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稳定期COPD效果评价

肖琴锋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糖皮质激素,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
摘要: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6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吸入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24).两组治疗患者在肺功能和血气指标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的急性加重风险低于对照组(P=0.018).结论 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治疗稳定期COPD临床效果显著,在缓解症状、改善肺功能等方面优于传统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浆和肽素及精氨酸加压素受体基因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谵妄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血浆和肽素及精氨酸加压素受体基因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谵妄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择期行腹腔镜患者395例,根据是否发生术后谵妄分为对照组(320例)与谵妄组(75例).检测两组和肽素及精氨酸加压素受体基因,采用单因素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法进行腹腔镜全麻术后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术前合并电解质紊乱发生率谵妄组(21.3%)较对照组(12.2%)多,术中发生低血压发生率谵妄组(17.3%)较对照组(6.9%)多,术中输血量谵妄组(439.25±74.32)ml较对照组(322.52±79.59)ml多,及术中失血过多发生率谵妄组(12.0%)较对照组(5.3%)多,术后疼痛评分谵妄组(3.13±0.32)较对照组(2.24±0.47)高,术前COR浓度比较,两组无显著差异,术前和肽素、NE、PGE浓度,术后和肽素、COR、NE、PGE浓度,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两组精氨酸加压素受体基因(rs28632197)基因频率及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谵妄组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术后谵妄组CC基因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低血压发生率(OR=1.33)、术中失血量(OR=1.01)、术后和肽素(OR=1.13)、术后去甲肾上腺素浓度(OR=1.26)、AVPR1B(rs28632197)CA/AA基因型(OR=2.98)为正相关因素.结论 术后谵妄的发生与血浆和肽素及精氨加压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术后谵妄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作者:刘晓忠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术前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氯胺酮口服在患儿全麻腹腔镜腹股沟疝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术前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氯胺酮口服用于患儿全麻腹腔镜腹股沟疝高位结扎术围麻醉期的镇静及预防术后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10月期间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进行腹腔镜腹股沟疝高位结扎术的2~6岁患儿90例,随机分为3组,术前30min分别鼻内滴右美托咪定2.5μg/kg(D组),鼻内滴右美托咪定2μg/kg和口服氯胺酮3mg/kg(DK组),口服氯胺酮6 mg/kg(K组).给药30min后评估患儿的镇静评分、静脉穿刺抵抗评分、与父母分离时的情绪评分;观察并记录术后30min、1h、2h的躁动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DK组患儿的镇静评分、静脉穿刺抵抗评分、与父母分离时的情绪评分均优于D组和K组(P<0.05),DK组患儿的拔管时间较D组、K组长(P<0.05),术后30min、术后1h、术后2h的躁动评分均低于D组、K组(P<0.05),三组出麻醉恢复室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和氯胺酮的联合应用可产生明确的镇静作用,有助于患儿顺利接受麻醉诱导,围麻醉期不良事件较少,是用于临床实践的合理选择.

    作者:王琳;林学正;罗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中青年吸烟者吸烟前后的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改变

    目的 观察中青年吸烟者吸烟前后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暂时性心功能改变.方法 选择100例健康吸烟男性,所有观察对象均于吸烟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其心功能指标.并在5min内吸完一支烟后再次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吸烟前后的右室舒张末期内径、右房舒张末期内径、肺动脉Vs、Vd、Vs/Vd、加速时间;左室舒张功能:IVRT、E、A、E/A、EDT、Em、Am.并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明确吸烟指数与心功能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00例观察对象吸烟前的右室舒张末期内径、右房舒张末期内径、肺动脉Vs、Vd均显著低于吸烟后,肺动脉Vs/Vd、加速时间显著高于吸烟后(P<0.05).吸烟前后IVR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前的E、E/A、Em均显著高于吸烟后,A、EDT、Am均显著低于吸烟后(P<0.05).吸烟指数与Vs、Vd均呈现明显正相关(P<0.05),与Vs/Vd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IVRT、E、A、E/A、EDT、Em、Am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吸烟可能引起心功能改变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超声心动图为无创性心功能检测手段,可反复评定左右心室舒张功能.

    作者:张玲芳;虞忠东;柳海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多元整合护理在提高乳头凹陷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多元整合护理在提高乳头凹陷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6至12月分娩的乳头凹陷产妇8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等量(4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向产妇提供母乳喂养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指导基础上,加用多元整合式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提升护理,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乳头凹陷产妇干预后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产后1周和6周时纯母乳喂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类产妇(P<0.05).结论 采用多元整合护理对乳头凹陷产妇实施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干预,对于提高该类产妇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具备积极价值,可显著提高其母乳喂养成功率.

    作者:戴玲华;张婉婉;卢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OSAHS严重程度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严重程度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EAP)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有打鼾习惯的患者,经多导睡眠图(PSG)检测,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结果,分为正常组(12例)、轻度异常组(20例)、中度异常组(31例)、重度异常组(17例)共四组,每例患者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记录其双耳Ⅰ、Ⅲ、Ⅴ波潜伏期及Ⅰ~Ⅲ、Ⅲ~Ⅴ、Ⅰ~Ⅴ波间期,比较各组结果差异.结果 各组Ⅰ波、Ⅲ波、Ⅴ波潜伏期及Ⅲ~Ⅴ波间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Ⅲ波间期、Ⅰ~Ⅴ波间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波潜伏期各组比较,正常组与其余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Ⅴ波间期比较,正常组与轻、中度异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异常组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AHS患者夜间缺氧对听觉传导通路外周及中枢均有影响,早中期以耳蜗听神经段为主,晚期以上橄榄核至四叠体下丘核损害为主,而脑干耳蜗核至上橄榄核之间对缺氧相对耐受.

    作者:金满意;李红琴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Lgr5与消化道肿瘤的研究进展

    Lgr5,又名GPR49,被认为是癌症干细胞标志物之一.Lgr5+细胞可长期自我更新,具有多向分化潜能.Lgr5作为一种参与调控Wnt /β-catenin信号通路的重要蛋白,参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近年来研究发现Lgr5与多种消化道肿瘤的进展及预后关系密切,可作为新靶点在肿瘤临床诊断及治疗方面发挥重大作用.本文就Lgr5与多种消化道肿瘤进展、诊疗及预后的相关报道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侯震涛;冀子中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AD与MCI患者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低频振幅研究

    目的 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低频振幅(ALFF)分析法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的基线脑活动变化.方法 对AD组、MCI组、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应用ALFF分析法计算并对比三组间ALFF改变的脑区.结果 静息态下,AD患者、MCI患者和对照组间ALFF存在显著性差异,主要位于颞上回、内侧额回、中央后回、海马旁回、楔前叶、脑岛、扣带回、尾核以及额上回.AD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在双侧颞上回、内侧额回、楔前叶、海马旁回、额上回、尾核表现出ALFF降低,在右侧豆状核表现出ALFF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I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在下顶叶、缘上回、额上回、额中回、中央后回、海马旁回、颞上回、楔前叶、后扣带回、内侧额回表现出ALFF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患者与MCI患者比较,在海马旁回、楔前叶、后扣带回以及小脑的ALFF显著降低.结论 AD和MCI患者静息态下脑功能区ALFF存在显著变化.

    作者:吴甜莺;郑永克;陈淑超;王一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肝硬化肝癌行PALPP的围术期心理干预

    目的 总结肝硬化肝癌行经皮微波消融肝实质分隔联合门静脉栓塞计划性肝切除(PALPP)的围术期心理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1月应用PALPP技术治疗剩余肝体积(FLR)不足的8例肝硬化肝癌的临床资料及心理护理资料,评估心理护理在围术期的作用.结果8例患者入院时均有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其中,明显抑郁症状4例,轻度抑郁症状4例中度焦虑3例,轻度焦虑5例社会支持存在一定问题3例经过心理护理后,8例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均消失,3例患者的社会支持得到改善,能接受手术并主动配合.入院时幸福指数评分5.7~10.7分,平均(9.0±1.7)分,出院时为11.8~13.3分,平均(12.6±0.6)分,较入院时明显改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围术期的心理障碍,使患者能更好的配合手术及治疗.

    作者:冯霞;卞红艳;夏燕;吴瑶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超声引导髂筋膜间隙阻滞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体位改变的镇痛效果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体位改变时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麻醉(ASA)分级Ⅱ~Ⅲ级,2017年1月至9月股骨粗隆间骨折择期手术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引导髂筋膜间隙阻滞组(F组)和静脉注射芬太尼镇痛组(I组),每组各30例.F组患者入室前30min,以0.45%甲磺酸罗哌卡因30ml行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I组患者入室前5min,静脉注射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0.25μg/kg.记录患者入室后(T1)、过床时(T2)、麻醉体位摆放(T3)时的VAS评分,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F组T1、T2、T3时的VAS评分分别为(2.17±0.59)分、(3.03±0.72)分、(4.47±0.86)分,明显低于I组各时间点的VAS评分,P=0.00.F组患者无穿刺部位血肿、局麻药中毒等并发症出现,I组患者有头晕3例(10%),恶心2例(6.7%).结论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比静脉用药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体位改变时的镇痛效果更加明显且安全,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李宗师;康志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胫骨骨样骨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目的 报告胫骨骨样骨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6年12月胫骨骨样骨瘤患者25例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年,平均2.2年;所有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疼痛消失,功能良好.结论 胫骨骨样骨瘤术前诊断主要依靠详细的病史和影像学检查;其中手术治疗能迅速缓解症状,治疗周期短,恢复快,是治疗骨样骨瘤的较好方法.

    作者:陈永志;叶永志;钟永翔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乌梅丸治疗寒热错杂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乌梅丸治疗寒热错杂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寒热错杂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7例.治疗组用乌梅丸治疗,对照组用口服莫沙比利治疗.治疗1个月后评价疗效,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胃肠道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4%,优于对照组的70.59%(P<0.05).治疗后,治疗组恶心呕吐、胃脘痞闷、厌食纳呆、嗳气泛酸、胃腹疼痛、餐后饱胀及早饱感等各项胃肠道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或P<0.01),而对照组仅恶心呕吐、厌食纳呆、餐后饱胀及早饱感等症状有改善(P<0.05);治疗组在改善恶心呕吐、胃腹疼痛、餐后饱胀及早饱感等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乌梅丸治疗寒热错杂型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西药莫沙比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群肖;陈君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HBP在儿童血流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及鉴别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肝素结合蛋白(HBP)、降钙素原(PCT)在儿童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感染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20例患者,按血培养结果分为革兰阳性菌组(50例)、革兰阴性菌组(40例)和非细菌感染组(30例),并加正常对照组(入托入园健康体检30例),同时测定四组PCT和HBP表达水平,通过绘制受试者特征(ROC)曲线评价PCT、HBP这两个感染指标的诊断性能.结果 革兰阳性菌组HBP、PCT浓度表达水平分别为17.90ng/ml(9.90~28.70ng/ml)、0.49ng/ml(0.34~0.61ng/ml).革兰阴性菌组HBP、PCT浓度表达水平分别为83.95ng/ml(10.63~182.55ng/ml)、0.67ng/ml(0.35~1.16ng/ml).革兰阴性菌组HB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组,革兰阳性菌组高于非细菌组和正常对照组.四组间HBP、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P用于诊断儿童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敏感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50.0%、96.0%、0.929,用于诊断儿童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敏感度、特异度、AUC分别为95.0%、86.7%、0.956,明显高于PCT.HBP鉴别革兰阳性菌感染和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敏感度、特异度、AUC分别为50.0%、96.0%、0.687.结论 血浆HBP、血清PCT可用于儿童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且HBP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HBP用于鉴别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感染的诊断效能相对较弱.二者联合鉴别诊断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的效能略高于HBP或PCT.

    作者:陈芬;洪开听;陈凤凤;潘辉;陈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内感染的部位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相应护理对策.方法 对2012年6月至2016年5月恶性血液病合并院内感染的214例患者感染部位以及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院内感染多发部位与护理相关的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院内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53.27%),其次为上呼吸道(28.51%)、肛周(6.07%)、血液(5.61%)、口腔(4.67%)、肠道(1.40%)、尿路(0.47%).统计结果显示,年龄、住院天数、化疗、合并其他疾病、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使用以及白蛋白水平与院内感染发生率有关(P<0.05).结论 恶性血液病患者为医院感染的高发人群,且以呼吸道、肛周、血液和口腔感染为主.因此住院期间要重视恶性血液病患者危险因素的影响,重视无菌操作、消毒隔离、改善环境卫生等防护措施,做到早预防、早发现和早处理,不仅保证恶性血液病治疗的成功,而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治疗费用.

    作者:林海燕;黄乐听;吕可超;程碧环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胆囊癌76例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胆囊癌的预后影响因素,为胆囊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76例胆囊癌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14个可能影响胆囊癌患者预后的临床及病理学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Kaplan-meier分析对确定的单因素进行生存率的描述,筛选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变量分析显示,根治性切除、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肿瘤位置、组织学分化程度、术中失血和术前黄疸是影响胆囊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根治性手术切除、肿瘤在胆囊中所处位置是导致胆囊癌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结论 根治性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胆囊癌的唯一有效方法;黄疸是影响胆囊癌预后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史永平;许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盐酸非索非那定片递减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盐酸非索非那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将入选103例受试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盐酸非索非那定片递减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非索非那定片递减疗法.疗程为3个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及停药4周复率分别为90.6%、9.4%和68.0%、30.0%,两组有效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的不良反应无差异.结论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盐酸非索非那定片减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好,复发率低,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明星;马秋华;许力华;解增强;王英;周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母婴分离方法制备产后抑郁大鼠模型的 行为学及海马病理变化的观察

    目的 观察并验证母婴分离方法制备的产后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与海马病理学表现.方法 随机选取16只大鼠进行为期14d的母婴分离,另4只产后母鼠作为空白对照不作任何分离.造模结束后对母鼠行旷场实验评价,根据其评分应用K-聚类分析进行分类,造模1周后对20只大鼠行为学评价,造模5周后取大脑海马观察HE染色结果.结果 聚类分析结果得出正常组9只(包括4只空白对照大鼠),产后抑郁组11只.与正常组比较,造模1周后产后抑郁组大鼠体重变化程度明显增加,水平及垂直分数明显降低,悬尾实验不动时间明显增加,十字迷宫开臂停留时间及进入开闭臂总次数明显降低,并且闭臂停留时间明显增加.HE染色显示产后抑郁组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结论 经过2周母婴分离的母鼠有抑郁表现的概率为68.75%,此模型有必要进一步的探索实验.

    作者:李净娅;章正祥;戚观树;杨歆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胸外Castleman病的CT诊断

    目的 探讨胸部外Castleman病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为临床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8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胸外Castleman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本组8例患者CT平扫发现病灶均位于胸外,呈密度均匀的椭圆形软组织肿块,3例有钙化(分支、点状),5例进行增强扫描动脉早期均匀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持续强化,与周围血管相似.结论 胸外的Castleman病较少见,常容易误诊,其CT表现与病理类型密切相关,多数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有一定特征性表现,仔细分析CT特征及临床表现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吴娟;何海青;徐新建;郑柯;朱芮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析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应用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予以分组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以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以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各时间段眼压、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对比.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眼压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眼压比较,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为97.5%,并发症发生率为7.5%,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72.5%、27.5%,差异明显(P<0.05).结论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应用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眼压,促进功能性滤过泡形成,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沈丽芳;吴伯乐;胡夏云;张丽娜;腾荣建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参附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自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联合给予参附注射液治疗,连续治疗12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同时统计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37%(38/43),与对照组的62.79%(27/43)相比显著上升(P<0.05).两组治疗后6min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Lee心衰积分、血浆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6min步行距离明显高于对照组,Lee心衰积分、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LVEF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LVEDD、LVESD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3%(5/43),与对照组的34.88%(15/43)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璞;王琦;李涤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麦粒灸合腕踝针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用麦粒灸合腕踝针与口服加巴喷丁两种方法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在不同时点的VSA疼痛评分,分析麦粒灸合腕踝针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的疗效.方法 带状疱疹急性期神经痛的患者67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予麦粒灸合腕踝针治疗,对照组口服加巴喷丁,10d为1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后30min、24h、10d进行VAS评分.优:VAS0~1分,良:2~4分或下降>3分,余为无效.结果治疗后30min、24h、10d实验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1个疗程后,实验组优良率为97.1%,对照组为8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麦粒灸合腕踝针与口服加巴喷丁两种方法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均有效,但麦粒灸合腕踝针的止痛效果更快、更持久、更安全.

    作者:吴蔚;黄双英;孟伟洁;罗宏宾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