法后,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患者家属及单位满意度、手术例数比、护士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成绩明显优于实施前.结论 CQI促进了氢氟酸烧伤护理质量的提升.
作者:吴晓霞;张建芬;王新刚;倪良方;叶春江;张元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黄芪多糖对大鼠脾脏T细胞化疗后自噬的影响.方法 取6~8周龄SD大鼠,分离脾脏T淋巴细胞,处理12h和24h,收集细胞提取总RNA和蛋白,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mTOR、ClassI PI3K、ClassIII PI3K、Atg5、Beclin1的mRNA表达量,Western Bot检测mTOR、ClassI PI3K、ClassIII PI3K、Atg5、Beclin1、LC3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变化,流式细胞术双染Annexin V-FITC和Propidium Iodide(PI)检测细胞凋亡变化.结果 分离得到CD3+T淋巴细胞占总细胞比例为67.9%,其中CD3+CD4+T淋巴细胞比例为27.9%,CD3+CD8+T淋巴细胞比例为64.2%,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在顺铂处理12h,24h后自噬相关基因mTOR、ClassI PI3K、ClassIII PI3K、Atg5、Beclin1的mRNA上升,mTOR、ClassI PI3K、ClassIII PI3K蛋白表达下降,同时Atg5、Beclin1、LC3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上升,而黄芪多糖能够抑制顺铂处理后自噬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抑制Atg5、Beclin1、LC3和Caspase-3的表达,同时mTOR、ClassI PI3K、ClassIII PI3K蛋白表达上升,流式细胞检测发现黄芪多糖能够抑制顺铂导致的T淋巴细胞凋亡.结论 黄芪多糖能够抑制脾脏T淋巴细胞顺铂处理后自噬相关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抑制T细胞自噬引起的细胞凋亡.
作者:王楠;陆金华;林胜友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因素,研究其与骨密度的相关性,为早期诊断并防治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住院的女性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151例和健康体检绝经后女性13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糖尿病组骨质疏松患病率为66.67%,健康体检组患病率5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中,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两组资料比较后,发现尿素、肌酐(Cr)、同型半胱氨酸(Hcy)、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ACR),骨质疏松组较非骨质疏松组高(P<0.05).25-羟维生素D、甘油三酯(TG),骨质疏松组较非骨质疏松组显著降低(P<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后,Hcy、TG、25羟-维生素D、绝经时间、体重指数、年龄为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的独立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cy、TG、25羟-维生素D、绝经时间、年龄、体重指数为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患病率较健康体检人群高.年龄、体重指数、绝经时间与绝经后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发生密切相关.高Hcy可能为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低骨密度及骨质疏松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风险低.
作者:陈雪;石晓聪;安辉;彭宇辉;曹晓华;郑海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在基层医院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6年8月经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治疗的胃癌患者17例,观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术后下地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全组病例均成功实施了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手术时间170~480min,平均(197±44.9)min;出血量80~500ml,平均(90±101.7)ml;清扫淋巴结16~39枚,平均(21±2.79)枚;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23~116h,平均(28±8.0)h;肛门排气时间44~120h,平均(53±5.7)h;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4~13d,平均(5.2±2.5)d;术后住院时间7~14d,平均(8.9±3.1)d,早期胃癌4例(23.5%),进展期胃癌13例(76.5%);全胃切除术5例(29.4%),远端胃切除术12例(70.6%),其中毕Ⅱ式吻合3例(17.6%),毕Ⅰ式吻合9例(52.9%),食管空肠吻合5例(29.4%),联合脏器切除3例(17.6%),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在基层医院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江淳;陈俊涛;余涛;姜武;王荣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应用可吸收微型骨锚重建屈肌腱止点断裂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8月至2016年1月手外科收治的52例手外伤伴肌腱屈止点断裂的患者,均采用可吸收微型骨锚重建各肌腱止点的手术方法治疗.其中男40例,女12例,年龄18~42岁.全部病例均进行临床随访3~6个月,按Dargan功能评定法评定疗效.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优43例,良7例,可2例.全部患者在术后8周患指指间关节活动自如,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 使用可吸收微型骨锚钉重建各类屈肌腱止点,具有效果好、操作简便、快捷方便的优点.
作者:吴生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探讨精细化护理干预在预防心血管介入后造影剂肾病(CIN)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变化.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心血管内科病房年龄≥65岁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患者16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及一般护理,观察组予以精细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价,术前第1天,术后24h,72h尿素氮、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变化,术前第1天,术后第3天患者前后心理状况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变化及CIN的发病率.结果 术前两组血尿素氮、肌酐、肾小球滤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24h及72h血尿素氮与肌酐呈上升趋势,肾小球滤过率呈下降趋势,但术后24h两组肾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72h观察组的血尿素氮与肌酐上升幅度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予以精细化护理对住院期间护理工作满意度评价及术前术后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CIN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诊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状态.
作者:姜艳艳;陈国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输卵管妊娠切开取胚即时修复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就诊的输卵管妊娠患者共4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及对照组20例,观察组在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后即时行腹腔镜下输卵管浆膜缝合修复.对照组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开窗术).两者均局部注射甲氨喋呤针50mg.两组均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β-HCG下降率、术后3个月输卵管造影通畅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HCG下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输卵管超声造影通畅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卵管妊娠切开取胚后即时修复术较常规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切开取胚保守性手术治疗,未出现手术出血量增多,术后血β-HCG下降顺利,术后输卵管通畅率更高,虽手术时间略延长,但不造成手术风险提高.腹腔镜输卵管妊娠切开取胚即时修复手术值得推广.
作者:郑苏敏;施晓君;陶素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甲基苯丙胺依赖者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为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住院治疗的150例甲基苯丙胺依赖者为观察对象,采用自制的基本信息采集表收集患者基本资料,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对患者的人格特征进行测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测评分析.结果 被调查者未婚男性居多,平均年龄(27.6±6.53)岁.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有68例(53.6.%),职业以个体经商居多,有64例(42.7%).滥用甲基苯丙胺男性评分在乐群性、聪慧性、恃强性、兴奋性、敢为性、敏感性、稳定性、幻想性、独立性和紧张性等方面均显著低于男性常模,而有恒性、忧虑性、世故性则显著高于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女性滥用者评分在聪慧性、恃强性、怀疑性、事故性、独立性和紧张性等均显著低于女性常模,而乐群性、敢为性和幻想性则显著高于女性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甲基苯丙胺滥用者与中国常模比较,SCL-90各因子分和总均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甲基苯丙胺依赖者具有明显的不良的心理状态和特定的人格特征.在临床药物脱毒治疗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到其特定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态,予以加强心理干预措施.从而提高甲基苯丙胺依赖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和效果,降低复吸率.
作者:桂冬辉;蔡丹丹;张建兵;周文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长期以来,脑梗死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也是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脑梗死的发病率、复发率近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病死率和致残率亦常年居高不下.随着我国老龄化的进程,有数据显示,至2030年我国>60岁的人群中将有>3亿人罹患脑卒中.而甲状腺激素作为诊断内分泌系统疾病的重要生化指标已经得到广泛认同,随着近年来人们对脑梗死深入研究,发现甲状腺激素(TH)在脑缺血缺氧时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尤以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作用为突出,以下就甲状腺激素生化特征及其对脑梗死的相关作用进行阐述.
作者:高婷;牛国忠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