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茸参补肾胶囊治疗肾阳(气)虚证303例

马珠凤;许文祥

关键词:茸参补肾胶囊, 治疗, 肾阳虚, 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多中心临床试验, 中医院, 肾气虚证, 浙江省, 评价, 平行, 报告
摘要:茸参补肾胶囊原名男壮胶囊.为进一步评价该药对肾阳虚、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我们与浙江省中医院等8家医院共同对茸参补肾胶囊进行平行随机多中心临床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胃康胶囊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56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胃康胶囊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作用及机理.方法:将106例确诊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胃康胶囊,对照组给予雷尼替丁、丽珠得乐胶囊(CBS)、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胃黏膜血流量、镜下溃疡面愈合等情况的变化.结果:治疗组56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6.4%,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82.1%,镜下溃疡面愈合率为85.71%;对照组50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8.0%,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84.0%,镜下溃疡面愈合率为88.0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胃康胶囊对消化性溃疡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其促进溃疡修复的机理可能与杀灭幽门螺杆菌、改善局部胃肠黏膜微循环,调节机体免疫机能等有关.

    作者:马锡金;于世良;陈萍;陈兴田;任永昌;赵安成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络病与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及治疗

    笔者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致力于络病理论的整理研究,提出络病学说的理论框架--三维立体网络系统,从时空与功能统一性论述络脉系统;以此为指导系统研究络病发病、病机、诊断与治疗,并首先运用络病理论探讨心脑血管病的中医病机与治疗,研制出治疗心脑血管病的通心络胶囊、抗心律失常的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衰的芪苈强心胶囊,形成络病理论指导下防治心脑血管病的系列药物,并取得显著临床疗效,特别是通心络胶囊获得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引起医学界广泛关注.本文结合络病理论的研究进展,兹就络病与血管病变相关性及治疗作一探讨,以期能更好地把握其临床运用.

    作者:吴以岭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医时间医学与夜间哮喘发作

    昼夜节律性变化与病理因素结合,使疾病的发生、病情的演变,也具有某种规律.夜间哮喘是哮喘的一种普遍现象,现从中医学理论方面浅析如下.

    作者:张俊红;刘小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针药结合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孙某某,男,75岁.2003年1月27日初诊.主诉反复咽下困难,胸骨后胀痛伴呕吐30余年,加重2月.患者于1972年体检时发现食道下段狭窄,后渐出现吞咽不畅,进行性加重,食后胸骨后胀痛,呕吐黏液与食物.秋冬季病情加重,春夏季病情缓解.患者形体消瘦,面色不华.

    作者:曹建萍;李传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张作舟治疗白癜风经验

    张作舟(1922~),男,北京市人,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教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中国中医研究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1935~1939年拜北京名外科中医哈锐川大夫门下学习疮疡皮外科,1939~1941年入北京国医学院深造,1952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医疗系,在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期间拜赵炳南老大夫为师,参加整理赵老大夫临床经验.1970年调北京第二医学院中医系.1983年调入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皮肤科.对各型湿疹、皮炎、荨座疹、痤疮、银屑病、白癜风及鱼鳞病、红斑狼疮、天疱疮、硬皮病等治疗有较丰富的经验,曾发表有关论文数十篇,为全国第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作者:孙永新;宋坪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升麻治疗顽固性呃逆/升麻药对的临床应用/升麻治疗肾炎蛋白尿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程志清从瘀防治冠状动脉术后再狭窄经验

    介入性治疗如经皮腔内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或支架植入术(CASI)等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但约有30%~50%的患者在PTCA后6个月内发生再狭窄,其再次手术危险性大,费用高.因此,冠状动脉(冠脉)术后再狭窄已成为影响冠心病治疗的障碍.如适时配合中医中药,不仅能弥补西医这一缺陷,而且能在治疗和预防冠脉术后再狭窄起到较好的作用.导师程志清教授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30余载,对内科杂证的诊治见解独到,尤擅长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治.在西药规范应用的前提下,对近年渐增的冠脉术后再狭窄的防治从中医学角度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我们有幸随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杨雨民;周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药内服外用配合功能锻炼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97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下简称腰突症)多发生于成年人,发于青少年者临床上并非常见.但是由于青少年腰突症与成年人腰突症在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上不尽相同,因而在治疗方法与辨证用药上亦应有所区别.我们自2000年2月~2004年6月间,采用中药内服外用配合针对性功能锻炼治疗青少年腰突症97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广振;程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药血竭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7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以血竭为主药的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将15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血竭组服用基本方加血竭,对照组只服基本方,比较两者疗效.结果:血竭组停药后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本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确切.

    作者:王德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疏肝益肾法治疗女性抑郁症30例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运用疏肝解郁、益肾宁神的原则治疗女性抑郁症后,性激素水平、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中医临床症状评分等相关因素的变化情况.方法:按年龄、病情等因素运用分层随机分组法将60例女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妇人解郁方治疗组30例和帕罗西汀对照组30例,记录治疗前后各组HAMD评分和中医症状评分并进行比较,同时测定抑郁患者与健康者的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和催乳素(PRL)水平.结果: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与HAMD评分及HAMD 4因子具有相关性,经疏肝益肾法治疗后,患者血清E2显著升高(P<0.01),PRL显著下降(P<0.01).治疗效果与帕罗西汀相当,但减轻了帕罗西汀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副作用.结论: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与抑郁症的病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疏肝益肾法可以调节女性抑郁症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其治疗效果显著安全.

    作者:丁朝荣;连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升麻治疗药物性肝炎

    升麻味辛、甘,性寒,具有升阳举陷、清热解毒、发表透疹.笔者在辨证方药中加用升麻,治疗药物性肝炎,多获良效,兹举例如下.

    作者:史文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从毒论理,从通论治,以调求平

    几千年来,岐黄之术在中华大地上源远流长,其间发展出诸多的理论和学术流派,或以明理为主,或以致用为要,见仁见智,乐山乐水,各有千秋.毋庸置疑,每种观点、每个流派都有其孕育产生的沃土,有其时空的特定性.以我们目前所处的状态,气候、生存环境、生活水平以及精神文化层面等等都与过去的任何时代有显著的差异,这就预示着随着时空的转换,不可能有某种既往所形成的学术见解可以完全的符合我们目前的情况,作为岐黄医术的传薪人,我们需要在继承发扬前人优秀学术资源的同时,发展创立出中医临床的新理论观点.在这里,基于中医学理论,结合长期的临床实践感悟,引出我们关于中医临床新理论的一些思考.

    作者:姜良铎;焦扬;王蕾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茸参补肾胶囊治疗肾阳(气)虚证303例

    茸参补肾胶囊原名男壮胶囊.为进一步评价该药对肾阳虚、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我们与浙江省中医院等8家医院共同对茸参补肾胶囊进行平行随机多中心临床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珠凤;许文祥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怎样选用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中成药?

    答:感染性疾病,以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为常见.随着药物毒副作用的日益彰显,疗效明显,副作用少的中成药日益受到人们的注意.按照中医辨证,急性感染性疾病多属热毒病证,所以市售的清热解毒中成药也日渐增多.笔者在口服中药的同时,常辨证选用中成药配合治疗,效果较好.现将较为常用的品种简介如下,供参考.

    作者:胡献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陈可冀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经验

    陈可冀(1930~),中西医结合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心血管病及老年医学临床及基础研究,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心血管病和老年病.先后获多项国家级奖项.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为促进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药现代化作出了贡献.已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主编专著10部.

    作者:张京春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稳心颗粒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室性心律失常56例

    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近年呈上升趋势,其发病机制与病毒直接侵犯心肌组织及相关免疫因素损伤心肌细胞结构和功能有关.临床上约90%的患者以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如以心悸、气短、胸闷、乏力等为主诉.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因其常见不适症状及患者对其副作用有较大心理压力而在临床应用中会受到限制,稳心颗粒作为一种中成药,以其较为广泛的应用范围和较小的副作用而在临床得到迅速推广.现将我们运用稳心颗粒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体会作一简要总结.

    作者:刘晓明;李莉;姜玉凤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脑心通胶囊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40例

    近年来,我们在临床上用脑心通胶囊治疗中风病恢复期患者140例,收到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治疗组140例,男92例,女48例,年龄43~70岁(61.14±12.48岁);对照组47例,男30例,女17例,年龄43~70岁(62.96±12.87岁).所有病例均符合中风病恢复期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证,西医诊断属动脉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和腔隙性梗死恢复期,病程2周~6个月.

    作者:柳青;曹凤君;李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当归饮子治疗慢性荨麻疹84例

    当归饮子一方首见于<证治准绳>,专治疮疥、风癣、湿毒瘙痒等症.我们在泉州市第一医院蔡光斗主任应用此方经验基础上,根据该方具有益气养血,祛风润燥等作用,临床治疗慢性荨麻疹84例,收效甚佳,现总结如下.

    作者:游晓意;刘宪鸣;蔡光斗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气阴两亏证治管见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指由于胸廓、肺组织或肺动脉及其分支的原发性病变引起的,因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导致的心脏病.据古代有关文献记载,肺心病多属于中医心悸、喘证、肺胀、咳嗽、痰饮、水肿等范畴.中医根据其不同时期的临床表现分型颇多,<实用中医内科学>、<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等将其分为肺肾气虚、心脾阳虚、脾肾阳虚、心脾肾阳虚、肺肾阳虚、痰迷心窍、热陷心包、热极动风、元阳欲脱、入血动血等型,<络病学>在诸多辨证分型的基础提出了肺络瘀阻、肺络气虚等理论,但肺心病气阴两亏阶段的辨证治疗尚少见论述.我们观察,肺心病气阴两亏阶段并不少见,治疗得当可延缓病情进一步发展,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郭增友;蒋秀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大黄建中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8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大黄建中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按中医临床辨证分为脾胃虚寒、肝郁气滞、胃阴不足、湿热积滞4型,治疗4周,其中80例应用大黄建中汤者为治疗组,并设40例应用吗丁啉治疗者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72.5%,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大黄建中汤治疗FD疗效显著,适宜于各证型的治疗,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李德珍;曹宝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中医杂志

中医杂志

主管: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