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表现为甲状腺结节的亚急性甲状腺炎12例诊治分析

田国华;李欣

关键词:亚急性甲状腺炎, 甲状腺结节, 误诊
摘要:目的 探讨表现为甲状腺结节的亚急性甲状腺炎(SAT)的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6年12月12例SAT误诊为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总结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结果 12例患者怕热、多汗、心悸、手抖等高代谢症状不明显.有明确上呼吸道感染病史的患者5例;伴发热4例.2例伴有吞咽时甲状腺区疼痛.7例FT4、FT3轻度升高,TSH的下降;余5例正常.结论 误诊为甲状腺结节的SAT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发病隐匿,及诊治医师对SAT缺乏认识,是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回盲部颗粒细胞瘤EMR切除1例并文献分析

    颗粒细胞瘤(GCT)是一种非常少见的神经源性肿瘤, 1926 年由 Abrikossoff 在舌部发现并首次报道.该肿瘤好发于舌部、皮肤及胸部和上肢的皮下组织,也可见于呼吸道、胃肠道、乳腺及胆道系统等.

    作者:杨倩倩;周建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肺原位腺癌与微浸润腺癌的MSCT表现及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肺原位腺癌(AIS)和微浸润腺癌(MIA)的MSCT影像特点及区别.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7例患者(共111枚结节)临床资料.结果 肺AIS和MIA的病灶大小分别为(7.4±2.2)mm和(10.4±4.2)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肺AIS病变中,纯磨玻璃结节20枚,实性结节0枚,MIA病变中,纯磨玻璃结节57枚,实性结节17枚,两个不同病理亚型中磨玻璃结节和实性结节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肺AIS和MIA病变间血管贯穿、瘤肺界面、空泡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毛刺征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两个病理亚型间的胸膜凹陷和分叶征象显示率差异较大.结论 病变大小、密度、毛刺、胸膜凹陷和分叶有助于鉴别肺AIS和MIA.

    作者:孙晶晶;杨永波;黄洁惠;石磊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的疗效及可行性分析

    目的 探讨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研究分析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期间行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其中21例对肠系膜下动脉进行高位结扎,39例对肠系膜下动脉进行低位结扎并保留左结肠动脉.结果 高位结扎组患者术中残端缺血性改变发生率为9.5%,显著高于低位结扎组;高位结扎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为(91.0±14.8)ml,显著低于低位结扎组(105.5±15.7)ml.其他各项指标两组之间均未见明显差异.术后随访结果显示,低位结扎组患者4例复发,复发率为10.25%;高位结扎组患者3例复发,复发率为14.28%,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乙状结肠癌根治腹腔镜手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可能会增加术中出血量,但对于手术疗效无影响,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可以更好地保留肠段吻合口血供.因此,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在临床上具有可行性,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作者:詹承吉;周东明;徐朝晖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复方消化酶联合胃电起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复方消化酶胶囊联合胃电起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前后胃电图的分析,了解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电活动的变化特点,探讨复方消化酶联合胃电起搏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电活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经胃镜检查、腹部CT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0例,其中20例未经任何治疗(A组),20例单用复方消化酶治疗4周(B组),另20例经复方消化酶联合胃电起搏治疗4周(C组);选择正常者20例做对照组(D组),分别进行常规胃电图检测,对各组胃电参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A组胃电节律紊乱系数较D组增高,慢波频率、餐后餐前功率百分比、慢波幅值、反应面积较D组的小,且有明显差异(P<0.05).B组的胃电节律紊乱系数较A组的降低,慢波频率、餐后餐前功率百分比、慢波幅值、反应面积较A组的高,且有明显差异(P<0.05).C组的胃电节律紊乱系数较B组的胃电节律紊乱系数低(P<0.05),慢波频率、餐后餐前功率百分比、慢波幅值、反应面积较B组的高,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通过分析复方消化酶联合胃电起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前后胃电活动的变化,了解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胃电节律的改变,探讨复方消化酶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琰;余跃;王志红;石振旺;陈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介入封堵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卵圆孔未闭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介入封堵治疗在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卵圆孔未闭(PFO)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行卵圆孔封堵术6例,均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增强发泡试验证实为PFO并存在右向左分流,其中合并脑梗塞5例,短暂性脑缺血1例,收集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置入封堵器.术后心电监护1例出现阵发性房颤及1例偶发室性早搏.患者术后射血分数较术前升高(P<0.05),左室内径无明显差异.术后1d、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心超未见封堵器移位,房水平未见分流.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卵圆孔封堵术后再发缺血性脑血管事件概率降低,提示介入封堵治疗可能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合并PFO患者预防再发具有一定疗效.

    作者:高飞丹;潘孙雷;池菊芳;郭航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对于患者FSH E2 IL-18及TNF-α等的变化影响

    目的 探讨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对于患者FSH、E2水平、IL-18及TNF-α等的变化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接受治疗的非手术的EM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GnRh-a治疗,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3~6个月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性激素水平、细胞因子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和性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盆腔痛、痛经、性交痛和疼痛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性激素水平和子宫内膜厚度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FSH、E2和子宫内膜厚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细胞因子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IL-18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GnRh-a治疗可以通过抑制血清中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稳定性激素水平,进而发挥其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静;董艳;焦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磁共振DWI及ADC值在前列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评价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在前列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5例外周带前列腺癌(PZPCa),10例中央腺体癌(CGPCa),30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及15例正常前列腺志愿者的MRI资料,并分别测量其ADC值,比较各组间ADC值的差异.将PZPCa与CGPCa合并为前列腺癌(PCa),并绘制ROC曲线,分析PCa的诊断佳临界值.结果 PZPCa及CGPCa的DWI表现为高信号,ADC值均低于BPH及正常前列腺,组间两两比较,除了PZPCa及CGPCa组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的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ROC曲线分析,以1.14×10-3mm2/s为诊断PCa的佳临界值,对应的敏感度及特异度为86.7%、85.3%.结论 DWI和ADC值在前列腺疾病的诊断及鉴别中有重要价值,为PCa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作者:胡成一;钱琦;徐莉;金平;姜黄维;林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3%高渗盐水联合甘露醇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高压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3%高渗盐水联合甘露醇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高压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6例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将其随机分为甘露醇组(MT)与甘露醇+3%高渗盐水组(MT+HS),每组各13例.MT组给予20%甘露醇治疗,MT+HS组给予20%甘露醇联合3%高渗盐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7d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及第1、3、5、7d的电解质和肾功能的变化,治疗7d后颅内压变化.结果 MT+HS组患者治疗第1、3、5、7d血清K+、Na+、Cl-、BUN、Scr均无显著改变(P>0.05).治疗7d后,MT+HS组Scr水平明显低于MT组(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GCS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3个月后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MT+HS组颅内压(ICP)低于M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选择甘露醇联合3%高渗盐水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和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渊;毛天明;金涌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手术室仪器器械实施6S管理应用分组管理的效果观察

    手术室是进行手术和抢救的重要场所,其工作目标为大限度满足患者手术的需求,保证手术能够安全、高效和顺利进行[1].随着现代医学水平及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中应用到的仪器器械种类越来越多,因此,手术室仪器器械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和患者疾病手术治疗效果及生命安全.

    作者:王静玉;方平;符聪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对87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行一期前路手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进行总结.方法87例多节段CSM需行前路减压手术患者,术前行健康宣教、气管推移训练、锻炼肺功能、床上大小便练习,术后施行颈部颈托制动、轴线翻身、雾化吸入及四肢功能锻炼,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切口、引流管引流液、尿液等情况变化.结果 通过术前详细的健康宣教、术前准备及术后的精心护理,积极防治并发症,有条不紊的进行各阶段护理,使患者顺利的度过围手术期,大程度的恢复四肢功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 加强多节段脊髓型脊椎病前路手术围手术期护理,能够减轻患者在围手术期的痛苦,降低手术并发症,促进患者肢体和神经功能更好的恢复.

    作者:杨佳;彭继志;罗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饮食干预对终末期肾病患者高磷血症的影响

    目的 了解饮食干预对终末期肾病患者高磷血症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身配对的实验研究,招募血液透析治疗或腹膜透析>3个月的高磷血症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及饮食干预6个月,通过检测干预前后患者的代谢指标,了解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 2014年9月至2015年4月期间共招募了71例观察对象,干预后观察对象的血磷水平及钙磷乘积较干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终末期肾病患者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及饮食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飞静;陈宁;周攀;颜依红;陆海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医证型的判别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医证型的判别分析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确切发病原因尚不清楚,现多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且可能具有遗传易感性,其病理学上主要以肝内细小胆管的慢性非化脓性破坏、汇管区炎症、肝纤维化为特征,终进展为肝硬化和肝衰竭[1].

    作者:蒋镥;王丹;黄小民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炭吸附法对破伤风患者治疗效果及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炭吸附方法 对破伤风患者治疗效果及康复过程的影响.方法破伤风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控制,观察组采用炭吸附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康复过程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疼痛评分为(1.9±0.6)分,低于对照组的(4.7±0.9)分(P<0.05);观察组状态焦虑量表(SAI)和特质焦虑量表(TAI)评分为(32.6±4.5)分和(32.7±6.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5.8±6.4)分和(55.4±4.3)分(P<0.05).结论 炭吸附法治疗能有效清除破伤风患者血液中的破伤风毒素,降低其疼痛感及焦虑程度,有效提高了住院满意度和舒适度.

    作者:滕丹霞;王小珍;张爱民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安列克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安列克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效果.方法 2016年1月至10月120例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胎儿娩出后缩宫素20U肌肉注射+米索前列醇400μg塞肛,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胎儿娩出后宫颈注射安列克250μg.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产妇产后出血率、不同时段出血情况、血红蛋白水平、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率、术中、产后2h及24h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术前及术后72h血红蛋白下降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列克治疗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价格低廉,效果显著.

    作者:林海燕;朱小红;祝樟珠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硬骨素水平与骨影像学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硬骨素水平与脊柱影像学变化的关系.方法 选择门诊AS患者58例,同期门诊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25例及健康体检者2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硬骨素水平.评估AS患者血清硬骨素水平与各项临床指标、影像学进展之间的相关性.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S组血清硬骨素浓度(65.9±21.7)pmol/L高于健康对照组(51.2±25.7)pmol/L,差异有显著性(P=0.0349);AS组血清硬骨素水平与患者年龄、病程、ASDAS评分、性别等均无关(P>0.05),但与mSASSS评分呈正相关(r=0.7).结论 AS患者血清硬骨素水平对疾病诊断有一定的意义,同时可作为AS影像学进展的生物学标志物之一,反应患者脊柱骨化程度.

    作者:田丽贞;周美菊;张松照;薛静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冬凌草甲素对胃癌Sgc-7901细胞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通过体外无菌培养Sgc-7901细胞,观察加入冬凌草甲素后,Sgc-7901细胞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评价冬凌草甲素对Sgc-7901细胞炎性因子的变化差异,探讨冬凌草甲素抗肿瘤的机制,为临床治疗胃癌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 无菌培养Sgc-7901细胞,CCK-8实验筛选冬凌草甲素作用24h后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的佳作用浓度;液相芯片分析系统测定冬凌草甲素对Sgc-7901细胞IL-2、IL-4、IL-6、IL-10以及TNF-α炎性因子的影响.结果 CCK-8实验结果显示,冬凌草甲素能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并且呈剂量依赖性,且IC50分别是66.88μm;液相芯片分析系统检测冬凌草甲素处理前后Sgc-7901细胞IL-2、IL-4、IL-6、IL-10以及TNF-α炎性因子差异表达结果显示:冬凌草甲素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部分炎性因子表达下调.结论 冬凌草甲素可以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下调了Sgc-7901细胞中IL-6等炎性因子的分泌,从而达到抗肿瘤的作用.

    作者:唐晓华;董文静;骆丰;陈琳;章浙忠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输尿管皮层造口内陷合并双J管上移的处理报告

    输尿管皮层造口术作为膀胱癌术后尿流改道的一种方案,操作简单、安全[1],成功率高,对腹腔脏器无明显干扰,术后不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等优点,在高龄患者或者晚期膀胱肿瘤患者当中,仍广泛应用,以期达到保护肾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治疗目标[2].

    作者:李忠孝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失误分析

    目的 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失误的原因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方法 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160例,其中对发生治疗失误的4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在使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时的失误原因,同时根据资料提出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结果 4例行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的患者中有2例发生股骨螺钉及接骨板断裂,1例发生股骨螺钉松动及接骨板移位,1例发生胫骨骨不连,2次治疗后骨折愈合,患者恢复良好;统计发现出现有皮肤软组织并发症1例,骨折对位不良1例,骨折复位丢失1例以及内固定失败1例.结论 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发生失误的主要原因,是操作医师未正确理解微创内固定系统的理念、原则、手术指征以及操作,也是导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升高的主要原因.

    作者:谌少波;杨保良;双峰;邹鸿星;邵银初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2624例精神科住院患者医院内感染及抗生素使用状况分析

    目的 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医院内感染的相关特点及管理对策.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出院的2624份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3年内住院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率为7.66%,所有感染患者均使用抗生素,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多见.样本采集率存在上升趋势,样本检出阳性率偏低,抗菌药物的选择以经验治疗为主,应用不够合理.结论 应加强医院内感染管理,提高采样率及样本培养的阳性率,合理有效使用抗生素.

    作者:许红燕;章浩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表现为甲状腺结节的亚急性甲状腺炎12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表现为甲状腺结节的亚急性甲状腺炎(SAT)的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6年12月12例SAT误诊为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总结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结果 12例患者怕热、多汗、心悸、手抖等高代谢症状不明显.有明确上呼吸道感染病史的患者5例;伴发热4例.2例伴有吞咽时甲状腺区疼痛.7例FT4、FT3轻度升高,TSH的下降;余5例正常.结论 误诊为甲状腺结节的SAT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发病隐匿,及诊治医师对SAT缺乏认识,是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

    作者:田国华;李欣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